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java
工做剛剛落實,論文也剛完成,終於有時間對本身的求職歷程及求職經驗進行總結了。應同窗要求,最近準備書寫系列文章「個人求職歷程及經驗分享」,請你們關注,謝謝!mysql
(一):求職歷程總結git
2007年1月10日,隨着在三方協議上鄭重簽下本身的名字,個人求職歷程終於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在這三個月漫長而艱辛的過程當中,我付出了不少,經歷了不少,也收穫了不少。這一路走來,要感謝的人太多太多,尤爲要感謝每個在找工做過程當中關心、幫助過個人人,我會一輩子銘記大家的恩情。如今,塵埃落定,到了該回報的時候,我首先要回報的就是個人母校和同窗。因此,決定把本身找工做中積累的經驗寫出來給你們分享,但願能對那些將要找工做或還在找工做的同窗有所幫助。
我將會以系列文章的形式在網上發佈,包括七部分,分別是:求職歷程,前期準備,投遞簡歷,筆試,面試,簽約/違約以及總結篇。文章的最後,我會留下本身的MSN,歡迎有問題的同窗跟我一塊兒探討,也但願個人經驗能幫助你們。
本篇是對本身的求職歷程做一個系統的總結,算是對本身有個交待,也對全部關心我、幫助過個人人有個交待。
本人計算機大碩,北方人,從本科到研究生在天大度過了七年時光。求職前,通過對本身性格特色和興趣愛好的分析,我給本身肯定了如下求職目標:
整體目標:走技術和管理/業務結合路線
求職地點:北京,上海
目標行業:金融,IT行業
目標單位:公務員>銀行/移動>壟斷國企>優秀外企>事業單位(日企、韓企不考慮)
目標職位:IT行業技術和管理結合職位,金融行業計算機職位,其餘行業計算機相關職位
求職考慮因素:發展機會>戶口>待遇>工做環境
在這樣的目標定位下,個人求職歷程從2006年10月8日開始,到2007年1月10日正式結束,一共持續了3個月的時間。整個過程能夠分爲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2006年10月份
找工做剛剛開始的階段,什麼都不懂,也沒有經驗,因此主要是以海投爲主,多爭取筆試、面試機會,爲後面的面試積累經驗,期間參加了天大、南大大部分的宣講會,但真正筆試、面試的機會較少。這段時間面過的單位主要有:審協,上海aspenTech,漢略,斯倫貝榭,東軟,寶潔,益達,華爲。應該說,這段時間雖然筆過、面過的很少,卻爲後面積累大量寶貴的經驗。
第二階段:2006年11月份
招聘高峯開始到來,大部分IT企業都是在11月份開始招聘,而銀行也大可能是在這個段時間投遞簡歷,學校天天都有好多場招聘會。這段時間主要仍是以參加天南大的招聘會爲主,絕大部分面試都是在天津進行,固然,也在網上投遞了大量簡歷。這段時間參加的筆試、面試主要有:北京宇信易誠,聯發軟件科技,東芝,三星,聯想,IBM,普天研究院,民生銀行,陽光財險,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此外,還有公務員考試。
第三階段:2006年12月-2007年1月
國企和各大銀行的招聘正式啓動,各大單位的面試高峯。以前投出的簡歷紛紛在這個月獲得了筆試/面試通知。這段時間是最繁忙的時候,幾乎每天都有面試,天天在北京和天津之間來回跑。從12月份開始,天津地區的招聘會就沒再參加,由於大部分時間都在北京面試。這也是最辛苦的一段時間,曾經在北京睡過地下室,也曾經趕早上4點的火車去北京,只爲了遇上早晨的面試。這段時間筆試、面試的單位以國企、事業單位、銀行爲主,主要有:新華社,國家外匯儲備管理局中央外匯業務中心,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陽光財險,瞬聯軟件科技,中國航空工業發展研究中心,中石油規劃總院,中國人民銀行軟件研發中心,中航信。
在這三個月的艱苦歷程中,經歷了無數的大小筆試、面試,大概的統計了一下,結果以下:
共投遞簡歷:161份
得到筆試機會:38次,參加:23次,經過:18次
得到面試機會:31次,參加:25次,經過:16次
拿到offer:8個,按時間順序依次是:
一、東軟股份有限公司
最先來天大的一個大規模軟件公司,也是最先拿到的一個offer,筆試、面試並不難,最後發了好多offer,相信不少同窗也拿到了。待遇是4000*16個月,工做地點主要在瀋陽、大連。客觀的說,這個待遇在當地仍是不錯的,惋惜天大最後好像籤的並很少,反正咱們這屆沒有籤的。我想主要緣由仍是由於他來得太早,那時你們心氣都比較高,天然不會甘於籤東軟。若是有想去東北發展的同窗,其實東軟仍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下次但願東軟能12月份再來招,那時效果應該會好得多。
二、華爲北研所
這個不用多介紹了,10月30日來天大的時候,引發了至關大的轟動,幾乎整個天大的人都去參加了他們的宣講和筆試。最後,通過了海筆、一面、二面,最後又從天大籤走了一批人。其實在今年的就業形勢下,華爲的待遇仍是頗有競爭力的,6500/m,籤一年,保證北京戶口,對於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講,確實是很難拒絕的條件。惋惜,它跟個人職業生涯目標不符,最後沒有去,在此說聲抱歉,也祝其餘去華爲北研所的同窗工做順利。
三、上海aspenTech有限公司
這是一家很不錯的公司,化工軟件的全球老大,在化工領域頗有名,也是最先來天大宣講的公司。它的面試是我經歷過最難、花時間精力最多的,一共經歷了6輪電面,其中4輪都是外國人進行的英文技術面試,整個過程很是痛苦,拿到offer也很不容易,這家公司的面經詳見本版2448貼。這家公司是2005年3月剛在上海成立的中國研發中心,如今只有不到100人,因此發展前途一版光明,待遇6500*12,在上海地區算中等,但基本上不會開人。建議明年想去上海的同窗能夠考慮一下這家公司。拿到這家單位的offer後,上海的其餘IT企業我全都沒再面,包括陶氏和國信朗訊。
四、宇信易誠軟件公司
這是一家專門爲銀行作軟件的公司,當初投它,也主要是由於對金融感興趣,後來在天大也是海筆、海面,海offer。待遇轉正後4000,工做比較累,不保證北京戶口,應該說這樣的待遇在北京確實沒多大競爭力,也難怪最後不少人拒它。固然,若是你不在乎戶口,也不在乎工做頭幾年長期出差的話,這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五、瞬聯軟件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這是一家很是好的軟件公司,主要給moto、北電、朗訊作外包,員工派到這些公司上班,1-2年轉正,總部在美國,以米多著稱,往屆生起薪12000以上,應屆生9000-10500,10000的安家費,每一年發5000的健身卡,還有很重要的一點,這家公司很快要上市,近兩年會發股票。不管從哪方面看,在IT軟件開發領域,這都應該算是一個至關好的offer。當初也是無意插柳,11月29號北京雙選會的時候,投了份簡歷,結果第二週通知去面試,一下午一輪筆試、兩輪面試就全結束了,一週後就給了offer,很贊這家公司的工做效率。據稱,今年瞬聯要招200人,因此機會應該還有不少,由於他們如今還在招聘,想要試一下的同窗能夠和我聯繫,我幫大家投簡歷。固然,跟全部外企同樣,這家公司的戶口可可以嗆。
六、陽光財險有限公司
這是一家2005年末新成立的保險公司,後臺很硬,股東是中石化,南方航空,中國鋁業,中外運,粵電力,在南大投的簡歷。這家公司最打動人的地方就是他們對於招聘環節的細緻入微,會送你筆和小禮品。1輪筆試,2輪面試,筆試考的行測,一面是羣毆,10我的討論奧運民工遣返問題;二面在北京面,主要問一些常規問題。具體的面試細節及技巧我會在後面的文章詳細介紹。待遇是基本工資4000,幾百的補貼,轉正後按崗定薪。今天全國招了20人左右,盡力解決北京戶口。
七、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
這是一家國務院直屬的部級單位,是2001年在中國加入WTO次日成立的國有政策性保險公司,是國內惟一一家從事出口信用保險業務的公司,這項業務發展前景很是好,這也是我最後的就業去向。具體待遇不便透露。首先是在網上看到這家公司的招聘信息,而後按照要求以email形勢把填好的表格給他們發過去。11月29日收到筆試通知,地點在天津,考的計算機專業知識,很全、很雜,12月11日去北京面試,10個老總面你一個,主要包括常規問題、技術問題、英語問題,12月31日收到offer。今年總公司大概招了15人,計算機2人。天津分公司也招人,具體名額不詳。
八、國家外匯儲備管理局中央外匯業務中心
這是我求之不得的offer,惋惜是在簽了中國信保以後。這個單位就是外匯管理局中央儲備司,主管國家的外匯儲備。這份工做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他給你我的帶來的知足感。在其餘地方談愛國,可能很模糊,但是在這裏,你能清楚的看到本身爲國家賺了多少錢。試想,當你參與拿着數萬億的外匯儲備在國際市場上投資,爲國家賺取外匯時,那是一種怎樣的知足感和成就感,我的價值在這時獲得了最大程度的體現。具體待遇不便透露。在南大參加宣講,現場投的簡歷和應聘材料,12月8日去北京筆試,全英文出題,主要考的計算機專業知識,包括跟中國信保相似,也是很全。最後問了幾個開放問題:舉例說明你參與過的項目中是怎樣進行風險控制的;請談談風險分哪些種類,以及你對風險控制的見解。1月9日面試,兩輪。第一輪羣毆,5我的一組討論:西天取經,若是4我的必須淘汰一個,應該淘汰誰,爲何?第二輪多對一,主要包括常規問題,英語問題,和專業問題。1月17日通知體檢,後面是政審。具體細節都會在後面文章裏詳細介紹。
最後面臨最痛苦的選擇就是中國信保和國家外匯儲備管理局中央外匯業務中心,很難說offer哪一個更好,問過不少人,最後都沒有統一的答案。固然,如今談哪一個更好已經沒有意義了,我已經簽了前者,然後者的體檢根本沒有去。
總之,通過3個月漫長而痛苦的過程,通過了無數的挫折和失敗,如今一切終於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接下來,我將從前期準備、投遞簡歷、筆試、面試、簽約/違約和總結6個方面,詳細介紹我在求職過程當中積累的經驗和技巧,以及失敗的教訓。但願能對將要找工做的同窗和正在找工做的同窗有所幫助。請關注系列文章之二:前期準備。
ps:若是你以爲我作的事情還算有意義,請幫忙******,或轉給其餘正在找工做的同窗;若是你也受到啓發,有東西想寫,那麼但願有更多的人能寫出本身的經驗,幫助其餘找工做的同窗。程序員
(二):前期準備面試
前期準備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實習和簡歷。通常10月份開始找的話,最好一、2月份準備,也就是說提早半年,我是4月份開始做的準備。當時準備的主要內容就是:肯定本身的求職目標,寫好簡歷,而後根據本身的目標決定半年的時間裏本身要提升的主要方面。
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實習。一段知名企業的實習經歷,能夠爲本身找工做增長很是重的砝碼。咱們系在IBM、大唐、華3實習的,大部分都留下了,而在微軟、intel實習的,最後也都找到了很是好的工做。這裏不是鼓勵你們出去實習,而是說實習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通常的公司在過年先後都會大量招實習生,因此這時候去實習的最佳時機,相對比找工做要容易得多。固然,要根據本身的目標決定實習單位,最好是能直接去本身的目標單位實習,那樣留下的機會是最大的。
若是實驗室裏課題緊,沒時間出去實習,像我這樣,那就要考慮:如今所作的課題對本身找工做究竟有多大幫助?若是以爲幫助不大的話,那也能夠考慮出去作一些兼職,來豐富本身的經歷,我實際上就是出去做了半年的兼職教師,事實證實,這段經歷對於找工做幫助仍是滿大的。
除了實習之外,下一個很是重要的環節就是簡歷。一份好的簡歷能幫助本身多贏得不少機會,對此我是深有感觸。我最初的簡歷作得不太好,沒有注意一些細節,結果投出去之後,大多杳無音訊,後來聽取別人的建議,修改了簡歷,通過不少人、不少遍的修改,最終才改爲了如今這個版本。後來,這份簡歷確實幫我贏得了不少機會。
我總結了一下,簡歷中最好應該注意如下幾點:
一、應該充分挖掘本身的特長和亮點,把本身最有優點的地方放到最前面。
二、把本身的名字和聯繫方式放到最顯眼的地方。
三、儘可能壓縮到一頁(這一點我作的不太好)。
四、對於不一樣類型的單位,最好採用不一樣的簡歷模板,以更有針對性。
1)對於外企:要強調「英文水平」、「學習能力」、「團隊合做精神」、「溝通能力」
2)對於國企和事業單位:要強調「教育背景」、「政治面貌」、「獲獎狀況」、「學習成績」、「踏實穩重」
3)對於技術類企業:要強調「專業技能」(與該企業相關的技能放到最前面)、「項目經驗」
4)對於研究類單位:要強調「研究方向」、「獲獎狀況」、「學習成績」
5)對於銷售、管理類職位:要強調「任職狀況」、「組織活動」、「溝通能力」「團隊合做能力」、「解決問題能力」
五、儘可能少談「我的興趣」,若是是特長的話,能夠改成「我的特長」或「文體特長」
六、對於本身所作的項目,不要寫或少寫「項目簡介」,而要重點寫「我的職責」
七、不能說假話,本身沒有的絕對不能說;但本身有的,必定要用最好的方式展示出來
八、對於本身的亮點,能夠適當加一些修飾;對於本身的劣勢,應極力的避開。
其它的,你們就根據我的的狀況本身總結吧。總之,簡歷沒有絕對的好與壞之分,關鍵在於,你可否把本身身上最大的亮點和優點成功的在15秒以內展現給面試官,讓他對進一步看你的簡歷產生興趣,若是你作到了,你就成功了。
因爲安全緣由,這裏就不把個人舊版簡歷和新版簡歷傳上來了,有興趣的同窗能夠跟我發信索取。
接下來請你們關注個人求職歷程及經驗分享(三):投遞簡歷。算法
(三):簡歷投遞spring
簡歷製做完後,就要開始投遞簡歷。而投遞簡歷的第一步就是收集信息,如何及時準確的獲取招聘信息是找工做最重要的一步。如下對常見的招聘信息來源做以總結:
一、天大就業網(http://job.tju.edu.cn)
這是10-12月天大校內招聘信息的最主要來源。應該說這裏面的招聘信息是但願最大的,來天津地區辦的招聘會,基本都會對天大同窗留名額,因此應該重視。固然,如今開始,招聘信息已經沒有那麼多了,所以應該挖掘其餘的信息來源。
二、南大就業網(http://career.nankai.edu.cn)
上面也有一些有用的招聘信息,不過須要南大的賬號,能夠跟南大同窗借用一下。如今進入1月份,面臨着跟天大就業網一樣的問題
三、應屆生求職網(http://www.yingjiesheng.com)
很是全的一個應屆生求職網站,不少最新的招聘信息都是從上面得到。天天應該上100遍,隨時關注。
四、水木(http://newsmth.org)招聘信息版
這個也是要隨時關注的地方,不少的社會招聘信息都是從上面發佈的
五、目標工做地學校的BBS
我由於求職地點主要是北京,因此重點關注北京地區高校的BBS,這裏面也會有一些招聘信息
六、目標工做地學校的就業網
例如:清華大學就業網、北大就業網...
七、熟人、師兄、導師、朋友
我的認爲,在目前階段,這是最有效的信息來源方式,你們不妨嘗試一下,發動周圍的各類關係,獲取招聘信息。
投遞簡歷的方式主要有:現場投遞,網上投遞,郵寄投遞,內部推薦。如下說一下本身的體會:
一、現場投遞
應該是最有效的投遞方式,尤爲是到天大、南大辦的宣講會,現場投遞更加有效,對此,我想你們深有體會。總之,能現場投遞簡歷就現場投遞。
二、郵寄簡歷
這個我試過不少次,感受成功率不高,可能也跟投的單位有關係。我的感受仍是第一種最有效,畢竟能夠現場和對方交流。
三、網上投遞
這個應該是如今的主要方式,就是給對方發email。這方面我有一個教訓,供你們借鑑:前期email投過的簡歷無一回復,感受很沮喪,後來仔細分析,以爲多是信的內容有問題,由於我最開始的信都是這樣寫的「您好,我是xxx,想應聘xxx,個人簡歷請見附件」。因此後來在信中加入了對我的的簡單介紹,狀況有所好轉。總結一下,以爲除了簡歷之外,仍是要與求職信。如下是我後期經常使用的求職信模板,僅供參考。
您好:
我叫xx,是天津大學xx專業碩士,將於明年xx月份畢業,想應聘貴公司xx一職,我的信息以下:
xx年考入天津大學計算機系,xx年保送研究生,同年進入xx開展項目研究至今。xx年間,共參與開發xx個項目,其中xx個橫向項目(採用xx技術,xx數據庫),xx個縱向項目《xxxx》(採用xx技術),並在項目中起到核心做用。
曾在軟件公司實習半年(主要作xx相關開發),在xx中心擔任一年計算機教師(主講xx)
xx年間所獲獎包括:xxxx等。
本科及研究生xx年間一直擔任xx,組織了xx活動。
附件中是個人中英文簡歷,有更詳細介紹。感謝您百忙之中關注個人應聘,向您表示由衷的感謝!
