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里,什麼樣的年紀能夠稱爲老呢?35歲?
在雲網絡,有這樣一羣人,他們的平均年齡接近40,卻剛剛開闢職業生涯的第二戰場。
他們的奮鬥姿式是什麼樣的呢?編程
「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鬆。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迴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服務器
2018年,阿里雲網絡產品部門啓動洛神2.0升級計劃。
時至今日,通過2019年雙十一大考,軟硬件一體化高性能網絡,突破重圍,勇斬桂冠。
回顧這一年多來的攻堅克難,宛如昨日,各色人物形象鮮明,歷歷在目。
他們都是普通的技術人員,卻也是阿里雲成功的幕後英雄。我有幸與他們相識相伴,一塊兒戰鬥,一塊兒成長,互相扶持,互相鼓勵。正應正那句土話:由於信任,因此簡單。
他們的故事都很平凡,沒有血淚史,沒有傳奇加持,更沒有高大上的口號,他們就是你我身邊普通的一員。但他們奮鬥的精神彌足珍貴,正是由無數個普通的他們築起了阿里新六脈神劍。
他們有的沉穩幹練,有的詼諧幽默,有的經歷豐富,有的瀟灑自如。
他們的故事鮮活有趣,值得拿來與諸位分享。網絡
24小時,2684億,54.4萬筆每秒。
沒有告警,沒有工單,沒有釘釘,沒有電話,安靜的有點出奇。
雙11就這麼過去了?
漁濱揉了揉眼睛,抹了把油光鋥亮的臉,把深陷在工位上的身體挪了挪,套上了他那雙穿了2年多的洞洞鞋。他已經24小時沒有休息了,On Call是阿里的傳統,每逢大促,更是全員戒備。這個43歲的網絡老男人,度過了了他在阿里兩年多來最重要的一天。
漁濱是他的花名,阿里有起花名的傳統,當初起花名的時候,他取了個巧,將真實姓名餘年兵的頭尾異化,取名漁濱。這個異化別有一番味道,這是屬於技術人心底的一塊詩情畫意。
他看起來是一個非典型阿里人,很不典型。寸頭,頭髮濃密,根根倔強,髮際線如日中天,一點沒有後退的意思,到處透着執着。
可是,僅僅是執着還不夠,它只是衆多骨牌中最底層的那一塊。架構
一年前,阿里雲洛神2.0架構全面升級,對網絡產品部門來講,這是前所未有的重大戰役。
「阿里雲的網絡就是要像河網同樣四通八達,而又流暢無比,這就是咱們爲何把雲網絡叫作洛神」。
漁濱知道,他的責任重大,他帶領的平臺團隊,負責洛神2.0架構裏面挑戰最大的一環:網關。他的目標明確:利用硬件,將轉發性能提高20倍。
「提高20倍?忽悠,接着忽悠,你直接提高20倍,之前的團隊都吃乾飯的嗎?就算你牛逼轟轟提高20倍,你一個節點一掛,整個數據中心不都掛了嗎?不靠譜!「
「搞硬件?怎麼搞?週期長,風險高,投資大,不靠譜!」
「不靠譜!不靠譜!不靠譜!「。
能靠譜嗎?互聯網行業搞硬件,有幾個搞成的,放着現成的X86不用,折騰交換機和可編程器件,本身跟本身過不去?
任何固執都會成爲過去,只有時間會告訴你對錯。
全部人都在看着。
開弓沒有回頭箭,這條路必須走下去。
他搞了20年的網絡,跟交換機和可編程器件打了十幾年的交道,他知道,數據中心的變革在即,交換機和可編程器件的一席之地又要來了。
他的老闆固然更清楚,這就是邀他來阿里的緣由。
兩年前的一天,他的老闆找到他,「讓咱們一塊兒作點真正有意義的事吧!」
真正有意義的事,這句話猶如一把尖刀,直擊心底,讓有心人顫抖不已。
他依稀記得2017年4月10日是他加入阿里的第一天。春暮,園區外的櫻花正盛,空氣涼爽而溼潤,和160千米外的上海很像,是熟悉的味道。他一畢業就來到上海,一待就是十多年,委身外企,鏖戰通訊行業。
他以爲這是一個好兆頭,是一個好的開始。
然而,他錯了,飛天園區的建築有一股濃厚的工業風,簡單而粗暴。這是通過簡單改造即投入使用的辦公區,透露出一股幹練,一股子單刀直入。和他工做了十多年的外企風格截然不同。
雲嘛,21世紀的IT基礎設施,是否是就應該這樣?簡單,注重實效?
