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時,面試官若是想考查你機算機網絡學得怎麼樣,怎麼說也得問下TCP三次握手的過程吧?面試
so, 我4月24號就開始複習計算機網絡,斷斷續續複習了3天吧。算法
ISP: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因特網服務提供商數據庫
Eg: 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和中國移動瀏覽器
路由器是一種專用計算機。路由器實現分組交換(packet switching)的關鍵構件。其任務是轉發收到的分組。緩存
網絡分類安全
OSI,TCP/IP,五層協議的體系結構,以及各層協議服務器
OSI分層 (7層):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絡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應用層。網絡
TCP/IP分層(4層):網絡接口層、 網際層、運輸層、 應用層。ide
五層協議 (5層):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絡層、運輸層、 應用層。oop
結合OSI和TCP/IP產生了一個五層結構,分別爲: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絡層、傳輸層和應用層。Internet就是採用的TCP/IP協議
每一層的做用以下:
頻分複用:全部用戶在一樣的時間佔用不一樣的頻率帶寬。
時分複用:全部用戶在不一樣的時間佔用一樣的頻帶寬度。
點對點信道的數據鏈路層的協議數據單元--幀
數據鏈路層的三個基本問題:
幀的數據部分長度上限--最大傳送單元MTU(Maximum Transfer Unit)
CRC是一種檢錯方法,FCS是添加在數據後面的冗餘碼。
PPP協議:用戶計算機和ISP進行通訊時所使用的數據鏈路層協議。
PPP幀的格式:75頁
適配器(網卡):負責把幀發送到局域網 及 從局域網接收幀
適配器接收和發送各類幀不使用計算機的CPU,適配器上面裝有處理器和存儲器(包括RAM和ROM)
廣播通訊方式:當一臺計算機發送數據時,總線上的全部計算機都能檢測到這個數據。
CSMA/CD協議:一個站不可能同時邊發送和接收(但必須邊發送邊監聽信道)
發送的不肯定性:每個站在本身發送數據以後的一小段時間內,存在着遭遇碰撞的可能性。這一小段時間是不肯定的,它取決於另外一個發送數據的站到本站的距離。
爭用期(碰撞窗口):以太網的端到端往返時間2i
通過爭用期這段時間尚未檢測到碰撞,才能確定此次發送不會發生碰撞。這時,就能夠放心把這一幀數據順利發送完畢。
以太網的爭用期肯定爲51.2us
以太網規定了一個最短幀長64字節,即512bit。若是發送的數據很是少,那麼必須加入一些填充字節,使幀長不小於64字節。
以太網在發送數據時,若是在爭用期(共發送了64字節)沒有發生碰撞,那麼後續發送的數據就必定不會發生衝突。
凡長度小於64字節的幀都是因爲衝突而異常停止的無效幀。
若是在爭用期內檢測出發生了碰撞,那麼還要再推遲一段時間再把這個暫時保留的幀和重傳一次。
適配器有過濾功能:從網絡每收到一個MAC幀就先用硬件檢查MAC幀中的目的地址。若是是發往本站的幀則收下,不然就將此幀丟棄。
"發往本站的幀"包括以下三種幀:
硬件地址(或稱爲物理地址/MAC地址)。
在生產適配器時,這種6字節的MAC地址已被固化在適配器的ROM中。
MAC幀的格式:92頁
集線器:使用集線器的以太網在邏輯上還是一個總線網,各站共享邏輯上的總線,使用的仍是CSMA/CD協議。一個集線器有許多接口。
數據鏈路層擴展以太網要使用網橋(bridge)。網橋工做在數據鏈路層,根據MAC幀的目的地址對收到的幀進行轉發和過濾。
網橋依靠轉發表來轉發幀。轉發表也叫作路由目錄 or 轉發數據庫。 95頁
透明網橋(transparent bridge):目前使用得最多。不用人工配置轉發表,網橋就能工做。是一種即插即用設備。
網橋經過自學習算法(self-learning)處理收到的幀(逐步創建起轉發表),而且按照轉發表把幀轉發出去。 98-重要
以太網交換機其實是一個多接口的網橋。
交換機最大優勢:每一個接口到主機的帶寬是10Mb/s。對於擁有N對接口的交換機的總容量爲N*10Mb/s.
