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40多歲的程序員都去哪了?

做者:findyi,騰訊、360碼農,前噠噠少兒英語技術VP,現任土豆教育CTO。

最近和很多30多歲的程序員朋友們聊天,發現你們廣泛很是焦慮。緣由主要有幾點,一是擔憂將來能不能繼續保持現有收入,懼怕40歲以後薪資會不會降低,甚至失業。二是你們廣泛有房貸或者車貸,這自己也是一種精神壓力。三是身邊的某某所在的公司要上市了,某某在大廠又升職了,對比產生了落差。程序員

也有很多讀者朋友留言問我,程序員這行到底能幹多久?40多歲還能不能寫代碼?面試

今天我來說講身邊五個40歲程序員朋友的故事,也聊聊反焦慮這點事。編程


— 1 —沉迷是一種力量

第一次見A君是10年前參加人人網的面試,他是面試官,那個時候A君35歲,擔任後端leader。入職後,我發現,他用於作管理的時間很少,90%時間在瘋狂編碼。後端

A君基本沒有社交,上班就是擼代碼,下班就是回家帶孩子。他對優秀的工程師容忍度極高,對差一點的徹底沒耐心。安全

偶爾能聽見他訓斥下屬的吵鬧聲:「這個類寫成這樣,你沒看代碼規範嗎?」、「這個線程池不能這麼用,給你說多少次了!」、「是你沒聽清楚仍是我沒講清楚?不能這麼幹!」。微信

一次下班,和他一塊兒回家,一路上給我講各類編程技巧和方法論,我聽的津津有味。聊了差很少半小時,心想能夠換個話題了,因而我問:「您週末娛樂都幹些什麼呢?」,他是這樣回答的:「我會去看些開源代碼,本身改着玩頗有趣」。那一刻,空氣都凝固了,這話我實在無法接下去了。架構

後來有一天,A君上班拍桌子,暴怒以後衝了出去。你們一臉懵逼,後來才知道,原來是大Boss批評他不懂管理,只知道埋頭寫代碼。併發

幾年前,和他在微信聊了一次。他去了一家創業公司作技術負責人,我很好奇,很想知道此次他是怎麼作管理的。微服務

我問他:「您如今是怎麼帶團隊的」,這一問沒關係,聊了半小時。從Flutter的優越性到微服務的落地,再到Google出了什麼新技術,順帶鄙視了一些還在用落後技術的公司。一頓硬核技術科普下來,收穫挺大,可是管理這兩個字?嗯,不存在的。高併發

我如今理解了,他壓根就不關心管理,彙集一幫極客跟他一塊兒成長戰鬥纔是最開心的事情。

A君今年快50了,前不久和其餘人聊起他,你們都感嘆,這老哥戰鬥力太強了,真是那種一頂十的程序員。

有時候,沉迷是一種力量,焦慮?不存在的.....

想起A君給我說的那句:「我要開心coding到80!」。我真心相信他能作到。


— 2 —不服就是幹

此次說說個人好朋友B君,今年40歲,曾經鵝場的高級工程師,7年前,晉升失敗一怒之下開啓了創業之路。

咱們是在CSDN論壇上認識的,他幫我解決了一個底層操做系統級的防劫持問題。後來常常問他一些排查線上故障的方法論、微服務怎麼拆分、如何作出能抗更高併發的架構,他都很是耐心的指導我,他還有句口頭禪:不服就是幹!

B君出來創業沒拿融資,本身投了100萬。團隊5我的,擠在一個很小的民房。創業期間找他喝酒,他告訴我:「我必定要改變世界,不然我會被世界改變」。

一年後,再次去找他喝酒,此次他臉色灰暗,人也很是低迷。原來前期100萬燒完,又投入了50萬積蓄,項目仍是沒有作成。酒過半巡,他忽然抱着我哭了起來,我這才得知由於積蓄所有燒完,他女友已經和他分手了。

再後來,他回到大廠當程序員,級別薪資跟創業前相差無幾。談起創業經歷,我爲他可惜,而他並不後悔。

兩年前,他開始炒比特幣,炒着炒着嫌這些交易平臺作得都不夠好,因而空餘時間動手作了一個交易平臺。

去年,B君告訴我,他的交易平臺融資500萬,再次出來創業。第二次創業,他已平和不少,沒有豪言壯語,讓公司活下去是最大目標。

今年據說B君的公司已經快30人了,爲他祝福,相信他必定能改變世界。

有時候,咱們須要點不服就是乾的精神!


