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http服務 二、反向代理 三、負載均衡node
2.當nginx重啓報:
[root@localhost logs]# service nginx reload
Reloading nginx!nginx: [error] invalid PID number "" in "/mnt/server/nginx/logs/nginx.pid"mysql
使用這個就ok了:
[root@localhost logs]# nginx -c /mnt/server/nginx-1.4.4/conf/nginx.conflinux
QQ羣: 281442983 (點擊連接加入羣:http://jq.qq.com/?_wv=1027&k=29LoD19) QQ:1542385235nginx
lsblk 列出全部的塊設備,並且還能顯示他們之間的依賴關係web
參數:sql
-a, --all 顯示全部設備
-b, --bytes 以bytes方式顯示設備大小
-d, --nodeps 不顯示 slaves 或 holders
-D, --discard print discard capabilities
-e, --exclude <list> 排除設備 (default: RAM disks)
-f, --fs 顯示文件系統信息
-h, --help 顯示幫助信息
-i, --ascii use ascii characters only
-m, --perms 顯示權限信息
-l, --list 使用列表格式顯示
-n, --noheadings 不顯示標題
-o, --output <list> 輸出列
-P, --pairs 使用key="value"格式顯示
-r, --raw 使用原始格式顯示
-t, --topology 顯示拓撲結構信息shell
修改linux登陸用戶密碼:[root@localhost logs]# passwd數據庫
nginx的三大功能:
一、http服務 二、反向代理 三、負載均衡apache
2.當nginx重啓報:
[root@localhost logs]# service nginx reload
Reloading nginx!nginx: [error] invalid PID number "" in "/mnt/server/nginx/logs/nginx.pid"vim
使用這個就ok了:
[root@localhost logs]# nginx -c /mnt/server/nginx-1.4.4/conf/nginx.conf
一。linux下經常使用的快捷鍵
ctrl +a 把光標移動到命令行開頭。
ctrl +e 把光標移動到命令行結尾。
ctrl +c 強制終止當前的名令。
ctrl +l 清屏,至關於clear命令。
ctrl +u 刪除或剪切光標以前的命令,我輸入一行很長的命令,不用使用退格鍵一個一個刪除或剪切光
標以前的內容。
ctrl +k 刪除或剪切光標以後的內容
ctrl +y 粘貼ctrl+u或ctrl+kde 內容
ctrl +r 在命令歷史中搜索,按下ctrl+r以後會出現搜索界面,,只要輸入搜索內容,就會從
歷史命令中搜索
ctrl +d 退出當前終端。
ctrl +z 暫停,並放入後臺,這個快捷鍵牽扯工做管理的內容。
ctrl +s 暫停屏幕輸出。
ctrl +q 恢復屏幕輸出。
1.rpm -Uvh http://repo.webtatic.com/yum/el6/latest.rpm
2.一鍵安裝lnmp環境(打開軟件包的目錄)而後以下:
chmod -R 777 . 而後install.sh 就能夠了
3.查看mysql的版本:
rpm -qa|grep mysql
MySQL配置文件在Windows下叫my.ini,在MySQL的安裝根目錄下;在Linux下叫my.cnf,該文件位
於/etc/my.cnf。
3.0 mysql建立一個用戶:
insert into mysql.user(Host,User,Password) values("localhost","pwf",password("pwf123"));
3.1查看當前登陸mysql用戶root的權限信息:
mysql> SHOW GRANTS FOR 'root'@'localhost';
一、使用 service 啓動:service mysqld start
二、使用 mysqld 腳本啓動:/etc/inint.d/mysqld start
三、使用 safe_mysqld 啓動:safe_mysqld&
2、中止
一、使用 service 啓動:service mysqld stop
二、使用 mysqld 腳本啓動:/etc/inint.d/mysqld stop
三、mysqladmin shutdown.
