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程池的做用:java
線程池做用就是限制系統中執行線程的數量。
根據系統的環境狀況,能夠自動或手動設置線程數量,達到運行的最佳效果;少了浪費了系統資源,多了形成系統擁擠效率不高。用線程池控制線程數量,其餘線程排隊等候。一個任務執行完畢,再從隊列的中取最前面的任務開始執行。若隊列中沒有等待進程,線程池的這一資源處於等待。當一個新任務須要運行時,若是線程池中有等待的工做線程,就能夠開始運行了;不然進入等待隊列。編程
爲何要用線程池:服務器
ThreadGroup與ThreadPoolExecutor的區別多線程
我本身的理解也是一直覺得ThreadGroup就是ThreadPoolExecutor(線程池),這是一個很是大的誤會,最近把二者仔細分析了下。線程組表示一個線程的集合。此外,線程組也能夠包含其餘線程組。線程組構成一棵樹,在樹中,除了初始線程組外,每一個線程組都有一個父線程組。容許線程訪問有關本身的線程組的信息,可是不容許它訪問有關其線程組的父線程組或其餘任何線程組的信息;線程消耗包括內存和其它系統資源在內的大量資源。除了 Thread 對象所需的內存以外,每一個線程都須要兩個可能很大的執行調用堆棧。除此之外,JVM 可能會爲每一個 Java線程建立一個本機線程,這些本機線程將消耗額外的系統資源。最後,雖然線程之間切換的調度開銷很小,但若是有不少線程,環境切換也可能嚴重地影響程序的性能。線程池是由於線程的生成關閉很浪費資源 因此不要頻繁的操做 線程次 就是管理線程的地方 不用了它可讓它休眠也就是他替你管理線程 並且比你管理的要好的多。線程池爲線程生命週期開銷問題和資源不足問題提供瞭解決方案。經過對多個任務重用線程,線程建立的開銷被分攤到了多個任務上。其好處是,由於在請求到達時線程已經存在,因此無心中也消除了線程建立所帶來的延遲。這樣,就能夠當即爲請求服務,使應用程序響應更快。並且,經過適當地調整線程池中的線程數目,也就是當請求的數目超過某個閾值時,就強制其它任何新到的請求一直等待,直到得到一個線程來處理爲止,從而能夠防止資源不足。app
Executor詳解:ide
Java裏面線程池的頂級接口是Executor,可是嚴格意義上講Executor並非一個線程池,而只是一個執行線程的工具。真正的線程池接口是ExecutorService。ThreadPoolExecutor是Executors類的底層實現。咱們先介紹下Executors。工具
Sun在Java5中,對Java線程的類庫作了大量的擴展,其中線程池就是Java5的新特徵之一,除了線程池以外,還有不少多線程相關的內容,爲多線程的編程帶來了極大便利。爲了編寫高效穩定可靠的多線程程序,線程部分的新增內容顯得尤其重要。
有關Java5線程新特徵的內容所有在java.util.concurrent下面,裏面包含數目衆多的接口和類,熟悉這部分API特徵是一項艱難的學習過程。目前有關這方面的資料和書籍都少之又少,大所屬介紹線程方面書籍還停留在java5以前的知識層面上。
固然新特徵對作多線程程序沒有必須的關係,在java5以前通用能夠寫出很優秀的多線程程序。只是代價不同而已。
線程池的基本思想仍是一種對象池的思想,開闢一塊內存空間,裏面存放了衆多(未死亡)的線程,池中線程執行調度由池管理器來處理。當有線程任務時,從池中取一個,執行完成後線程對象歸池,這樣能夠避免反覆建立線程對象所帶來的性能開銷,節省了系統的資源。
在Java5以前,要實現一個線程池是至關有難度的,如今Java5爲咱們作好了一切,咱們只須要按照提供的API來使用,便可享受線程池帶來的極大便利。
Java5的線程池分好多種:固定尺寸的線程池、可變尺寸鏈接池。
在使用線程池以前,必須知道如何去建立一個線程池,在Java5中,須要瞭解的是java.util.concurrent.Executors類的API,這個類提供大量建立鏈接池的靜態方法,是必須掌握的。性能
實例:學習
1、固定大小的線程池
spa
Java代碼
[java] view plain copy
pool-1-thread-1正在執行。。。
pool-1-thread-1正在執行。。。
pool-1-thread-1正在執行。。。
pool-1-thread-1正在執行。。。
pool-1-thread-2正在執行。。。
Process finished with exit code 0
2、單任務線程池
在上例的基礎上改一行建立pool對象的代碼爲:
//建立一個使用單個 worker 線程的 Executor,以無界隊列方式來運行該線程。