此致
敬禮
四、內部推薦
若是本身有師兄、朋友、親戚在某個單位工做,而他們那裏又正好有職位空缺的話,可讓他們幫忙推薦,應該會事半功倍,至少能得到面試機會。我的認爲,目前來說,這應該是最有效的一種方式。
總之,找工做最好是充分利用各類可用的信息資源,不放過任何可能的機會,信息是成敗的關鍵。
下一篇介紹筆試經驗,請繼續關注。sql
(四):筆試數據庫
不少單位招聘都是採用先筆試、後面試的流程。相信不少同窗也經歷了無數次筆試,我也不例外。在此,把本身參加筆試的一點體會跟你們分享:
筆試分爲技術筆試和非技術筆試,下面分別來講。
(一)非技術筆試
這類筆試主要考察你的反應能力、臨場應變能力、綜合素質和性格特徵。通常的考察形式主要有:行測(佔大多數),性格測試(大部分都有),應用文,開放問題。
行測的答題技巧是:不按順序答。由於行測中有各類題型,如:數量關係、圖形推理、應用題、資料分析等。而不一樣的人善長的題型是不同的,所以,應該首先挑你最善長的答,例如,若是你對數字比較敏感,那麼就先答數量關係,其它同理。還有,按照總時間/題數來計算每道題的平均答題時間,例如10秒,若是看到某一道題5秒沒思路,則立刻放棄。總之,行測的答題目標是:在最短的時間內拿到最多的分。
性格測試要注意的是:大多數狀況下,只要按照本身的真實想法選擇就好了。不過有的時候,若是有的題有明顯的傾向性,那麼仍是要注意一下的好,若是你認爲,本身性格的這種改變能接受,就選擇那個選項,若是不能,那就算了,由於若是不少題都遇到這種矛盾,那可能意味着,你的性格跟這份工做不適合。
下面對我參加過的非技術筆試做一下介紹:
一、寶潔:這個你們都知道,網上能搜到不少筆經。主要考查的就是一個:速度。題量很大,都是各類各樣的計算,所以,就須要採用一些估算方法和答題策略。這個答題策略與行測相同。
二、華爲:也是這一類行測題,不過題出得比較難,題量也比較大。答的時候必定要注意控制時間。
三、聯想:除了行測之外,又加了一個應用文,好像是讓你用英語寫一份演講稿,具體的題目不記得了。只要高中時英語做文寫得好應該就沒問題,關鍵是別犯語法錯誤。
四、陽光財險:仍然是行測,並且是往年的原題。不少題都不用算,直接寫答案。若是你作過往年行測考試題,這個就比較簡單。
五、中國人民銀行軟件研發中心:這個筆試題比較特別,問了如下幾個開放問題
1)若是你到某一個縣當縣長,上級提出要大家縣完成必定指標,當你在會上向下屬提出具體指標要求時,下屬提出不一樣意見,你怎麼辦?
2)若是你和一個同事很不和,但是有一次領導卻派大家倆一塊兒去完成同一項任務,你怎麼辦?
這兩個題沒有標準答案,能夠本身研究。
建議:進行行測專項練習,主要是練速度和答題準確度。
(二)技術筆試
這是大部分單位考查的形式,通常是針對具體的專業領域考察你的專業技能,因此不一樣的專業考的應該會不同。這裏,我只能把計算機相關的筆試經驗分享給你們,若是恰巧有你要筆試的單位,但願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1)IBM:主要考的Java,涉及面比較廣,包括java基本語法,多線程,異常處理,EJB,XML等,所有是多項選擇題(很差蒙)。建議參加筆試前多看一些java不一樣領域的基本知識。
2)百度:在線筆試,題目重的機率比較大。我申的兩個不一樣職位,進行兩次筆試,題目居然徹底同樣!個人是4道題:
第一題是給你一個URL字符串,請你編程找出其中的文件名;
第二題是給你一個論壇系統,請你作數據庫表結構設計;
第三題是給你兩個文件A和B,數據文件A格式爲:關鍵詞、IP地址、時間,數據文件B是關鍵詞ID到關鍵詞的對應表文件,格式爲:ID、關鍵詞,要求將數據文件A對應的關鍵詞替換爲B中的ID,生成新的數據文件C
第四題給出需求,請寫出jsp代碼。
具體的題,若是有同窗須要,能夠跟我發信索取。
3)新華社:計算機職位的筆試主要考的是3部分:計算機、計算機通訊、通訊網絡,總分100分。
計算機部分主要考察數據結構和算法,尤爲是各類排序算法,二叉樹中序、後序遍歷算法,還有數據庫的一、二、3範式。編程題考的就是用非遞歸算法編程實現二叉樹的中序遍歷。
計算機通訊考的主要是通訊領域的基本知識,如:編碼、信令之類的,估計沒學過可能不太好答。
通訊網絡主要考的網絡相關的知識,都是一些基本的知識,不過若是不看可能大部分都忘了。
4)國家外匯管理局中央外匯業務中心
英文考試,題目主要也是數據結構、算法、數據庫、網絡基本知識,都不難,不過都是英文的,理解起來可能費點事。最後還有兩個中文的開放問題,一個是:請舉例說明你作過的項目中是怎樣進行風險控制的?另外一個是:你認爲在一個項目中會存在哪些風險?應怎樣對這些風險進行控制?
個人回答:在一個項目中,主要存在着人員風險,技術風險,政治風險、版權風險等諸多風險,解決的方法是針對不一樣風險產生的緣由去分別加以控制...
5)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
內容仍然涉及數據結構、算法、數據庫、網絡基本知識,還包括java語言。後面兩道大題都是數據庫設計題,給你一個需求,請你對數據庫表結構進行設計。最後還有翻譯題,給你一段英文,請你翻譯成中文。
6)中航信
包括一部分行測,還有一部分技術筆試,主要是java,網絡和數據庫考的多,範式和事務必考。
7)瞬聯
分爲兩套題,java和C++,能夠任選,我選的java。考的很細,涉及到java中不少細緻的東西。都是英文選擇題,可是很很差答,都是平時編程不注意的小細節,之後應該多積累。
8)漢略
全英文,內容涉及很是廣,基本涵蓋了計算機的各個領域,如:操做系統,數據結構,數據庫,算法,C,C++,Java...這是我第一次筆試,也是我經歷過最全的筆試。
總結:技術類筆試有這樣如下特色:
1)對於軟件公司,每每考察的都比較細,涉及編程的一些具體細節,如IBM,瞬聯。
2)對於非計算機領域的計算機職位,每每考的都比較全,內容比較廣,但大都是基本概念,不難。
3)考察的重點主要有:數據結構,算法,數據庫,網絡,C,C++,Java
4)數據結構常考的有:鏈表,二叉樹遍歷(遞歸,非遞歸),各類排序算法
5)網絡常考的是:OSI網絡參考模型和TCP/IP參考模型
6)數據庫常考的是:範式,一、二、3範式,事務,數據庫設計
7)C常考的是:指針,extern C,條件編譯
8)C++常考的是:繼承,虛函數(幾乎必考),多態
9)Java常考的是:異常處理,多線程(幾乎必考),設計模式(幾乎必考),抽象類和接口的區別,final,finalize,finally的區別,MVC架構
建議:買一本<程序員面試寶典>,把裏面的相關章節看一遍。再找書,把書上對應的重點部分看一遍。編程
(五):面試之羣毆篇
終於到了你們最期待的部分:面試。這也是找工做過程當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由於他直接決定了你是進入下一輪仍是被鄙視,相信絕大多數同窗都是由於這個環節表現很差而被鄙視的。實際上我也被鄙視了無數次,後來經過一次次的反思、總結經驗教訓,不斷改正,才逐漸對面試更加有信心。
在這裏,把我積累的一些面試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跟你們分享,但願能對那些深受面試打擊的同窗有指導做用。
面試主要分爲如下幾類:小組討論(羣毆),非技術面試,技術面試,英文面試。前三種跟具體的專業無關,因此我將重點介紹,第四種技術面試,考慮到本專業同窗的須要,我將在最後部分介紹。
因爲篇幅太長,因此這部分將分四篇介紹:羣毆篇,非技術面試篇,英文面試篇和技術面試篇。本篇是第一篇:小組討論(羣毆)篇。
這種面試形式相信不少同窗經歷過,就是5-12我的一組,給大家一個題目,給幾分鐘時間思考,而後發表各自意見,再進行小組自由討論,要求最後達成一致意見,最後選出一個表明進行總結陳詞,每一個人再對本身剛纔的表現做一下總結。
這類面試只要掌握好技巧,應該其實比較好過。首先要理解:這種面試形式考查的目的是什麼?實際上,這類面試考查的沒法就是一點:你的團隊合做能力。理解了這一點,剩下的問題就好辦了。我的感受,參加這類面試,必定要注意如下方面:
一、不要過度表現本身,表現最多的那我的必定首先被淘汰。道理很簡單:既然考查的是團隊合做能力,那麼,集體利益顯然是最重要的,若是你老是搶着表現本身,那隻能說明,你把自身利益放到了集體利益以前,集體觀念淡薄,確定會被第一個淘汰。固然,也有例外,但那絕對是極少數。你們能夠仔細回味一下。
二、說話不要太多,但也不能太少,太少了就不會給考官留下深入印象。要注意掌握小組的發展動向,在最關鍵的時刻,說出最有份量的話,簡言之,要麼不說,要說就要選在最該你說的時候說。例如:當小組意見分歧嚴重,時間所剩很少時,你能夠試着提出一個緩解矛盾的折衷方案;或者當你們討論的問題偏離主題的時候,你能夠及時提醒你們;或者當你發現其餘人的意見忽略了某些重要方面時,能夠及時提出來。具體的請參考後面的成功案例。
三、要多與你旁邊的人交流,多交換意見。團隊合做離不開交流,多跟他們交流,交換意見,會對你我的有很大啓發,也會對小組達到統一意見起到重要做用。固然,這一切考官都看在眼裏:)
四、考慮問題和說話時,要把集體利益放到第一位,一切都要服從集體目標。要多說「咱們小組...」,少說「我...」,要多向你旁邊的人或團隊核心成員提意見,讓他代你說。
五、總結時,要首先確定、強調其餘每一個成員在團隊的此次任務中的做用,向他們表示感謝,再說本身爲團隊做出的貢獻,並要看到本身的不足。
如下以具體的安全來講明面試細節。首先是成功案例。
一、華爲
華爲的一面採用的就是這種形式,聽說這個環節淘汰率是至關高的。
題目:12我的,分紅2組,給出14種職業,給每一個組20分鐘時間討論,要求達到統一意見,對這14種職業,按照其重要程度排序;而後每一個組選出一位表明,陳述小組討論結果及理由;接下來進入自由辯論階段,兩組互相PK;最後,每一個人選出一個本身認爲剛纔表現最出色的人,並說明理由。
1)小組討論
在這個環節裏,有一個南大學生表現得很冒尖,當時就知道他確定掛了(後來獲得了印證)。通過20分鐘,你們達成了統一意見。
2)陳述
他們選我來陳述小組意見,當時想倒黴了,結果後來面試官指定另外一我的做陳述(心中竊喜)。後來他也掛了。
3)辯論
對方開始對咱們的排序結果進行質疑。主要質疑的是,爲何咱們把水產養殖人員和印章刻字人員排那麼靠錢。我想到質疑他們把娛樂場所健身人員排到保育人員前面,告訴那個比較冒尖的人,讓他說(心想,他反正那麼想表現,就讓他說吧)。
在整個辯論過程當中,基本都是南大那我的在搶着說,跟對方辯論,咱們組其餘人都沒插上話,後來是面試官指定咱們組其餘人說,結果,對方的質疑他們都頂不住了。最後,面試官看我從頭至尾都沒說話,讓我說,我就舉出北京當時吃海鮮吃死人的例子和刻假章的例子,對他們進行了反駁,瞬間扭轉局勢。語氣略帶調侃,面試官也跟着樂了。
4)總結
最後,讓每一個人選出剛纔表現最出色的人。不少人都選我,但最後我沒有選本身,而是選了我旁邊那我的,緣由是「他溝通作的比較好」。
相信我最後一句話給面試官留下了深入的印象,由於他又笑着重複了一遍。當時面完,我就知道:我確定進下一輪,南大那個確定被淘汰(結果果真不出所料)
二、陽光財險
採用的是無領導小組討論形勢,即:給定一個話題,小組成員在30分鐘內進行自由討論,最後選出一我的來做總結,期間面試官不給任何提示,不做任何干預。
咱們的題目是:假設大家是北京市政府工人人員,08年奧運將至,對於北京的一些外來務工人員及流動人員,應該如何安置?是否應把他們遣散回家?
小組一共12我的,一半天大一半南大的。整個討論過程比較乏味,由於大部分人都在搶着說話,但願多贏得表現機會。我只說了兩段話,一個是在開頭,一個是在結尾。開頭時,我只說了幾句:面對這個問題,我以爲你們應該考慮xx、xx...方面,請你們提出補充意見。結尾時,我也只說了幾句:你們討論了這麼久,都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方面...最後的總結不是我作的,整個過程我只說了這幾句話,但後來我仍是進入了下一輪。另外,咱們組做總結的那我的過了,還有個人朋友,他最後對總結的那我的做了點補充。
三、國家外匯儲備管理局中央外匯業務中心
一面採用的是這種形式,小組5我的,給定一個題目,10分鐘時間看,1分鐘時間陳述本身觀點,20分鐘時間討論,最後選一我的用3分鐘對小組討論結果進行描述,其餘人用2分鐘對本身剛纔的表現做總結。咱們的題目是:假設唐僧四人再次西天取經,但由於資金不足,必須淘汰一人,請問應該淘汰誰?並說出理由。
咱們組的意見徹底一致:淘汰豬八戒。因此,討論環節變得很輕鬆,你們的任務變成了,找出爲何淘汰八戒而保留其餘人的理由。具體過程很少說了。我最突出的表現是在最後。
最後,每一個人輪流對本身剛纔的表現做總結,前四我的都說了本身剛纔對總體起到什麼做用,最後到我說時,個人原話是:
「剛纔經過咱們小組的努力,最後出色的完成了任務,在這個過程當中,其餘幾位同窗都起到了重要做用,例如:1號同窗...3號...4號...5號...。另外我想說的是,咱們在討論的題目跟咱們剛纔作的說明了同一個道理,就是:在一個團隊中,必定要明確本身的定位,找到自身的角色,不然就會像豬八戒那樣由於定位不明確而被淘汰。我剛纔在團隊中的角色主要是溝通和串聯的做用。表現不足的地方就是,很抱歉,剛纔忘了幫你們掐時間。」
下面是失敗案例。
聯想:給小組一個雞蛋,一些吸管和膠帶,請小組在20分鐘時間內想出一個辦法,利用這些資源,讓雞蛋從2米的高空掉下來,而不碎。最後選出一我的做演示和總結,並請每個人對本身剛纔的表現做總結。
咱們組最後成功的完成了任務,並由我來做演示。惋惜最後,咱們的方案被HR批評了,說咱們用光了全部的膠帶和吸管,不懂得節約手上的資源。
最後的結果:咱們組被整組淘汰。
教訓總結:我的利益和集體利益是息息相關的,若是總體的方案失敗了,那麼我的的成功也無從談起。
下一篇請關注面試之非技術面試篇。
(六):面試之非技術面試篇
本篇介紹第二類面試:非技術面試。
這類面試是最多見的面試形式,幾乎每家單位的面試都會有這個環節,形式多是1對1,或多對1,但都有一個特色,就是:關注你的性格特色,不問技術細節。
對於這類面試,相信幾乎每一個同窗都有過失敗的教訓,由於常常會被問到一些刁鑽的問題,同時一些很常見的問題也並很差答。對於不少同窗來講,技術面試每每不是問題,問題經常出在非技術面試和英語面試這個環節。
我的認爲,在進行這類面試以前,應該提早做好如下準備:
一、自我介紹(中英文版)
任何單位都必問的第一個問題。看似簡單,倒是最重要的問題,由於他是面試官瞭解你的窗口,經過這個窗口而對你產生第一印象。若是你的自我介紹給他留下了深入的印象,那麼你已經成功一半了;而若是你的自我介紹很平庸,讓人看不到亮點,那麼你基本上已經失敗了,由於面試官不可能主動去發現你的亮點。儘管自我介紹每一個人都會準備,可是好壞卻有質的差異。
首先要明確,你應該向面試官介紹些什麼。我的認爲,應該把本身簡歷中的亮點和閃光點有層次、有條理的介紹給面試官,讓他在第一時間對你發生興趣,引導他去看你簡歷的對應部分,對你進一步發問。切記:1)要簡明扼要、有條理的介紹本身的經歷,不要說的過於詳細;2)對於應聘這份工做沒用的信息,不要介紹,例如:對家鄉的介紹,以及我的愛好的介紹。
而後把本身抽取出來的亮點記錄下來,用最有邏輯的方式表達出來,通常能夠分幾個方面來介紹,如「學習方面」,「項目研究方面」,「實習方面」,「社會工做方面」。最後,最好加上對本身性格特色的總結,以及本身的職業生涯規劃。下面是我實際使用的自我介紹:
你們好,我叫xx,天津大學計算機應用專業碩士,07年3月份畢業,研究方向xx。我想從三個方面介紹本身:
1)學習方面。大三時保送研究生,以後進入實驗室開展項目研究。在x年時間裏,前後參與了x個項目,其中x個縱向項目,x個橫向項目,縱向項目主要是關於xx,橫向項目主要是關於xx。本科績點3.8,研究生績點3.4。
2)實踐方面。曾在軟件公司實習xx年時間,曾在xx當過計算機講師,主講xx,另外,本科時曾參加過xx比賽,並得到了xx獎。
3)社會工做方面。本科和研究生都擔任所在班級班長,同時也在校學生會工做過。
個人性格特色是,性格沉穩,考慮問題全面、仔細,作事有本身明確的想法和計劃。個人優點是本身全面的綜合素質。
個人職業生涯目標是,作一個既懂技術,又懂業務的複合型人才(非IT企業用)
二、職業生涯規劃(中英文)
這個也是每一個單位幾乎必問的問題,同時也是你在參加每一個面試前必須想清楚的問題。面試官一般經過這個問題來考查你對於本身的職業生涯有沒有一個合理的規劃,以及你的規劃是否與公司的目標相符合。因此,這個問題後面總會問到的,若是你在自我介紹部分?*****隼矗摶篩媸怨倭糲鋁撕芎玫撓∠蟆?
