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untu14.04系統安裝、NVIDIA顯卡驅動安裝及CUDA8.0、Cudnn5.1的環境搭建

安裝環境hp-Z440工做站、64Ubuntu14.04(64Ubuntu16.04)Cuda8.0Cudnn5.1Nvidia GeForce GT 705Tesla K40chtml

本文可解決的問題:如何徹底清空硬盤數據、Ubuntu系統啓動U盤的製做、Ubuntu14.04系統安裝、Ubuntu系統無線上網環境配置、NVIDIA驅動的安裝、Cuda8.0環境安裝與配置、Cudnn 5.1的安裝及配置。linux

通過:因爲項目須要,咱們須要在Ubuntu系統上搭建tensorflow版的faster rcnnUbuntu系統,和Windows系統相比,這款系統能根據我的需求定製,空間小,可是因爲使用範圍較小,維護人員少,故而系統不夠穩定。在安裝Ubuntu系統的痛苦過程當中(大概花了一週咱們從14.04版裝到16.04版後來又因爲某種條件限制又裝回14.04版),因爲安裝環境的差別,咱們大體遇到了如下幾個問題:(1)安裝14.04版後界面分辨率選項只有一個不可調、安裝更新顯卡驅動後依然出現這種狀況;(2)通過屢次安裝,上述問題仍然未能解決,桌面顯示不便於使用。因而,咱們選擇安裝16.04版本,分辨率選項依然只有一個,但桌面顯示比以前要好不少。因爲當時網上下載的16.04版內核版本是4.10不太適合咱們使用。(有人在博客中提出以前NVIDIA驅動不能與內核4.10Ubuntu16.04兼容,後來又在回覆個人評論中提出下載NVIDIA官網最新驅動是能夠兼容的);(3)咱們想要找到內核版本爲4.4Ubuntu16.04,找了好久並未找到,因爲在網上下載鏡像文件時並未提供系統內核信息,咱們只能等裝好系統後用uname –r命令查看系統內核。後來東找西找在官網找了Ubuntu16.04,官網介紹裏說內核是4.4,因而咱們開始安裝這個系統,然而,此次安裝我花了兩天才安上發現內核也是4.10,出現不少問題。好比,惟一一次我順順利利裝好重啓後發現竟然進到我以前安裝的Ubuntu16.04裏去了(由於以前Ubuntu16.04裏有我保存的文件被我發現了),但是在安裝系統過程當中我在步驟中選擇了卸載以前Ubuntu16.04版本啊,當時很懊惱,沒法解決;還有,報錯PXE-E61Media test failure, check cablePXE-MOFExiting Intel Boot Agent,當時按照網上解決辦法更改bios設置,將硬盤設爲第一啓動設備解決了這個問題。而後,我重作鏡像從新安裝,但是又報了與Ubuntu系統自帶通用顯卡驅動nouveau相關的錯誤:8.202321] nouveau 0000:02:00.0:bus:MMIO read of 00000000 FAULT at 3e6684[IBUS],對於一個新手,這個問題太犯難了,並且百度根本搜不到解決方法,這時咱們仍是可以進入到安裝界面的,可是老是安裝不上,有時會提示安裝程序崩潰,不得不說這個系統是真的不夠穩定。因爲每次安裝失敗再安裝發現又遇到新的問題,好比,連安裝界面都不能進去了,我猜想安裝過程會損壞U盤鏡像?(若是有讀者知曉這個問題能夠留言告訴我,表示感謝!)固然我不肯定,因而我只能重作鏡像、從新安裝,裝了一天從早到晚,並未裝上;(4)後來,在導師的當機立斷下,換顯卡,猜想是顯卡支持很差致使的。hp-Z440工做站自帶的獨顯是Quadro K620,當時導師猜想Quadro系列顯卡並很少見,也許是Ubuntu系統對它的支持很差。七找八找,把獨顯換成了Nvidia GeForce GT 705。(說明一下:hp-Z440工做站自帶獨顯Quadro K620、主板集成顯卡,另外咱們因爲要跑深度學習相關實驗,又擴展了一塊顯卡Tesla K40c,這樣一來咱們的主機上一共有三塊顯卡)更換顯卡後,咱們又從新安裝了內核版本爲4.4Ubuntu14.04,隨後裝了相關顯卡驅動、以及配置Cuda8.0cudnn環境、一鼓作氣,大功告成!!!ios

感謝:感謝導師爲我耐心解答各類問題,督促我,與我一塊兒解決實際問題!!!此次裝機過程,學會了不少實用技能,好比拆電腦,瞭解電腦主機構造,熟悉Linux命令等等!!!web

