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構系統的套路-微服務化

服務拆分

根據業務或組織架構進行基本服務拆分,每一個服務實例會擁有專屬的網絡地址、獨立的計算資源,而且獨立部署。客戶端經過訪問服務實例的地址來調用服務 API。不一樣服務也能夠相互調用。前端

統一配置管理

一個服務可能會跑多個實例,每一個服務實例都會須要作配置。爲了方便統一調整配置,咱們能夠把配置中心化,每一個服務實例都去找配置管理器(Configuration Manager)拿配置。當配置更新的時候,咱們也可讓服務實例再去拿新的配置。編程

命名服務

多服務實例帶來的問題:網絡地址(好比 IP)很容易由於擴容、維護而變更,調用者難以實時獲知可用的地址。後端

鑑於此,咱們能夠把網絡地址抽象成不容易變更的概念,好比給每一個服務一個固定的名字。互聯網使用 DNS 來解決這個問題,對應到微服務基建裏面就是服務名冊(Service Registry)。網絡

每一個服務實例在運行期間,都會以心跳的形式向服務名冊發送註冊信息,包括服務的 ID 、訪問地址以及健康情況。架構

這樣,須要訪問服務的時候,客戶端就能夠先問服務名冊拿可用的實例地址,而後再訪問實例來調用服務。除了更好地定位實例地址,服務名冊還能夠在某些實例下線、維護或升級的時候把其臨時從名冊中去掉,讓服務不斷線。負載均衡

服務之間的調用也是如此,先找名冊拿網絡地址,再進行調用。前後端分離

網關

找名冊要地址,而後調用服務 API,這些是每一個客戶端都會去作的雜事,咱們徹底能夠把這些事情抽象、集中,把服務的 API 整合到一個大的中心點,而後把要地址和調用服務 API 這樣的細節封裝起來,全部客戶端都只跟這個中心點對話,再也不直接訪問單個服務。運維

從結構上看,這個中心點把整個架構劃分紅了內外兩部分,內部是全部的服務,客戶端則在外部,中心點站在中間。它做爲內外的惟一通道,被瓜熟蒂落地命名做「API 網關」(API Gateway),有時候也被稱作「邊緣服務」(Edge Service)。異步

API 網關做爲惟一出入口,又佔據了最前沿的有利位置,因此有時還會承載別的公共功能,好比咱們立刻會提到的鑑權。ide

鑑權和身份認證

鑑權(Auth)包括了兩個部分:

  • 身份認證(Authentication)和權限驗證(Authorization)。
  • 身份認證關心的是「你是誰」,權限驗證關心的是「你能不能作某件事」。

身份和權限都是高度中心化的概念。

對於一個系統來講,用戶的身份必須是統一的。

權限稍微複雜一點。和身份不一樣,權限一般分紅兩種類別:

  • 功能權限和數據權限。

這樣的劃分對應了現實世界中常見的權限模式:

  • 你的角色決定了你的職能,而職能範圍一般由附加條件來限制。

明確鑑權中心化以後,咱們就能夠開發一個公用的鑑權服務,執行身份認證和權限驗證。下一個問題是:誰來發起鑑權?

全部服務的調用都要求調用者明確本身的身份,因此天然身份認證越靠前越好。做爲出入口的 API 網關天然是發起身份認證的不二之選。

權限驗證則稍微複雜,徹底值得另起一文詳述。此處咱們暫時假定權限驗證也由 API 網關來發起。

消息隊列

開發繼續進行,一切風平浪靜,技術上暫時沒有什麼問題。不過,業務上有一個問題須要解決。

好比,咱們作一個在線商城,要求在訂單成功建立的一刻,倉庫就要啓動備貨和發貨的流程。

問題是,訂單和倉儲是兩個服務,不一樣團隊在負責,並且從關注點來講,訂單服務並不關心倉儲相關的問題,因此訂單服務不可能在建立訂單的時候去主動通知倉儲服務。倉儲服務只能定時輪詢訂單服務,看看有沒有新的訂單。這不只麻煩,並且實時性不夠。

這就意味着咱們須要再引入一箇中心化的公共服務:

  • 消息中介(Message Broker)。

當某個事件發生的時候(好比用戶激活成功、訂單建立成功),服務能夠朝消息隊列發一條消息。而其餘服務能夠訂閱這些消息,並針對這些消息作出反應。

好比,倉儲服務能夠訂閱訂單建立成功的消息。這樣,訂單成功建立後,訂單服務將這個消息發到消息中介,消息中介通知倉儲服務,倉儲服務一看,就問訂單服務要新的訂單信息,最後,啓動出庫流程。

消息中介除了能廣播事件以外,還能作異步調用。把同步的調用轉化成異步的回調。針對調用時間長和不要求實時結果的調用,能夠增長性能,提高體驗。

先後端分離

支撐一個業務有先後兩端的研發工做,兩者是不一樣步的。 前端由業務流程和設計來驅動,但願按順序產出;後端則由業務資源和建模來驅動,但願按模塊來產出。

好比說,前端經常會由於設計的緣由調整本身須要的字段,然後端從建模的角度並無這個須要,也沒有動力頻繁地去跟隨前端的調整,使得前端不得不在不穩定的網絡條件下傳輸多餘的信息,佔用了寶貴的網絡帶寬。

此外,前端呈現某個業務步驟的時候,有兩種信息不屬於當前必備信息,但經常須要和必要信息一塊兒展現。一種是狀態信息,好比當前的登陸狀態和用戶名,短消息的數量等等。 一種是垂直相關的信息,好比在展現文章的時候順便展現一下相關的文章。

這就要求前端在調用主服務的同時還要再調用多個不一樣的服務。且不說這些服務有可能會有調用超時、出錯的可能,僅僅是多出來一堆異步請求,就已經足夠讓前端效率下降一大截了。

在微服務體系下,這些問題更加嚴重,由於如今不只僅是先後端的差異,不一樣服務還由不一樣團隊負責。這些團隊的訴求和日程不一,很難作到前端所須要的快速響應。

這些問題和麻煩可能會催生一個「緩衝帶」,好比後端出專人來負責對接前端的須要,或者前端派駐一我的到後端來談需求。按康威定律,這種溝通體系,長此以往,很容易以軟件的形式沉澱下來,造成一個專屬的中間層。

  • 第一是解耦先後端的工做,下降相互的影響。前端須要的東西能夠寫在中間層裏,讓它頻繁變化也沒有關係。後端若是尚未準備好,前端也能夠在這一層模擬假的數據,不至於被阻塞。
  • 第二則是提高前端的運行效率。前端能夠把所須要的多個服務的東西統一彙總,一次拿完,省得發多個請求。

放置的位置則在 API 網關以內,讓它能夠享有 API 網關所帶來的好處和保護。

最後是維護問題。按照「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既然有了這個中間層,好處讓前端得了,那麼,理論上應該由前端來維護。

這樣,一個主要爲前端服務的中間層就定義好了。不一樣類型的前端(桌面、移動)可能會有不一樣的須要,爲了不中間層的碎片化,咱們可讓各個中間層都特定的前端類型緊密耦合,好比桌面專用、移動專用。如此,每一箇中間層都像是某類型前端的專享後端,因此「前置後端」(Backend-for-Frontend,簡稱 BFF)也所以得名。

提升服務容錯

如今,調試也方便了,咱們又繼續開發。一開始沒有什麼問題,但部署到預生產環境的時候,又一個問題出現了:

  • 整個體系的容錯度很低。一個小錯誤容易被層層傳遞和放大,致使整個體系的崩潰。

咱們都知道,編程最麻煩的就是遠程調用。本地調用大部分時候結果是「成功」或「失敗」,但遠程調用則極可能是「無響應」。「無響應」有多是正常的,對方可能稍後會給你結果,也多是由於對方已經死了,無法給你響應。最壞的結果,就是門口擠滿了人,你們都在等你給結果,而你也在等別人給結果,資源所有佔用來等,什麼也作不了。

不過,遠程調用是沒法避免的。在微服務體系中,這個問題被進一步放大。這是由於微服務的模塊化以服務爲單位,而每一個服務獨立部署和運維,使得服務之間的調用成了屢見不鮮。

在這種嚴峻的狀況下,咱們必須從架構上儘可能提升整個服務體系的容錯度,讓個別服務的問題不至於影響到全局。

具體的作法,則是給遠程調用加一個熔斷閾值檢查,當調用超時次數超過閾值時,就再也不調用,直接返回錯誤。過一段時間以後,再把閾值恢復,嘗試繼續調用,重複前面的過程。這個機制就是迴路熔斷,而這個工具則是迴路熔斷器(Circuit Breaker)。

