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全球區塊鏈最有影響力人物排行榜TOP10

image

每一年底全球最熱門的區塊鏈媒體Coindesk都會投票選出區塊鏈年度最具影響力人物。 2017年都有誰呢?git

1

反派—吳忌寒 Jihan Wu

image

image

image

吳忌寒,現比特大陸CEO,系業內公認的比特幣佈道者。 85後的吳忌寒北大經濟學畢業,早在2011年就接觸到了比特幣,他是國內第一個把中本聰的論文翻譯成中文的人,他的翻譯也是目前流傳最廣的版本。他與長鋏等人一同創立了巴比特,以後建立了礦機芯片公司比特大陸。比特大陸常在國內被稱爲「世界最具價值的區塊鏈公司」,比特大陸也擁有世界最大的比特幣礦池蟻池 (AntPool)。網絡

2017年8月,擁有大算力的比特幣大陸成功趕在其餘對手以前,對比特幣作了一次分叉,一種依託於比特幣主鏈的新貨幣—BCH比特幣現金誕生了。Coindesk對此的描述是:經過對開源進行一些修改,他創造出了一個幾天內價值達到50億美圓的網絡。架構

然而, 與比特幣核心開發者Core團隊關於比特幣技術發展路線的分歧,加上他的直言不諱和強大影響力,是他始終處於輿論風暴中心。2017年,香港協議談判破裂、Bitcoin Unlimited的失敗,BCH的推出,爭論更加惡化,吳忌寒曾在Twitter、Reddit等平臺上,對「敵人」破口大罵,好比著名的 "Fuck your mother if you want fuck"。框架

另外一方面,不少人確定了吳忌寒與比特大陸在商業上的成功,比特大陸不只銷售挖礦硬件,還擁有世界最大的比特幣礦池蟻池 (AntPool)。然而與此同時,比特大陸也面臨一個嚴厲批評:吳忌寒並不能處理開源生態與私營企業的利益衝突。吳忌寒本身也曾表示:不止他對開源文化不感冒,在整個中國它都不受歡迎。機器學習

不一樣的人看到了不一樣的吳忌寒,有人看到的是一個反派,有人認爲他是一位積極的資本家,對比特幣現金支持者來講,他則是一個英雄。Coindesk結尾點評道,「英雄仍是反派,其實取決於你評判的角度」。學習

2

日行者—琥珀姐 Amber Baldet

image

image

image

Amber Baldet是JP摩根區塊鏈負責人。她畢業於佛羅里達大學,獲政治科學與經濟學雙學位,2009年入職JP摩根,在此期間,她接觸到不少聚焦於機器學習、雲基礎架構的技術團隊。2011年,她第一次據說了比特幣,而後就開始在JP摩根中尋找開展這個項目的機會,最終她成爲一個新產品開發團隊成員。區塊鏈

衆所周知,區塊鏈與金融存在一個明顯的矛盾—隱私與去中心化之爭。而Amber Baldet是怎麼作的?「2016年,Amber Baldet一直在挑戰着銀行在區塊鏈領域做用的固有印象,模糊了公有鏈與私有鏈社羣間的界限,爲二者之間的合做溝通創立了新橋樑。」好比說,2017年3月,JP摩根聯合微軟、英特爾等企業成立了企業以太坊聯盟(EEA)。網站

Coindesk選其上榜的理由是,她是惟一一位企業區塊鏈項目工做者,並但願她成爲調和區塊鏈與金融行業之間明顯矛盾的人選。ui

3 逆向投資者—埃裏克·沃里斯 Erik Voorhees

image

image

image

Erik Voorhees彷佛老是有點與他人步調不一致。做爲技術早期的一個支持者,Voorhees多是一個特立獨行的人,由於他不只保持了並增強了與行業的關聯性,同時爲加大程序塊尺寸和推出項目奮鬥,而這些在他們當時的時代都是很超前的。儘管如此,這隻「狡猾的狐狸」也沒有陷進爭議的漩渦中。Voorhees在2017年的時候得到了勝利,當年他擁有了一家區塊鏈公司ShapeShift,旗下共有五款產品,包括以太坊上的綜合資產組合、硬件存儲產品、數據提供者等,目前僱員50人。Coindesk認爲他是早期爲數很少可以適應改變的支持者之一。加密

早期比特幣參與者身上老是懷揣着一種理想化的情懷—無政府主義,Erik Voorhees也是如此。2015年,他曾撰寫長文駁斥以Gary North爲表明的關於「比特幣是龐氏騙局」的指責,文中他寫道,「歸根到底,比特幣是理念之爭。我尊重你避免波動性的我的偏好和堅持將貴金屬、法幣做爲你的貨幣選擇的態度,爲何你不能尊重我避免銀行系統無休止的騷擾和入侵的我的偏好呢?」

