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媒介訪問控制層)位於各式物理層之上,控制數據的傳輸。它負責核心成幀操做以及與有線骨幹網絡之間的交互。
802.11採用載波監聽多路訪問/衝突避免(CSMA/CA)機制來控制對傳輸媒介的訪問。
802.11與Ethernet之間的主要差別在於所使用的底層媒介不一樣,無線網絡環境與傳統有線網絡環境的差別性爲網絡協議設計人員帶來了種種挑戰。緩存
無線鏈路的質量也會影響網絡操做的速度。信號質量較佳,就能夠用較高的速度來傳送數據。工做站必須具有某種機制,能夠判斷什麼時候該變動數據傳輸速率
以適應環境的改變。安全
爲了防止衝突發生,802.11容許工做站使用Request to Send(請求發送,簡稱RTS)及Clear to Send(清除發送,簡稱CTS)信號來清空傳送區域。
以下圖所示。
RTS幀自己帶有兩個目的:預定無線鏈路的使用權與要求接收到這一幀的其餘工做站保持沉默,一旦受到RTS幀,接收端會以CTS幀應答,CTS幀也會令附近
的工做站保持沉默。
RTS/CTS一般用在高用量的環境下以及傳輸競爭比較顯著的場合。網絡
無線媒介的訪問是由協調(coordination function)功能控制。分佈式
DCF(distributed coordination function,分佈式協調功能)
在傳送數據以前,先檢查無線鏈路是否處於清空狀態。爲了不衝突的發生,當某個傳送者佔據信道時,,工做站會隨機爲每一個幀選定一段退避(backoff)時間,
在某些狀況下,DCF可利用CTS/RTS清空技術進一步減小發生衝突的可能性。spa
PCF(point coordination function,點協調功能)
點協調者位於接入點,能夠確保工做站沒必要經過競爭便可使用媒介,PCF在實現上並不常見。設計
HCF(hybrid coordination function,混合協調功能)
HCF容許工做站維護多組服務隊列,針對須要更高服務質量的應用提供更多的無線媒介訪問機會。3d
載波監聽(carrier sensing)主要用來判斷媒介是否處於可用狀態。
802.11具有兩種載波監聽功能:物理載波監聽(physical carrier-sensing)與虛擬載波監聽(virtual carrier-sensing)。
只要其中有一個監聽功能顯示媒介處於忙碌狀態,MAC就會將此情況彙報給較高層的協議。
物理載波監聽功能是由物理層所提供,取決於所使用的媒介與調製方式;虛擬載波監聽是由網絡分配矢量(Network Allocation Vector, NAV)提供。
802.11的幀一般會包含一個Durition字段,用來預約一段媒介時間。NAV是一個定時器,用來指定要佔用媒介多少時間,以微秒爲單位。下圖說明了NAV
如何保障整個過程不受干擾。
blog
802.11會用到四種不一樣的幀間間隔,其中三種用來決定媒介的訪問。隊列
來自較上層的封包以及某些較大型的管理幀可能必須通過分段,無線信道纔有辦法加以傳送。當干擾存在時,利用幀的分段,無線局域網工做站可以讓干擾
隻影響較小的幀片斷。每一個幀片斷都有相同的幀序號以及一個遞增的幀片斷編號以便於重組。
上圖RTS與CTS會將NAV設定成從預約時間到第一個幀片斷結束,每一個幀片斷都會設定NAV,繼續掌握媒介的控制全,直到下一個幀的確認結束。ip
爲迎接無線數據鏈路所帶來的挑戰,802.11 MAC幀格式的制定通過了深思熟慮的考量。下圖展現了通常的802.11 MAC幀。字段的傳輸順序從左至右,
最高有效位將在最後出現。
全部幀的開頭均是長爲兩個字節的Frame Control字段,以下圖所示。
Duration/ID字段有三種可能的形式,以下圖所示。
隨着幀類型的不一樣,地址字段的做用也不一樣,大部分數據幀會用到3個字段,Address 1表明接收端、Address 2表明發送端、Address 3表明接入點的BSSID。
該字段長度爲16位,由4位的片斷編號(fragment number)字段以及12位的順序編號(sequence number)字段組成,用來重組幀片斷以及丟棄重複幀。
802.11支持收發端協商出一種彼此都可接受的數據傳送速率,工做站能夠常常變換速度,以適應無線電波環境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