除了隔離已經出錯的服務實例,熔斷器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是提供備用方案。雖然咱們把全部業務都拆成了服務,但服務有高低貴賤之分。有一些服務屬於關鍵服務,一旦出問題,則整個流程沒法繼續,有一些則屬於分支服務,即使錯了,也不會影響大局。

好比說,購買商品的時候,經常會根據用戶的習慣和當前正在購買的東西作一些推薦。負責推薦的服務出問題的話,大不了就不推薦了,不該該影響用戶正常的購買流程。

同理,若是是在線點餐的地址定位服務出問題了,咱們也應該容許用戶手動選擇餐廳進行點餐——體驗雖然不佳,但至少正常的流程仍然能夠走完。基於這個考慮,熔斷器應該爲非必要的服務調用提供備用方案,儘可能保證核心流程的順暢。

提高服務彈力

要正式上線,咱們還必須作好負載均衡(Load Balancing,下簡稱 LB),提高整個服務的彈性。要作負載均衡,從理論上有兩種方式:

  • 客戶端負載均衡(Client-Side LB):由客戶端來決定如何分散請求。
  • 中間方負載均衡(Mid-Tier LB):由 DNS、網關等中間方來決定如何分散請求。

如今,服務名冊中已經有了服務及其對應的實例地址列表,因此客戶端的負載均衡最簡便的方式就是把地址拉下來,而後依次或者隨機選擇可用的地址。

中間方的負載均衡則選擇面較多,從最外層的 DNS 到網關均可以不一樣程度地去按須要去作。

基礎設施

在作擴展時,架構師應該注意區分哪些東西應該中心化,哪些東西應該由服務自行決定。 好比說,在本文提到的基建之中,(幾乎是)強制徹底中心化的模塊有:

  • 配置管理
  • 服務名冊
  • 消息隊列

其中,配置管理和服務名冊是全部服務都須要的基礎設施,必然須要統一。消息隊列和日誌收集都是爲了跨服務的操做和追蹤,也必須中心化。

半中心化的模塊則有:

  • 路由
  • 鑑權

路由和鑑權都必須統一,咱們前面討論過。

不過,微服務可能會向外界暴露「自用」和「客用」等多套公共 API(好比快遞公司內部使用的物流 API 和開放給第三方使用的物流 API),因此可能會有兩個 API 網關,對應會有兩套 API 目錄和兩套鑑權體系,因此,它們是「半中心化」。

這些都是中心化、半中心化的選擇範例。每一次中心化的選擇均可能會讓整個架構變得死板,失去靈活性,因此,咱們在設計和擴展基建的時候應該特別注意這個問題。

除了中心化的選擇以外,架構發展的另外一個關注點,是讓業務保持「黑盒」。

咱們把每一個服務之間的關聯抽取了出來,也把權限的定義和驗證抽取了出來,每一個服務變得簡單而純粹,成了「純業務式服務」,等同於一個僅包含了業務規則的黑盒。這樣,無論服務和模塊再多,也沒有影響。業務的重用性也很高。

總而言之,搭建好了微服務的必要設施以後,剩下的就要根據實際狀況和項目經驗來繼續調整了。好比,咱們可能會選擇把不少功能合併到一層,以免過分分層所帶來的沒必要要的性能損失,或者對整個基建進行一些細節微調。只要把控好「中心-自理」和「業務-非業務」之間的關係,這個基礎設施就能健康地發展。

總結

微服務組件(按請求流中的出場順序):

  • 配置管理:配置集中管理。
  • API 網關:對外的 API 總目錄;API 依賴關係;發起鑑權。
  • 服務名冊:服務的註冊和發現。
  • 鑑權服務:提供鑑權服務:認證身份,驗證功能權限。
  • 前置後端:按前端的需求拆解請求、調用服務,並彙總、轉換結果。
  • 消息中介:全局通知機制;異步調用機制。
  • 迴路熔斷:隔離出問題的服務並等待其恢復;提供備用方案。
  • 負載均衡:避免服務過載。

更多內容關注

輸入圖片說明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