他認爲,相較於「貨幣」角色,比特幣的價值還體如今去中心化記帳和支付系統,僅僅由於波動性而否定比特幣的價值不穩當。

4 禪師—Peter Wuille

image

image

image

Peter Wuille 是比特幣的核心開發者,也是Blockstream的聯合創始人。

若是說比特幣在2017年夏天經歷了它最重大和最具備爭議性的改變,那麼這場演變能夠追溯到一個開發者:Pieter Wuille。他仍有點神祕。在一個不乏自負和咆哮的行業裏,Wuille倒是不同凡響,他選擇用他編寫的代碼來替他發聲。

比特幣的主要維護人員Nicholas Dorier認爲在推進比特幣發展方面,Pieter Wuille有着第六感,「能夠預知行業明年將會發生什麼,並將重點放在短時間工做上。」據瞭解,Pieter Wuille正在倡導聚合簽名(signature aggregation)變革,這將可能成爲比特幣下一個改進方向。而他正在寫一個具體的比特幣改進提議 (BIP) 。

仍是如同其餘開發人員和加密愛好者,Pieter Wuille認爲比特幣將可能創造更理想化的將來世界。「它將展現技術能夠取代第三方中介,消除系統性風險。」同時,他也表示,許多人仍然不瞭解比特幣,尚未準備好成爲主流,隱私性、擴展性問題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若是這些問題不解決,他擔憂,比特幣會走向毀滅。在那以前,他會不停地作好修補工做。

5 建築師—姚前 Qian Yao

image

image

image

姚前,原人民銀行科技司副司長,現任中國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

2017年,中國對虛擬貨幣採起了一系列監管行動,禁止ICO,關閉國內比特幣交易所,世界上最大最繁榮的虛擬幣生態遭到重創,這能夠說是比特幣歷史上一次最大的地震。若是說中國正在成爲一個脫離加密貨幣世界的範本,那姚前也許是它們最大的資產。這個負責爲中國從新思考比特幣的人並非被隨意受權的,他好像對加密貨幣瞭解透徹。這是coindesk對姚前上榜理由的陳述。

2017年5月,姚前發佈的一篇文章在國內外都受到了普遍關注。在這篇文章中,

姚前勾勒出了兩個將來:一個是央行成爲惟一數字貨幣發行方,另外一個是央行受權商業銀行發行數字貨幣。coindesk將此視做中國釋放的正面信號,「姚前以及他背後的央行高層,對於比特幣和區塊鏈態度仍是比較寬容的。」

另外,姚前認爲嚴厲整頓交易所只會刺激場外交易,因此毫無心義。這和其餘許多他的同僚觀點也是很是不一樣的。

6 牛仔—Joe Lubin

image

image

image

既是警察又是罪犯?無論怎樣,Joe Lubin在加密貨幣」狂野的西部」中彷佛是正確的。他領導的公司ConsenSys既是以太坊項目的孵化地,又是改變世界的革命地。Lubin在2017年並不缺少影響力,他推出了第一批成功的以太幣,並贏得了無數企業的支持。若是說以太坊創始人Vitalik設想了一個新的世界,那麼Joe Lubin可能正在殖民一統這個世界。

以上是Coindesk對Joe Lubin的上榜理由描述。

Lubin進入區塊鏈的世界並不算太早。上世紀90年代末,他在高盛私人財富管理部分擔任技術副總裁。2001年,世貿中心的恐怖襲擊讓他從新評估起世界組織機制,受到Ayn Rand書籍的啓發,他開始思考:爲何中心化有時候會製造悲劇,替代機制什麼時候會產生做用?

而這些問題在他2014年1月1日看到以太坊白皮書時獲得解答,他很快便吃透了區塊鏈。在2015年6月以太坊創世區塊問世時,他已經創建了ConsenSys。

在打造超越邊界的影響力方面,他還作了兩件事。爲了知足日益增加的就業需求,2017年7月,ConsenSys學院宣告成立。此外,他們也推進了企業以太坊聯盟的成立。

對於將來,在Joe Lubin看來,公司的整體框架已經接近完成,發展空間和技術基本確立,將來的戰略將不會發生重大改變。

7 代幣低語者—Naval Ravikant

image

image

image

Naval Ravikant是硅谷知名天使投資人,他投資了100多家創業公司,其中的獨角獸公司有Twitter、Uber等。此外,他也是Angelist的創始人兼CEO,AngelList創立於2010年,是一個幫助早期創業公司得到合格投資者融資資金的平臺。

若是說加密數字貨幣資產是‘有史以來最瘋狂的泡沫’,那麼Naval Ravikant能夠說是這場運動的元老級政治家。Ravikant在2017年並無過多討論創業公司,可是卻發佈了37條區塊鏈相關的Twitter。 他大膽預言區塊鏈將取代網絡和市場,他認爲縱觀人類歷史發展能夠發現,資金(以及宗教、公司、道路、電力等等)都是不一樣類型的網絡,從某種意義來講,隨着加入這個網絡的人愈來愈多,參與者所得到的價值也會愈來愈高。