要結合公司的具體狀況來講,讓本身的職業生涯目標跟這家公司恰好吻合。例如:若是是技術職位,就說本身想走技術路線;若是是具體業務崗位,就說想走業務路線;若是是銷售,就沿着銷售的路上走下去。
這裏必須強調一句:在找工做前,必須對本身的職業生涯有一個明確的定位和規劃,想清楚,本身的性格究竟適合作什麼,本身但願有一個怎樣的人生,本身更看重什麼,本身想走一條怎樣的人生路線。這是做爲一個成年人,對本身的人生負責的表現。可能還有不少同窗沒有認真的想過這個問題,以爲先找到工做再說,先就業後擇業,這是不對的,請抱着對本身的人生負責的態度,必定要認真的想清楚這個問題。
在面試中,關於職業生涯規劃,我一般會這樣說:
「個人職業生涯規劃能夠歸納爲一句話:基於技術,但不拘泥於技術(Based on technique, but not limited on it),就是說,我想以技術爲主線,同時提升本身的分析解決問題能力、溝通能力,最終作一個既懂技術、又懂業務,兼具溝通和組織能力的複合型人才。」
三、應聘單位的背景、主營業務和發展動態
在面試前,必定要經過各類途徑對應聘單位的背景、歷史、發展示狀有詳細的瞭解,並且,要了解你所應聘的職位在單位中所處的地位及具體職責。這些都是你在面試中跟考官溝通交流的基礎。
四、本身經歷過的成功的例子、失敗的例子
這是寶潔的面試題,在其它單位的面試中也常常用到,更重要的是,挖掘出這些例子,有助於你在面試中更好的回答考官的問題,即,有時候考官的一些問題,你能夠採用實際舉例的方式回答他,這樣的回答更有說服力,更讓人信服。
五、本身的優點/劣勢(優勢/缺點)
準備這個,不光是爲了面試回答用,更重要的是,你要經過這個過程想清楚,本身面試這家單位時,跟別人比,優點在哪?劣勢在哪?弄明白了這些,在面試的時候就能夠有效的揚長避短,充分發揮本身的優點,迴避本身的劣勢。
六、你想問的問題
記住:這一點很是重要,甚至直接決定了你是進入下一輪仍是被淘汰。幾乎每一個面試官在結束時都會問:你還有什麼問題嗎?這決不意味着你能夠不問,由於這自己就是最重要的問題。這其實是給你一個機會,讓你表達對公司的一些想法。一個有水平而讓人印象深入的問題,能夠幫你直接得到offer,而一個糟糕的問題可讓你直接失去offer。這兩方面,我都有深入的經驗和教訓。
通常至少要準備兩個問題。一個問HR的,一個問技術主管的。建議問HR的能夠選擇公司最近的發展動態及下一步發展規劃,問技術主管的能夠選擇技術方面的發展方向的問題。記住:最重要的是,要有新意,讓人印象深入,決不能和別人的重了,更要顯出你對公司的關心。
如下舉例說明我在面試不一樣公司時問過的問題(建議不要再採用)
成功案例:
1)IBM
a)(問技術主管)咱們知道,IBM是以服務著稱的,但是不少時候顧客的需求是反覆多變的。請問:IBM的產品是怎樣知足顧多變的需求呢?例如,我在項目中就遇到過這樣一個問題:顧客提出,全部的業務流程都要能可配置,請問,這種需求有什麼辦法能夠實現嗎?
b)(問HR)不少人常常拿微軟和IBM比較,咱們知道,微軟的產品常常會出現各類案例漏洞,但是IBM的產品卻不多據說出現漏洞,請問:IBM是怎麼作到這點的呢?
2)瞬聯
a)(問HR)瞬聯的主要業務是通訊軟件外包,請問,瞬聯下一步有向其餘領域發展的計劃嗎?
b)(問技術主管)有一個問題困擾我好久,想跟您請教一下。像咱們作技術的,是應該在具體的某一個領域鑽的更深呢,仍是應該更普遍的涉獵不一樣領域的技術知識?不少時候這兩個目標是矛盾的。
(注:由於第2個問題,我直接拿到了瞬聯的offer。)
當時問完這個問題後,技術主管深有感觸的說,我如今也在成天想這個問題呀!前幾天咱們老闆還給咱們開會,讓咱們別光學本身領域的知識,也多關注一些其它技術。給你的建議...
3)國家外匯儲備管理局中央外匯業務中心
a)(問技術)由於我本人是搞網絡安全的,因此想問一個這方面的問題。咱們知道,如今網絡形勢很是嚴峻,而外管局大部分的交易都是在網上進行的。請問,貴單位是怎樣保證這些交易安全進行的?SAFE是否safe?(注:外管局的簡稱是SAFE)
b)(問業務)外管局的職責是管理國家的外匯儲備,有兩個目標:保值和增值。也就是說,首先要保證安全。但是爲了增值,咱們又要把錢拿出來到國際上投資,但是投資就意味着風險。請問:外管局是怎樣在這兩個矛盾的目標之間保持平衡的呢?一旦投資失敗了怎麼辦?
(注:這兩個問題給面試官留下了深入印象,順利進入下一輪)
失敗教訓
1)中航信
當時面試過程都很是順利。結果在面試立刻結束的時候,我問了面試官一個弱智的問題,並所以丟掉了offer。
我問:我13號參加了貴公司北京的筆試,如今既然已經天津這邊面完了,還用再參加那邊的面試嗎?
面試官臉色立刻變了,說:原來你已經參加過北京的筆試了,那你還來參加這邊的筆試?難怪你答得這麼高,原來是題已經作過了!那邊的面試你不用參加了。
後來,果真沒有給我offer。可實際上,北京的筆試我也過了,次日就接到了面試通知,當知道個人狀況後面試機會也沒了。兩邊的分數都很高,惋惜最後,兩邊的面試機會和offer全錯過了。
2)新華社
順利經過了筆試,進入面試。前面進行的都很順利,結果到最後問問題的時候,我問了一個不應問的問題,所以丟掉了offer。
我問:「我想問一下,不知道新華社的加班和出差狀況怎麼樣?」
考官當時臉色就變了,義正言辭的說:「加班,那是必須的!出差,那是必定的!理論上講,你一天24小時,隨時都要上班,咱們的記者走到哪,大家技術服務人員就要跟到哪。可能年輕時會嚮往出差,但過幾年之後,你可能就沒辦法忍受頻繁的出差了。但沒辦法,這就是工做!」
後來,我果真被拒了。
3)聯發
這是前期最開始面的一個公司。那時,主要以積累面試經驗爲主,因此也參加了這家公司的面試,可是,我只想攢面經,又不想去,因此要儘可能避免被錄取。
面試的最後,我有針對性的問了幾個問題。
a)由於我是北方人,擔憂到了南方,對那邊的氣候不適應。不知道深圳的氣候怎麼樣?咱們到了那邊能適應嗎?
b)我據說深圳的治安狀況不太好,這也是我一直擔憂的地方,不知道您能說一下深圳的治安狀況到底怎麼樣嗎?
後來,這家公司果真沒給我offer。
教訓:面試時,有些問題是絕對不能問的,如:工資、待遇、福利、加班、出差、升職、工做地點等,若是你不想被拒的話。
下面結合我本身的經驗,總結一些面試中常見的問題:
一、爲何應聘這家公司(爲何應聘這個職位)
絕大多數單位都會問的問題,可是大部分人可能答的並很差。我的以爲,應該從如下角度答:對公司的印象,對公司的瞭解,本身的求職目標,以及該公司與本身求職目標的吻合度。
最好不要光談這家公司多麼好,而要從本身的求職目標跟這家公司匹配度的角度說。如下是成功案例:
1)華爲
問:爲何選擇華爲?
答:由於我有不少同窗在華爲,平時經過跟他們的接觸中也能瞭解到,華爲是一家用心作技術、學東西的地方。對於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講,若是想踏實的學習技術,華爲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2)IBM
問:爲何選擇IBM?
答:由於我有不少師兄師姐在IBM,而我本人也拿過IBM獎學金,去IBM總部參觀過,當時IBM優秀的企業文化、良好的職業發展道路和溫馨的工做環境都給我留下了深入的印象,因此在找工做時,IBM成爲了個人首選。
3)國家外匯儲備管理局中央外匯業務中心
問:爲何選擇咱們單位?
答:由於我自己對金融很是感興趣,本科時就學過金融相關課程,因此我在選擇工做的時候,把金融單位做爲個人首選,而參加了貴單位的宣講會後,我立刻被吸引了,以爲若是能有機會到貴單位工做,可以最大限度的發揮本身的特長,跟貴單位一塊兒成長,爲國家的外匯儲備事業做出本身的貢獻。
二、你對加班怎麼看?
這個問題也會被常常問到。相信大多數同窗都會答能接受加班,但我的以爲光這樣答是不夠的,最好能從兩個角度去答。請看如下成功案例:
(陽光財險二面)
問:你對加班怎麼看?
答:我對加班是這樣看的,既然來工做,就必需要有責任心,因此,若是是由於工做須要而加班,固然沒問題。可是也應該注意提升工做效率,若是是由於工做拖沓而加班,那是不可取的。例如,若是別人8個小時作完的工做我4個小時就作完了,那還爲何要加班呢?
問:那若是領導看你表現好,又安排你4個小時的工做任務怎麼辦?
答:那就作唄。那說明領導器重我,我還多學到東西了呢。另外,還有一點,工做是永遠作不完的,在努力工做的同時,仍是應該多注意休息,以更飽滿的精神投入次日的工做。
三、你對薪金待遇有什麼要求?
這是個陷阱題,除非極特殊的狀況,千萬不要答出具體的數字,要繞開這個話題,更多去談本身能給企業帶來的貢獻。如下是成功案例:
1)陽光財險二面
問:你對薪資待遇有什麼要求?
答:我以爲做爲一個沒有任何工做經驗的應屆生,首先想的,應該是我能爲企業做出什麼貢獻,而不是我能從企業得到什麼,在尚未付出以前先談回報是不成熟的表現。我相信,公司會對個人能力有客觀準確的評價,對於我爲公司做出的貢獻不會視而不見。關於待遇問題,我以爲最好等我拿到offer之後再談。
2)瞬聯一面,HR
(注:根據事先打聽到的消息,個人指望薪金寫的10000)
(注:如下爲英文對話)
問:你的指望薪金寫的夠高的
答:很差意思,是由於我打聽到的貴公司的工資水平就這麼高。若是我寫低了,那就表示我達不到貴公司的錄用標準。
問:那說一說你對薪金的見解
答:對於待遇我是這樣看的,做爲一個應屆畢業生,想的更多的,應該是能爲企業做出什麼貢獻,本身在這個過程當中我的能力能力獲得發展,公司也由於個人發展和貢獻而受益,天然不會虧待我。這是一個互惠互利的過程。我認爲,最重要的應該是指望配得上本身能力的薪水。
四、你認爲咱們單位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麼?
這個問題難的是,你要怎樣把本身那個吸引點說得有說服力,讓考官以爲你不是隨便編的,是通過慎重考慮的。建議能夠從機會和發展角度答。如下是成功案例:
1)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
(注:如下對話爲英文)
問:你認爲sinosure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麼?
答:我認爲是機會。由於sinosure能夠給我提供一個很是好的平臺,在這個平臺裏,我能充分發揮本身的才能,爲企業的發展做出本身的貢獻,同時,隨着企業的發展,在這裏還能夠提升本身其它方面的能力,如:溝通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在我我的能力不斷提升的同時,企業也會從中受益。因此,我以爲sinosure最吸引個人地方就是這個機會。
2)國家外匯儲備管理局中央外匯業務中心
問:你以爲咱們這裏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麼?
答:我以爲SAFE最吸引個人地方,就是它能給我提供一個很是好的機會,在這裏,我不但能充分利用本身學到的計算機技能解決實際問題,並且還能學到不少業務知識,提升本身的其它技能。
問:但是在這裏跟在軟件公司比,你的專業知識不是荒廢了嗎?
答:不會啊。在這裏,我能夠利用個人專業知識解決具體的實際問題,並且能提升本身的溝通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總之更加適合本身全面發展。
五、你對跳槽怎麼看?
這是我遇到的最難答的問題。說實話,在面試的那種狀況下,對於這種問題,只能看臨場發揮了。固然,回來之後我想了一下應該怎麼答,以爲本身當時答得並不能算壞。如下是實際案例:
(華爲二面)
問:若是你在華爲呆兩年,該學到的都學到了。這時有一家公司出雙倍的工資來挖你,你會怎麼辦?
答:我認爲,頻繁的跳槽對於本身的職業生涯發展是不利的,由於到一個新的環境你還須要很長時間去適應新的環境,並且必然要承擔更大的壓力。並且,任何公司恐怕都不敢招一個頻繁跳槽的員工。因此,除非極特殊狀況,我不會選擇跳槽。可是,當兩家公司同類職位工資待遇相差過於懸殊的時候,我會把這個狀況報告給主管和公司,由於公司面臨的不是我一我的被挖走的危險,而是全部跟我同一級別的人都被挖走的危險。這顯然對公司的長期發展是不利的。
六、在找工做時,你會考慮哪些因素?(外管局二面,英文)
答:我會首先考慮行業,看這個行業的發展潛力;而後考慮單位,看這家單位在行業中所處的地位;再考慮職位,看這個職位跟本身專業技能和職業生涯規劃的匹配度。固然,全部這些因素裏,最重要的仍是機會,就是說,這個職位可否給我帶來足夠的發展機會,讓個人才能獲得充分的發揮,自身的潛力獲得充分挖掘,跟單位一塊兒成長。
七、若是你沒有找到最理想的工做,你會怎麼辦?(外管局二面,英文)
答:若是我找不到最好的,那我就去追求相對更好的。也許,當我去了那家不是最好的單位後,會發現,它其實也挺適合個人。
八、你有offer了嗎?
