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untu由馬克.舍特爾沃斯創立,是一種以桌面應用爲主的linux發行版。與其它基於Debian的Linux發行版相比,Ubuntu更接近Debian的開發理念,它主要使用自由、開源的軟件,普遍應用於我的電腦,智能手機,服務器,雲計算,以及智能物聯網設備linux
- 常規桌面環境有面板、通知區、窗口標題欄以及其餘界面元素(參考:在線簡單體驗Ubuntu的桌面環境
1-經常使用的安裝方法:
sudo apt-get install 軟件名(這種方法會自動下載軟件包到/var/cache/apt/archives目錄下並安裝,本質是規劃好的deb包集合)web
ps:軟件在 playdeb 或者官方站會有deb包,下載雙擊便可。
Ubuntu軟件包格式爲deb,安裝方法以下:
sudo dpkg -i package.debubuntu
2-二進制安裝包
在「屬性」把文件權限更改成「能夠執行」。 命令行界面操做也可, 而後運行, 命令行則是到那個目錄下 ./文件名 (.bin或.run) 或 sh ***.sh
例子: ./realplayer.bin ./install.run sh setup.sh
若不想安裝在當前用戶的home目錄,須要在命令前加 sudo服務器
1-打開Ubuntu軟件中心,點擊「編輯」->「軟件源」->下載自」,選擇「其它站點」
2-選擇「最佳服務器」
3-終端輸入sudo apt-get update優化
建立目錄(文件夾)網站
使用的命令:mkdirgoogle
mkdir (選項)(參數)雲計算
選項:
-p:此選項後,能夠是一個路徑名稱 。若所要創建目錄的上層目錄目前還沒有創建,則會一併創建上層目錄;
-m <目標屬性> :創建目錄的同時設置目錄的權限;
-v:每次建立新目錄都顯示信息
參數:
指定要建立的目錄列表,多個目錄之間用空格隔開
例子:創建一個空目錄exe1
url
madir exe1命令行
創建多層目錄:
mkdir -p exe2/exe22
創建帶權限的目錄:
mkdir -m 777 exe3
拷貝文件或目錄
使用的命令:cp
命令格式:cp [選項] (參數)
選項:
-d:當複製符號鏈接時,把目標文件或目錄也創建爲符號鏈接,並指向與源文件或目錄鏈接的原始文件或目錄;
-f:強行復制文件或目錄,不論目標文件或目錄是否已存在;
-i:覆蓋既有文件以前先詢問用戶;
-p:保留源文件或目錄的屬性;
-R/r:遞歸處理,將指定目錄下的全部文件與子目錄一併處理;
-b:覆蓋已存在的文件目標前將目標文件備份;
-v:詳細顯示命令執行的操做。
參數:
源文件:制定源文件列表。默認狀況下,cp命令不能複製目錄,若是要複製目錄,則必須使用-R選項;
目標文件:指定目標文件。當「源文件」爲多個文件時,要求「目標文件」爲指定的目錄。
例子:將exe1目錄複製到wdm目錄:
移動、重命名文件或目錄
重命名: mv [選項] 源文件或目錄 目標文件
移動: mv [選項] 源文件或目錄 目標目錄
選項:
-f:強制覆蓋
-i:交互方式操做。若是mv操做將致使對已存在的目標文件的覆蓋,此時系統詢問是否重寫,要求用戶回答y或n,這樣能夠避免誤覆蓋文件。
-t:適用於移動多個源文件到一個目錄的狀況,此時目標目錄在前,源文件在後。
例子:文件更名:將exe1更名爲test3
刪除文件或目錄
語法:rm [選項] 文件
選項:
-f:忽略不存在的文件,強制刪除,無任何提示。
-i:進行交互式刪除
-r:遞歸式刪除(本目錄下)所有文件和目錄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