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的第一篇博客

前言

寫這篇文章的前因是有位讀者留言提到了相關的話題,其實在以前有一篇《如何成爲一位「不那麼差」的程序員》時有簡要提到但沒有細說;此次就借這個機會好好聊聊這個事情的來龍去脈。git

爲何要寫博客

爲何要寫博客? 我以爲大部分人應該都知道標準答案。程序員


翻了下記錄,我從 16 年四月份至今寫了三年的博客,產出了 100 多篇;如今讓我回憶當初爲啥要寫博客,我還記得那時做爲一個初入職場的小菜鳥有許多問題、資料都要在網上查找;那時候我就發現很多答案網上已經有現成的了,並且有些大牛還有着酷炫的我的網站。github

這事對我衝擊挺大的,主要有如下幾點:面試

  • 我能在別人博客上查到我想要的東西,那是否我也能夠輸出一些東西被被人搜到呢?
  • 這樣是否對方便記錄我本身的問題(高中時的錯題本)甚至對從此面試有好處?
  • 酷炫的博客頁面又是一個展現(裝B)本身的機會。

我相信大部分人無非也是這幾個緣由吧,具體是哪一個緣由我以爲你們首先要想清楚。安全

由於若是是前面兩個緣由,也許後面會由於博客內容幫助到本身的同時也幫助到他人,讓本身更有堅持下去的動力。服務器

若是是最後一個,大機率的會由於本身不想折騰而慢慢放棄。網站

我如今主要仍是前面兩個緣由而繼續堅持,畢竟個人博客外觀已經幾年沒更新了🤣。搜索引擎

你適合寫博客嘛?

目的搞清楚以後再來看看你適合寫博客嘛?不過我以爲這個問題改成 你會堅持寫博客嘛? 可能更直接一些。3d

由於我認爲寫博客最大的阻礙就是【堅持】二字了。code

我見過很多博客寫的很棒的大牛忽然之間停更,至今也沒有恢復,其實挺惋惜的。

再討論這個問題以前首先看兩個問題:

  • 作什麼事情本身堅持的最久?
  • 什麼緣由致使沒有堅持下去?

我還記得大學期間我和另外兩個小夥伴組建了一個籃球小團伙,天天中午、晚上都會自覺的約上一塊兒練球直到後來畢業。

如今想一想當初爲啥會堅持呢?我以爲核心要求有幾個:

  • 一個是【熱愛】,當初咱們是真的熱愛這個運動,天天不打場球真的渾身不舒服。
  • 二是有【產出】,大學那陣因爲天天咱們都訓練進步仍是很是明顯的,在學校球場基本上是橫着走;以至於在球場的知名度也愈來愈高,固然在虛榮心的驅使下更會拼命練球。

因此迴歸到寫博客這件事情上來,我以爲只要你對這件事是喜歡的,有激情,同時寫出的東西對你有正向激勵就會讓本身有堅持下去的理由。


第二個問題:什麼緣由致使沒有堅持下去?

就像我去年立下的健身 flag 同樣,如今也放棄了。

歸根到底仍是由於太懶了,鍛鍊多麻煩,站着不如坐着,坐着不如躺着;同時效果也不明顯致使很是容易放棄。

換到寫博客這事上來也是同樣的。

寫一篇不吹水的文章並無想象那麼容易,須要找資料、論證、寫提綱、碼字等一系列過程。

和健身同樣也是一個長期同時效果不明顯的工程,因此棄坑率很高。

鑑於這些,我以爲你具有這幾點做爲一個長更(長期更新)型選手是沒有問題的。

  • 熱愛技術、文字表達,而不是短期的頭腦發熱。
  • 寫的過程當中本身能獲得積累提升,而不是天天記錄流水帳
  • 要有毅力堅持下去,這個就比較玄學了;一般前面兩項作的好這個毅力就會隨之加強。

