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ps
原文做者:Vijini Mallawaarachchi
原文地址:10 Common Software Architectural Patterns in a nutshellshell
有沒有想過要設計多大的企業規模系統?在主要的軟件開發開始以前,咱們必須選擇一個合適的體系結構,它將爲咱們提供所需的功能和質量屬性。所以,在將它們應用到咱們的設計以前,咱們應該瞭解不一樣的體系結構。數據庫
根據維基百科中的定義:編程
架構模式是一個通用的、可重用的解決方案,用於在給定上下文中的軟件體系結構中常常出現的問題。架構模式與軟件設計模式相似,但具備更普遍的範圍。設計模式
在本文中,將簡要地解釋如下10種常見的體系架構模式,以及它們的用法、優缺點。安全
這種模式也稱爲多層體系架構模式。它能夠用來構造能夠分解爲子任務組的程序,每一個子任務都處於一個特定的抽象級別。每一個層都爲下一個提供更高層次服務。服務器
通常信息系統中最多見的是以下所列的4層。網絡
使用場景:架構
這種模式由兩部分組成:一個服務器和多個客戶端。服務器組件將爲多個客戶端組件提供服務。客戶端從服務器請求服務,服務器爲這些客戶端提供相關服務。此外,服務器持續偵聽客戶機請求。併發
使用場景:框架
這種模式由兩方組成;主設備和從設備。主設備組件在相同的從設備組件中分配工做,並計算最終結果,這些結果是由從設備返回的結果。
使用場景:
此模式可用於構造生成和處理數據流的系統。每一個處理步驟都封裝在一個過濾器組件內。要處理的數據是經過管道傳遞的。這些管道能夠用於緩衝或用於同步。
使用場景:
此模式用於構造具備解耦組件的分佈式系統。這些組件能夠經過遠程服務調用彼此交互。代理組件負責組件之間的通訊協調。
服務器將其功能(服務和特徵)發佈給代理。客戶端從代理請求服務,而後代理將客戶端重定向到其註冊中心的適當服務。
使用場景:
在這種模式中,單個組件被稱爲對等點。對等點能夠做爲客戶端,從其餘對等點請求服務,做爲服務器,爲其餘對等點提供服務。對等點能夠充當客戶端或服務器或二者的角色,而且能夠隨時間動態地更改其角色。
使用場景:
這種模式主要是處理事件,包括4個主要組件:事件源、事件監聽器、通道和事件總線。消息源將消息發佈到事件總線上的特定通道上。偵聽器訂閱特定的通道。偵聽器會被通知消息,這些消息被髮布到它們以前訂閱的一個通道上。
使用場景:
這種模式,也稱爲MVC模式,把一個交互式應用程序劃分爲3個部分,
這樣作是爲了將信息的內部表示與信息的呈現方式分離開來,並接受用戶的請求。它分離了組件,並容許有效的代碼重用。
使用場景:
這種模式對於沒有肯定解決方案策略的問題是有用的。黑板模式由3個主要組成部分組成。
全部的組件均可以訪問黑板。組件能夠生成添加到黑板上的新數據對象。組件在黑板上查找特定類型的數據,並經過與現有知識源的模式匹配來查找這些數據。
使用場景:
這個模式用於設計一個解釋用專用語言編寫的程序的組件。它主要指定如何評估程序的行數,即以特定的語言編寫的句子或表達式。其基本思想是爲每種語言的符號都有一個分類。
使用場景:
下面給出的表格總結了每種體系架構模式的優缺點。
名稱 | 優勢 | 缺點 |
---|---|---|
分層模式 | 一個較低的層能夠被不一樣的層所使用。層使標準化更容易,由於咱們能夠清楚地定義級別。能夠在層內進行更改,而不會影響其餘層。 | 不是廣泛適用的。在某些狀況下,某些層可能會被跳過。 |
客戶端-服務器模式 | 很好地創建一組服務,用戶能夠請求他們的服務。 | 請求一般在服務器上的單獨線程中處理。因爲不一樣的客戶端具備不一樣的表示,進程間通訊會致使額外開銷。 |
主從設備模式 | 準確性——將服務的執行委託給不一樣的從設備,具備不一樣的實現。 | 從設備是孤立的:沒有共享的狀態。主-從通訊中的延遲多是一個問題,例如在實時系統中。這種模式只能應用於能夠分解的問題。 |
管道-過濾器模式 | 展現併發處理。當輸入和輸出由流組成時,過濾器在接收數據時開始計算。輕鬆添加過濾器,系統能夠輕鬆擴展。過濾器可重複使用。 能夠經過從新組合一組給定的過濾器來構建不一樣的管道。 | 效率受到最慢的過濾過程的限制。從一個過濾器移動到另外一個過濾器時的數據轉換開銷。 |
代理模式 | 容許動態更改、添加、刪除和從新定位對象,這使開發人員的發佈變得透明。 | 要求對服務描述進行標準化。 |
點對點模式 | 支持分散式計算。對任何給定節點的故障處理具備強大的健壯性。在資源和計算能力方面具備很高的可擴展性。 | 服務質量沒有保證,由於節點是自願合做的。安全是很可貴到保證的。性能取決於節點的數量。 |
事件總線模式 | 新的發佈者、訂閱者和鏈接能夠很容易地添加。對高度分佈式的應用程序有效。 | 可伸縮性多是一個問題,由於全部消息都是經過同一事件總線進行的。 |
模型-視圖-控制器模式 | 能夠輕鬆地擁有同一個模型的多個視圖,這些視圖能夠在運行時鏈接和斷開。 | 增長複雜性。可能致使許多沒必要要的用戶操做更新。 |
黑板模式 | 很容易添加新的應用程序。擴展數據空間的結構很簡單。 | 修改數據空間的結構很是困難,由於全部應用程序都受到了影響。可能須要同步和訪問控制。 |
解釋器模式 | 高度動態的行爲是可行的。對終端用戶編程性提供好處。提升靈活性,由於替換一個解釋程序很容易。 | 因爲解釋語言一般比編譯後的語言慢,所以性能多是一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