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員將來會成爲很是內卷的職業嗎?

不用將來,就如今,從加班文化(例如996,「狼性」)看,程序員早已經是一個高度內卷化的職業。程序員

例如,在某個研發團隊中,最先的時候,全部的程序員都不加班。在8小時工做時間裏,你們有序競爭,誰想脫穎而出,誰就提升工做效率,在創意上下功夫。面試

也就是說,在加班尚未成爲「文化」以前,程序員之間的競爭只能是智力,而不是體力。同時,老闆在分配工資的時候,參考的標準也是效率和創意,由於你們都不加班。學習

假設這個團隊有10個程序員,老闆每個月願意支付的工資爲10萬元。由於原來你們都不加班,老闆在分配這10萬塊的時候,參考的標準也只能是效率和創意。測試

可是,忽然有一天,某個程序員爲了在競爭中贏得先機,開始主動加班。那麼,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裏,這個首先加班的程序員就會暫時呈現出更好的業績(或者說姿態)。以後,老闆再分配一樣的10萬塊工資的時候,天然會向這個首先加班的程序員傾斜。優化

可是,這裏有關鍵的一點,對老闆來講,他的總支出並無增長,仍是原來的10萬塊錢,只是在內部調整了分配比例,向首先加班的程序員傾斜而已。遊戲

在這種狀況下,其餘的程序員若是想保持收入,或者只是想保住工做,則只能跟進加班。可是不久,當團隊中全部的程序員都開始跟進加班後,加班自己就再也不具備競爭力,而成了標配。面試技巧

此時,那些不肯加班的人,想要回歸效率和創意的程序員反而成了另類。這樣的人,不管水平高低,由於「態度」有問題,在一個以加班爲「文化」的團隊中是無法生存的。開發

最後,咱們再回過來看老闆。不管你們是否加班,老闆在支付的工資的時候,總的金額仍是10萬塊錢,仍是在這個10我的之間。而如今,由於全部的程序員都開始加班了,勞動時間已經體現不出差別,老闆在分配這10萬塊的時候,最終還得參考效率和創意。自動化

因此你們看,轉了一圈,到最後,從每一個程序員分配到的錢看,誰也沒有增長,又回到了加班沒有造成「文化」以前。但讓人難以接受的是,對程序員來講,到手的錢沒有增長,但卻付出了成倍於原來的勞動。學習資料

而整個過程當中,真正的贏家只有老闆,由於他付出一樣的錢,卻買來了更多的勞動。輸家是勞動者,由於你們的收入沒有變化,但卻付出了更多的勞動。

所以,從整個程序員團隊的收益看,程序員們之間基於加班的競爭,就是一個零和遊戲,是一個典型的內卷化競爭。

並且,這還不是最可悲的。

由於,加班「文化」不只惡化了程序員的勞動環境。從長期看,還直接縮短了程序員的職業壽命,使中年危機成爲程序員沒法逃避的宿命。

道理很是簡單,在高強度的勞動下(例如996),技能和創意最終都變得沒有意義。由於,隨着年齡增長(不用太大,34歲),高強度的勞動會直接摧毀人的健康,即便你願意「向死而生」,人家也不會給你機會。

因此你看,從第一個加班的程序員開始,到加班成爲文化,程序員們親手摧毀了本身的勞動環境,告終了本身的職業生命。

這個過程放大到整個行業依然成立。

最先的時候,行業中全部的企業都不加班,你們展開良性的,基於科技和創意的有序競爭。同時,行業中全部勞動者都能兼顧家庭和工做,整個行業充滿了溫和幸福的氛圍。

可是,有一天某個企業忽然開始提倡所謂的「加班文化」,首先開始加班。那麼,在一段時間裏,在行業競爭中,這個企業就會贏得暫時的優點。

但很快,行業中的其餘企業爲了在競爭中生存下來,也開始學習「加班文化」,也開始加班。這樣,整個行業的競爭又回到了以前。任何一家企業,要想在行業競爭中獲取更大的市場份額,還得靠科技和創意。

也就說,轉了一大圈,企業的競爭格局並無變,卻整蠱出了一個所謂的「加班文化」、「996福報」。

可是!!!可是!!!注意可是!!!

程序員大環境下已經成爲內卷的職業,可是別忘了還其中還有個職業叫測試工程師。

在軟件產業發達的國家,軟件測試在人員配備和資金投入方面都佔據很高的比重。但咱們國家的軟件測試起步比較晚,測試人員的比例大都不到開發人員的5%,據統計國內軟件測試人員的缺口高達20萬人。這麼高的人員缺口,在目前國內就業狀況日益嚴峻的形勢下,的確是你們就業的較爲良好選擇。

除此以外,軟件測試入行門檻低、薪金待遇高、男女都合適的特色,也是吸引衆多人員入行的緣由。

筆者建議你們加入313782132,羣裏有關於軟件測試、自動化測試的學習資料,還有面試技巧、簡歷優化,助你避開內卷的影響,成爲行業大牛。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