因此本身是否適合寫博客應該有本身的判斷了。

會遇到哪些問題

我還得要給你們潑盆涼水,如今來聊聊寫博客過程當中可能會碰到哪些問題,不必定都對但至少都是我遇到過的。

原創、抄襲

首先第一個就是 抄襲 問題;

隨着這幾年互聯網的發展,自媒體也愈來愈多,這也包括了大量的技術自媒體。

也許哪天你會收到某平臺向你發出申請,想要轉載你的文章;本身在得意之餘還得要謹慎對待如下幾件事情:

  • 對方是否標明出處,包括但不限於二維碼、用戶ID、網站地址等。
  • 是否明顯標註出處;不要小瞧這個,不少雞賊的做者確實也會標明出處,但你不拿出老花鏡來看是根本發現不了的。(這類撕 B 事件不止據說一兩次)
  • 對於本身(這裏的本身指申請者)須要聲明原創的要求是否提供了稿費?寫一篇原創文章是很費精力的,該拿的必定不能虧了本身。

這些其實都還好,還有一些不知名的平臺或做者會神不知鬼不覺的轉載你的內容,徹底不提出處這件事。

甚至有些還會修改你的部份內容,轉換爲他本身的一部分而後發表在一些相似於「頭條號、百家號」之類的自媒體平臺上;也就是你們常說的「洗搞」。

我就不止遇到過一次,剛開始還很氣憤上去理論;態度好的會道個歉而後刪除文章,態度很差的甚至還會和你互噴讓你拿出證據證實這是你寫的。

通過 N 屢次的鬥智鬥勇後如今即使是有朋友給我說 XX 平臺上好像有你的內容,我也很是淡定,啥大風大浪沒有見過。

換個角度想,別人轉載不註明出處、甚至抄襲不也側面證實本身寫的還不錯嘛?開個玩笑,其實主要緣由仍是當前的寫做環境複雜,沒有某一個大的平臺來約束全部的產出內容;在這樣的客觀條件下咱們能作的也只有產出優質的內容擴大本身的影響力從而讓某些抄襲者不敢輕舉亂動。

產出瓶頸

還有一個問題也挺突出,那就是產出問題。

有段時間我甚至能作到一個月 6 篇原創,固然也有一個月憋出一篇的尷尬。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內容產出不像是工地搬磚,花時間就會有效果。

這個問題我相信 99% 寫原創的做者都會碰到,根據我目前的經驗仍是有幾個小 tips 能夠提供給你們:

  • 平時必定要多積累,無論是工做中的案例仍是業餘學到的小技巧均可以;這樣不用等到想寫點什麼的時候沒有靈感的尷尬。
  • 實在不知道寫啥時切莫強行輸出,也許這一篇文章就能把你以前積累的口碑破壞。
  • 沒有題材時不如多翻翻以前寫的東西,也許就有了新的靈感。

能賺錢嘛?

問題講了這麼多來看看現實的問題,這事能賺錢嘛?

有這個想法也沒錯,畢竟要花費本身大量的業餘時間及精力。

首先能夠很明確的告訴你們:作的好是能夠有收入的。

怎麼來定義這個作的好呢?直接點說就是有流量,一天多少 PV、UV。

如今只要有流量那就天然能有轉化,我想你們應該也猜到了,這樣的轉化一般是指推廣、廣告的轉化。

好比當某天你的我的博客的 PV 達到 1000 或者某個數值後被搜索引擎錄入,天然就會有人找你投放廣告。

我這個博客作了三年多如今也才 2000 多點的 PV,雖然說也有人找我投放推廣,不過我一直以爲博客比較私人仍是單純點,因此一直也沒接。

可是像阮一峯這樣的我的博客流量是很是大的,因此也會有專門的廣告位出售。

因此歸根結底的問題是如何才能獲取到足夠多的流量,我以爲仍是兩點:

  • 足夠靠譜的質量,有了好的產出後纔會吸引更多人從而造成裂變效應。
  • 足夠的曝光,酒香也怕巷子深;這點會在後面詳細說到。

博客平臺的選擇

萬事俱備,博客也寫好了,如何來發布增長咱們剛纔提到的曝光呢?

