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的EIGRP術語
FD——指的是到達目標網絡的全部路徑中最小的度量值。
AD——指的是鄰居路由器通告的到達目標網絡的度量值。
後繼路由——也就是最佳路徑,指的是擁有最小度量值FD的路由。
可行後繼路由——指的是在全部非後繼的備份路由中,知足AD小於FD的路由。
後繼站——指的是後繼路由的下一跳鄰居路由器。
可行後繼站——指的是可行後繼路由的下一跳鄰居路由器。
注意:FD AD指的是度量值,後繼和可行後繼,能夠指後繼路由和可行後繼路由,也能夠指後繼站和可行後繼站,兩者是一致的。
要成爲FS可行後繼的條件,下一跳路由器前往目標網絡的AD必須小於當先後繼路由的FD.
二、在EIGRP中,有五種類型的數據包
HELLO:以組播的方式發送,用於發現鄰居路由器,並維持鄰居關係。
更新(update):當路由器收到某個鄰居路由器的第一個HELLO包時,以單點傳送方式回送一個包含它所知道的路由信息的更新包。當路由信息發生變化時,以組播的方式發送一個只包含變化信息的更新包。注意,兩個更新包的內容不同。
查詢(query):當一條鏈路失效,路由器從新進行路由計算但在拓撲表中沒有可行的後繼路由時,路由器就以組播的方式向它的鄰居發送一個查詢包,以詢問它們是否有一條到目的地的可行後繼路由。
應答(reply):以單點的方式回傳給查詢方,對查詢數據包進行應答。
確認(ACK):以單點的方式傳送,用來確認更新、查詢、答覆數據包,以確保更新、查詢、答覆傳輸的可靠性。
三、主動狀態 (active state):正常狀況下路由處於被動狀態,當路由器失去了到達一個目的地的路由,而且沒有可行後繼可利用時,該路由進入主動狀態,是一條不可用的路由。當一條路由處於主動狀態時,路由器向全部鄰居發送查詢來尋找另一條到達該目的地的路由。
四、工做原理:
路由初始發現的大體過程:
鄰居路由器之間經過互相發送hello報文,來發現鄰居,創建各自的鄰居列表。鄰居之間互相發送路由表,收到鄰居的路由更新後首先加入到拓撲表中,對於每一目標網絡計算出後繼路由和可行後繼,最後將後繼路由加入到路由表。此過程一直繼續,直到整個網絡的收斂。此過程造成了EIGRP的三張表。
路由失敗時的查詢和應答:
當一條路由不可用時,路由器首先在拓撲表中查找可行後繼路由進行替代。若是沒有可行後繼路由,則此路由從被動狀態變爲主動狀態,路由器會向全部鄰居發送查詢,若是鄰居有前往目的地的路由,則發送一個應答,若是鄰居沒有,則繼續向其鄰居發送查詢。當收到全部鄰居的查詢應答後,將從新計算新的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