這個對於已經拿到offer,但想追求更好offer的同窗,是一個比較頭疼的問題。個人一慣回答都是:有。由於,坦誠是最重要的品質。如下是實際案例:
(瞬聯二面)
問:你有offer了嗎?
答:有。
問:是哪一個?
答:上海aspenTech
問:具體工資能透露一下嗎?
答:能夠保密嗎?
對方答:能夠。
我的以爲,對於這些問題,不必隱瞞,由於若是你隱瞞了,到時候被發現,那就確定會失去這份工做。有時候,涉及到基本原則問題的時候,誠實最重要。
九、你但願本身5年後是什麼樣?
在技術類企業的面試中常常出現,國企有時也會問到。我的認爲,儘可能避開談具體的目標,千萬不要說「我想5年後作項目經理」、「我想5年後作主管」之類的話,若是你不想被拒的話。如下是個人答案,供你們參考:
(aspen4、五面,聯想一面,瞬聯二面)
「由於我本人是學計算機的,因此但願沿着以技術爲主線的路走下去。5年之後,我但願本身可以對某一個領域有比較深刻的理解,成爲某一領域的專家,在某一方面能獨擋一面,同時也可以瞭解其餘領域的發展動態。」
總結一下:這類非技術面試是任何單位都必然有的環節,以上基本已經涵蓋了這類面試的絕大部分問題。雖然這些問題都很是常見,可是,要全答好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這方面,建議你們要針對具體的問題多下功夫,不少同窗面試失敗,都是由於這部分沒答好。因此,但願你們必定要重視起來,通過一段時間的練習,相信你也能夠作到信心十足的參加非技術面試!
最後,提醒一下:若是你面的是國企、事業單位、公務員、銀行、保險,那麼必定要穿正裝;若是你面的是管理、營銷類職位,更要穿正裝。若是是技術公司的技術職位的話,則無所謂。
(七):面試之英文面試篇
本篇介紹面試的第三部分:英文面試。
英文面試是不少同窗最頭疼的問題,幾乎絕大部分同窗都很是害怕英文面試,甚至到了逢英文面必掛的地步。在這裏,把我在英文面試過程當中總結出的一些經驗給你們分享,但願能對那些害怕英文面試的同窗有所幫助。
首先要弄清楚,英文面試到底考查的是什麼?請你們必定要記住:英文面試考查的,不是你的口語流利不流利,而是你的思路,以及你利用英文來交流的能力。畢竟,英語只是一個工具而已,真正有價值的,是這個工具背後你的思路。
可是,怎樣利用好英語這個工具,把你的思路準確的表達給對方呢?我想,這是絕大部分同窗在英文面試時面臨的最大的問題,本身是這樣想的,但不知道用英文怎麼說。這也是攻克英文面試要解決的核心問題。
結合個人英文面試經歷,我的認爲,在進行英文面試前,要先在如下方面做好準備:
一、克服英語恐懼
這個環節指的是,經過不斷的練習,創建起本身對英語的信心。其實,你們都學了這麼多年英語,四六級基本都過了,到了這個時候,基本的英文對話能力應該是沒問題的。只是由於,你平時缺少一個英語環境,說的太少,而在面試中忽然遇到英文問題時,會難以適應,說得嗑嗑叭叭。這方面,建議你們有時間多去一下英語角,或者參加一下英語協會、英語版組織的活動,多跟其餘人用英語交流。可能開始的時候會不適應,張不開口。可是慢慢的你就會發現,他們的英語並不見得比你好,差異只是在於,他們對本身充滿自信,敢說,而你不自信,不敢。若是時間緊急,還能夠找一兩個英語好的朋友用英語一塊練習一下。總之,這一步的目標不在於讓你的英語說的有多流利,而是讓你樹立對英語的信心,這是很是重要的。
二、準備英文自我介紹
英文自我介紹很是關鍵,不少公司會要求你用英文做自我介紹,這個必需要提早準備,不然面試時臨場發揮確定是不行的。具體的方法能夠把中文自我介紹翻譯成英文,再根據英文的習慣做一些改動。最後,把總體思路理清楚,脫稿背幾遍。注意:不要一字不差的背下來,只要把大致內容記下來便可。如下是個人英文自我介紹:
My name is xx, a postgraduate student from Tianjin University, and will get my master degree in March 2007.
I'd like to summarize myself from 3 aspects:
First, I'm an excellent learner. In my sophomore year, I passed the entrance examination to the Excellent Student Program in Tianjin University and was recommended as the postgraduate student with special courses, and then I joined the IBM Center in Tianjin University. After finishing my undergraduate courses, my GPA was 3.8 out of 4.5.
Second, I'm an excellent problem-solver. During the last 4 years, I have finished 5 projects, including the Hydraulic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System, and so on. And I took part in the Mathematical Contest in Modeling in 2003 and won the second prize in Tianjin region.
Last, I'm an excellent team player. I've been serving as the monitor for 6 years and team leader for 2 years. And besides taking more responsibilities, I also placed great emphasis on teamwork, in order to meet the team's goal.
三、準備相關詞彙和素材
首先,看本身的英文簡歷,把簡歷中研究項目涉及到的專業詞彙查一下,把描述我的性格特色的單詞查一下,把簡歷中其餘的重要單詞記下來,而後把它們記到腦子裏。而後,按照寶潔8道題的要求,去想本身相關的成功或失敗的例子,把它們翻譯成英文,記下來。這些都是你參加英文面試時很重要的素材。
四、準備要問的問題
前面說過,非技術面試必定要準備好問題,在英文面試準備中,最後把它們翻譯成英文,即:要準備英文版的問題。
其實,全部的準備中最重要的仍是要對本身樹立信心。接下來就是面試中一些常見的問題,本身能夠提早想一下答案,用英文說出來。下面列出常見的英文面試問題:
1. Tell me something about yourself(考的機率很是大)
2. Why do you choose our company?(幾乎必考)
3. What's your career goal?(幾乎必考)
4. What do you think our company attracts you most?
5. What are your advantanges?
6. When choosing companies, which factors do you consider about?
7. Can you introduce one of your projects?
8. Tell me something about your hobbies.
9. What were you doing at this time last year?
對於這些問題,在「非技術面試篇」裏基本都有介紹,只要把答案翻譯成英文記下來便可。
整體來講,英文面試通常分爲兩類,一類是全英文面試,另外一類是整個面試中穿插一部分英文。前者難度較大,但只要好好準備,也有但願;後者是大部分同窗經歷的面試形勢。另外,從面試對象來看,有老外面,也有中國人面,大多數同窗面對的應該仍是中國人面英語。
因此,同窗們要注意記住幾點:
一、當中國人面你時,要樹立信心,由於他說的英語你是確定聽得懂的;當外國人面你時,更要自信,聽不懂的地方就讓他重複,沒有關係的,老外都很nice
二、回覆問題時,要進入英文狀態,即你的一切思考都應該用英文,不要求流利,但要求思路清晰,表述清楚。能夠停頓思考"en...",對於不會的單詞,能夠換一種方式說,實在不行,甚至能夠說"Sorry, I don't know how to say it in English, it's xx in Chinese"。可是,必定要讓對方清楚你的思路。
三、英文問題一般都是以上問題之一,只要好好準備,應該沒問題。
四、在充分準備的前提下,要帶着充分的自信去參加面試,相信本身必定能夠過關。
但願以上的經驗總結能對你們有所幫助。最後,祝你們都能順利經過英文面試。
(八):面試之技術面試篇
本篇是面試部分的最後一篇:技術面試篇。適用於計算機相關職位。
對於這部分面試來講,沒有太多的技巧可言,主要仍是看我的的技術水平,積累程度和項目研究相關性,相信對於那些技術很牛的同窗,經過這部分面試應該沒問題。因此,本篇的主要內容,是向那些技術儲備不夠的同窗提供一些具體的面試題,但願將要參加技術面試的同窗可以對症下藥,提早做好準備。
通常來講,技術面試中的問題主要分爲兩大類:通用問題和專業問題。下面分別來講。
(一)通用問題
通用問題指的是,對於你簡歷中的我的經歷、研究項目、編程實踐進行發問,主要是圍繞你的簡歷內容進行提問。這是絕大部分技術面試必然有的內容。在這部分面試中,提醒你們注意如下幾點:
一、本身沒有作過的項目,沒有編過的程序,千萬不要往簡歷上寫,由於在面試環節確定會被問出來,那樣無論你其它環節多優秀,都將立刻被淘汰,由於任何企業都不能容忍不誠實的人。
二、對於本身簡歷上的內容,必定要熟記於心,本身作過的東西,更要很是熟悉才行,建議每次面試以前把本身作過項目的細節再好好看一遍。在面試環節,面試官每每會針對你作過的具體項目,問很是細緻的問題。因此,必定要確保,寫到簡歷上的內容都是本身很是熟悉的,不怕細問。
三、介紹本身作過的項目時,最好挑應聘職位相關的項目,由於對於技術主管來講,他關心的是你作過的項目跟他們有沒有相關性,以及你的專業特長跟具體職位的要求是否吻合。
下面把這部分面試中常見的問題做以概括總結,便於你們提早準備:
一、你都作過哪些項目?簡單介紹一下。
二、挑一個你作過比較拿手的項目介紹一下。
三、你這個項目用什麼技術開發的?數據庫用的什麼?你在裏面作的哪部分?
四、你在項目中遇到什麼問題?怎麼解決的?
五、你在項目中採用了什麼算法?什麼技術?
六、這個項目是幾我的開發?作了多長時間?你擔任什麼職責?
七、這個項目用了什麼第三方軟件/插件?用的什麼版本控制工具?採用了什麼樣的軟件開發流程?
八、這個項目是怎樣進行進度控制和風險控制的?
九、這個項目都作了哪些測試?
十、說說你對xx技術/領域的見解。
相信只要項目你確實作過,程序確實編過,這部分應該都問題不大。
(二)專業問題
這部分問的就是,跟你的項目無關的專業知識,主要考察的是你對具體專業知識的掌握狀況,以及編程能力。面試的形式有:問答,現場編程,上機編程。通常問答的形式居多,像微軟、google、moto這種很是牛的公司,纔會現場考你編程,純考算法的公司也就那麼幾家。大部分狀況都是問你一些基本的技術細節,考察你對專業基礎知識的掌握狀況。注意:IT企業每每問的都比較細,非IT領域的計算機職位每每問的比較泛泛。
這部分的關鍵仍是在於技術積累,由於不少技術問題你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因此多積累面試常見問題和知識點仍是很是重要的。
下面按照不一樣的技術領域分類總結各部分常見的面試問題,括號中會標註該問題的來源。
一、java
由於我投的職位主要是java相關的,因此這方面積累的經驗比較多一下。這部分考查的重點主要有:java基本語法,多線程,異常處理,抽象類,匿名類,接口,MVC架構,設計模式,Servlet,Struts,spring,J2EE。如下是我碰見過的面試問題:
1)transient和volatile是java關鍵字嗎?(瞬聯)
2)抽象類和接口有什麼區別?(瞬聯)
3)能說一下java的反射機制嗎?(瞬聯)
4)在java中怎樣實現多線程?(瞬聯)
5)你用過哪一種設計模式?(瞬聯,IBM,aspenTech)
6)請說一下MVC架構(瞬聯,IBM,aspenTech)
7)若是類a繼承類b,實現接口c,而類b和接口c中定義了同名變量,請問會出現什麼問題?(瞬聯)
8)請說一下java中爲何要引入內部類?還有匿名內部類?(瞬聯,IBM)
9)請說一下final,finally和finalize的區別?(瞬聯)
10)請說一下HTTP請求的基本過程(IBM)
11)java中存在內存泄漏問題嗎?請舉例說明?(IBM)
12)請說一下java中的內存回收機制所採用的算法(IBM,瞬聯)
13)請說一下System.gc()函數的做用。什麼何時能夠調用垃圾回收器?(瞬聯)
14)你作過的項目中採用了什麼安全認證機制?(IBM)
15)Math.round()什麼做用?
二、C
C語言考查的重點通常是:指針、結構體、條件編譯、全局變量/局部變量。如下是我碰見過的面試問題:
1)請說一下extern C的做用(漢略)
2)請說一下#ifdef...的做用(漢略)
3)c語言裏,哪些變量是存放在堆裏,哪些是存放在棧裏?(普天)
4)C語言裏的static關鍵詞是什麼含義?(普天)
5)進程和線程有什麼區別?(普天)
三、C++
C++語言考查的重點主要有:多繼承,抽象類,虛函數,拷貝構造函數,析構函數,動態聯編,多態,const,static。如下是我面試中遇到的問題:
1)你據說過拷貝構造函數嗎?能具體說一下它的做用嗎?(漢略)
2)析構函數必須是虛函數嗎?爲何?(漢略)
3)你據說過鑽石結構嗎?請具體說一下(aspenTech)
4)什麼是深拷貝?什麼是淺拷貝?他們有什麼區別?(aspenTech)
5)什麼是虛函數,什麼是純虛函數?爲何引入虛函數和純虛函數?(漢略,aspenTech,普天)
6)請說一下面向對象的基本特性。(aspenTech)
7)C++中的const關鍵定表明什麼含義?跟C語言中的const有什麼區別?(aspenTech)
8)C++中的static關鍵定表明什麼含義?跟C語言、Java中的static有什麼區別?(普天)
四、數據結構
這是面試中幾乎必考的部分。考查的重點有:鏈表,二叉樹前序、中序、後序遍歷(遞歸,非遞歸),二叉樹結點、層次的計算,樹轉二叉樹,各類排序算法(冒泡排序,快速排序,堆排序是重點)。如下是我在面試中遇到過的問題:
1)請編寫程序,將一個鏈表倒置。(聯發)
2)請編寫二叉樹的中序遍歷非遞歸算法。(新華社)
3)請編寫一個程序,實現將樹轉化成二叉樹。(華爲)
4)一棵滿二叉樹有x個結點,請問整棵二叉樹有多少結點?(新華社,中國信保)
5)請編程實現一個堆排序算法/快速排序算法。(漢略)
五、數據庫
這也是面試重點內容。主要考查點有:範式,一、二、3範式,事務,內鏈接,外鏈接,關係代數,數據庫設計。如下是我遇到過的面試問題:
1)什麼是範式、1範式、2範式、3範式?(百度,中航信,新華社,中國信保)
2)事務具備哪些特性?(中航信)
3)請說說什麼是外鏈接、左外鏈接、右外鏈接?(aspenTech)
4)請說說關係表明中的幾種基本運算?(中航信)
5)請對一個論壇進行數據庫設計,並說說你設計的數據庫知足哪一個範式(百度)
6)給你一個數據庫需求,請對數據庫進行設計,並根據要求寫出查詢語句(中國信保)
六、網絡
這也是常考的部分。主要考查點有:OSI參考模型,TCP/IP參考模型。如下是我遇到過的具體面試問題:
1)請解釋一下OSI參考模型。(中國信保)
2)請解釋一下TCP/IP參考模型。(中國信保)
3)爲何如今的網絡最後採用了TCP/IP參考模型而沒用OSI參考模型?(中國信保)
總結:這部分面試主要考查的仍是你的專業基礎知識和技術積累程度。因此必定要回過頭,把書上的重點章節再看一遍。對於一些常見的面試問題,要多注意積累,這樣才能在面試的時候充滿自信,臨陣不慌。
建議:首先把重點的專業課知識從新複習一遍,作到熟記於心,靈活運用。而後,買一本<程序員面試寶典>好好看看,必定要把裏面的重點章節全看完,全背下來。在這裏,強烈向你們推薦那本<程序員面試寶典>,必定要人手一本,認真看完,找工做時你會發現,大部分面試題都是那裏面的。最後,多向周圍的人取取經,把你在面試中遇到的問題和別人在面試中遇到的問題記下來,不會的及時問,把它弄懂。這樣,在不斷的總結、改進過程當中,本身的技術水平、面試經驗才能不斷提升。
最後,祝願你們都能順利經過面試,拿到滿意的offer!
(注:面試部分到這裏就所有寫完了,若是還有同窗有其它方面問題,請直接和我聯繫,衷心但願每個同窗都能順利經過面試,拿到理想的offer!)