參考blogubuntu

1.http://www.linuxidc.com/Linux/2016-11/137561.htmwindows

2.http://blog.csdn.net/tianrolin/article/details/52830422服務器

3.https://zm12.sm-tc.cn/?src=l4uLj8XQ0J2TkJjRnIybkdGRmovQis%2FOzsfHxsbKzdCejYuWnJOa0Juai56Wk4zQyMjIy8nJycc%3D&uid=78161a137e5bc7faf84f0891713f6af1&hid=626f990e7694c604eb9ffdb49ce83eee&pos=6&cid=9&time=1515330695977&from=click&restype=1&pagetype=0000000002000408&bu=web&query=%E6%AD%A3%E5%9C%A8%E8%AE%BE%E7%BD%AENVIDIA%E2%80%93diag%E2%80%93driver%E2%80%93local%E2%80%93repo&mode=&v=1&force=true&wap=false&uc_param_str=dnntnwvepffrgibijbprsvdsdichei網絡

4.http://blog.csdn.net/zafir_410/article/details/73188228編輯器

5.http://blog.csdn.net/weixin_38208741/article/details/71459257ide

6.http://wxhp.org/ubuntu-install-nvidia-official-drivers.html

7.http://m.zhimengzhe.com/linux/161425.html

8.https://m.jb51.net/os/Ubuntu/331812.html

本文做者吳疆,轉載請備註!

安裝步驟以下:

1、 徹底清空硬盤數據

前面提到,在某次裝好系統後重啓竟然進到以前裝的系統,可我在安裝Ubuntu系統這一步(如圖所示)我選擇卸載後(若以前安裝過Ubuntu系統纔有「卸載」這個選項,下圖是我格式化硬盤後的選擇界面,此時提示該硬盤未裝過系統,故無上述「卸載…」)

而後再關機重啓再從新進入安裝頁面重複過程在這一頁面裏選其餘選項。以前安裝過程從未出現過這種進入到舊系統的狀況(按理說這裏選擇卸載以前的系統是能夠將以前系統徹底刪除乾淨的),因此一直覺得是徹底清空的。因爲高級格式化(普通的格式化都是高格)沒法徹底恢復硬盤,咱們想用低格工具對硬盤進行低格,找到window7 啓動盤想用內帶的diskgenius DOS版裏的LFORMAT命令對硬盤進行低格,發現沒法識別該硬盤,或許是因爲此種操做沒法識別固態硬盤?因而導師想了一招,把winhex工具放在window7 啓動盤裏進入系統,使用winhex工具對硬盤進行填0操做,具體填0操做以下:菜單欄選「工具」下的磁盤編輯器,在物理媒介裏選擇要填0的硬盤後點擊「是」,隨後在菜單欄選「編輯」下的「全選」選中硬盤內的數據,接着在菜單欄選「編輯」下的「填入選塊」,默認是填入「00」,直接點擊肯定,通過漫長的時間(咱們1T硬盤花了40min),填0成功,這樣硬盤基本就是恢復到出廠態了。

 

2、 Ubuntu系統啓動U盤的製做

準備好一個格式化(高格便可)過的U盤,官網下載Ubuntu14.04鏡像文件,本人Ubuntu14.04系統網盤連接:https://pan.baidu.com/s/1eT20JZk 密碼:gvdf

下載製做Ubuntu系統啓動U盤工具Universal-USB-Installer-2M左右大小,打開該工具,界面顯示以下:Step1框中選擇UbuntuStep2框中選擇鏡像文件、Step3中選擇格式化後的U盤、Step4拖動到適當位置(如1700M左右),其他均不用再選擇,最後點擊Creat, 通過漫長的等待過程啓動U盤就會作好。

 

3、 Ubuntu14.04系統安裝

插入啓動U盤,進入bios啓動選擇項(如惠普電腦開機按F9),出現以下頁面:

如圖所示有兩種啓動方式UEFILegacy。建議選擇Legacy這種啓動方式,我的裝機過程當中選擇UEFI系統會裝崩。進入後選擇「install Ubuntu」,隨後按照下圖順序依次按提示選擇:

左邊選擇「中文簡體」,點「繼續」

這裏可沒必要勾選選項,直接點「繼續」(圖中我選了安裝第三方軟件,不是必要的)

若是不須要本身分配內存,能夠選第一項,這裏咱們選「其餘選項」來本身手動分配1T的空間,出現以下界面:

點擊「新建分區表」,出現如圖界面:

這時咱們即可以看到空閒狀態的1T硬盤,每次分區首先點擊在空閒的內存空間上,點擊左下方「+」來創建新的分區。本人分區大小爲:主分區掛載/60G)、交換空間(25G)、邏輯分區掛載/boot2G)、 /usr300G)、/home(剩下內存空間大小)。幾個分區的做用:如交換空間至關於windows系統中的虛擬內存;/boot分區系統引導目錄;/usr分區存放用戶的應用程序和文件;/home目錄各用戶各自的文件夾;(值得一提的是ubuntu系統固定的第幾分區就是什麼分區,好比第5分區就是交換空間)

以新建主分區爲例,首先點擊在「空閒」硬盤上,點擊左下角「+」,在彈出界面裏如圖填寫:

點擊肯定便可,其餘分區相似依次進行填寫,具體填寫以下圖所示:

依次填寫完畢後,點擊在/boot」那列上,點擊右下角「如今安裝」。

按提示點擊「繼續」

隨後按照提示依次選擇位置、語言、用戶名及密碼設置便可,接下來只需等待片刻就會提示安裝成功,拔掉U盤,重啓計算機。

一直等待直至提示安裝成功,重啓計算機,若是安裝過程當中提示安裝程序崩潰(以下圖),請不要灰心,從新按步驟再安裝,通常都會成功的,這是Ubuntu系統不夠穩定引發的,我也遇到了幾回。

若是安裝成功,會提示以下界面:

 

4、 上網環境配置

有線狀況下配置網絡比較容易,能夠自行百度參考網上教程。無線狀況下,須要根據無線網卡的型號下載安裝相應驅動程序。以Tenda U12無線U口網卡爲例,將驅動程序zip安裝包拷至/home「用戶名」後,Ctrl+Alt+T快捷鍵打開終端,輸入「ls」命令查看當前目錄內容,輸入「unzip zip文件」,而後cdinstall.sh腳本的位置(可右鍵查看該文件屬性複製其位置),敲入命令sudo sh install.sh,輸入用戶密碼,等待片刻,驅動程序安裝完畢,此時即可插入網卡,鏈接無線網絡。本人無線網卡驅動程序網盤連接:https://pan.baidu.com/s/1dGgOf5J 密碼:b0b4

 

5、 NVIDIA驅動的安裝

看到有些教程裏先裝Cuda後裝NVIDIA驅動,緣由在於安裝Cudarunfile版)過程當中會有一步提示是否要安裝顯卡驅動,而Cudadeb包)可能在不提示的狀況下自動安裝了驅動,二者所安裝的驅動版本可能不是最匹配的。所以我的建議,先在NVIDIA官網上下載推薦的驅動程序(.run.deb文件)。

官網地址:http://www.nvidia.com/Download/index.aspx,官網選擇頁面如圖所示(中英文皆可,無影響)。以本人安裝步驟爲例,下載好Nvidia GeForce GT 705(官方推薦下載下來的是.run文件,我以前下載的Quadro的驅動也支持該顯卡,故沿用了以前下載好的Quadro驅動)、Tesla K40(官方推薦下載下來的是.deb文件)的顯卡驅動後,都拷至Ubuntu系統/home「用戶名」目錄下。

本文顯卡驅動網盤連接:https://pan.baidu.com/s/1bqMPB11 密碼:ulpw

安裝顯卡驅動步驟以下:

(1) 卸載原有驅動 sudo apt-get remove –purge nvidia-* 其中(-purge)彷佛不須要,會提示命令有誤。若是以前沒有裝過NVIDIA驅動,這步能夠不須要,固然,前面提到過,若是先安裝Cuda而且在安裝Cuda過程當中選擇安裝了不匹配的顯卡驅動,這裏就須要執行這個命令刪掉以前的NVIDIA驅動了。

(2) 禁用Ubuntu系統自帶的通用顯卡驅動nouveau

sudo  gedit  /etc/modprobe.d/blacklist.conf輸入密碼後,該命令會用gedit工具打開一個配置文本文件,相似於window裏的txt文件,在該文件的最後添加一行:blacklist nouveau後保存退出。而後終端敲入命令 sudo  update-initramfs  -u  

(3) 重啓電腦,打開終端敲入命令 lsmod  |  grep  nouveau 若無輸出表示該驅動禁用成功。

(4) 開機後,Ctrl+alt+F1進入tty1,按提示輸入用戶名(login)、密碼(password)後,敲入命令sudo service lightdm stop,顯示lightdm stop/waiting字樣表明禁用X服務器成功。