嘿嘿,太對了, 從第一天開始,迴響在耳邊的永遠是這一句不靠譜。單刀直入。
在阿里雲網絡產品部門,歷來沒有一件事從一開始就是靠譜的,你的方案永遠在被各類人挑戰。老闆挑戰你的穩定性和業務價值,團隊挑戰你的可行性和改造收益。你說服不了別人,就要被別人說服。
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沒有人會告訴你,你不能作這件事。正如歷來也沒有人會告訴你,你應該作這件事。全部的一切,你都得本身去籌劃,你就是本身的老闆。從業務價值,到方案可行性,再到資源投入,想清楚這些,而後,去說服別人:你的主管、你的同事、你的合做夥伴,他們就是你的客戶。
這正合他意!有這一點就夠了。
他在外企工做了這麼久,久到忘記本身要奔40了。他曾經有無數的夢想要去實現,可是外企的穩健機制讓絕大數人活成了現實模樣。
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着島嶼和暗礁,難以激起美麗的浪花。
來到網絡產品後,最快意的事就是再也沒人跟你說這個和咱們無關,那個咱們不能作。
你要作什麼你本身說了算,你的極限在於你的思考範圍。
這正是他想要的,因此他在這樣的年紀作了這個重大的決定。
這樣的年紀!中國通訊行業早就把35歲畫成了一條死線。雲計算,讓通訊人迎來了第二個春天。
每週一和週五,坐在穿行於杭州和上海的「幸福大巴」上,他沒有去想本身幸不幸福,這不是他這個年紀該考慮的,他想的更多的是責任。他有他的家庭、他的團隊、他的事業,他須要去思考、去規劃的事情太多了,這是可貴的幾個小時。
有時,他會想來阿里到底幹什麼?從此要作什麼樣的人?
這太好笑了,這仍是上大學時,學校的一句警句。這句話演繹了無數個版本,其中一個版本是:
各位在校有兩個問題要問本身,
第一,來學校幹什麼?(混!)
第二,未來要作什麼樣的人?(混混!)
一混混到40,40幾乎就要不惑了吧?框架
機會來了。
隨着阿里巴巴集團總體上雲,阿里雲數據中心流量爆發式增加,能夠預見,集團全部業務on ECS後,阿里雲虛擬網絡流量將達到一個天文數字,近ECS側虛擬交換機以及虛擬網關將是網絡流量的重災區。
誰也不知道這一天何時到來,但這一天遲早會來。
此前,爲了應對虛擬網絡流量的成倍增加,網絡產品團隊在業界率先使用DPDK技術對洛神1.0技術棧作了一次全面升級。DPDK用戶態數據傳輸技術讓X86平臺脫胎換骨,網絡吞吐量提高5倍,在業界幾乎所向披靡。
但歷史是如此洶涌,誰也沒有想到雲的發展這般天翻地覆,讓全部準備好的和沒有準備好的人措手不及。
在數據中心的虛擬網絡中,幾乎全部的流量都匯聚虛擬網關,經測算,2019的雙11,上雲流量將增加近10倍,達到數十T的水位,1個T是什麼概念?若是咱們每一個人以10M帶寬全速下載一部電影,1個T意味着有10萬人同時從一個服務器下載一部電影。
流量,流量,仍是流量!
數十T流量如同一把達摩克里斯之劍懸在網絡產品頭上。
X86平臺這條路已經走到底了,經過堆疊服務器的方式,不管是功耗仍是成本都將是難以承受之重。
機會老是垂青有準備的人!這句話太對了,對到簡直就是一句廢話。你永遠沒法證僞。
你沒獲得機會,別人說你沒準備好。你失敗了,別人仍是說你沒準備好。
但漁濱顯然準備好了,而且他要證明這句話。
交換機和可編程器件是他的拿手好戲,它們不是印度神油,倒是靈丹妙藥。
在通訊行業,交換機和可編程器件是古老的話題。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通訊行業在中國蓬勃發展,一直到中國的幾家通訊企業成爲全世界最大的設備廠商。交換機和可編程器件居功至偉。漁濱在通訊行業浸淫多年,深知其妙用。
在他看來,他要作的方案必須有壓倒性優點,同功耗、同成本的前提下,若是沒有3倍以上的性能提高,不作;不能支撐業務持續演進,不作。性能
時間定格在2018年4月20日,洛神2.0戰役正式打響。
目標:雲網關性能提高20倍,雲交換機性能提高5倍。
滴答滴答,全部人都在屏息注視。
彼時,絕沒人想到,一年後的雙十一,這兩座網絡大閘將會用怎樣的姿態迎接流量洪峯。
千軍萬馬橋上過,怡然自得在一身。
目標定了,框架定了,沒有人手怎麼辦?老闆大手一揮,招!
