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的top下buffer與cache的區別

buffer:
   緩衝區,一個用於存儲速度不一樣步的設備或優先級不一樣的設備之間傳輸數據
的區域。經過緩衝區,可使進程之間的相互等待變少,從而使從速度慢的設備讀入數據
時,速度快的設備的操做進程不發生間斷。
cache:
      當你讀寫文件的時候,Linux內核爲了提升讀寫性能與速度,會將文件在內存中進行緩存,
這部份內存就是Cache Memory(緩存內存)。即便你的程序運行結束後,Cache Memory也不會
自動釋放。這就會致使你在Linux系統中程序頻繁讀寫文件後,你會發現可用物理內存會不多。
其實這緩存內存(Cache Memory)在你須要使用內存的時候會自動釋放,因此你沒必要擔憂沒有
內存可用。若是你但願手動去釋放Cache Memory也是有辦法的
 
 
咱們使用的 LinuxWindows可不太同樣,用top命令得出來的可能不是真實使用的內存,用free命令第二行纔是系統真實使用的內存
 
在終端中敲入:free
顯 示: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    255268 238332  16936    0      85540    126384
-/+ buffers/cache:26408  228860 系統的總物理內存:255268Kb(256M),但系統 當前真正可用的內存並非第一行free 標記的 16936Kb,它僅表明未被分配的內存。 咱們使用total一、used一、 free一、used二、free2 等名稱來表明上面統計數據的各值,一、2 分別表明第一行和第二行的數據。 total1:表示物理 內存總量。 used1:表示總計分配給緩存(包含buffers 與cache )使用的數量,但其中可能部分緩存並未實際使用。 free1:未被分配的內存。 shared1:共享內存,通常系統不會用到,這裏也不討論。 buffers1: 系統分配但未被使用的buffers 數量。 cached1:系統分配但未被使用的cache 數量。buffer 與cache 的區別見後面。 used2:實際使用的buffers 與cache 總量,也是實際使用的內存總量。 free2:未被 使用的buffers 與cache 和未被分配的內存之和,這就是系統當前實際可用內存。 能夠整理出以下等式: total1 = used1 + free1 total1 = used2 + free2 used1 = buffers1 + cached1 + used2 free2 = buffers1 + cached1 + free1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