這時就要看如何選擇博客平臺了,目前我收集到的有如下方案:

  • 第三方博客平臺,如博客園、CSDN、簡書、掘金等。
  • 自建博客 Hexo、Ghost、Wordpress。
  • GitHub Issue。
  • 公衆號

下面總結了各自的優缺點:

優勢 缺點
第三方平臺 一般都有良好的曝光率以及完整的審覈體系,優秀的博客官方推薦後能夠增長曝光量。 內容會有審查,同時某些平臺的機制比較噁心,有些平臺還不支持 Markdown,這裏就不點名了。(其實也不算啥缺點)
自建博客 內容隨意,本身管控,不受限制。 除非已經很知名了,否則很難獲取到曝光量,本身不作備份數據還容易丟失。同時可能還須要額外的服務器維護費用(GitHub Pages 服務除外)。
GitHub Issues 這個也受到廣大開發者的喜歡,對於 GitHub 重度使用者來講沒有任何使用負擔,符合開發者平時討論 Issues 的邏輯,同時數據安全能夠獲得 GitHub 的保證,內容也比較自由。 畢竟依賴於 GitHub,一旦它除了什麼問題那就慘了,同時訪問速度也有限制,國內的搜索引擎難以收錄。
公衆號 這個單獨放一類,其實也屬於第三方平臺;但這幾年公衆號確實太火了,已經造成了獨立的生態圈子。好處:自帶流量主,能夠對號主帶來一些額外收入,同時接推廣的概率會高不少 自己平臺是封閉的,很難傳播到圈外,不過若是已經在公衆號有足夠影響力了也不在意這些。

對比了四種方案來看看我是如何使用的。

其實這幾種都用到了。

第三方平臺

好比第三方平臺,幾乎目前市面上叫得上號能夠寫博客的地方我都會去摻和一下,這樣有幾個好處:

  • 至關於數據異地容災了,互相備份。
  • 曝光率也會獲得提高。
  • 也能下降被抄襲盜版的可能,能夠直接在平臺舉報他。

下面就是我經常使用的一些平臺。

自建博客

自建博客目前是使用的是 Hexo,用它來生成靜態頁面仍是很是方便的,依賴於 GitHub Pages 服務甚至都不要額外的服務器,只是訪問速度在國內確實有點捉急。

Hexo 其實也有着豐富的主題,如今確實懶得折騰,我這主題都用了幾年了。

GitHub

其實我並無用 GitHub Issues 來搭博客,只是將博客的原始文件用 GitHub 來備份了,因爲內容是採用 Markdown 編寫的,因此 GitHub 能夠直接解析,這樣在這個倉庫裏其實也能夠直接當作博客查看。

相似於這樣:

因此也很是推薦你們博文都用 Markdown 來書寫,這樣還能夠一鍵複製到不一樣的平臺。

公衆號

我大概是從去年 3 月份開始作公衆號的,其實前期也就是把博客同步一份過來,幾乎沒怎麼運營。

到如今也算是從 0 到 1 ,不過經驗仍是比較少,這個要作好仍是要花費許多精力,我這剛入門的菜鳥還不能給你們分享太多。

不過有一說一,公衆號作好後接到推廣的機率會比其餘平臺大的多,我也見過好幾個大佬離職後專心作公號的(固然自身量得起來)。

總結

扯了這麼多,有困難也有好處。

我也知道很多人都想着下週我必定要寫一篇,每每這事在下週還會想一遍;因此別再作死循環遞歸了,總有一點會棧溢出的。

趕忙拿起鍵盤開碼吧,歡迎你們在評論區留下本身的博客😏。

你的點贊與分享是對我最大的支持

公衆號名片底部.jpg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