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流程、工做(操做)流程與審批流程的關係


轉載本文需註明出處:微信公衆號EAWorld,違者必究。

你是否遇到過 BPS 中一個流程畫成了蜘蛛網的模樣,看着 200 多個環節感到手足無錯,說好的靈活調整呢?說好的可複用易於變化呢?究其緣由,每每是業務流程、工做流程、審批流程沒有分開形成的。



看上圖:

業務流程重點描述業務「作什麼」,這裏的組件就是作事的一個服務,不涉及服務怎麼作
操做流程重點描述一個服務怎麼作,第一步作什麼、第二步作什麼
審批流程是一個特殊的操做流程

每個操做流程決定對應的服務是否作完,不存在從某一操做流程中環節,跳轉到起來服務的可能性,因此不用擔憂全部環節不在這張圖上,沒法實現環節間的跳轉。

既然每個服務,均可能有一個操做流程,那麼咱們就能夠理解,業務流程 Process Flow 是 L3級別、操做流程(工做流程) Operational Process Flows 是 L4 級別,而操做流程是由一個個 Step L5組成的。而 L2 級是 Process業務過程,是須要細化爲 L3 級別,纔可以執行的。審批流程是一種特殊的操做流程。

把流程分解爲業務流程、操做流程、審批流程,才能把業務中不容易變化的部分和容易變化的部分區分開來,提升流程的開發效率,提升流程的可維護性,提升流程的可測試性。

分解業務流程和操做流程,首先能夠從業務的變化入手,例如若是一個業務跨越了不一樣的職能部門,那應該是業務流程中的不一樣環節,若是是一個部門、崗位之間流轉,通常就是操做流程。

分解業務流程和操做流程,也能夠從技術維度考慮,每個操做流程是針對一個業務對象的,操做流程中每個環節是這個對象狀態的改變,例如測試提交了一個 BUG,這個操做是開發人員接收、開發人員修改完畢、測試人員驗證、測試人員關閉,就是 BUG 這個業務對象不一樣的狀態轉換。咱們也能夠按照這樣一個原則來區分業務流程和工做流程,同一業務對象狀態的轉換,能夠把他們歸集到一個操做流程中。微信

 

關於做者:焦烈焱,普元信息CTO,致力於技術創新和金融創新解決方案研究。專一於企業技術架構領域,對分佈式環境的企業計算、 企業信息架構的規劃與實踐有着豐厚經驗,帶領普元技術團隊相繼在雲計算、大數據及移動開發領域取得多項突破,並主持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等多家大型企業技術平臺的規劃與研發。


關於EAWorld:微服務,DevOps,數據治理,移動架構原創技術分享。長按二維碼關注!架構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