下一篇請關注(九)簽約/違約篇。
(九):簽約及違約
本篇是系列文章之九,也是第六部分:簽約及違約。
首先向你表示衷心的祝賀!若是看到這部分,那說明你已經順利經過了筆試、面試,拿到了offer。但願每一個同窗都能順利看到這部分,我相信必定會的,只要你對本身有信心。
通過了筆試、面試的重重考驗,終於拿到了offer,下一步要面臨的問題就是:簽約。而若是有的同窗以前已經跟其它單位簽約,如今又想和新單位簽約,那麼又涉及到一個問題:違約。本篇將對分別對這兩部份內容進行介紹。
(一)簽約
通常來說,簽約分爲兩種:籤offer和籤三方協議。其中,前者對我的及企業的約束效力遠不及後者。下面分別來介紹。
一、籤offer
offer通常是單位提供給你的一個錄用意向,以合同的形式提供給你,要求你在上面簽字,代表你接受對方的錄用意向,願意到單位工做。因此,這實際上至關於我的和企業簽署的一個合同。通常這種形式在外企中比較常見,另外就是那些不給解決戶口的單位,一般也會跟你簽署一個這樣的offer,而後等你正式工做後,再簽署勞動合同。
在此提醒你們,籤offer前應瞭解如下幾點:
1)offer的做用。
offer是你和公司簽署的一個錄用意向,並不涉及學校,因此,對你的約束力不大,一樣,對公司的約束力也不大。這意味着,你能夠隨時不去,而公司也能夠隨時不要你。因此,若是你很是想去這家單位,必定要和他們籤三方,這樣才能保證你確定被錄用。而若是公司不願和你籤三方,只籤offer,那說明它沒法幫你落戶,這種狀況在北京和上海的企業中比較常見,由於受到戶口指標的限制,不少單位確實沒法幫你落戶或接收你的檔案,因此他們沒法跟你籤三方,只能籤offer。這種狀況下,你將面臨兩種選擇:要麼,在畢業前找一家單位掛靠戶口和檔案(如天津人才市場),即和這家單位籤三方;要麼,畢業時戶口和檔案被打回原籍。不管哪一種狀況,結果都是同樣的:畢業後,你的戶口和檔案留在掛靠單位或打回原籍,而後,你與以前籤offer的這家公司簽署正式勞動合同,過去上班。這兩種狀況下,你都是之外地人的身份在北京或上海打工,換言之,你不屬於這個城市,跟民工沒有什麼區別。
2)若是簽了offer之後,又不去這家單位了,算不算違約,需不須要交違約金?
答:須要。儘管offer不是三方協議,但它其實是你和公司之間簽署的一個非正式的合同。因此,若是在offer中約定了違約金,那麼,當你不去時,就算違約,仍然要交違約金。這點請你們必定要注意,違offer也是須要交違約金的,若是上面規定的話。若是offer上沒規定違約金事宜,那麼通常狀況下是不用交違約金。但這時,你損害的是我的信譽。因此,在籤offer時,仍是要慎重。
總之,大多數狀況下,籤offer並不妨礙你找其它工做,但並不表明對你毫無約束力。因此,在籤offer以前,必定要想清楚:這個offer所提供的待遇以及工做地點等因素你是否能接受?若是不能接受,那麼,建議不要籤。
二、籤三方
這是應屆畢業生與單位、學校簽署的正式協議,對單位、學校、我的都有很強的約束力,也是正式的簽約形式。這個過程涉及到很是多的因素,下面向你們一一介紹。
首先,在簽約前,必定要向HR或其餘人打聽清楚如下信息:
1)戶口
要問清楚,這個單位是「保證解決戶口」、「盡力解決戶口」、「不保證解決戶口」仍是「無論戶口」。尤爲對於簽約北京、上海單位的同窗,這點很是重要。由於北京、上海對於雙外卡得比較嚴,因此,用人單位可否給你解決戶口,這點很是重要。
對於北京戶口,通常來說,大多數國企、事業單位、研究所、公務員都是有能力解決戶口的,可是,除了公務員外,其它仍是要問清楚。外企和私企解決戶口的能力跟前面的單位比要差不少,可是不一樣的單位也有很大的差異,像IBM、華爲每一年就能拿到不少名額。因此,對於這些單位,更要問清楚,到底有多大可能性解決戶口。
上海戶口歷年來採用的是打分制,即根據你的我的狀況進行打分,超過度數線就能夠得到上海戶口,企業對於你可否得到戶口的影響在於打分標準中的「單位信譽5分」和「地域導向2分」,因此,在簽約前,要把這幾個要素覈實清楚,在這兩項中單位到底能夠打幾分。而後,根據我的狀況,參照上海的打分標準對本身進行打分。注意:全部的獲獎和專利狀況都是以你就讀最高學歷期間得到的爲準。覈實清楚本身的分數後,再跟歷年的分數線做比對,以肯定本身可否拿到戶口。分數線05年是64分,06年是68分,今年的還沒出來,估計應該在70分左右。友情提示:我跟就業指導中心老師和我公務員的朋友打聽過,今年上海的戶口政策可能會變,一是分數線會往上提,二是達到了分數線也不必定能得到上海戶口。因此基本上,今年去上海的大部分人恐怕都沒有戶口,請簽約上海的同窗做好思想準備,不行到時只能辦理居住證了。這也是我最後沒去上海的一個重要緣由。
至於戶口到底重不重要,有什麼用,網上討論過無數遍,只能說:你認爲重要,它就重要;你認爲不重要,它就不重要。我的以爲很重要,由於若是你想在一個城市長期發展的話,戶口的做用是很是大的,以北京爲例:若是沒有北京戶口,當你想跳槽時,會發現能選擇的單位頗有限,由於不少單位招人時,每每都要求北京生源、北京戶口,沒有北京戶口,也沒法參加北京市公務員考試。這是戶口帶給咱們的直接影響,長遠的看,還有結婚、出國、子女就學、業務往來等各方面都會受到影響。固然,若是你未來想出國,或不想在北京上海常呆,那麼戶口可能就不重要了。
若是做爲應屆生沒有得到戶口,那麼你還有四種途徑得到戶口:
<1>買戶口。網上不少人說,3W就能夠買到北京戶口,可實際上遠沒有那麼簡單。你必須是應屆生的身份、要有很是可靠的關係、經過很是可靠的途徑纔有可能得到戶口,並且要確保不能受騙,另外,從今年北京的落戶形勢來看,想買戶口很是困難。
<2>在北京、上海呆滿若干年後,按照高新人才引進來得到戶口。這種方式難度極大,基本不要期望。
<3>跟本地人結婚。這是最直接的途徑,好處是本身的下一代能夠成爲北京、上海人。可是,你本身的戶口要想轉過去,還要通過若干年、知足若干條件、通過若干手續才能夠。
<4>繼續考碩(博)。也就是說,再繼續念,等畢業時,再以應屆生的身份去爭取戶口,到時仍是會面臨落戶問題,而到時的戶口政策不免難以預料。
因此,對於大多數人來講,要想得到北京、上海戶口,基本上只有畢業這一次機會。這點,請找工做的同窗想清楚。
若是用人單位保證爲你解決戶口,固然最好。但若是用人單位不解決戶口,那麼記住:絕對不能和它籤三方,某些無論戶口還拿你三方的單位是極不負責任的,必定要小心受騙。這種狀況下,要麼買戶口,一般是經過我的關係去聯繫有富裕指標的單位,跟他們籤三方掛檔案,而跟你就業單位籤勞動合同;要麼在天津或其它地方找家單位掛靠,一般是跟他們籤三方,每一年花幾百元錢,他們負責幫你落戶並保留檔案,各個學院會有相應的掛靠信息;要麼等待畢業時戶口和檔案被打回原籍。
特別說明的是,對於那些「盡力解決戶口」、「不保證解決戶口」的單位,跟你簽了三方,實際上你就要承擔必定風險。一旦最後沒給你落下,那麼算單位違約,三方必然要退給你,你再回學校辦改派。大多數狀況下,戶口和檔案會被打回原籍,由於那時再簽約別的單位已經不可能了。
在今年的就業形勢和戶口政策下,戶口和薪水很難兩全,既解決戶口、薪水又高的單位太少,競爭又至關激烈。找工做的同窗必定要在二者中間權衡輕重,不要做出讓本身後悔的決定。
2)待遇
簽約前必然要談的部分。這裏面的因素很是多,但記住:不要看面上的錢,也不要看HR說可能的收入,要看你實際真正能到手的年收入,以及當地的消費水平。待遇主要包括:工資、獎金、補貼、福利、股票(期權)、保險、公積金。如下具體介紹各部分應注意的細節:
<1>工資:必定要問清楚是稅前仍是稅後,這點不用多說。另外,還要問清楚,發多少個月。例如:稅前工資7000,發13個月,則年收入7000*13=91000。不少單位有年末雙薪,還有一些單位會發14-16個月不等,例如:IBM就是發14個月。因此,必定要看年收入。
<2>獎金:不少單位獎金都佔收入很大一部分,例如:聯想、百度、中航信都有季度獎、年終獎,另外還有項目獎,華爲也有項目獎、年終獎,瞬聯就沒有獎金。不一樣的單位狀況不一樣,獎金的數額也不同,一般幾千至數萬不等,因此關於這一點,必定要問清楚,並且要問肯定能拿到的獎金,取最低數。
<3>補貼:有些單位會有各類補貼,例如:通信補貼、住房補貼、伙食補貼等,例如:華爲有1000的餐補,中興好像也有500的餐補。有些單位這些補貼加一塊收入會很是可觀,也要問清楚。
<4>福利:對於一些國企和事業單位來講,每每會有一些福利,例如:過節費,防暑降溫費,取暖費,購物券,電影票,生活用品等等。這些最好跟內部的師兄師姐打聽一下。
<5>股票:對於不少公司來講,股票是他們提供的很是有誘惑力的福利,例如:google會給員工提供30股股票,華爲99年之前的金領靠股票每一年賺幾十萬,百度上市造就了數千個百萬富翁等等。通常來講,已經上市的公司提供股票的可能性不大,反卻是一些即將上市的公司提供股票的可能性很大,例如:瞬聯就爲員工提供股票。對此,必定要看準機遇,要是有這樣的offer,千萬不要錯過。
<6>保險、公積金:即常說的「五險一金」。五險指的是: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生育保險,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積金。這些我記得是國家規定的,企業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爲你繳納,並且我的和企業出的比例是有規定的。可是要注意的是:繳費基數。不少單位在這上面作文章,例如:你的工資是5000,他們以2000爲繳費基數,也就是說,用它去乘固定的比例給你繳納五險一金,對此,必定要注意問清楚繳費基數,不能被騙。有些單位公積金比例上的很是高,因此你工資扣得也不少,那意味着公司交的錢更多,而一旦買房時,這些錢都是你本身的,因此,這部分收入不能忽視。此外,有些單位還會向你提供補充醫療保險、補充養老保險、補充意外保險、住房無息貸款或經濟適用房等,也要問清楚。
把這些收入加起來,獲得年收入。而後再考慮工做地的工資水平和消費水平。例如:8W的年薪在天津花,無疑是相對收入很是高的,這也是那麼多同窗(包括已籤的)去面中興天津的緣由。
3)工做內容
要問清楚本身的具體職位,這個職位的工做內容,在公司所處的地們。通常來說,若是是公司的核心業務部門,會比較受重視,發展前景會更好,若是是其它輔助部門,可能受重視程度會差一些,固然沒有絕對的,關鍵還有看你的工做有沒有技術含量,對於你我的能力的提升、職業生涯有沒有幫助,對於你跳槽、升職有沒有幫助。
4)加班/出差狀況
對於有些公司來講,加班是在所不免的,如:華爲、中興、微軟、IBM...基本上絕大多數IT企業都要加班;而對於有些職位來講,頻繁的出差是在所不免的,例如:現場工程師,HR,銷售等。對於這些,要提早有所瞭解,有思想準備,像華爲海外可能會派到海外若干年,條件很苦。若是本身不能忍受長期的加班、出差,建議不要籤。另外,要問清楚加班是否有加班費。如今好像大多數公司加班都是沒有加班費的,少部分公司有,不過好像國有有規定:若是周6、周天加班的話,能夠得到正常工資3倍的加班費,若是是五1、十一這些法定假日加班的話,好像應得的加班費更好,具體能夠查一下。另外就是出差補貼。通常來說,出差基本是不須要你花錢的,並且不少公司會有額外的出差補貼,例如:華爲海外好像是天天70美金。這個也要問清楚,由於都是本身的合法權益。
5)培訓
對於應屆畢業生來講,公司的培訓體系是一個很是重要的考慮因素,若是一家公司有很是好的培訓體系的話,那麼可讓你在幾年內迅速成長爲一個出色的人才,對你的職業生涯無疑是有巨大幫助的。像寶潔、瑪氏、infosys,最出名的都是它們完善的培訓體系,確實可讓你在短期內我的能力獲得極大的提升,因此每一年才吸引那麼多同窗去應聘。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良好的培訓是比優厚的待遇更有吸引力的。因此,在簽約前,必定問清楚單位有哪些培訓計劃,再看這些培訓計劃對我的的成長是否有幫助。
6)發展機會
這也是很是關鍵的一個因素。我認爲,在找工做時,它應該做爲要考慮的第一要素,試想:若是有一個很好的工做機會,可讓你直接接觸最早進、最核心的業務,或者能夠接觸到公司的高層,或者能夠得到一些很是有用的客戶資源,或者能夠在短時間內迅速進入管理層,那麼其它因素又算什麼呢?相信中興天津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於它提供的發展機會。相反,若是你去的一家單位,機構臃腫,你們都在裏面混,或者上面的人一直壓着你上不去,即便給你開出很高的工資又有什麼意義呢?固然,若是你但願穩定,這樣的單位也是不錯的選擇。我的以爲,在考慮發展機會這個因素時,應主要考慮三個方面:
<1>行業背景:要綜合考慮公司所處這個行業的背景和發展示狀,更重要的是,要對這個行業的發展前景有準確的預測。我的以爲,最好選擇處於快速發展階段的行業。
<2>公司背景:要考慮這家公司在行業中所處的地位,目前的發展情況、經營業績,以及將來的發展預期。我的以爲,最好選擇處於快速發展階段的企業。
<3>我的機會:要看本身所處的部門在公司的地位,本身的職位的升職機會、發展前景。總之,部門越重要越好,人越少越好,這樣你的機會越多。
7)簽約年限及違約金
通常單位籤3年,也有籤5年的,還有的單位籤1年,如華爲(後來經打聽,也是籤3年),此外,有的單位還有保密期,有的單位會和你籤一個競業禁止合同,不一樣單位狀況不同。同時,違約金也會有相關規定。通常來說,違約金特別高的,要慎重簽約,由於極可能是單位很差,留不住人,才經過高額的違約金來栓住你。可是國家有規定:違約金的上限不能超過xx個月的我的工資,你們能夠去網上查一下。若是單位在這期間解僱你,你將能夠得到N+2個月工資的賠償。例如:你和公司籤3年,雙方約定公司的違約賠償金是N+2,假設公司在第二年解僱你,即:你在公司工做了一年,那麼,你將能夠得到1+2=3個月工資的賠償,工做不滿一年算一年。試用期期間,任何一方違約,都不承擔責任。
8)三方違約金
三方違約金和勞動合同違約金是不同的,它只約束你在去公司報到前的行爲,因此,也要清楚三方的違約金。千萬不要主動問,一般公司在簽約時會主動跟你說,三方的違約金是多少,而後寫到三方協議的備註欄裏。有些公司不要違約金,例如華爲。
9)公司口碑
這一點也很是重要,要經過其餘途徑去打聽。具體的,能夠到網上搜關於這家公司的評價,也能夠問問在裏面工做的師兄、師姐或其餘熟人,打聽一下,你們對這家公司的評價。若是大多數人對這家公司都是負面評價,那建議仍是要慎重考慮。
接下來,在和公司正式籤三方時,要注意如下事項:
1)若是你很是想去這家單位的話,就在我的意見欄填寫「贊成到xxx單位工做」
2)若是對方向你承諾解決北京戶口,必定要把這一條寫到三方後面的備註欄裏,例如「xx公司承諾爲本人解決北京戶口」,這是維護本身的正當權益。固然,公司也會在裏面寫上「違約金xxx」
總結:簽約是一件很是嚴肅的事,也多是你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件是,因此,請你們必定要認真對待,儘量獲取足夠多的信息,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做出理性的決定。不要最後讓本身後悔。
(二)違約
有簽約就有違約,而在如今的找工做形勢下,違約也成了很是廣泛的現象。下面,跟你們說一下違約時的注意事項。
首先再次強調一點:簽約是一件很是嚴肅的事,必定要認真對待。不要隨便籤約,更不要隨便違約。它帶來的,是對公司、學校和你我的聲譽的損害。
因此在些提醒你們:必定要想清楚再簽約,尤爲是本身確定不想去的單位,更不要隨便籤。一旦違約,不管對公司、學校仍是我的,都會形成巨大的傷害。同時,你可能會爲本身的違約行爲付出巨大的代價。
大部分人準備違約,無外乎一個緣由:遇到了更好的單位。而一個基本的違約流程是:
一、與原單位協商,向原單位接收違約,按照三方協議規定,交納違約金(有些單位不收違約金),從原單位開出退函。
二、重新單位獲取接收函。
三、拿着原單位退函和新單位接收函到就業指導中心領新三方(有時也不須要接收函)。
四、拿新三方與新單位簽約。
這個過程當中,關鍵在於第一步:如何與原單位協商,拿到退函。具體的狀況,不一樣單位不同,有的單位可能會拖好久,例如,華3一般到3月份纔給開退函。因此,若是新單位的簽約時間很緊,而原單位又不會很快給你開退函的話,那結果極可能是:你兩家單位都籤不了,失業了。
因此,提醒同窗們在決定違約前必定要計算違約成本,想清楚如下問題:
一、新單位是否比原單位高一個檔次?即:是否值得爲了新單位而違約原單位?若是兩家單位差很少,建議最好不要違約。
二、新單位給的最晚簽約期限是何時?若是跟原單位提出違約,可否在新單位的簽約期限前辦完?若是沒有把握,建議不要違約。
三、原單位之前是否有過成功違約的案例?影響如何?若是之前的違約案例大多不順利,建議不要違約。
這裏面,最關鍵的因素就是:原單位對待你違約的態度。畢竟,這是一個很是很差的行爲,對單位形成損失,對我的聲譽和學校聲譽都會形成很壞的影響。這個態度決定了你可否順利違約、違約須要的時間,以及可否及時與新單位簽約。
我的建議:
一、與新單位坦誠相告,說明本身的狀況,詢問可否寬限時間。新單位也許不接收違約的學生,也許不會給你放寬時間,這樣的話,你就不有費那個勁了。固然,你也能夠不說,但你必須確保,在新單位簽約期限前,你能順利跟原單位辦完違約,拿出新三方。不然,你極有可能面臨竹籃打水一場空的危險。
二、與原單位必定要好好協商,態度誠懇一些,說清楚本身爲何違約,併爲本身的行爲向對方道歉。同時,要儘量減小你的違約給學校聲譽形成的損失,由於那家單位頗有可能由於你的違約而改變對天大學生的印象,明年就不來天大的,受害的仍是下屆找工做的同窗。因此,要想辦法來彌補。一般,能夠寫一篇態度誠懇的公開道歉信;給單位寫一分內容詳細的建議書,對單位將來的發展、明年的招聘工做等提出一些本身的建議;向單位推薦幾個本身的同窗,但願能給他們機會。記住:當你放棄機會的同時,別忘記了給周圍的同窗爭取機會。要多給本身攢RP。
總之,仍是那句話:本身作事要通過慎重考慮,不要輕易的簽約,更不要輕易的違約,那樣不管對誰都是巨大的傷害。對於你的每個決定,本身都要爲此承擔相應的後果和代價!
