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ID的多種實現

RAID的誕生

由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在1988年,發表的文章:「A Case for Redundant Arrays of Inexpensive Disks」。文章中,談到了RAID這個詞彙,並且定義了RAID的5層級。伯克利大學研究目的是反映當時CPU快速的性能。CPU效能每一年大約成長30~50%,而硬磁機只能成長約7%。研究小組但願能找出一種新的技術,在短時間內,當即提高效能來平衡計算機的運算能力。工具

RAID:Redundant Arrays of Inexpensive(Independent) Disks
多個磁盤合成一個「陣列」來提供更好的性能、冗餘,或者二者都提供性能

RAID功能

提升IO能力
磁盤並行讀寫
提升耐用性
磁盤冗餘來實現操作系統

RAID實現的方式

外接式磁盤陣列:經過擴展卡提供適配能力
內接式RAID:主板集成RAID控制器,安裝OS前在BIOS裏配置
軟件RAID:經過OS實現blog

RAID級別

多塊磁盤組織在一塊兒的工做方式有所不一樣
RAID-0:也稱爲條帶卷stripip

讀、寫性能提高
可用空間:100%
無容錯能力
最少磁盤數:2個或以上it

RAID-1:擴展

讀性能提高、寫性能略有降低
可用空間:1/n
有冗餘能力
最少磁盤數:2個或以上軟件

RAID-4
增長一塊奇偶校驗盤
配置

RAID-5:
RAID5是RAID4的升級版,把數據和相對應的奇偶校驗信息存儲到組成RAID5的各個磁盤上,而且奇偶校驗信息和相對應的數據分別存儲於不一樣的磁盤上。
並行

讀、寫性能提高
可用空間 1-1/n
最少三塊磁盤

RAID-6:

讀、寫性能提高
可用空間:1-2/n
有容錯能力:容許最多2塊磁盤損壞
最少磁盤數:4, 4+

RAID-10:

讀、寫性能提高
可用空間:N*min(S1,S2,...)/2
有容錯能力:每組鏡像最多隻能壞一塊
最少磁盤數:4, 4+

RAID-01
多塊磁盤先實現RAID0,再組合成RAID1

RAID-50

多塊磁盤先實現RAID5,再組合成RAID0

JBOD:Just a Bunch Of Disks

功能:將多塊磁盤的空間合併一個大的連續空間使用
可用空間:sum(S1,S2,...)

RAID7
能夠理解爲一個獨立存儲計算機,自身帶有操做系統和管理工具,能夠獨立
運行,理論上性能最高的RAID模式

經常使用級別:

RAID-0, RAID-1, RAID-5, RAID-10, RAID-50, JBOD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