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ART中的硬件流控RTS與CTS

最近太忙了,沒時間寫對Ucos-II的移植,先將工做中容易搞錯的一個知識點記錄下來,關於CTS與RTS的。編程

在RS232中原本CTS 與RTS 有明確的意義,但自從賀氏(HAYES ) 推出了聰明貓(SmartModem)後就有點混淆了,不過如今這種意義爲主流意義的,各大芯片製造廠家對UART控制器的流控基本採用HAYES MODEM流控解釋。網絡

在RS232中RTS 與CTS 是用來半雙工模式下的方向切換,本文不解釋;字體

若是UART只有RXTX兩個信號,要流控的話只能是軟流控;若是有RXTXCTSRTS 四個信號,則多半是支持硬流控的UART;若是有 RX,TX,CTS ,RTS ,DTR,DSR 六個信號的話,RS232標準的可能性比較大。ui

SIMCOM公司對RTS/CTS的解釋:spa

(要注意區別是否是講串口支持硬流控的RTS/CTS,別看爲益,在和瑞芯微調試硬件流控時,別這個非主流的解釋搞得暈頭轉向的,下面用灰色小字體表示)翻譯

RTS是模塊的輸入端,用於MCU通知模塊,MCU是否準備好,模塊是否可向MCU發送信息,RTS的有效電平爲低。設計

CTS是模塊的輸出端,用於模塊通知MCU,模塊是否準備好,MCU是否可向模塊發送信息,CTS的有效電平爲低調試

HAYES Modem中的RTS ,CTS 是用來進 行硬件流控的。如今一般UARTRTCCTS的含義指後者,即用來作硬流控的。進程

硬流控的RTS、CTS:ip

(如今作串口使用RTS/CTS必看內容,由於MTK/)

RTS (Require ToSend,發送請求)輸出信號,用於指示本設備準備好可接收數據,低電平有效,低電平說明本設備能夠接收數據。

CTS (Clear ToSend,發送容許)輸入信號,用於判斷是否能夠向對方發送數據,低電平有效,低電平說明本設備能夠向對方發送數據。

此處有人將CTS翻譯爲發送容許,我感受的確比翻譯爲清除發送好。由於CTS是對方的RTS控制己方的CTS是否容許發送的功能。

用AP與MODEM採用流控收發串口數據舉例:

CTS 爲輸入

RTS 爲輸出

AP的CTS對接MODEM的RTS;MODEM的CTS對接AP的RTS。

 

默認啓動時:

AP的CTS爲高

AP的RTS爲低

MODEM的CTS       高     但極容易被拉低

MODEM的RTS       低

默認休眠時

MODEM的CTS       高     但極容易被拉低

MODEM的RTS       高

 

其中CTS用電壓表測量電壓時發現:在測量最初的大概200ms時,爲高電平,而後電壓值不斷降低,變成低電平,這說明CTS懸空時應該爲高,這中高電平僅僅是必定量的正電荷而已。

不知道芯片設計時,規格說明書爲何要寫CTS默認爲高,CTS僅僅是輸入端,不須要什麼默認值啊。而且在流控打開狀況下,不接CTS與RTS,也是能夠正常3根線(RXD/TXD/GND)通訊的,這說明不接RTS/CTS時,CTS爲低電平纔對。爲什麼實際使用與芯片規格說明書不一致,多是被外殼金屬蓋干擾到低電平了,畢竟本身用的模塊,CTS是如此靠近低電平的金屬保護蓋,而且CTS爲輸入口,沒有上拉下拉電平能力。

 

AP與MODEM的流控這樣通訊的:

AP串口可用時,將AP-RTS拉低,MODEM-CTS檢測到AP-RTS爲低,知道AP串口已準備好,能夠發送數據;

AP串口不可用時,將AP-RTS拉高,MODEM-CTS檢測到AP-RTS爲高,知道AP串口還未準備好,就不會放數據。

MODEM串口可用與不可用時的交互是一樣道理。

 

沒有串口控制器,用中斷和普通IO口便可實現RTSCTS功能。

RTSGPIO實現,串口就緒拉低電平,串口忙拉高電平

CTS用中斷實現,檢測到低電平,將串口數據發送出去,檢測到高電平則保留串口數據直到檢測到低電平爲止。

 

下面是摘錄網上有用的參考資料:

假定A、B兩設備通訊,A設備的RTS 鏈接B設備的CTS ;A設備的CTS 鏈接B設備的RTS 。前一路信號控制B設備的發送,後一路信號控制A設備的發送。對B設備的發送(A設備接收)來講,若是A設備接收緩衝快滿的時發出RTS 信號(意思通知B設備中止發送),B設備經過CTS 檢測到該信號,中止發送;一段時間後A設備接收緩衝有了空餘,發出RTS 信號,指示B設備開始發送數據。A設備發(B設備接收)相似。上述功能也能在數據流中插入Xoff(特殊字符)和Xon(另外一個特殊字符)信號來實現。A設備一旦接收到B設備發送過來的Xoff,馬上中止發 送;反之,如接收到B設備發送過來的Xon,則恢復發送數據給B設備。同理,B設備也相似,從而實現收發雙方的速度匹配。

半雙工的方向切換:RS232中使用DTR(Date Terminal Ready,數據終端準備)與DSR(Data Set Ready ,數據設備準備好)進行主流控,相似上述的RTS 與CTS 。對半雙工的通訊的DTE(Date Terminal Equipment,數據終端設備)與DCE(Data circuitEquipment )來講,默認的方向是DTE接收,DCE發送。若是DTE要發送數據,必須發出RTS 信號,請求發送數據。DCE收到後若是空閒則發出CTS 迴應RTS 信號,表示響應請求,這樣通訊方向就變爲DTE->TCE,同時RTS 與CTS 信號必須一直保持。從這裏能夠看出,CTS ,TRS雖然也有點流控的意思(如CTS 沒有發出,DTE也不能發送數據),但主要是用來進行方向切換的。

 

流控制在串行通信中的做用

這裏講到的「流」,固然指的是數據流。數據在兩個串口之間傳輸時,經常會出現丟失數據的現象,或者兩臺計算機的處理速度不一樣,如臺式機與單片機之間的通信,接收端數據緩衝區已滿,則此時繼續發送來的數據就會丟失。如今咱們在網絡上經過MODEM進行數據傳輸,這個問題就尤其突出。流控制能解決這個問題,當接收端數據處理不過來時,就發出「再也不接收」的信號,發送端就中止發送,直到收到「能夠繼續發送」的信號再發送數據。所以流控制能夠控制數據傳輸的進程,防止數據的丟失。PC機中經常使用的兩種流控制是硬件流控制(包括RTS/CTSDTR/CTS等)和軟件流控制XON/XOFF(繼續/中止),下面分別說明。

 

硬件流控制

硬件流控制經常使用的有RTS/CTS流控制和DTR/DSR(數據終端就緒/數據設置就緒)流控制。

硬件流控制必須將相應的電纜線連上,用RTS/CTS(請求發送/清除發送)流控制時,應將通信兩端的RTS、CTS線對應相連,數據終端設備(如計算機)使用RTS來起始調制解調器或其它數據通信設備的數據流,而數據通信設備(如調制解調器)則用CTS來起動和暫停來自計算機的數據流。這種硬件握手方式的過程爲:咱們在編程時根據接收端緩衝區大小設置一個高位標誌(可爲緩衝區大小的75%)和一個低位標誌(可爲緩衝區大小的25%),當緩衝區內數據量達到高位時,咱們在接收端將CTS線置低電平(送邏輯0),當發送端的程序檢測到CTS爲低後,就中止發送數據,直到接收端緩衝區的數據量低於低位而將CTS置高電平。RTS則用來標明接收設備有沒有準備好接收數據。

經常使用的流控制還有還有DTR/DSR(數據終端就緒/數據設置就緒)。咱們在此再也不詳述。因爲流控制的多樣性,我我的認爲,當軟件裏用了流控制時,應作詳細的說明,如何接線,如何應用。

 

軟件流控制

因爲電纜線的限制,咱們在普通的控制通信中通常不用硬件流控制,而用軟件流控制。通常經過XON/XOFF來實現軟件流控制。經常使用方法是:當接收端的輸入緩衝區內數據量超過設定的高位時,就向數據發送端發出XOFF字符(十進制的19或Control-S,設備編程說明書應該有詳細闡述),發送端收到XOFF字符後就當即中止發送數據;當接收端的輸入緩衝區內數據量低於設定的低位時,就向數據發送端發出XON字符(十進制的17或Control-Q),發送端收到XON字符後就當即開始發送數據。通常能夠從設備配套源程序中找到發送的是什麼字符。

應該注意,若傳輸的是二進制數據,標誌字符也有可能在數據流中出現而引發誤操做,這是軟件流控制的缺陷,而硬件流控制不會有這個問題。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