最後,祝願每一個同窗都能順利簽約本身滿意的單位!
下面請關注本系列文章的最後一篇:總結篇。
(十):總結篇
本篇是個人系列文章的最後一部分:總結篇。
前面的文章裏,已經把找工做過程當中各個環節的經驗和技巧詳細的介紹給了你們。在這一篇裏,我想從總體上把本身找工做這段時間積累的感悟和經驗分享給你們,並不會涉及具體的找工做細節,可是相信可能會對那些還在找工做或將要找工做的同窗有所啓發。
(一)求職成功的關鍵因素
我從不認爲本身是牛人,由於在找工做過程當中,我經歷過太多的挫折和失敗,也正由於如此,我才更能體會找工做過程的艱辛,體會那些還在找工做的同窗身上所面臨的壓力。結合自身的經歷,我總結了一下,以爲在找工做過程當中,決定你我的成敗的,關鍵在於如下四方面因素:
一、目標
找工做以前,必定爲本身定下明確的目標。這個目標要結合本身的性格特色、興趣愛好、專業特長、職業生涯規劃、實際能力做出一個相對客觀而理性的判斷,找準本身的定位,不要定下不切實際的目標。像個人性格就比較張揚,我的經歷比較豐富,技術方面不強也不弱,綜合分析之後,以爲本身更適合走技術和管理結合的路線,固然,同時也很清楚:微軟、google、百度這些公司不是個人能力能達獲得的,也不適合我,因此它們的筆試我全都沒去。這裏,除了要鎖定本身找工做的大致目標之外,還要清楚:本身的性格更適合作什麼?本身的優點是什麼?應該鎖定哪些行業的哪些職位?例如,你若是以爲本身技術很強但溝通能力不行,那就選擇技術類職位;你若是java很強,就重點投java相關的職位;你若是硬件很強,就投硬件相關的職位;你若是性格外向,常常組織活動,溝通能力比較好,就選擇管理類職位、銷售類職位。這些都必須創建在對本身充分而客觀瞭解的基礎上,另外,每一個人的性格特色、技術特長都不同,不要盲目的去仿效別人,要結合本身的實際狀況,選擇最適合本身、本身最有優點的目標職位。因此,但願你們不要被我誤導,我只是根據本身的實際狀況選擇本身的求職目標,並非鼓動搞技術的同窗都放棄技術,相信大部工科的同窗仍是更適合作技術。
在這裏,但願你們記住一句話:沒有最好的工做,只有最適合的工做。
二、心態
我以爲這是找工做最重要的一個決定因素,大部分找工做失敗的同窗每每都是由於心態不正確。我的以爲:找工做應該抱着一種積極主動的心態,而不是消極被動的心態。這兩種心態是有質的差異的,其結果也會有天壤之別。這主要體如今:對待工做的態度、對待機會的態度、對待競爭的態度、對待牛人的態度和對待失敗的態度等方方面面。
1)對待工做的態度
咱們基本都在學校學校學習了4年、6年甚至更長時間,已經習慣了學校的生活,如今立刻面臨畢業、找工做,一會兒被推到了社會,去和數百萬的就業大軍競爭,大部分人可能一時難以適應,短期內沒法接受角色的轉變,仍是以在學校時的這種生活方式和態度去對待就業,被動、消極的在等待機會降臨,結果每每會四處碰壁。
每一個人畢業要完成的最大轉變就是從學生到職業人的轉變,而在找工做的過程當中實際上就要求你必須完成這種轉變:不能再以學生的標準和習慣來對待本身,而應該是以職業人的標準來對待本身、要求本身,在這個過程當中,儘快完成我的角色和心態的轉變。
那麼,學生和職業人之間最大的差異是什麼呢?我的以爲,就是責任。
從咱們上高中,考大學,再到讀研,更多的時候是家人在幫助咱們做決定,或者說,咱們的求學的這段道路是早就規劃好的,咱們不多去爲本身做出選擇,不多真正的去承擔生活的責任,由於咱們是學生,這段時間,咱們更多的時候是向父母索取,向社會索取,卻不多給予他們回報,由於咱們是學生,咱們也不須要本身去決定本身的將來,由於還沒到時候,咱們仍是學生。
可是如今,當你畢業了,被推向這個社會的時候,你做好準備去承擔本身應該承擔的責任了嗎?
如今,你必須本身去決定本身的將來人生道路,必須本身對本身的將來負責,再也不有父母、親人的幫助,徹底要靠你本身,你做好準備去承擔這份責任了嗎?
以前的這些年,咱們一直是從別人身上獲取,如今立刻要走入社會,你做好準備去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了嗎?
以前的這些年,咱們一直是在父母的呵護下成長,沒錢能夠找他們要,出了問題能夠找他們解決,如今,這些保護傘全沒有了,你必須一我的去面對生活的壓力和責任,要徹底靠本身的努力,去賺錢、買房、結婚、撫養下一代,贍養父母。這時候,你做好準備去承擔生活的責任了嗎?
本身能夠靜下心來想一想:我爲本身的未來盡到力了嗎?若是沒有,那麼請問:你本身都不對本身的未來負責,誰對你負責?
這是不少同窗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對待本身、對待家人、對待社會缺少一份責任感,而這份責任感,正是一個職業人所必須具有的,也是不少同窗所欠缺的。我想,不少同窗找工做消極、被動,根源每每就在這裏。
實際上,找工做的過程是給咱們每一個人提供了一個機會,一個本身決定本身將來人生道路的機會,沒有人可以幫你,包括你的家人,你的整個將來徹底由你本身決定,成敗全在你本身,結果全由你本身承擔,你面臨的,是本身將來一輩子的責任。
因此,一個正確的心態應該是:本着對本身負責、對家人、對社會負責的態度,去認真的對待就業,積極、主動、盡最大努力的去爲本身的將來爭取每一次機會。
若是能有這樣一種找工做的心態,你就不會呆在宿舍裏,等着別人告訴你招聘信息,等着別人叫你去參加招聘會,就不會由於起晚了而錯過招聘會,就不會天天開機首先想着聊會天、打會遊戲、灌灌水、看看電影,就不會再說「你帶我投一份吧,不去了」「就這樣吧,懶得改了」「xx公司來你怎麼不告訴我」「你的信息都是哪的?我怎麼沒注意到呢?」「你怎麼投了那麼多份簡歷?」,就不會再想「xx公司的面試在北京,我要不要去呢?」「xx公司把我鄙視了,還要不要去霸王面呢?」。由於這時候,你應該清楚:你找不到工做,跟別人沒有任何關係。沒人能對你的未來負責,除了你本身。本身沒人能夠依靠,能靠的只有本身。
能明白差異了嗎?當你開始明白:找工做是你本身的一份責任,是你本身尋找適合本身的人生道路的一次機會,是你正式走入這個社會,參與競爭、承擔責任、回報父母和社會的標誌的時候,你就會積極主動、全身心的投入到找工做的過程這中,盡最大努力去爲本身創造、爭取每一次機會。由於:你要對本身的人生負責,要對養育你的父母負責,要對整個社會負責,不能讓本身在未來成家立業、走了不少彎路之後,回過頭由於這段時間沒有盡到力而悔恨。
因此,對待找工做的態度應該是:認真負責、積極主動、盡心盡力、盡力無悔。
2)對待機會的態度
不少同窗都抱怨本身沒有機會,那麼,機會是怎麼來的?是靠等來的,仍是靠別人讓給你得來的?都不是,機會是靠本身爭取來的。據說咱們下屆有一個男生,華爲來天大時,沒有給他筆試機會,他就去霸王筆;面試又沒有他,他又去霸王面;後來,發offer時又沒有他,他又去霸王籤。最後,他的持之以恆終於打動了HR,給了他offer,並把他派到了他最想去的深圳。在此,我想向那位兄臺表示祝賀:你的將來必定是光明的,由於你懂得去爲本身爭取每一次機會。那麼其餘同窗呢?你有沒有想過去爲本身爭取這樣的機會呢?也許你會以爲很困難,會以爲沒但願,但是,只要你盡力去爭取,就有可能會化不可能爲可能,即便失敗也沒有遺憾。但是,又有多少同窗主動去爲本身爭取每一次機會了呢?當你在哀怨嘆氣、在看電影打遊戲的時候,機會已經從你身邊略過。
有了機會之後,又應該怎樣去把握呢?相信每一個同窗都會有不少機會,可是爲何有些同窗一次次的錯失呢?我想,關鍵在於,你怎樣去看待眼前的機會,是否做了充分的準備。若是對每一次機會,你都盡了最大的努力,那即便失敗了也沒什麼可後悔的。最怕的是沒盡力,所以錯過了機會,那樣會一輩子後悔的。
在這裏,提一個小插曲。我加入最後的簽約單位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的過程歷經了無數波折,當時HR通知我去北京面試的時候,我正在北京參加外匯管理局的筆試,手機關機,因此沒打通。多虧我辦了來電提醒業務,考完試開機後看到未接電話,打過去後才知道是通知我去面試,不然極可能錯過一輩子的機會;面試的時候,20多我的參加,最後只要3我的,競爭很激烈。面試結束2個星期後,HR發信告訴我說,我和其餘5人在waiting list裏,在12月31日招聘截止前,若是有人放棄,纔會考慮咱們。當時覺得沒但願了,結果沒想到12月31日中午在北京的大街上忽然接到HR的電話,告訴我前面有一我的放棄了,因此決定錄用我。後面又經歷了不少波折,最後才成功簽約這家單位。因此說,機會隨時均可能降臨,關鍵在於你是否做好了準備。
珍惜每一次機會,你的人生纔不會留下遺憾。
3)對待競爭的態度
咱們上學這些年,不多經歷真正的競爭,但是當咱們畢業走向社會的時候,咱們面臨的倒是各類各樣殘酷的競爭,應該以怎樣的心態去對待這些競爭呢?我的覺得,社會發展的一個源動力就是競爭,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是大天然的廣泛規律,一樣,咱們的社會要想進步,優勝劣汰是必然的結果。因此,必須從找工做第一天開始,就樹立競爭意識,勇敢地去面對競爭。競爭其實是給每一個人提供一個公平的機會,讓每個人都在競爭中提升本身。體育比賽中,當有強勁的對手和你競爭時,即便輸了,你也會發現本身的成績有大幅度的提升,這就是競爭的結果。一樣,在找工做過程當中,當你不斷的和一些牛人競爭時,你會發現最後本身也慢慢變成了牛人。既然這樣,爲何不能以積極的心態去面對競爭呢?把它當作是你尋找不足、提升本身、完善本身的過程,即便失敗了,也會有所收穫,不是很好嗎?不要心存僥倖心理,寄但願於沒有牛人和你競爭,你就能拿到offer,若是不能提升本身的核心競爭力,那麼在工做中,你仍是會被淘汰。
人生處處都充滿競爭,只有正確的面對競爭,你才能在這個社會立足。
4)對待牛人的態度
找工做過程當中,常常遇到不少牛人,而我也常被某些人說成牛人(其實我並不這樣認爲),那麼,應該怎麼看待這些所謂的牛人呢?是羨慕,嫉妒,仍是憎恨,恨他一次次搶你的飯碗?我的認爲這是心態不正確的表現。我的以爲,對待那些牛人,應該抱着欽佩和學習的態度。他們之因此牛,必定有一些品質和能力是你所不具備的,因此,你應該想的,是怎樣向他們學習,學習他們對待工做和生活的態度,學習他們在面試中的表現,在和他的不斷對比學習中去提升本身。不用強求和他們同樣,只要和原來的本身相比有所提升,就會有很大收穫。
牛人不是天生的,當你和牛人相處久了,你也就成了牛人。
5)對待失敗的態度
每一個同窗在找工做過程當中都會經歷不少失敗,而我也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當你每次面試失敗的時候,是會悲觀、嘆氣、抱怨、罵xx麪霸搶了你的飯碗,仍是會靜下心來總結教訓,向其餘同窗吸收成功經驗,改進本身,重整旗鼓,爲下一次機會做準備?若是你是第一種反應,那麼,你後面的面試仍是會失敗,由於你沒有正確的面對失敗;若是你是第二種,那麼你後面可能還會失敗,但總有一次會成功,由於你經過在失敗中不斷總結、改進,自身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在不斷提升。你們能夠回頭想一想,在找工做過程當中,本身到底是哪種態度?你是否定真對本身的每一次失敗教訓認真做過總結,是否向其餘成功的同窗請教過,仍是更多的時候是在嫉妒、抱怨?你對待失敗的態度,直接決定了你後面的結果。在這裏,送你們一句話:一我的要想成功,必須首先學會面對失敗。
總結:全部這些態度,都是你找工做心態的直接體現。因此,如何端正本身的心態,以積極主動的態度去對待工做、機會、競爭、牛人和失敗,是找工做成功的關鍵。
三、準備
光有積極的心態和充分的自信是不夠的,面試的成功必須以充分的準備爲前提,很難想像一個不通過任何準備就去參加面試的人能順利拿到offer,或許應該稱他爲天才。因此,對於大部分普通人來講,要想在面試中表現出色,順利經過,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應該對本身的優點和劣勢、應聘單位的背景、面試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及各類可能的狀況有充分的準備,這樣在面試中你才能更加從容不迫。當你看到某個所謂的「麪霸」表現特別出色時,也許你並不知道,他可能在背後準備了很長時間。
機會只屬於那些已經做好準備的人。
四、堅持
找工做貴在堅持,具體體如今:當你一次次被鄙視的時候,你是否能繼續堅持本身的理想,繼續找下去;當你周圍的人一個一個都簽了的時候,你是否能不爲所動,繼續按照本身的計劃堅持下去;當你對當前offer不滿意時,你是否能頂住壓力,繼續堅持下去。只要你有一顆恆心,堅持本身的理想不放棄,最終必定能達成目標。根據這麼多年的經驗,最好的offer每每是在後期出現,因此,就看誰最有毅力,能堅持下去,誰就是最後的勝利者。咱們系最開始不少人都擔憂找不到好工做,到了11月份,大部分人都沒簽,但是到了12月、1月份的時候,不少好的機會大量出現,最後發現:後籤的同窗大部分都找到了很是好的工做。因此,就看你可否頂住壓力,堅持到底。
The best always comes the last.