chkconfig --list 列出系統服務的運行
4.查看開機啓動設置是否成功chkconfig --list | grep mysql*
5.使用mysql:
mysql -uroot -p
vim /etc/nginx/nginx.conf
6.ps -ef |grep 進程名 檢查該進程是否存在 :
ps -ef | grep nginx
6.1 監測網卡eth1的實時信息:iftop -i eth1
6.2 限速命令: wondershaper eth0 5000 500 取消限速:wondershaper clear eth0
七、關閉防火牆:
查看防火牆狀態:service iptables status
(1) 重啓後永久性生效:
開啓:chkconfig iptables on
關閉:chkconfig iptables off
(2) 即時生效,重啓後失效:
開啓:service iptables start
關閉:service iptables stop
8.重啓nginx服務:
service nginx reload
9.用戶組命令:
groups 查看當前登陸用戶的組內成員
groups gliethttp 查看gliethttp用戶所在的組,以及組內成員
whoami 查看當前登陸用戶名
/etc/group文件包含全部組
/etc/shadow和/etc/passwd系統存在的全部用戶名es;
查看某個文件的詳細信息:ll -d 文件名
10.設置任何用戶均可以訪問mysql;
mysql> -- UPDATE user SET Host='192.168.1.100' WHERE User='root' AND Host='localhost' LIMIT
1;
mysql> flush privileges;
11.查看端口的佔用狀況
ps -aux | grep tomcat
12.查看全部的進程端口
netstat –apn
13.統計linux下某個文件夾的大小
du -sh ./
14.查看mysql支持的存儲引擎
mysql>show plugins;
15.df -h 查看空間佔用量
16.顯示plugin文件目錄
mysql> show variables like 'plugin_dir';
17.查找全部超出10M的文件
find / -type f -size +10000k
18.查看某目錄下的文件(從第一行到最後第十行)
tail -n 10 /var/spool/postfix/maildrop/592E2299CF
19.查看cron錯誤信息發郵件配置
vim /etc/crontab
修改後而後重啓載入配置,否則沒用
/sbin/service crond reload
20.啓動cron寫定時任務命令
crontab -e
21.在crontab文件中如何輸入須要執行的命令和時間。該文件中每行都包括六個域,
其中前五個域是指定命令被執行的時間,最後一個域是要被執行的命令。
每一個域之間使用空格或者製表符分隔。格式以下:
minute hour day-of-month month-of-year day-of-week commands
合法值 00-59 00-23 01-31 01-12 0-6 (0 is sunday) commands(表明要執行的腳本)
除了數字還有幾個個特殊的符號就是"*"、"/"和"-"、",",*表明全部的取值範圍內的數字,
"/"表明每的意思,"/5"表示每5個單位,"-"表明從某個數字到某個數字,","分開幾個離散的數
字。
22. 索引建立原則:
1)儘可能再重複值很少的列建索引
2)要查詢的條件字段(除了用不上索引的如in,like之類的),都要建索引;
3)用來排序的字段必定要建索引;
4)根據結果集大小來(5000,由實際狀況測試肯定該值)決定強制指定索引仍是採用排序字段索引
5)拼接sql的where條件時,順序很重要,通常where出來的範圍越小而且能用上強制索引的條件,放後
面(爲何用強制索引是由於雖然建了索引,可是由於前面有其餘條件會致使最優索引不會自動被使用
)
索引建立和使用原則,吃透了,基本大數據都沒啥大問題了。
6)未知大數據量分頁查詢,不適用dbm類的自動計算總數功能,根據where條件計算大小而且緩存
mysql Myisam引擎表及鎖
讀鎖,我正在讀,你也能讀,全部人都不能增刪改操做
lock table t1 read;
寫鎖,我正在寫,全部人都不能增刪改查操做
lock table t1 write;
解鎖:unlock tables;
23.檢查Crontab服務是否安裝
crontab -l
24.查看crontab 服務狀態
service crond status
25.不斷的顯示某個文件的
tail -f
26.crontab 例子:
每晚的21:30重啓apache
30 21 * * * service httpd restart
每個月的1,10,22日的4:45重啓apache
45 4 1,10,22 * * service httped restart
每個月的1到10日的4:45重啓apache
45 4 1-10 * * service httpd restart
每隔兩分鐘重啓Apache 服務器
*/2 * * * * service httpd restart
晚上11點到早上7點之間,每隔一小時重啓apche
0 23-7/1 * * * service httpd restart
天天18:00到23:00之間每隔30分鐘重啓apache
0,30 18-23 * * * service httpd restart
