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只從業務邏輯角度討論問題,並不是針對具體的共享單車公司。數據庫
事情是這樣的,我在8月31日騎行共享單車回家,並把單車停放在家門口,並確認是鎖上的。app
到今天(9月10日)再次有須要使用共享單車,打開app結果傻眼了,欠費120多元(我餘額12元)。spa
仔細看是31日的行程產生了130多元的費用。code
我第一時間找客戶了(只能發文字提交客服問題,沒有電話客服),客服1分鐘內把行程的130多元費用,改爲0元(感謝)。blog
請看下面截圖:圖片
看到app上顯示的信息,我首先懷疑是我本身使用完以後忘了鎖車別人直接拿車去騎了。it
可是地圖顯示終點就是我家門口。class
也就是說,我花10分鐘的時間騎行到終點後,鎖車了,可是因爲某種緣由直到9月3日系統後臺才記錄行程結束。後臺
我認爲:bug
人騎車速度按15千米/小時算,13分鐘就能夠騎完2千米的路程。
2千米路程騎了4000多分鐘(約3天)
,走路都比這速度快。所以我認爲這是一個業務邏輯上的bug,後臺可能須要添加一些檢測邏輯
:
好比:
檢測到數據庫中
該車輛是開鎖狀態
的,可是gps
數據長期沒有變化
,則應該在數據庫中找到當前使用該車輛的用戶,向用戶發出
「可能忘了鎖車」的警告信息
,引導用戶確認鎖車,避免產生沒必要要的額外費用。
再次強調: 只討論業務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