總結:目標、心態、準備和堅持,這四個因素在找工做過程當中缺一不可。你們能夠看看周圍,任何一個找到好工做的同窗,相信都是這四方面作的比較好,而那些沒有找到工做,或者工做不理想的同窗,每每都是在其中某個環節出了問題。因此,但願那些還在找工做的同窗反覆問問本身:個人目標明確嗎?我是一種積極主動的心態嗎?我在面對每一次機會時做好充分的準備了嗎?我在遭遇挫折和壓力時,是否堅持了下去?若是你發現了本身的問題所在,那麼個人目的就達到了,接下來,你就應該知道怎樣去作了。
(二)我對於找工做中一些觀念和現象的見解
找工做過程當中,有不少觀念和現象被你們普遍討論,下面說一下我我的的見解:
一、先就業後擇業
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巨大的競爭壓力,不少同窗的想法是,先隨便找一份工做,等工做幾年後再去想本身究竟適合什麼,到時候再去選,即先就業後擇業。我的以爲這種想法是不對的。對於本身的將來,必定要有一個清晰的規劃,想清楚本身適合作什麼、不適合作什麼,這是對本身負責的表現,而不該該等到工做之後再去想這個問題,那樣一方面,本身錯失了不少機會,另外一方面,也浪費了本身人生中幾年寶貴的時間。我有些朋友就是,畢業之後隨便找了家公司去上班,結果乾了幾年之後以爲很不爽,又辭職考研、考公務員,浪費了幾年寶貴的光陰。不要以爲第一份工做不重要,實際上,第一份工做,對於咱們來講很是重要,由於它直接決定了咱們將來人生道路的發展方向,並且,不少機會對於咱們來講只有一次,錯過了就再也沒有了。因此,對於本身的第一份工做,絕對不能隨便找,必定要抱着對本身將來負責的態度,盡最大努力去找到最適合本身將來發展的工做。可能不一樣專業的就業機會不同,可是,只要本身努力去挖掘信息、創造機會、爭取機會,最後必定能夠找到相對更適合本身的工做。
二、「麪霸」
常常有人稱我爲「麪霸」、「麪包」,實際上我不喜歡別人這樣稱呼我,由於在找工做過程當中我碰見過太多的麪霸,他們中的不少人都很是讓我佩服,佩服他們的我的能力、綜合素質、對找工做的那份執着、對本身理想的堅持。每一個人找工做的目的都不同,不排除有那種已經拿到好offer卻又面本身確定不會去的單位的人,但我相信絕大部分所謂的「麪霸」都是對本身、對別人負責的人,他去面某一家單位,確定是由於那家單位有吸引他的地方,讓他以爲本身可能會去,至少我是這樣,在面試中我一直在極力避免盲目面試、所以而佔用別人的機會。
個人觀點是:在本身的工做尚未最終定下來以前,爲何不能爲本身多爭取一個機會,多一個選擇?這是對本身將來負責的表現,也是積極心態的表現,關鍵在於,要想清楚本身想要的究竟是什麼,避免盲目性。至少,機會對於每一個人都是平等的,每一個人都有追求更好offer的權力,決定你成敗的關鍵,是你自身的核心競爭力,而不是誰和你競爭。
三、懼「麪霸」的人
在天大,更多的是這類人,常常看到不少人發貼,說某某面霸又來跟我搶飯碗了,而我在找工做的後期也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其實,你並不瞭解他的狀況,他來面試,確定有他的緣由,而這跟你本身沒有任何關係。決定你能不能被錄用的關鍵,是你自身的素質和核心競爭力,而不是誰和你競爭。
我認爲,那些成天罵「麪霸」、害怕「麪霸」的人,是找工做心態不正確的表現,是對本身不自信的表現,是懼怕競爭的表現。他們看到的只是牛人怎麼跟你搶飯碗,卻不多想過,爲何別人經過面試而本身沒有經過?爲何公司錄取別人而沒錄取本身?本身跟別人差在什麼地方,有什麼不足?怎麼去跟他們請教面試經驗提升本身?相反,不少人只是抱怨、沮喪,沒有去認真總結,從自身找緣由。抱着這種心態的同窗,後面的面試極可能仍是會失敗。
機會對每一個人都是平等,但是,它只屬於那些已經做好準備的人。
(三)個人建議
下面,結合我本身找工做的經驗,向那些將要找工做或正在找工做的同窗提出如下建議:
一、調整狀態,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就業
找工做是咱們在踏入社會過程當中所要承擔的第一個重大責任,因此,必定要抱着對本身將來負責的態度,認真的對待它。若是你發現本身從前很迷茫,或者感受不到壓力,或者緊張不起來,或者不夠積極主動,或者不夠樂觀,那麼,從如今開始,改變本身的心態,以更加積極、更加主動、更加樂觀的心態去面對你人生的第一個重大責任,相信你很快會看到本身的變化的,也會看到,結果會隨着你心態的改變而改變。
二、主動出擊,蒐集儘量多的信息
在積極心態的推進下,你就應該主動出擊,發動你周圍全部的關係,充分利用全部的信息渠道,盡最大努力搜索儘量多的招聘信息,而不該該再等着別人告訴你招聘信息。這時你會發現,原來還有不少很是好的就業機會,之前本身都沒有發現,還有不少很是好的單位,本身之前都不知道。實際上,機會每時每刻都有不少,只是你之前消極的把它們錯過了。
三、大膽去創造機會、爭取機會,努力把握每一次機會
不要放棄每一次可能的機會。若是這家單位你想去,或者感受可能會去,那麼,必定要努力去爲本身爭取機會,這是對本身將來負責的表現。若是你被鄙視了,而這家單位你又很是想去,那麼,不要猶豫,大膽的去霸王筆、霸王面、霸王籤,也許你的誠意和毅力會打動HR,化不可能爲可能,爲你本身爭取到機會。即便失敗了,也沒有悔恨,由於你盡力了。固然,若是你在筆試、面試前就已經肯定,這家單位你確定不會去,那麼,最好放棄此次機會,由於一方面,是對你我的時間和精力的浪費,另外一方面,也浪費了單位的招聘資源,還有最重要的是,你佔用了別人的機會。
因此,切記:屬於本身的每個機會必定要盡力爭取,這是對本身負責的表現;不屬於本身的機會必定要放棄,這是對他人、對社會負責的表現。
面對每一次機會,必定做好充分的準備,盡力抓住。要把每一次機會看成最後一次機會去認真對待,在每一次筆試、面試前必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不要寄但願於你不用做任何準備、憑運氣就能經過面試,那和你被雷劈到的機率差很少。因此,找工做絕對不能心存僥倖心理,必定要認真準備,腳踏實地的提升本身的能力,依靠本身的自身實力去贏得競爭,經過面試。這正是競爭的目標所在。
四、相信本身,勇敢的面對競爭
不少同窗最大的問題是不自信,以爲本身的能力不行,跟別人一比就自卑,更不敢跟別人競爭。實際上徹底沒有必要。不能否認,每一個學校都存在處於榜首的人和處於榜尾的人,但那畢竟都是少數,大部分人仍是處於中間地帶,即:大多數人的能力並無太大的差異。那麼,是否對本身充分自信,是否能充分的表現出本身的優點和亮點,是否能從容的面對競爭和挑戰,就成爲我的成功的關鍵。
不要害怕牛人,若是牛人來和你競爭,你就要放棄嗎?你只能去參加那些牛人不去的面試嗎?那若是每一次面試都有牛人和你競爭怎麼辦?應該這樣想:這個世界歷來不缺乏牛人,之後工做中也是這樣,關鍵在於,怎樣讓本身也成爲牛人,被淘汰的,都是那些不思進取、成天抱怨的人。因此,跟牛人競爭,也是你的一個機會,你能夠充分的向他學習,他是怎樣提早做準備,在面試中是怎樣充分的表現本身的,你和他的差距到底在哪。回去之後針對問題去改進本身,再去和他們競爭。這樣,在和牛人競爭的過程當中,你會發現本身的能力和競爭力在不斷提升,最後也成了牛人。
另外提醒你們注意的一點是:大部分單位要招的,不是最優秀的人才,而是最適合的人才。因此,不要以爲他比你優秀,他就必定會被錄取,這是一個誤區。關鍵在於,你要把本身的性格、亮點、特長充分的表現出現,讓面試官以爲你是最適合的人選。像審協來天大招聘的時候,不少主席、部長都被拒了,相反,是那些平時表現很踏實、細心的同窗拿到了offer,由於HR認爲他們更適合審協。一樣,不少國企、事業單位都不會招常常組織各類活動、各方面表現特別突出的同窗,由於他們以爲留不住這樣的人,反而更喜歡招那些作事踏實穩重、能吃苦的同窗,由於他們招的是最適合本身單位的人。
因此,在此鼓勵每個同窗:要對本身有充分的自信,也許你不是最優秀的,可是,只要把本身的所有特色、亮點表現出來,本身仍然會有機會。
另外,光有自信是沒用的。信心是來源於對自身的瞭解。若是你在上學期間,什麼事也沒作,什麼也沒學到,什麼也不會,那麼,你再有自信、再會說也是沒用的。緣由很簡單:你什麼也不會,單位爲何要你?難道要花錢養你這個閒人嗎?
咱們如今已經不是學生,是即將踏入社會的職業人,已經沒有人再爲咱們的放縱買單。當你在大學四年、研究生兩年期間,天天吃喝玩樂,在墮落中度過,荒廢了四年(兩年)光陰卻什麼都沒有學到的時候,到找工做時,你會發現:你必須爲本身這幾年的放縱、墮落買單。這個社會須要的是有真才實學、能爲社會做出貢獻的人,而不是天天只知道索取、不懂得回報的人,也不是隻會看電影、聊天、打遊戲、看小說的人。不少同窗是工做了之後才明白這個道理,但是不少時候,已經浪費了好幾年的寶貴時光。換句話說,是什麼致使了不少同窗找工做時處處被鄙視?是由於上學的時候沒有去關注這個社會,沒有用心的去提升本身各方面的能力,反而是在一每天的腐化、墮落中度過,白白浪費了大好青春光陰和可貴的學習機會。這些同窗在找工做時,必然會處處被鄙視,由於你沒有一技之長,不能給公司和社會創造價值,天然不會錄取你,追求多高的工資和待遇,更是毫無心義。
若是你捫心自問,發現本身確實之前浪費了不少時光,才形成了今天的就業難,那麼,找工做就是你的一個契機。趕忙拿起書,把本身之前沒有好好學的部分再好好看看,必定要學透,真正弄懂,不能像應付考試那樣;趕忙把之前沒好好作的項目再好好看看,實際作一下;趕忙向周圍人多請教一些專業問題,把不懂的弄懂。要知道,這些都是在爲本身大學期間的放縱而買單,也許臨時抱佛腳不必定能來得及,可是,總比你什麼都不會,還去向人家要工資好。
五、堅持到底,迎接最後的勝利
找工做是一個面對壓力、承受壓力的過程,不少公司設置的壓力面試,就是考察你對壓力和困難的承受能力。不少同窗每每存在這樣的心理:開始找工做不急,投簡歷、參加宣講會都不積極,後來看到周圍人一個一個都簽了,本身就開始着急了,因而,受不了壓力,有一個offer就簽了。這是心態不正確、承受壓力能力差最多見的表現。實際上,沒有最好的工做,只有最適合的工做。可能你以爲某人的offer很好,讓你很羨慕、很嫉妒,可是,若是真給你,卻未必適合你。理論上講,好工做不少,可是真正能讓你滿意、適合你本身的卻很少。因此,想找一個真正滿意、適合本身的工做並非一件容易的事,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做好打持久仗的準備。因此,早籤和晚籤跟我的能力並無必然的聯繫,關鍵在於,你是否能承受住壓力,是否能堅持下去,是否會由於壓力過大而放棄對理想offer的追求。不少同窗不理解,爲何有人會拒掉很是好的offer,爲何有人拿到了很好的offer還繼續參加筆試、面試?緣由很簡單:The dreaming offer has not come。這跟愛情是一樣的道理。因此,必定要堅持本身的理想,不要放棄,不要被周圍的人所影響,更不要被壓力壓垮。經驗代表,每個堅持到最後的人,最後都能找到很是理想的工做,但願你也同樣,找到滿意的工做。
(四)個人幾點倡議
我的以爲,不少同窗欠缺的不是能力,而是良好的心態、就業意識和競爭意識。不能以正確的心態面對就業、面對競爭,只看到本身周圍有限的就業機會,你們爭來爭去,卻不多想過到更廣闊的範圍去爭取機會、跟其餘名校的學生競爭,結果形成惡性競爭,彼此的機會都愈來愈少;見到別人有好的offer就眼紅,卻不懂得多向他們請教,吸收他們成功的經驗,改善本身的不足;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天大缺少一種互幫互助的傳統,大部分同窗各自爲戰,不懂得向別人吸收經驗,更不會把本身的經驗告訴給別人,彼此之間信息保密,生怕對方來跟你競爭。這樣下去的結果,是惡性競爭,最後誰都找不到好的工做。因此,在此提出如下倡議:
一、已經簽了並肯定再也不找的同窗,若是你如今有富餘的時間,但願能寫一下本身的找工做經驗總結、筆經、面經,幫助那些還在找工做或將要找工做的同窗。相信每一個人在找工做的過程當中都獲得過別人的幫助,那麼如今你找到工做了,是否是應該爲周圍的人作點什麼呢?既是攢RP,也是你對社會的回報。
二、尚未找到工做的同窗,積極去聯繫本班已經找到工做的同窗,向他們多吸收成功經驗,尋找不足,完善本身,提升本身的核心競爭力。
三、已經簽約的同窗,積極去幫助本班還在找工做的同窗,幫他們修改簡歷,準備筆試、準備面試。
四、把本身的聯繫方式留給下屆的師弟師妹,等到來年的時候,積極幫助他們找工做,向他們提供經驗和建議,或者推薦他們到本身的單位。
五、創建本身的校友錄、通信錄,你們把本身的聯繫方式留下,方便有問題的時候去幫助其餘人。
咱們如今找工做,不該該跟本身的同窗競爭,而應該去跟其餘的名校學生競爭,到了社會上也是同樣,咱們表明的是天大的形象,不能給天大人丟臉,更不能不團結,本身搞內訌。咱們平時總對學校有各類意見,但是當咱們出去時卻發現,天大的牌子仍是給咱們帶來了不少機會,這些機會是之前的師兄師姐爲咱們爭取來的,咱們從中直接受益,那麼如今,當咱們立刻要踏入這個社會的時候,是否是也應該想着爲天大的聲譽多做出貢獻,爲下屆的師弟師妹們多做些貢獻呢?相信通過一屆一屆天大人的團結互助、共同努力,天大必定能重塑輝煌!今天,我以天大爲榮,明天,天大以我爲榮!
(五)感言
找工做的這段時間,經歷了太多的酸甜苦辣,在這個過程當中,也成熟了不少,成長了不少。感謝每個幫助過個人人,大家的幫助是我堅持下去的動力!這段時間,花了大量心血寫這一系列文章,遭遇了無數質疑,好屢次想過要放棄,但是,當看到有那麼多同窗從個人經驗中受益、有那麼多同窗支持我時,我以爲本身在作的是一件很是有意義的事,應該堅持下去,算是在我畢業前爲天大同窗作的一點貢獻,感謝每個支持個人人,大家的支持是我堅持寫下去的動力!同時,也感謝每個向我提出意見、批評個人人,大家的意見使我更清楚的認識了本身的不足,是我不斷完善本身的動力!
必須認可,在找工做過程當中,個人有些作法確實不妥,損害了其餘同窗的利益,在此,我鄭重向每一位同窗道歉!我會認真去反思,改善本身的處事態度和方法,避免未來再犯一樣的錯誤。
我一我的的能力畢竟有限,真心的呼籲你們行動起來,用本身的經驗和實際行動去幫助周圍的同窗,去回報母校,回報社會。
若是你從個人系列文章中受益,或者以爲我作的事有意義,那麼但願你能支持一下本貼,幫忙頂上十大,讓更多的同窗看到並從中受益;若是你得到啓發,有所感悟,那麼,但願你也能行動起來,寫出本身的經驗總結,去幫助更多的人。
最後,祝願每個同窗都能找到滿意的工做!祝願每個同窗未來工做順利,前程似錦!讓咱們用本身的實際行動爲天大的明天作出本身的貢獻!
