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已由做者謝蕾受權網易雲社區發佈。
html
歡迎訪問網易雲社區,瞭解更多網易技術產品運營經驗。web
引言:工具
你們都知道QA的核心價值在測試策略的制定上,若是把測試策略比做大樓的結構,那麼質量評估就是大樓的封頂。一般,封頂都會舉辦比較隆重的儀式,項目組對「封頂」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那麼如何作專業的質量評估呢,結合本人多年的工做經驗,但願能和你們作一次深刻的探討,包括:誰來作質量評估,什麼時候作質量評估-爲何要在上線前作質量評估,如何作質量評估。但願能拋磚引玉,得到更多的如何作質量評估的方法。測試
正文:編碼
首先咱們思考一下誰來作質量評估最合適?是項目管理?是開發?仍是QA。各自優劣勢以下表格:加密
角色 | 優點 | 劣勢 |
項目管理 | 組織站會等事項,對進度、風險瞭解的比較清楚 | 技術等細節掌握很少,對問題的深刻剖析可能不足 |
開發 | 對開發細節和問題了解的比較清楚 | 開發只負責本身的模塊,全局瞭解通常 |
QA | 有全局觀,掌握產品和技術的細節,對風險控制有職業上的敏感性 | 不算劣勢的劣勢-一般持保守的態度 |
雖然各有優缺點,權衡利弊,我仍是認爲QA做爲產品質量的專業保障者,作質量評估最權威,這項工做也是QA的重要職責之一。spa
其次,什麼時候作質量評估?咱們先來回顧一下軟件生命週期,大體包括:需求抽取與分析,開發設計,編碼實現,測試,發佈和維護 五個階段。咱們先設想一下每一個階段都作質量評估,好比在完成需求評審後,咱們就進行需求質量評估,給出評審後需求的問題。可是需求的問題不是一次評審就能徹底發現並暴露出來的,因此,這個階段進行質量評估仍是爲時尚早。同理,在發佈前的任何一個過程結束後進行質量評估,都會出現片面性的問題。質量評估是一個持續的過程,那麼什麼時候進行最爲合適,最有價值?那麼,咱們看看項目組最關心的是什麼?-答:是什麼時候能上線,上線後有沒有風險。因此,QA在軟件上線前給出質量評估最爲合適。另外,軟件發佈以後,引入更多的用戶,收集用戶的反饋,能夠持續的進行質量評估。.net
最後,如何作上線前的質量評估。由於項目時間等關係,上線前質量評估內容要精練,我建議從過程質量,結果質量,外加一個主觀評價三個維度評估。重點放在結果質量和主觀評價上。設計
過程質量用來評估軟件生命週期的每一個階段的質量。如評審質量,是否有效發現問題;開發過程質量,是否進行代碼review,自測質量是否達標;測試過程質量,如測試方案是否全面,測試時間評估是否合理,測試進度是否正常等。這裏用測試進度爲例說明測試過程質量,如,原計劃測試3天完成全部功能測試,但實際因環境等問題,5天才完成功能測試。這勢必影響其餘測試活動。P1orm
結果質量,比較簡單,用數聽說話,主要包括缺陷個數,缺陷等級,測試覆蓋率,測試經過率(冒煙經過率、總用例經過率),遺留問題等。目前,杭研QA的qms系統可以提供這些數據,能夠到qms上把這些數據截圖貼到上線前質量評估郵件中,對想重點說明的數據,用文字說明和畫圖工具重點標註,引發項目組成員的注意。P0
主觀評價就是負責這個模塊的開發和測試人員對軟件質量的主觀感覺。不要小看這個主觀感覺,它包括了軟件開發過程當中每項活動的綜合感覺,對這些功能負責的一線工程師,項目經理等成員最有發言權。上面提到過,QA作質量評估一般會持保守的態度,經過信心指數的投票能讓項目組成員更積極的交流,增強你們對質量的統一認知。固然,PM須要特別關注信心不高的投票,深挖緣由。P0
咱們須要對上面說的過程質量、結果質量和主觀評價三項依次進行質量打分,最終給出全面的質量評價。對上線前的質量評估,咱們更看中結果質量和主觀評價;對整個軟件的質量評估,咱們更看中過程質量和結果質量。特別是進行質量改進時,過程質量更爲重要。
總結回顧:
QA必定要進行軟件上線前的質量評估,能夠從過程質量、結果質量和信心指數三方面進行評估,提供多維度的數據支撐,並給出專業的建議。
網易雲免費體驗館,0成本體驗20+款雲產品!
更多網易技術、產品、運營經驗分享請點擊。
相關文章:
【推薦】 非對稱加密與證書(上篇)
【推薦】 Puppeteer入門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