以太網幀格式:102頁
虛擬局域網VLAN是由一些局域網網段構成的與物理位置無關的邏輯組,這些網段有共同的需求。虛擬局域網協議容許在以太網的幀格式中插入一個4字節的標識符,稱爲VLAN標記(tag)。用來指明發送該幀的工做站屬於哪個局域網。
A類地址網絡號:126個,即2^7-2=126;
減2的緣由:IP地址中全0表示"本網絡"。網絡號爲127(0111 1111)保留做爲本地軟件環回測試(loopback test)本主機的進程之間的通訊之用。
A類地址主機號佔3字節,所以每個A類網絡中的最大主機數是2^24-2;
減2的緣由:全0的主機號字段表示該IP地址是"本主機"所鏈接到的單個網絡地址;
(一主機的IP地址爲5.6.7.8,則該主機所在的網絡地址是5.0.0.0)
而全1表示"全部的",所以全1的主機號字段表示該網絡上的全部主機。
路由器老是具備兩個或兩個以上的IP地址。即路由器的每個接口都有一個不一樣網絡號的IP地址。 121頁
ARP是地址解析協議,簡單語言解釋一下工做原理。
一、首先,每一個主機都會在本身的ARP緩衝區中創建一個ARP列表,以表示IP地址和MAC地址之間的對應關係。
二、當源主機要發送數據時,首先檢查ARP列表中是否有目的主機的IP地址。若是有,就在ARP高速緩存中查出對應的硬件地址,再把這個硬件地址寫入MAC幀,而後經過局域網把該MAC幀發往此硬件地址。
若是沒有,就向本網段的全部主機發送ARP數據包,該數據包包括的內容有:源主機IP地址,源主機MAC地址,目的主機的IP地址。
三、當本網絡的全部主機收到該ARP數據包時,首先檢查數據包中的IP地址是不是本身的IP地址,若是不是,則忽略該數據包,若是是,則首先從數據包中取出源主機的IP和MAC地址寫入到ARP列表中,若是已經存在,則覆蓋,而後將本身的MAC地址寫入ARP響應包中,告訴源主機本身是它想要找的MAC地址。
四、源主機收到ARP響應包後。將目的主機的IP和MAC地址寫入ARP列表,並利用此信息發送數據。若是源主機一直沒有收到ARP響應數據包,表示ARP查詢失敗。
廣播發送ARP請求,單播發送ARP響應。
IP地址與子網掩碼相與&獲得主機號
網際控制報文協議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ICMP報文的種類有兩種,即ICMP差錯報文和ICMP詢問報文
ICMP詢問報文:
PING:用來測試兩個主機之間的連通性。
ping是應用層直接使用網絡層ICMP的一個例子。它沒有經過運輸層的TCP或UDP
RIP與OSPF
虛擬專用網
對於這些僅在機構內部使用的計算機就能夠由本機構自行分配其IP地址。這就是說,讓這些計算機使用僅在本機構有效的IP地址(稱爲本地地址),而不須要向因特網的管理機構申請全球惟一的IP地址(稱爲全球地址)。這樣就能夠大大節約寶貴的全球IP地址資源。
專用地址(private address):只能用於一個機構的內部通訊,而不能用於和因特網上的主機通訊。即專用地址只能用做本地地址而不能用做全球地址。
在因特網中的全部路由器,對目的地址是專用地址的數據報一概不進行轉發。
專用地址:
TCP和UDP的區別?
TCP提供面向鏈接的、可靠的數據流傳輸,而UDP提供的是非面向鏈接的、不可靠的數據流傳輸。
TCP傳輸單位稱爲TCP報文段,UDP傳輸單位稱爲用戶數據報。
TCP注重數據安全性,UDP數據傳輸快,由於不須要鏈接等待,少了許多操做,可是其安全性卻通常。
DNS域名系統,簡單描述其工做原理。
域名服務器是保存網絡中全部主機域名和對應IP地址,並將域名轉換爲IP地址的服務器。
面向鏈接和非面向鏈接的服務的特色是什麼?
面向鏈接的服務,通訊雙方在進行通訊以前,要先在雙方創建起一個完整的能夠彼此溝通的通道,在通訊過程當中,整個鏈接的狀況一直能夠被實時地監控和管理。
非面向鏈接的服務,不須要預先創建一個聯絡兩個通訊節點的鏈接,須要通訊的時候,發送節點就能夠往網絡上發送信息,讓信息自主地在網絡上去傳,通常在傳輸的過程當中再也不加以監控。
端口及對應的服務?
TCP對應的協議和UDP對應的協議
TCP對應的協議:
UDP對應的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