2017年,Naval Ravikant一項特別重要的成就就是在5月份推出的CoinList,做爲AngelList的一個分支,在早期融資中,SEC定義的合格投資者淨資產至少100萬美圓,或者收入20萬美圓。CoinList鏈接ICO團隊與這類更成熟的投資者。

Coindesk 認爲,Naval Ravikant爲創新的加密數字貨幣項目新浪潮打開了一扇門,並對從2015年對比特幣進行修正後已經被關在硅谷門外的這一行業起到了重要的推進做用。

8 好人—李啓威 Charlie Lee

image

image

image

李啓威 ,麻省理工學院畢業,美籍華人,萊特幣創始人。

2011年,李啓威在谷歌工做期間受到比特幣的啓發,基於一樣的去中心化數字貨幣原理開發了萊特幣。

2017年末,在這個全球第五大加密貨幣大漲75倍之際,李啓威在社交新聞網站Reddit發貼稱,他在過去幾天中全數出售了本身手中的萊特幣,並捐出了所得款項。他表示出售並不表示他再也不看好萊特幣,而只是爲了不「利益衝突」。 多年來,每當本身談論萊特幣價格,不管好的仍是很差的,都有人指責他是爲了圖謀我的利益。甚至有人認爲他在作空萊特幣!因此他認爲從某種意義上,對他來講,持有萊特幣和評論它是一種利益衝突,由於他在這個圈子有這麼大的影響力。

並且,李啓威表示:「萊特幣讓我在經濟上受益良多,個人情況已經夠好了,再也不須要把我的財務情況與萊特幣的成功與否聯繫起來」。 如今他手頭除了幾枚收藏貨幣以外,已經再也不持有任何萊特幣,「我依然會把全部時間花在萊特幣上,萊特幣騰飛時,我仍然會以多種不一樣的方式得到回報,只是不經過直接持有的方式。」

coindesk 認爲李啓威此舉是這個以瘋狂著稱的市場中的理性的聲音。

9 恐龍—Jamie Dimon

image

image

image

「比特幣是一場騙局!」 2017年9月,JP摩根CEO Jamie Dimon 在一場會議裏的這短短的一句話,馬上引發了行業地震。他在這以後還屢次表示,比特幣毫無價值,他警告「包括他女兒在內的愚蠢的比特幣買家們」最終將付出代價,而且他認爲政府最終將關閉比特幣交易。 然而,Coindesk認爲,偏偏是他的這些話將比特幣話題引入了華爾街,這好像讓比特幣成了一頭掙脫了束縛的野獸,霸氣地攀上了10000美圓的新高度。

到了2017年末,Jamie Dimon的觀點發生了一些變化,他表示:「每一個人對比特幣都持有不一樣的見解,我仍然對其持懷疑態度,但若是控制和管理得當,我對加密數字貨幣的使用持開放態度。」

值得注意的是,JP摩根彷佛是將比特幣與區塊鏈割裂開來了。做爲世界頂級的金融服務機構,它在區塊鏈方面的投入有目共睹。2015年初它就對區塊鏈產生了興趣,招聘專家、加入R3聯盟、與Digital Asset Holdings公司合做開展區塊鏈貸款項目、推進成立EEA和企業級區塊鏈項目Quorum,而今年全球區塊鏈最有影響力人物排行第九名的人物榜單的第九名的Amber Baldet,也正是JP摩根Quorum項目的負責人。

10 路人—比特幣舉牌男 Bitcoin sign guy

image

image

image

2017年夏某日,美聯儲主席Janet Yellen正爲舊金山市政廳爲國會做陳述,忽然在她身後幾排的位置,一神祕男子手持一張寫了「Buy Bitcon(購買比特幣)」的黃色信紙出如今畫面。沒有人知道他是誰,可是該照片瞬間傳遍網絡,他的行爲贏得了幣圈人士的普遍讚揚。

此後你們知道比特幣舉牌男確實是加密數字貨幣愛好者一枚,有一個號稱是舉牌男友的傢伙曾出現貼出了給舉牌男捐款的地址,然而你們並不信,直到後來舉牌男本身又出現,同時展現了那張「Buy Bitcon」黃色信紙和本身的捐款地址。捐款紛至踏來,短短四小時,比特幣舉牌男就就收到了近1萬美圓的捐款,固然這些捐款都是一些零碎比特幣。

「在這個傢伙高舉標誌的時候,比特幣社區正在混戰,他的行爲打破了互聯網壁壘,也昇華了慘遭內戰蹂躪的比特幣精神。」 這是Coindesk給出的他的上榜理由。

(聲明:轉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做,風險自擔。)

(內容來源:區塊鏈校長          轉自:doc)

如下是咱們的社區介紹,歡迎各類合做、交流、學習:)

image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