(5) 安裝NVIDIA顯卡驅動,如果deb包敲入命令 dpkg  -i  「.deb文件名」;如果run文件敲入命令sudo  sh  .run文件名」。按照提示(默認選擇)進行安裝,如continue、ok、no、ok之類的,等待片刻便可安裝成功。

備註:後來有次我在另外一臺機器上按本博客再安裝時,裝完nvidia驅動就出現了循環登陸問題,卸載掉驅動就正常,故當時採起了如下命令安裝,聽說能夠避免循環登陸。

 

(6) 敲入命令sudo  service  lightdm  start 打開X服務器後,重啓電腦。

(7) 進入終端用如下三個命令都可驗證顯卡驅動是否安裝成功,最後一個命令須要根據提示安裝glxinfo程序:sudo nvidia-smi(顯示GPU設備表)、cat  /proc/driver/nvidia/version(顯示出用於顯示的GPU驅動程序版本號、也就是那塊接了顯示線的獨顯的驅動程序版本號)、glxinfo  |  grep rendering(顯示yes)。

 

6、 Cuda8.0環境安裝與配置

推薦去官網下載Cuda8.0runfile文件(.run文件)安裝,這樣能夠在安裝過程當中選擇再也不安裝顯卡驅動(不然安裝.deb文件會自動又安裝了不匹配的顯卡驅動),以及在彈出xorg.conf時選擇NO

Cuda官網地址:https://developer.nvidia.com/cuda-downloads

本文Cuda8.0網盤連接:https://pan.baidu.com/s/1diWdKM 密碼:fppp

安裝Cuda8.0步驟以下:

1)將下載好的.run文件拷至/home「用戶名」目錄下,在終端中敲入命令sudo sh Cuda的文件名 –override     override前是兩個-

2而後就進入安裝過程,開始都是End User License Agreement(相似於Windows系統安裝程序時的一些條款文件),能夠CTRL +C 跳過,而後選擇accept,下面就是安裝的交互界面,開始的Install NVIDIA Accelerated Graphics Driver for Linux-x86_64 367.48?若是先裝官網推薦的驅動後裝Cuda就必定要選擇n,由於以前已經安裝了官網推薦的最匹配的驅動了。顯示界面大體以下圖,按照下圖YNaccept等做出選擇:

上述有兩處有關什麼location的選項,不作任何選擇,直接回車

3配置Cuda環境變量

在終端裏按照圖示敲入命令後回車

4)驗證是否安裝成功,有如下兩種方法:

方法一

終端輸入命令nvidia-smi(出現相似於上面裝顯卡驅動時使用該命令的界面,下圖是網上找的,實際咱們在敲這句命令時,在GPU那欄裏是空的,由於這時並無GPU佔用)。

方法二

利用上面安裝過程當中下載的Cuda樣例程序驗證

首先提早下載好g++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g++

而後cd到樣例程序位置

cd   /usr/local/cuda-8.0/samples/1_Utilities/deviceQuery

進入到該目錄下,終端命令行輸入ls

能夠看到.cpp文件(需用g++編譯)或者.c文件(需用gcc編譯)

終端命令行輸入

make

sudo  ./deviceQuery

若是顯示一些關於GPU的信息,則說明安裝成功。

 

7、 Cudnn 5.1的安裝及配置

在官網:上下載Cudnn5.1安裝包(.tgz),須要註冊才能下載。

官網:https://developer.nvidia.com/cudnn

本文Cudnn5.1網盤連接:https://pan.baidu.com/s/1hteaiYK 密碼:i1u6

Cudnnan安裝包(cudnn-8.0-linux-x64-v5.1.tgz)拷至/home 「用戶名」目錄下,打開終端,輸入ls能夠看到該文件。解壓該文件,終端命令行輸入: tar xvzf cudnn-8.0-linux-x64-v5.1.tgz

依次在終端內敲入如下三句命令便可安裝成功:(將庫和頭文件複製到本機安裝的cuda的目錄下,如/usr/local/cuda-8.0,若是按照上述安裝步驟就是安裝在此目錄下。)

sudo cp cuda/include/cudnn.h  /usr/local/cuda/include

sudo cp cuda/lib64/libcudnn*  /usr/local/cuda/lib64

sudo chmod a+r  /usr/local/cuda/include/cudnn.h  /usr/local/cuda/lib64/libcudnn*

chmod a+r表示添加文件權限,a表示全部用戶,r表示可讀。

如圖所示安裝步驟,敲命令時注意空格、/」等等。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