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辭去了亞馬遜年薪 50 萬美金的工做!

做者 | Daniel Vassallo
php

出品 | CSDN 博客工具

CSDN 編者按: 亞馬遜做爲全球頂尖科技公司之一,是無數技術人與從業者嚮往的地方。本文做者在亞馬遜從初級開發者作起,經過短短三年的時間達成兩次晉升,並榮升至高級工程師。然而,在即將實現年薪百萬之際,他毅然決然地選擇了離職,這到底是什麼緣由?在職業生涯中,你是否也會有這樣的困擾?開發工具

英文:Only Intrinsic Motivation Lasts
連接:https://danielvassallo.com/only-intrinsic-motivation-lasts/
做者 | Daniel Vassallo
譯者 | 彎月
責編 | 屠敏
聲明:本文爲 CSDN 翻譯,已獲做者 Daniel Vassallo 受權,轉載請註明來源出處。




測試

最近,我從亞馬遜辭職了,放棄了長達八年之久的安逸工做。儘管在亞馬遜工做期間,我獲得了極大的賞識和稱讚,且屢屢得到升職和加薪,但我沒有足夠的動力再堅持一年了。spa

我將所有時間都花在了AWS開發工具上。 我很是喜歡這個領域,因此即使爲之付出畢生的心血我也在所不惜。.net

入職亞馬遜的時候,我只是一名初級開發人員。然而,在接下來的三年多裏,我得到了兩次晉升,榮升爲高級工程師。若是今年我繼續留在亞馬遜的話,那麼基本上就能夠晉升到首席工程師了。有人對我說,我在這家公司的前途一片光明。翻譯

這些年來,我在公司內部的聲望愈來愈高,他們把我當成該領域的專家和領導者,同事們都很尊敬我,甚至仰視我。code

第一年,個人年薪只有7.5萬美圓,而到了去年,個人年薪增加到了51.1萬美圓。若是我再堅持幾年,基本上就能夠拿下百萬的年薪了。blog

儘管人人都說亞馬遜的工做很辛苦,但我可以很好地平衡工做與生活。我再也不須要證實本身,每週只需正常工做40小時就能夠完成全部工做。個人團隊每週能夠在家工做一天,並且我不多須要在晚上或週末加班。ip

另外,我周圍的同事也很是出色。我先後一共有過三位經理,他們都是慷慨大方的人,充滿同情心。我很是感謝每一位曾與我共事的人。

一切彷佛都很是順利,並且愈來愈好。然而儘管如此,我發現天天早上驅使本身上班的動力卻在逐步下降,幾乎與個人職業發展和收入增加呈反比趨勢。

我內心明白,即使再得到一次晉升、薪酬暴漲或遇到一個大項目,也不可能讓我重燃鬥志。可是,致使個人動力降低的因素還有一個,那就是個人自由。


動力降低


在最初的幾年裏,個人動力簡直爆表。個人主要工做是與另外一位同事一塊兒開發一款內部的工具,所以不多接受審查。在那段時間裏,在工做方式以及工做內容的選擇上我有很大自由,至少相對最近幾年而言很是自由。

我只須要和另外一位同事商量如何改進這款工具,並與用戶交談、發佈更新、完成測試以及其餘工做。只要是我倆認爲重要的功能就能夠放手去作。咱們只需盡最大努力作好本身的工做,並且基本上都是自主決定的。

然而,最近幾年狀況徹底不一樣。我領導着咱們部門有史以來最重要的項目,利益相關者衆多且目標錯綜複雜。我須要拼盡全力說服全部人這是實現目標的最佳方法,我感受本身胸懷滿腔熱血卻無處施展。

在亞馬遜,我老是須要按照別人的意願來開展工做。剛開始的時候,這些意願很簡單:解決問題。但隨着時間的流逝,這些意願變得愈來愈複雜,好比最大程度地實現全部目標,讓全部利益相關者滿意,等等。

除此以外,我還面臨大型組織中固有的其餘限制,包括完成工做的方式、工做的內容、設定的目標、以及從事的業務等等。有時候,受形勢所迫我不得不去作一些本身並不想作的工做,而有時又沒法完成本身想要作的工做。


尋找新的動力


究竟什麼樣的工做可以讓我長長久久地堅持下去?不是渾渾噩噩地混日子,而是我願意一直堅持到80歲,仍然很是滿意的工做。是否真的有一份工做可以讓我在接下來的45年裏,天天都鬥志昂揚地起牀上班,同時還可以賺到足夠的錢來很好地生活?個人要求有點太過度嗎?我並不以爲,由於我以爲這個世上有兩種動力可以讓我一大早就火燒眉毛地爬起來。

一種是外在的胡蘿蔔或棍子。例如,每一年四月我都會報稅,雖然並不是心甘情願,可是我確定會照作,由於我不想進監獄。或者,有時事情雖然我並不喜歡,但仍然會去作,由於我須要錢來付帳單或者買一輛高檔汽車。這些都是外部的動力。

另外一種動力來自內部。即便沒有胡蘿蔔或棍子,這種動力仍然會驅使我完成工做。業餘愛好就是內部動力驅使下的一項活動。可是我須要找到能夠賴以謀生、同時又是在內部動力驅使下完成的事業。

那麼,究竟個人這個要求是否過度呢?亞馬遜的工做經歷讓我明白外在動力沒法長久。每次晉升,我都很是高興,但這種喜悅之情在短短一個星期以後就會煙消雲散。當個人累計收入達到10萬美圓時,我手捧着工資條,看着上面的六位數字激動不已,但這種感受很快就消失了。

後來,個人累計收入達到了20萬、30萬、40萬乃至50萬美圓,但個人心裏再也沒法起任何波瀾。我明白即使未來個人收入到100萬美圓,甚至1000萬美圓,我也不會有任何感受。對於全部其餘外部或物質上的獎勵,我也有一樣的感受。雖然當時感受良好,但很快就會消散。

而永遠不會消失的是我從小就一直在作的事情,歷來沒有人強迫我去作的事情。好比寫代碼,出售個人做品,規劃我本身的人生道路。我知道本身的長處,也知道是什麼激勵着我,因此爲何不一直作下去呢?

我很慶幸本身出生在這樣一個時代,我能夠在本身的專業領域內獨立完成本身的工做,而無需大量資金或外部投資者。而這,就是我目前正在作的事情。


下一步的打算


我將盡心盡力爲本身的獨立而戰,而且我將嘗試白手起家。我知道不可能只作本身喜歡的事情,但我能夠按照本身的意願行事。個人目標是不能坐吃山空,要想辦法掙錢養家,同時還要作一些由內在動力驅使的工做。世上還有比這更令本身滿意的工做嗎?

版權聲明:本文爲CSDN博主「CSDN資訊」的原創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權協議,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接及本聲明。

原文連接:https://csdnnews.blog.csdn.net/article/details/110467115

更多精彩推薦
☞馬雲的擺渡人
☞奔潰啦~但願 Python 可讓我少掉點頭髮 | 每日趣聞
☞羅永浩關聯直播交易案遭「問停」;中國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問世;pip 20.3 發佈 | 極客頭條
☞虛擬偶像出道,技術「造星」推進下的粉絲經濟
☞贈書 | 隱私計算:讓你的數據信息再也不「裸奔」
☞平行鏈啓動在即,波卡DeFi價值與風險並存
點分享點點贊點在看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