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從我比較關注的幾個點出發,你們能夠結合自身的狀況進行選擇。
如今互聯網支付方式有不少種,基本上分爲以下幾種:
網銀支付
每家銀行接入的流程都不相同,以建設銀行網銀系統開戶流程爲例:
想要接入的銀行,須要一家家的談,對於沒有業務量、業務模式無創新的合做商戶,支持力度低,並且費率高。固然這是能夠理解的,畢竟銀行也是有本身的成本費用的,因此支付成本和技術難度都是有的。可是,若是想以我的名義接入,仍是不要勉強吧。
仍是考慮第三方支付平臺吧,首先不得不說的是兩個國內主流的第三方支付平臺大佬,支付寶和微信。
>>支付寶
支付寶支持電腦網站支付,手機網站支付,APP支付和當面付。徹底能知足個人使用場景,可是接入網站都須要有營業執照,不管是我的仍是企業。由於資質的緣由,因此我沒有辦法做爲企業用戶直接接入。
不過,在網上搜索到說是能夠經過分潤的方法,實現無資質的接入,這一點我也研究了一下。解釋一下什麼是分潤:就是有企業資質的企業帳號,經過創建子帳號關聯,綁定一個共有企業資質的子帳號,這個子帳號和企業帳號擁有相同的功能,而且有獨立的資金管理。用戶經過網站付款,此時使用的是企業帳號調用支付寶接口,當用戶支付成功後,企業帳號收款後自動分帳到子帳號,這種方式對於有熟悉的企業帳號的朋友來講確實還挺好。可是,小編經過官方證明分潤早在2015年10月,支付寶就已經不支持了。全部的子帳號和企業帳號同樣,須要獨立簽約支付寶的收款產品,簽約也就意味着要從新上傳企業資質(支付寶並不會共享企業帳號的企業資質哦)。因此,歸根結底,使用就須要有企業資質。
>>微信支付
微信支持公衆號支付,APP支付,掃碼支付,刷卡支付和微信買單。使用掃碼支付,須要先註冊公衆號,而後提交企業資質認證,驗證經過後,才能接入。
想一下都不是一個簡單的工程,除了須要花300塊錢認證公衆號,還須要有企業資質。
那麼其餘一些不支持我的無企業資質的平臺,就不深刻挖掘了。找了一些不須要企業資質的第三方支付平臺。
>>PayPal
我的,企業均可以接入,做爲一款主打跨境支付的產品,主打境外收付款,那麼對於作外貿的朋友來講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 支持的付款方式主打銀聯、信用卡等,付款能夠及時到帳。
- 用戶註冊後,能夠在網站商獲取一個PayPal帳戶,當客戶付款後,款項會打到用戶的PayPal的帳戶中,用戶能夠提現的方式提取。but,提現到中國銀行帳戶,會收取1.2%的手續費(這手續費也是呵呵了……)。
- 使用PayPal的主要費用就是手續費,按照月銷售額來計算,在月銷售額在3,000及如下時,支付費用是4.4%+0.3美圓。
在API對接過程當中,開發、測試、整合很方便。可是,手續費略高(支付手續費+提現手續費),且PayPal不一樣於支付寶,更偏向於買家,若是買家有任何不滿意而產生的爭議,賣家將拿不到錢。
>>商派天工
支持我的和企業接入。我的接入須要實名認證,企業認證須要企業資質。
- 付款時,支持掃碼和彈框支付,由天工生成付款二維碼,天工代收訂單款項,用戶以提現的方式提取。
在API接口接入中,提供了沙箱環境測試,然而文檔寫的比較簡陋,接口尚不完善。
我的,企業均可以接入。
- 訂單款項直接打到用戶的微信、支付寶帳號中,平臺不留存資金。
- 使用費用包括29元/月的月租,和每筆訂單0.3%的手續費。
API接口接入很簡單,且支持API接口回調,有代碼示例做爲參考。
接入paypayzhu,須要在安卓系統上安裝一個APP,而後按照網站的說明文檔配置下就能夠了。由於交易資金無中轉,因此特別關注了一下。首先要用本身的支付寶和微信生成不少付款碼,而後上傳到本身的註冊帳戶。當網站調用支付接口(實際上就是把你本身的二維碼展現給了用戶),當用戶付款成功後,款項是到了本身的支付寶和微信帳戶中,此時接口會自動返回回調信息,而後就能夠進行下一步操做了。
整個過程當中,支付很安全,款項直接到本身的帳戶,回調信息反饋及時,是比較能打動人的。對於我的網站,沒有企業資質也還比較合適的。不過就是須要一個安卓機來24小時運行這個APP,不能掛啊,掛了就收不到回調信息了。建議家裏若是有不用的手機,安裝一個充着電放在那裏不動仍是能夠的。
不過我也考慮過,會不會對個人支付寶和微信帳號有什麼風險,然而不會,整個過程沒有要求我Root權限,也不須要我輸入支付寶和微信的帳號密碼,因此不存在盜取帳號和祕鑰的可能,這點我仍是比較放心的。
>>雲付通Passpay
支持我的和企業接入。我的接入須要實名認證,企業認證須要企業資質。
- 支持銀聯、支付寶、京東錢包、Apple pay、微信、qq錢包、visa、PayPal等。
- 訂單收款存入銀行或者微信、支付寶平臺上,平臺不留存資金。
- 使用費用主要是手續費:網銀1.5%,支付寶2.5%,微信2%。滿100元纔可提現。
API接入,各類語言和系統的集成包比較全面,簡化了接入流程。支持的付款方式豐富,可是手續費頗高,提現有門檻。
>>Ping++
第四方聚合支付,所謂聚合支付 ,其實是簡化了平臺接入的流程,適合對多個系統對接的需求,可是客戶支付的渠道,還須要用戶本身去申請,因此企業資質是免不了的。
綜評:
大多數第三方支付都須要企業資質的認證,若是有而且有必定的開發能力,固然支付寶和微信是首選。對我來講,資金流向和服務是考慮的首選。做爲一個俗人,錢仍是直接到本身的荷包纔算是放心。其次,在使用中遇到問題能即時獲得幫助和解決也是很是重要的,畢竟關係到錢啊,這也是我比較傾向於國內產品的主要緣由。最後,接入方式必定要簡單,能不要花費太大精力就能接入啊。
其實每一個產品都有本身的特性,並非說哪一個好,哪一個很差,看你自身的實際狀況(好比開發能力之類)和最關注的是哪一個點,根據這個點就比較好選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