計算機理論基礎知識 一

計算機理論基礎知識--總結筆記 git

筆記來源:https://www.cxy61.com程序員

 

 

前言:

IGCSE 國際考必考的內容。依照劍橋大學出版的教材同步編寫的。編程

計算機其實就是一個「 1. 得到輸入數據; 2. 運算處理數據; 3. 輸出新的數據;」的機器。編程語言

 

第一節  二進制

1. 計算機的核心硬件包括:ui

 

 中央處理器(CPU), 內存(Memory), 硬盤(Hard disc) ,顯卡(Graphics card)。操作系統

這些硬件互相配合,接收輸入的數據,而後進行運算再輸出。3d

 

2.是經過什麼來傳送數據信號的呢?code

 

l  計算機採用的是電平信號。而且只有兩種信號:高電平和低電平。blog

l  電平是個電壓範圍,規定輸出高電平>2.4V,輸出低電平<0.4V。ip

l  由於只有兩種信號,精確度就會比較高,不容易由於硬件的故障損耗,產生偏差。能保證我發出去的信號,別人接收的時候是準確的。不會由於電路硬件問題致使輸出的信號變弱,使得接收者接收了錯誤的信號。

l  高電平用1表示,低電平用0表示。

 

3.二進制系統(Binary Systems)

 

      計算機由於只能傳輸和識別高低電平兩種信號,因此咱們採用了1和0來表示信號,也就產生了二進制。

      二進制說是滿二進一的計數制度。這是根據計算機傳輸信號的特色而定製的。

 

4.二進制轉換

 

十進制轉化成二進制:有一個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不斷除以2。餘數寫在右邊。而後從最後一個獲得的商倒回去(商餘數排列起來),獲得的數就是二進制要表達的結果了

 

 

二進制轉化十進制:2^(n-1) + 2^(n-2) + ...+2^0

 

 

第二節 位 和 字節

 

1.保存數據的方式

       計算機只能傳送高低電平信號,因此須要採用二進制。內存保存數據的時候,也是要採用二進制的方式來保存的。

 

2.數據怎麼斷開,幾位二進制數算作一個數據?

l  保存一個二進制數據的內存空間稱作 「 位(bit ),只能保存一個二進制數,而且值只有0或者1兩種。

l  咱們規定8位空間稱爲一個字節(byte)。

l  一般用字節來做爲存儲單位。正常狀況下一個英文字符,一個整數數字都是佔用一個字節。 長整數,浮點數,漢字等佔用兩個字節。

 

第三節 存儲單位

 

1.儲存單位之間的換算

   1KB 其實是 1024 Byte (字節) 。 1 MB 實際是 1048576 Byte (字節)。

 

 

 

第四節  十六進制

 

1.爲何使用十六進制

       由於計算機採用的是二進制的,可是二進制對人類不太友好,讀寫都很麻煩: 01011100, 00111100, 10110011...可是若是轉換爲十進制,一個是換算麻煩,另一個是看着不是那麼的舒服方便。

       而 2^4 = 16 ,這意味這 4 位 二進制數正好能夠表示成 1 位 十六進制數。

有了十六進制,就很好書寫 每一個二進制字節所表示的數字。再長的二進制數字,你均可以分紅 4 位一組,而後快速轉化爲 十六進制數字,又快又好看。 好比:

     再將十六進制轉爲十進制的話,就相對容易一下。只要知道每一位是前一位的16倍。

 

2.十六進制的換算

       再長的二進制數字,你均可以分紅 4 位一組,而後快速轉化爲 十六進制數字,又快又好看。再將十六進制轉爲十進制的話,就相對容易一下。只要知道每一位是前一位的16倍。

       好比:B C 5 3 的話就是 11*4096 + 12*256 + 5*16+ 3 = 45056 + 3072 + 80 + 3 = 48211

 

3.十六進制的應用場景

3.1  計算機中的網卡地址

      常常寫成 6 段 12 位 十六進制(數物理地址,就是咱們常說的 MAC 地址,就是咱們網卡的惟一編號), 查看方式: 終端輸入命令 ipconfig  /all 。

 

 

 

3.2  顏色的 RGB 系統

       顏色的 RGB 系統也是用 十六進制來表示顏色值的,RGB 顏色採用6位十六進制數字表示顏色。

如# FF 00 00 這個表明紅色,# 00 00 FF 表明藍色, # 00 FF 00 表明綠色。

 

3.3   面向計算機底層的變成語言  

      在面向計算機底層的編程語言中,會用到十六進制的指令。好比 彙編語言,機器語言等。

      彙編語言(Assembly Code) :  通常是作操做系統底層開發纔會用到的語言,和硬件結合的比較緊密。普通的程序員用不上這個。

 

第五節  邏輯門 Logic Gates

 

1.邏輯電路的概念

       邏輯電路是數字電路中最基本邏輯元件。

       所謂 "門" 就是一種開關,它能按照必定的條件去控制信號的經過或者不經過。

電路的輸入與輸出之間,存在必定的邏輯關係(因果關係)。 因此邏輯電路 稱爲 「邏輯門電路」。

 

2.邏輯關係

       基礎的邏輯關係有三種: 與(and),或(or),非(not)

       not : "非", 本質就是取反。 輸入是 0, 輸出就是1; 輸入是 1, 輸出就是 0 。

 

 

     and: "與", 同時知足全部條件纔是真。

 

 

     or : "或", 知足一個條件便可

 

 

 

3.邏輯複合運算

       NAND :兩個都爲 1 時,是 0。 其餘都是 1 。 也就是先算AND,再NOT。

 

 

      NOR: 這就是先算OR, 再取反了。

 

 

      XOR :「異或」,  a和b相同的話爲0, a和b不一樣的話爲 1 。

 

 

 

 

第六節 邏輯電路 Logic Circuit 

1.邏輯電路的概念

       邏輯電路,就是在邏輯門的基礎上,進行綜合的運算。

 

2.處理邏輯電路的方法

       問題:以下圖一個大的邏輯電路,改怎麼推算出 X 的值 ?

 

 

 

        處理邏輯電路的方法:採用分步的辦法,先處理前面的一段電路,而後進行推算。

咱們能夠直接把上面運算邏輯寫成一個表達式:X = ( A=1 AND B=0 ) OR ( NOT(A=1 OR B=0)) ,而後再分步去運算便可。

 

 

第七節 輸入設備

 

1.經常使用輸入設備

l  1. Keyboards 鍵盤

l  2. Pointing Devices 點擊設備 (鼠標)

l  3. Scanners 掃描儀  (複印機,掃描打印機)

l  4. Bar code reader 條碼 還有 QR reader 二維碼(經過讀取條碼/二維碼 上的信息,快速實現數字或者文字信息的輸入。)

l  5. Digital Camera 數碼相機

l  6. Microphone 麥克風

l  7. Touch Screen 觸摸屏(觸摸屏其實是一層附着在顯示屏下面的壓力傳感膜。)

l  8. Interactive whiteboards 交互白板(通常配合投影儀之類的使用)

l  9. Sensors 傳感器(設備能夠感應到某種顯示中的信號,而後轉化爲數字信號輸入計算機。)

 

 

第八節 輸出設備

 

1.經常使用的輸出設備

l  1. 打印機 Printers

l  2. Loudspeaker/ headphone 揚聲器,耳麥

l  3. Monitors 顯示器

 

 

以上

by 滄海巫山亦無甚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