0-59/30 18-23 * * * service httpd restart
27.查看crontab的配置文件
ls etc/cron cron*
二.修改文件權限的方式:
1.1 給某個文件夾下全部文件賦予777權限:
先進入到該文件的目錄:而後執行:chmod -R 777 *
1.2 給某個文件夾賦予777權限:
chmod -R 777 文件夾的絕對路徑
1. 權限對文件的做用
r ---4 , w ---2 , x --- 1
r:讀取文件的內容(cat more head tail)
w:編輯,新增,修改文件內容(vi echo)
---可是不包含刪除文件
x:執行
chmod U+X test.av.(對test.av文件給擁有者加執行權限)
chmod u=rwx,g=wx,o=r test.av(對test.av文件給權限用'='號賦權限)
2.權限對目錄的做用
r:能夠查詢 目錄下文件名 (ls)
w: 具備修改目錄結構的權限。 如新建文件和目錄,刪除此目錄下文件和目錄,
重命名此目錄下的文件和目錄,剪切(touch rm mv cp)
x:能夠進入目錄(cd)
2.建立文件命令:touch 文件名
三。修改所屬組和所屬用戶
1. chown 用戶 文件名
2. chgrp 組名 文件名
3. 查看用戶所在組 groups 用戶名
4. 查看當前用戶所在組 groups
四。把進程放人後臺
1.顯示用戶系統進程命令: top
2.顯示後臺進行全部進程命令: jobs
ctrl + c 強制終止 ctrl + z 放入後臺執行
1.在你所在的命令後面加個 &
好比:tar zcvf etc.tar.gz /etc &
2.將後臺暫停的工做恢復到前臺執行 fg %工做號 (%能夠省略)
3,將前臺工做恢復到後臺執行 bg %工做號 (%能夠省略)
五.幫助命令:man
1.查看命令的介紹:man 命令 好比:man ls
2.查看配置文件的信息時不用寫配置文件的絕對路徑,只要用 man 配置文件名
3.獲得命令所在的文件絕對路徑和更多的信息命令:whereis 命令
4.獲得命令的簡介:whatis 命令
六。shell基礎功能-別名與快捷鍵。(別名的優先級高於命令自己的。注意:定義的別名最好很差與
linux命令重名,重名後覆蓋這個命令)
讓別名永久生效要把別名定義在系統的 /root/.bashrc 文件中。
1.給命令設定別名:alias 命令別名='linux命令'.
七。shell基本功能-通配符和其餘特殊符號(通配符是用來匹配文件名的)
1. ? 匹配一個任意字符
2. * 匹配0個或任意多個任意字符,也就是能夠匹配任何內容
3. [] 匹配中括號中任意一個字符。例如:[abc]表明必定匹配一個字符,
或者是a,或者是b,或者是c.
4. [-] 匹配中括號中任意一個字符, - 表明一個範圍。例如:[a-z]表明匹配一個小寫字母
5. [^] 邏輯非,表示匹配不是中括號內的一個字符。例如:[^0-9]表明匹配不是數字的字符。
八。shell基本功能--位置參數變量
1.$n n爲數字,$0表明命令自己,$1-$9表明第一到第九個參數,
十以上的參數須要用大括號包含,如$[10].
2.$* 這個變量表明命令中全部的參數,$*把全部的參數當作一個總體。
3.$@ 這個變量也表明名利行中全部的參數,不過$@把每隔參數區分對待。
4.$# 這個變量表明命令行中全部的參數的個數
九。shell基礎--環境變量配置文件-做用
1./etc/profile
/etc/profile.d/*.sh
十。shell基礎--輸入輸出重定向
1. &>>
十一。shell基礎--基本功能 --多命令順序執行與管道符
1.
十二。shell基礎-腳本執行方式
1.
十三 。yum命令
1.獲取系統上可安裝軟件包列表命令:yum list
2.搜索服務器上全部和關鍵字相關的包
例如: yum search httped 獲取和httped相關的軟件包。
3.安裝:install -y 自動問答yes
update 升級 (警告不要直接 yum -y update 這個是整個服務器升級包括服務器內核)
remove 卸載 (用yum -y remove 軟件包名 這個最好別用,它會卸載該軟件包的關聯包)
例如: yum -y install gcc 安裝gcc包
例如: yum -y update gcc 升級gcc
yum軟件組管理命令:
1.列出全部可用的軟件組列表:yum grouplist
2.安裝指定軟件組,組名能夠由grouplist查詢出來:yum groupinstall 軟件組名
3.卸載指定軟件組: yum groupremove 軟件組名
mysql數據庫優化
顯示慢查詢日誌是否開啓和日誌文件所在的位置:mysql> show variables like 'slow%';
設置慢查詢日誌開啓狀態:mysql>set global slow_query_log=on;
一、mysqldumpslow
2. 分析慢查詢日誌中前3條命令:mysqldumpslow -t 3 /home/mysql/data/mysql-slow.log
QQ羣: 281442983 (點擊連接加入羣:http://jq.qq.com/?_wv=1027&k=29LoD19) QQ:1542385235
個人淘寶店,能夠進去逛逛噢:https://shop108912636.taobao.com/index.htm?spm=2013.1.w5001-7867000954.3.1d29318dPlLar7&scene=taobao_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