但招人談何容易,即使有阿里巴巴這手好牌,想在2018年的夏天找到合適的人,亦難如登天。2018年,中國通訊行業5G市場蠢蠢欲動,全部廠商都在爲即將到來的5G盛宴招兵買馬。要從他們口裏搶食,你必須練就一身驚人藝業。
漁濱在通訊行業摸爬滾打十多年,固然深諳其道。
可是,他有本身的標準,沒有十年以上的行業經驗,不要。
他要的是老兵,是尖刀,一出手就能斃敵於無形。
他太難了,兩個項目猶如登天,毫不容失,失則粉身碎骨。
他也很惜才,還記得18年夏天的某個下午,老闆找到漁濱,神祕兮兮的說,「來了一牛人,極牛,某大廠系統架構,號稱交換機扛把子,你去聊聊看。」。這一聊沒關係,沒幾句話,漁濱就佩服的五體投地。這人就是瑄珉,網絡產品將來的首架,漁濱將來的老闆,洛神2.0的總工。他太喜歡這我的了,臨走,拉着瑄珉,低聲說,「我真心但願你來,但你要當心,我老闆和我老闆的老闆都很厲害,你要好好準備。」固然,這是後話。
眼前這場戰役已經開打,這是一場持久戰,是一場悄無聲息的潛行。既要憋着一口氣不放,又要當心觀察水面的動靜。
就這樣暗潮涌動,時間過了5個月,人終於招齊了。
一個老男人,加上一羣老男人。
人齊了,還有什麼好說?開幹!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時代潮流浩浩蕩蕩。
歷史只會眷顧堅決者、奮進者、搏擊者。
什麼歲月靜好,全是扯淡。阿里雲
斗轉星移,轉眼到了2019年6月。
6.18大促在即,雖然通過幾輪灰度,作了多重災備,但臨到真正上線,全部人都捏了一把汗。數十T的流量匯聚於此,一旦有什麼閃失,後果不堪設想。不但整個團隊前面一年的努力白費,整個洛神2.0的升級步調也會被打亂。
怎麼辦?上,仍是不上?
「上!幹好了,什麼都不要;幹壞了,刀山油鍋我來扛!」
在阿里將近2年,漁濱深知,6.18只是小兒科,真正的大考要等到5個月後的雙11。這個時候都不敢上,所作的一切有什麼意義?還談什麼理想?
有理想也要吃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不是勇者就能勝,你不敬畏細節,現實分分鐘將你打回原形。
水面上風平浪靜,水面下刀光劍影。
一切風險早有準備,全部程序循序漸進,各路人馬輪番上陣。
噼裏啪啦24小時,一切又重歸寂靜。
6.18平穩渡過。
這就結束了?
不,這纔剛剛開始。
雙十一,終於來了。
雙十一,全民的狂歡,網民的盛宴,雙十一創造了中國電商一個又一個奇蹟。
雙十一,既是商業的終極閱兵,又是技術人的朝聖之旅。
無數的技術難題得以在雙十一被提出、被攻克,洛神網絡的技術正是在一個又一個雙十一的檢閱中,一步步登上中國雲網絡技術的巔峯,臻於化境。
絲般潤滑,絕非朝夕之功。
這是全部技術人期待的一天,卻又爲之膽寒不已。
從10號晚上9點開始,漁濱的半個團隊都被拉到做戰室值班,這注定是個不眠的24小時。
但漁濱沒有去做戰室,他須要片刻寧靜,對過去一段時間作一下梳理。他知道,此刻作什麼都是多餘的,通過近半年的線上運行和演練,洛神2.0的雲網關已趨於穩定,最須要的就是一次大考。
全部人都屏住了呼吸。
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0…….
零點剛過,流量洪峯如約而至。
穩住、穩住、穩住…….
全部人都在內心吶喊着,但又不敢喊出聲來,生怕驚擾了別人。
此時此刻,當中國幾億消費者正在瘋狂剁手時,誰也沒有想到,他們創造了數據中心史上又一個帶寬神話。
一切是那麼平靜,宛如什麼都沒有發生。
只有參與過的人知道他們經歷了什麼。雲計算
莫見長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蹉跎。
不少年之後,一塊兒奮鬥過的同事可能各奔東西,他們可能有了新的事業、新的夥伴。但當他們在某個冬日,圍着火爐,追憶在阿里的崢嶸歲月時,必定不會忘記2019年雙十一那晚聚在身邊的兄弟,以及在背後支持他們的那些人。
有人說,認真,你就輸了。
認輸,你才真的輸了。資源
本文做者:troesget
本文爲雲棲社區原創內容,未經容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