— 3 —反焦慮

此次上場的是C君,碩士師兄,40歲。C君是一名大廠總監,他花了四年時間跳了三次纔來到當下的這家大廠紮根下來,帶100人團隊,每月安安穩穩拿高薪,不用擔憂公司倒閉的風險。

以C君的專業技能和學歷背景、工做經歷,其實徹底不須要擔憂沒工做。可他老是莫名擔心,懼怕本身沒有創造更多價值。

100人的團隊不是那麼好帶,除了技術以外還須要精通業務產品、精通組織流程、掌握良好的溝通推進技巧、在大廠還須要明爭暗鬥。

一次和C君聊天,他感嘆到:「仍是寫代碼有安全感,作管理不只心累還以爲本身沒創造價值」,可不是,這種焦慮幾年前我也感同深受。

大廠的高P看起來風光無比,其實要跳槽也不容易,畢竟中小公司能接得住大廠高P薪資期權總包的,並很少。

有時候,不是如今取得了成就就會開心,決定因素是你將來會不會更好,若是答案是否認的,不只不會開心還有可能帶來焦慮。

C君就陷入這種焦慮當中,老是擔憂將來的上升空間和40歲之後的收入。特別是大廠還有年齡線的要求,到必定年齡不能晉升就有可能被淘汰。

有一段時間,公司領導層波動,他面臨被連帶的危險,甚至須要依靠抗抑鬱的藥物。但最終他依靠持續有規律的運動和學習新領域克服過來。

C君給我提的最多的話:「反焦慮很重要」,是啊,真的重要,從C君身上我真正學到了一點:不管你是否能成功,首先要反焦慮。


— 4 —捨命狂奔

此次要說的是清華MBA同窗D君,39歲。他在通信行業幹了10多年,超級專家那種,帶十人團隊。

問起他讀MBA的緣由,他很堅決的說:「我對投資很是感興趣,就是爲了轉行投資才這麼大年紀了還選擇讀書」。

清華MBA課程安排的很緊張,咱們都是六日班,也就週六半天週日全天,而他公司的工做很是忙,幾乎996,但從沒見過他遲到過一次。

三年時光,D君在跟時間賽跑,小組討論、企業訪談、課程做業,他都完成的堪稱完美。有一次我問他,你爲何這麼拼?他說,當你篤定一件事,肯定一個目標,那剩下的只有捨命狂奔。

畢業後,D君如願以償加入一家投行,當上了投資人。有一次很好奇的問他投資人的收入,他告訴我剛入行薪資很低,只有以前作架構師帶團隊的1/3。但他說這話的時候,一臉幸福感。

去年D君已經晉升爲所在機構的合夥人級別,爲他感到開心。


— 5 —接受現實

最後上場的是老同事E君,41歲。他是那種職場老黃牛。屬於領導讓作什麼就作什麼的人,不辭辛苦勤勤懇懇,但我的成長一直比較緩慢。

前幾年開始E君就不太順了,由於編碼能力一直沒有達到高級或者架構師水平。他其實一直在跟年輕人拼體力,而隨着年齡增大,是真拼不過了。我和他常常討論的話題是頸椎病如何康復。

去年E君所在公司效益不太好,領導決定裁人,他進入了優化名單。被優化後,他休息整頓了很久,將原來90kg的體重減到如今的75kg,頸椎病也恢復很多。再開始找工做,大概花了幾個月時間,他終於找到了一個不那麼滿意的Offer。

聽到他找到下家的消息,我還挺爲他開心的,由於這個過程我也幫他各類投簡歷,但大佬朋友們一據說41歲仍是中級水平,都不太願意給面試機會。

沒想到過了半年,我和他吃飯,他對我說:「洋哥,我沒有入職這家公司,我想明白了,繼續作程序員對我來講沒意義。我拿積蓄開了個小店」,剛聽到消息,我很是可惜,編碼十多年最後卻去作小生意,在我眼裏就是逃兵。

直到最近去他小店玩,我才發現,這也是另外一種好的生活。他開的是一個小型親子游樂園,帶上小孩,一邊陪小孩一邊工做,月收入也不差,養家徹底沒問題。這一瞬間,我產生了一種羨慕的情緒。

有時候,接受現實而後從新出發,何嘗不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最後的話

程序員不是一個「銀髮職業」,但也毫不是如某些販賣焦慮的自媒體宣傳的那樣:35歲危機,40歲失業。

40歲的程序員有的作了大廠中高管、有的成了小公司聯創、有的成了連續創業者、還有的轉行投資金融、也有人繼續堅持寫代碼戰鬥在一線。

不能否認,有一部分人會被行業淘汰出局,但互聯網的老年人在其餘行業恐怕仍是年輕人,接受現實,人生再起航徹底沒問題。

最重要的是,咱們不能由於年紀的增加而焦慮,由於焦慮自己除了干擾咱們成長,沒有任何意義。

盡最大努力,作最好打算,但接受最壞的結果。在這個複雜多變的社會,反焦慮、不斷提高認知,不斷充實本身的專業技能將永遠重要。

在這我也分享一份大佬本身收錄整理的 Android學習PDF+架構視頻+面試文檔+源碼筆記 ,還有高級架構技術進階腦圖、Android開發面試專題資料,高級進階架構資料這些都是我閒暇還會反覆翻閱的精品資料。在腦圖中,每一個知識專題都配有詳細的知識點,還有相對應的實戰項目,能夠有效的幫助你們掌握知識、理解原理。固然你也能夠拿去查漏補缺,提高自身的競爭力。

總之也是在這裏幫助你們學習提高進階,也節省你們在網上搜索資料的時間來學習,也能夠分享給身邊好友一塊兒學習

若是你有須要的話,能夠加Vx:15388039515(備註思否,須要核心筆記)

喜歡本文的話,不妨給我點個小贊、評論區留言或者轉發支持一下唄~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