個人系列文章到此結束。若是還有同窗有筆試、面試或其它方面的問題,或者有關於工做、學習、生活方面的心得體會想跟我交流分享,歡迎加個人MSN或給我發信:wanggangtjdx8211@hotmail.com
英文電面面經
我參加的是aspen的電面,一共6輪,前5輪都是技術電面,最後一面是美國的senior Director面試,其中一、3輪是中國人面(也會面一段時間英文),二、四、五、6是外國人面(第5輪是兩個老外)。
面試的主要問題有:簡單介紹一下你本身,你爲何選擇aspen,你的職業生涯規劃,你作過的項目,用的什麼技術,你的職責,另外還有一些Java、數據庫、設計模式相關的英文技術問題。最後還會有一個問題: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
如下的經驗對其它英文電面也適用。
面試成功的關鍵:充分的自信+充分的準備
須要準備的:
一、Self-introduction
時間控制在2-3分鐘,要簡要介紹本身的特長和閃光點,讓對方先有一個深入的印象(後面的問題多半會從自我介紹展開)
二、Introduction of your project
對於本身作過的項目,必定要熟記於心,尤爲是一些專業詞彙,必定要提早查,記下來,避免到時不會說
三、Why you chose the company/position
這個要從本身和公司/職位的契合度角度說,同時要結合本身的職業生涯規劃,讓對方以爲你不是隨便選的這家公司
四、Your career goal
對於本身的職業生涯,必定要有一個準確而長遠的規劃,要從本身適合這家公司、和公司共同發展的角度說,切忌說「我要三年作到項目經理」之類的話,要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
五、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
任何一次電面都會有這個問題,因此必須提早精心準備好幾個問題,儘可能不要問本身能獲得什麼之類的問題,要從本身和公司的長遠發展角度去問,通常至少準備1-2個,並且絕對不能和別人重了,由於有你本身特點的才能給面試官留下深入印象,別人問過的問題對你沒有任何價值
六、Without reference
我原本將這些問題和答案都寫下來了,但是照着念卻發現反而說很差,因此最後所有脫稿電面,這樣感受反而更靈活,是在真正跟對方交談,而沒必要拘泥於一些句子的說法。最好的準備就是不用準備,徹底臨場發揮,這樣纔是最天然的。
七、Believe in yourself
其實,無論咱們的英語說的多好,在外國人看來,就跟咱們聽外國人說話同樣,因此,關鍵不在於你能把英語說的多好,而在於你能不能把本身的觀點和想法表達清楚,畢竟語言只是一種交流的工具而已,思想纔是真正有價值的東西。
個人經驗就這麼多,但願對其它要經歷英文面試的同窗有用。最後,你們都能找到本身滿意的工做!
關於個人系列文章的解釋和說明
發了系列文章(一)求職歷程總結後,沒想到會有一些同窗提出質疑。原本不少問題準備在最後一部分(總結篇)裏寫,可是,爲了不你們誤會,如今仍是就一些狀況向你們做以解釋和說明,以迴應一些同窗的質疑:
一、關於的寫這系列文章的目的
目的只有一個:向你們提供真正有價值的信息,幫助更多的人找到滿意的工做。
找工做這段時間以來,大部分時間都在北京,跟清華、北大、北郵的那些麪霸競爭,他們都是一到面試碰見一堆同窗,而我卻不多看到有天大人的影子,大部分時候都是孤軍奮戰。在這個過程當中,我深入的體會到了天大和他們的差距,這種差距,不只是能力上的,更重要的是心態上、風氣上的。他們都有一個傳統,就是你們互相幫助,互相分享成功經驗,但是咱們這裏沒有,在天大,你們更多的是抱怨,抱怨被鄙視,抱怨牛人搶了你的機會,但是卻歷來沒有本身身上去找緣由,沒有去想一想:爲何你會被鄙視,爲何單位要他沒要你?靜下心來去好好總結一下,找出本身的不足並改正,或者多向成功的人取取經,不是比發牢騷更有意義嗎?還有就是,這裏的消息太閉塞了,不少好單位你們根本就不知道,或者根本沒想過要去投,從而錯失了不少機會。還有好多好多,這段時間的感觸太多了。我總結了一下,以爲不少同窗找工做不成功,主要是在如下方面存在問題:
1)心態不正確,老是消極、被動的找工做,不懂得主動去搜集儘量多的信息,不懂得主動去爭取全部可能的機會。當你在等着機會來臨的時候,機會已經從你身邊略過。
2)信息閉塞。腦子裏只知道那麼幾個好單位,其餘的都沒有想過。而實際上,只要你用心去找,會發現適合本身的好單位太多了,關鍵在於,你怎麼樣經過各類途徑和手段,儘量多的去獲取到這些信息。這是我找工做以來很深的感觸,而如今不少同窗欠缺的就是這些。
3)定位不明確,不用心準備,簡歷投出去就杳無音訊。實際上不少同窗都是在簡歷上出的問題。也許你在某些方面有優點、有亮點,但是你怎樣在最短期內讓面試官知道你的這些優點和亮點,從而對你發生興趣呢?你拿本身的簡歷跟別的同窗的對比過嗎?你讓幾個同窗幫你改過簡歷呢?反正個人簡歷至少改過20幾遍,找過無數人幫我改過,最後正是憑着這份簡歷,幫助我贏得了不少機會。
4)缺少筆試、面試經驗和技巧,一筆就掛,一面就掛。當你失敗的時候,你有認真總結過本身失敗的緣由,當你成功的時候,你有總結過本身成功的經驗嗎?爲何不能多向周圍成功的人請教,吸收他們的成功經驗,改正本身身上的不足,從而提升本身呢?面試的過程,其實就是更清楚的認識本身、提升本身、完善本身的過程,那麼在這個過程當中,你提升了多少呢?仍是更多的是埋怨和沮喪?
若是你也在這幾個方面出現過問題,那麼但願個人系列文章能幫助到你。由於我但願能把本身在求職過程當中總結的經驗分享給你們,指導那些還在找工做或將要找工做的同窗調整心態、主動出擊、充分準備、提升筆試面試能力和自身核心競爭力,最終找到理想的工做。
我相信,這些信息對於你們來講,纔是真正有價值的信息,要比簡單的告訴你幾個單位的面經有用的多。
也許個人我的能力有限,但我願意盡本身最大的努力幫助你們。
二、關於個人系列文章(一)中一些內容的解釋
針對有些同窗對我文章中一些內容的質疑,我想做一下解釋。
既然我想向你們介紹經驗,那麼什麼樣的經驗對於你們才真正有指導意義、有價值呢?顯然是成功的經驗。一些失敗的經驗,對你們的指導意義是不大的,因此就沒有寫(其實我經歷的失敗太多了)
因此,我寫本身參加多少筆試、經過多少,參加多少面試、經過多少,是想告訴你們,在筆試、面試方面,個人成功率更高,因此我後面筆試、面試部分的經驗應該對你們更有用。
而我列舉本身拿到的offer,也不是爲了向你們炫耀本身有多牛,在這個時候說本身拿了多少個offer不是找着被罵嗎?而是由於,拿到offer的經驗,是最有價值的經驗。在後面的文章裏,你們應該重點去看這些部分。還有,若是你想投、想面的單位正好是這些單位之一,或者跟這些單位同一性質,那麼後面的對應部分對你來講,應該更有價值的信息。
關於日企、韓企是這樣的:日企基本不考慮,但仍是參加了東芝的筆試,由於來招聘的是咱們實驗室的師兄,並且當時是海筆,本身當時沒有任何offer,就試了一下,其餘的日企一個沒投;韓企原本不是徹底排斥的,至少開始時對三星的印象挺好,但正是參加完三星的筆試後,決定全部的韓企都不考慮了。具體緣由,我想參加過三星筆試的同窗應該深有體會。
其餘內容不解釋了,若是你們把這系列文章看完,相信會有更深的理解。
三、關於個人RP
有些同窗質疑個人RP,那是由於大家不瞭解狀況,下面說明以下:
首先,我花了幾天的時間在寫這一系列文章,就是在積攢RP。
而後說一下我拿到的offer:
1)東軟、宇信易誠:這是最先來天大的兩個軟件公司,特色都同樣:海筆、海面、海offer,相信只要發揮不是太差的同窗,基本都拿到offer了。那時我也沒有offer,不能算搶了你們的機會。
2)華爲:相信大部分同窗都參加了筆試、面試,機會對於你們是平等的。而那時我也沒有offer,去參加筆試是由於華爲我可能去。最後拿到offer後,跟師兄瞭解了一下里面的狀況,以爲不合適,並且又有了aspen的offer,因此很快就拒掉了,至少我沒有像1月份違約的同窗那樣,佔用你們的機會。
3)aspen:我周圍的同窗都知道,這家公司當時幾乎給咱們系絕大部人打了電話,到後來纔給我打的。但最後,只有我一我的通過6輪面試、拿到了offer。這個offer徹底是我本身爭取來的,並無佔用別人的機會。
4)瞬聯:後來,由於戶口和私人緣由,決定不去上海了,因此又一次開始了找工做的歷程。11月29號,我是天大去北京招聘會17車人之一,現場投的瞬聯,後來經過筆試、面試拿到了offer。據我所知,北郵那邊都是一個班去好幾個,並且成批的拒掉,但是天大這邊只有我一個拿到了offer,因此後來,我又積極的推薦周圍的同窗過去。
5)陽光財險:很早就參加了他們的筆試、面試,直到12月份纔給的消息,當時看重的這家公司的背景和發展前景。最後他們全國招了20人,天大有3人拿到了offer,其中有一個是個人戰友。拿到瞬聯offer後,我直接把它拒了。
6)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很早就面完了,也是一直在等消息。在天津筆試時,周圍有幾個同窗,但是最後只有我一我的進入了面試,去北京面試時,周圍都是人大、北郵、北航的,只有我一個天津的,20多人面試,只要3個,競爭激烈程度可想而知。最後,我很幸運的從競爭中勝出,總算沒給天大丟臉。這個offer徹底是我本身爭取來的,並無佔用別人的機會。
7)國家外匯儲備管理局中央外匯業務中心:很早就來南大宣講了,但是不少同窗都沒去,至少天大投的不多。最後去北京參加筆試,天大隻有我一個,其餘都是南大其餘專業的。面試時,同組的基本都是清華、北大、北航、人大的。我也是在跟他們的PK中勝出,最終拿到的offer,並無佔用別人的機會。
從11月份大規模招聘開始,我找工做有幾個很是重要的原則:
1)只參加本身有可能去的單位的筆試、面試,不可能去的單位一律不投
2)拿到一個offer後,同類、同檔次的offer一律不考慮。例如:拿到aspen的offer後,上海其它單位的面試我一律沒去,包括:陶氏IT,國信朗訊和銀聯數據。拿到瞬聯的offer後,其它的軟件公司我一律沒考慮。
3)從11月中下旬開始,我主要在北京參加筆試、面試,跟北京那些牛校的麪霸競爭,天津地區的招聘會絕大部分都沒參加,包括12月2日、9日的雙選會。
你們只看到我面了這麼多,但是大家知道我放棄了多少筆試、面試機會嗎?給你們列一下吧:
微軟,google,安碩,陶氏化學,中興,神州數碼,騰訊,百度,銀聯數據,工商銀行軟件研發中心,農行軟件研發中心,中國人壽,中軟通用產品研發中心,公安部第一研究所,中國航空工業發展研究中心,國信朗訊,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CCTV。
我沒有把機會讓給其餘同窗嗎?請那些質疑個人同窗瞭解狀況後再下結論。
四、關於我對「麪霸」和「懼麪霸」的見解
1)「麪霸」
我不喜歡別人稱我爲「麪霸」,由於在找工做過程當中我碰見過太多的麪霸,他們中的不少人都很是讓我佩服,佩服他們的我的能力、綜合素質、對找工做的那份執着、對本身理想的堅持。每一個人找工做的目的都不同,不排除有那種已經拿到好offer卻又面本身確定不會去的單位的人,但我相信絕大部分所謂的「麪霸」都是對本身、對別人負責的人,他去面某一家單位,確定是由於那家單位有吸引他的地方,讓
他以爲本身可能會去,至少我是這樣,在面試中我一直在極力避免盲目面試、所以而佔用別人的機會。
個人觀點是:在本身的工做尚未最終定下來以前,爲何不能爲本身多爭取一個機會,多一個選擇?這是對本身將來負責的表現,也是積極心態的表現,關鍵在於,要想清楚本身想要的究竟是什麼,避免盲目性。至少,機會對於每一個人都是平等的,每一個人都有追求更好offer的權力,決定你成敗的關鍵,是你自身的核心競爭力,而不是誰和你競爭。
2)懼「麪霸」的人
在天大,更多的是這類人,常常看到不少人發貼,說某某面霸又來跟我搶飯碗了,而我在找工做的後期也承受了巨大的壓力。我想說的是:你瞭解他的狀況嗎?他來面試,確定有他的緣由,而這跟你本身沒有任何關係。決定你能不能被錄用的關鍵,是你自身的素質和核心競爭力,而不是誰和你競爭。
若是這些「麪霸」都不來參加面試,你會被錄用嗎?我認爲不見得。公司要招的,是符合公司要求的人才,若是你面試不過關,即便面試的只有你一我的,也不會要你。若是我把個人面試機會讓給你,你能拿到offer嗎?恐怕夠嗆。既然在天大,你就已經害怕跟牛人競爭,那麼到了外面,你怎麼跟更牛的人競爭?
我認爲,那些成天罵「麪霸」、害怕「麪霸」的人,是找工做心態不正確的表現,是對本身不自信的表現,是懼怕競爭的表現。你看到的只是牛人怎麼跟你搶飯碗,但是你有沒有想過,爲何他經過面試而你沒有經過?爲何公司錄取他而沒錄取你?你跟他差在什麼地方,本身有什麼不足?怎麼去跟他們請教面試經驗提升本身?相反,不少人只是抱怨、沮喪,沒有去認真總結,從自身找緣由。抱着這種心態的人,我想說,你後面的面試仍是會失敗。
機會對每一個人都是平等,但是,它只屬於那些已經做好準備的人。
五、關於找工做風氣
天大缺少的是一種正確的找工做風氣,對此我是深有感觸。當我在北京面試的時候,不管哪一個單位,都會看到一羣一羣北大、清華、北郵、人大的學生,他們每一個人手裏都拿着不少offer,還在繼續面,我看佩服他們的毅力,更佩服他們的團結,由於他們真正是互相幫助,讓彼此都能找到更好的工做。因此他們都是互相推薦,參加儘量多的面試,其結果是造成了良性循環,每一個人最後都有好幾個很是好的offer。但是在天大,卻不是這樣。你們互幫互助的氛圍沒有,在BBS上看到更多的不是筆經、面經,不是真正有價值的信息,而是「又被鄙視了」、「英語又掛了」、「xx人剛拿到xxoffer,又來面中興」,這真的很讓我失望。
若是你有成功面試、成功拿到offer的經驗,爲何不寫出來分享給你們,讓更多還在奮戰的同窗能受到啓發和幫助,找到更理想的工做?
若是你面試失敗了,爲何不把本身的失敗教訓總結一下,向其餘人多取取經,改進、提升本身,這樣不是比你天天抱怨那些牛人搶你飯碗要有用的多嗎?
說得太多了,請見諒。更多的總結,我會放到最後一篇(總結篇)裏寫,相信會對找工做的同窗有更多的啓發。接下來請關注個人系列文章之五:面試篇。
求實:
最近以來wanggangtd同窗的系列面經在版面上產生了極大的反響,衆多站友積極跟帖捧場,人氣極旺。而且wanggangtd同窗對於其餘帖子也是積極回覆,作到有問必答,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最大限度的分享我的經驗。job版版務組表明廣大站友對wanggangtd同窗的無私奉獻精神表示感謝!
現已將所有面經加進名人堂,永作留存。
名人堂路徑---精華區「先人指路」--「求實原創」--「名人堂」
版務組同時鼓勵你們努力分享本身找工做路上的酸甜苦辣,文章長短不限,貴在共享精神。他日天涯分飛,若干年後或有一師弟師妹看爾面經,終得償所願,心存感念,也是一場功德。
echoa
2007/1/26
https://blog.csdn.net/lb245557472/article/details/73276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