Java代碼
[java] view plain copy
輸出結果爲:
pool-1-thread-1正在執行。。。
pool-1-thread-1正在執行。。。
pool-1-thread-1正在執行。。。
pool-1-thread-1正在執行。。。
pool-1-thread-1正在執行。。。
Process finished with exit code 0
對於以上兩種鏈接池,大小都是固定的,當要加入的池的線程(或者任務)超過池最大尺寸時候,則入此線程池須要排隊等待。
一旦池中有線程完畢,則排隊等待的某個線程會入池執行。
3、可變尺寸的線程池
與上面的相似,只是改動下pool的建立方式:
//建立一個可根據須要建立新線程的線程池,可是在之前構造的線程可用時將重用它們。
Java代碼
[java] view plain copy
pool-1-thread-5正在執行。。。
pool-1-thread-1正在執行。。。
pool-1-thread-4正在執行。。。
pool-1-thread-3正在執行。。。
pool-1-thread-2正在執行。。。
Process finished with exit code 0
4、延遲鏈接池
Java代碼
[java] view plain copy
pool-1-thread-1正在執行。。。
pool-1-thread-2正在執行。。。
pool-1-thread-1正在執行。。。
pool-1-thread-1正在執行。。。
pool-1-thread-2正在執行。。。
Process finished with exit code 0
5、單任務延遲鏈接池
在四代碼基礎上,作改動
//建立一個單線程執行程序,它可安排在給定延遲後運行命令或者按期地執行。
Java代碼
[java] view plain copy
pool-1-thread-1正在執行。。。
pool-1-thread-1正在執行。。。
pool-1-thread-1正在執行。。。
pool-1-thread-1正在執行。。。
pool-1-thread-1正在執行。。。
Process finished with exit code 0
6、自定義線程池
Java代碼
[java] view plain copy
pool-1-thread-1正在執行。。。 pool-1-thread-2正在執行。。。 pool-1-thread-2正在執行。。。 pool-1-thread-1正在執行。。。 pool-1-thread-2正在執行。。。 pool-1-thread-1正在執行。。。 pool-1-thread-2正在執行。。。 Process finished with exit code 0 建立自定義線程池的構造方法不少,本例中參數的含義以下: ThreadPoolExecutor public ThreadPoolExecutor(int corePoolSize, int maximumPoolSize, long keepAliveTime, TimeUnit unit, BlockingQueue workQueue) 用給定的初始參數和默認的線程工廠及處理程序建立新的 ThreadPoolExecutor。使用 Executors 工廠方法之一比使用此通用構造方法方便得多。 參數: corePoolSize - 池中所保存的線程數,包括空閒線程。 maximumPoolSize - 池中容許的最大線程數。 keepAliveTime - 當線程數大於核心時,此爲終止前多餘的空閒線程等待新任務的最長時間。 unit - keepAliveTime 參數的時間單位。 workQueue - 執行前用於保持任務的隊列。此隊列僅保持由 execute 方法提交的 Runnable 任務。 拋出: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 若是 corePoolSize 或 keepAliveTime 小於零,或者 maximumPoolSize 小於或等於零,或者 corePoolSize 大於 maximumPoolSize。 NullPointerException - 若是 workQueue 爲 null 自定義鏈接池稍微麻煩些,不過經過建立的ThreadPoolExecutor線程池對象,能夠獲取到當前線程池的尺寸、正在執行任務的線程數、工做隊列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