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工程師必備」HCIA實驗配置演練——動態地址轉換

1、動態地址轉換功能介紹:網絡

企業內的主機使用私網IP地址能夠實現內網主機間的通訊,但不能和外網通訊。設備經過配置動態NAT功能能夠把須要訪問外網的私網IP地址替換爲公網IP地址,並創建映射關係,待返回報文到達設備時再「反向」把公網IP地址替換回私網IP地址,而後轉發給主機,實現內網用戶和外網的通訊。ide

須要更多網工學習資料,HCIA/HCIP/HCIE學習視頻,能夠點擊:進入羣聊學習

2、動態地址轉換應用場景:spa

內網主機使用內網IP地址訪問外網主機3d

3、動態地址轉換實驗配置:orm

一、拓撲圖image.png視頻

二、實驗目的:blog

如拓撲圖所示,某公司A區和B區的私網用戶和互聯網相連,路由器上接口GE0/0/0的公網地址爲2.2.2.1/24,對端運營商側地址爲2.2.2.2/24。A區用戶但願使用公網地址池中的地址(2.2.2.100~2.2.2.200)採用NAT方式替換A區內部的主機地址(網段爲192.168.1.0/24),訪問因特網。B區用戶但願結合B區的公網IP地址比較少的狀況,使用公網地址池(2.2.2.80~2.2.2.83)採用IP地址和端口的替換方式替換B區內部的主機地址(網段爲192.168.2.0/24),訪問因特網。接口

三、配置思路:ip

1)基本ip地址配置

2)配置缺省路由

3)在R1上配置ACL,把內網須要進行NAT轉換的流量匹配出來

4)配置NAT outbound

四、配置過程:

步驟一:修改網絡設備默認名稱、配置好IP地址

1) 路由器AR1作基礎接口配置,並修改設備名稱

<Huawei>sys //進入系統視圖模式

Enter system view, return user view with Ctrl+Z.

[Huawei]sysname AR1 //修改設備默認名稱

[AR1]int g0/0/0 //進入接口模式

[AR1-GigabitEthernet0/0/0]ip add 2.2.2.1 24 配置路由器接口地址

[AR1-GigabitEthernet0/0/0]int g0/0/1

[AR1-GigabitEthernet0/0/1]ip add 192.168.1.1 24

[AR1-GigabitEthernet0/0/1]int g0/0/2

[AR1-GigabitEthernet0/0/2]ip add 192.168.2.1 24

2)路由器AR2作基礎接口配置,並修改設備名稱

<Huawei>sys

Enter system view, return user view with Ctrl+Z.

[Huawei]sysname AR2

[AR2]int g0/0/0

[AR2-GigabitEthernet0/0/0]ip add 2.2.2.2 24

[AR2]int g0/0/1

[AR2-GigabitEthernet0/0/1]ip add 3.3.3.1 24

須要更多網工學習資料,HCIA/HCIP/HCIE學習視頻,能夠點擊:進入羣聊

步驟2、在AR1上配置缺省路由,指定下一跳地址爲2.2.2.2

[AR1]ip route-static 0.0.0.0 0.0.0.0 2.2.2.2

步驟3、在AR1上配置NAT Outbound

[AR1]nat address-group 1 2.2.2.100 2.2.2.200 //配置地址池

注:一、地址池是一些連續的IP地址集合,當內部數據報文經過地址轉換到達外部網絡時,其源地址將被地址池轉換爲其餘地址。

二、地址池的起始地址必須小於等於結束地址,且起始地址到結束地址之間的地址個數不能大於255。

[AR1]nat address-group 2 2.2.2.80 2.2.2.83

[AR1]acl 2000

[AR1-acl-basic-2000]rule permit source 192.168.1.0 0.0.0.255

[AR1-acl-basic-2000]q

[AR1]acl 2001

[AR1-acl-basic-2001]rule permit source 192.168.2.0 0.0.0.255

[AR1-acl-basic-2001]q

[AR1]int g0/0/0

[AR1-GigabitEthernet0/0/0]nat outbound 2000 add

[AR1-GigabitEthernet0/0/0]nat outbound 2000 address-group 1 no-pat

[AR1-GigabitEthernet0/0/0]nat outbound 2001 address-group 2

注:no-pat表示使用一對一的地址轉換,只轉換數據報文的地址而不轉換端口信息。

4、配置結果驗證:

一、在AR1上執行命令display nat outbound,查看地址轉換結果「網絡工程師必備」HCIA實驗配置演練——動態地址轉換

二、驗證內網能夠訪問因特網

「網絡工程師必備」HCIA實驗配置演練——動態地址轉換

如圖,當A區的主機訪問因特網時,使用的是地址池1當中的IP進行轉換的

須要更多網工學習資料,HCIA/HCIP/HCIE學習視頻,能夠點擊:進入羣聊

「網絡工程師必備」HCIA實驗配置演練——動態地址轉換

至此,NAT動態地址轉換實驗完成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