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Mware + OpenStack: 從 Plugin 到 VIO (VMware Integrated OpenStack)的演進

    VMware 作爲實際上的企業虛擬化領導者,對 OpenStack 的態度一直在變化。一開始,VMware 表達出與 OpenStack 的競爭態度。隨着 OpenStack 的逐步壯大而且一步一步進入實際部署,VMware 對它的態度也有了更多積極的變化,它慢慢在向擁抱 OpenStack 靠攏。首先從收購Nicira開始,而後提供各類 vSphere plugin ,這些 plugin 容許在 OpenStack 中集成 VMware 的產品。在今年三月份,VMware Integrated OpenStack (VIO) 1.0 和 vSphere 6.0, VSAN 6.0 同時發佈,也顯示出 VMware 對與 OpenStack 的合做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html

  • 2012/07,VMware 宣佈花費12.6億美金收購 Nicira。Nicira 領導了三個 SDN 相關的項目:OpenFlow, Open vSwitch, and Quantum。而Quantum直接演進爲 OpenStack Neutron。該收購代表了 VMware 擁抱 open source 的態度,也得到了對 OpenStack 的影響力。
  • 2012/08,VMware 宣佈申請加入 OpenStack。目前,vmware 的身份是 Corporate Sponsors。
  • 2013/04,VMware 在 OpenStack Grizzly 版本中增長 ESX driver  和 VC driver。
  • 2013/10,VMware 在 OpenStack Havana 版本中增長 VMDK (Cinder) driver。
  • 2015/03,VMware 發佈 VMware Integrated OpenStack (VIO) 1.0。

本文試着梳理前後出現的 VMware 與 OpenStack 集成的各類方案。session

1. 基於 VMwareESXDriver 的 VMware ESX 和 OpenStack Nova 的整合

從邏輯上講,NOVA 直接管理 ESX 主機,vCenter不參與該過程。因爲vCenter不參與,使得 ESX Server 的各類先進功能,如vMotion,高可用性 HA 和動態資源調度(DRS)都不可用。因此經過該 driver 的整合很是初級,也不會被 vmware 長期接受。架構

2. 基於 VMwareVCDriver 的 VMware vSphere 和 OpenStack Nova 的整合

 

使用該driver 後,Nova 直接與 vSphere 交互。從而:OpenStack 管 openstack 的東西,vCenter管 VMware 的東西。vSphere 的各類高級功能不會收到影響。不足之處是這種架構改變了 Nova 的行爲方式,與 OpenStack 的設計理念有衝突。ide

3. 使用公共的管理和調度層來管理 VMware 和 OpenStack

拋開上面兩種使用 plugin 的集成方案,行業內出現了一種使用公共的管理和調度層來管理 VMware 和 OpenStack 的方案。表明產品好比 Clouddify
 
Cloudify 同時提供 VMware 和 OpenStack 的集成:
 這種方式的不足之處在於須要引入新的軟件層次。

4. 使用 VMware Integreated OpenStack (VIO)

VIO 是 VMware 的 OpenStack 發行版。它的軟件架構以下:.net

特色:設計

(1)目的:基於現有的 VMware 基礎架構爲客戶開發團隊提供 OpenStack API。3d

(2)部署:使用 vSphere Web Client 部署 VIO 在 vCenter 管理的虛機上。htm

(3)驅動:Nova 使用 vCenter driver、Cinder 和 Glance 使用 VMDK Driver, Neutron 使用 NSX plugin 來作整合。VMWare VSAN 能夠被 Cinder 和 Glance 使用。blog

(4)監控:使用 vRealize Operations Manager、vRealize Log Insight 和 vRealize Business 作監控。ci

(5)支持:VMware 可同時針對 OpenStack 和底層 VMware 基礎架構提供技術支持。

 OpenStack 部署效果:

 

參考文檔:

http://natishalom.typepad.com/nati_shaloms_blog/

http://www.slideshare.net/danwent/hk-2013-v-mware-session?related=1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