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播報|新華社三問區塊鏈,互聯網成了區塊鏈的鏡像

前端

養碼場技術交流N羣程序員

每週週一,與您相約「一週播報」web

 晚  20:30 數據庫


換一個明事理的開發?微信


產品與開發之間總有一些很難去平衡的點,好比重構問題。架構

當產品考慮多一點,方便於擴展時,開發跳腳,以爲不必,是過分設計;可很少考慮一點,下一版本迭代時要重構了,開發又跳腳了,吐槽道:你怎麼很少考慮一點?框架


遇到這類問題,到底該怎麼去平衡?模塊化


養碼人A:換一個明事理的開發。
性能

養碼人B:換一個明事理的開發。學習


養碼人C:這種狀況確實很容易發生的,開發的時候爲了趕進度,經常是隻考慮功能,不考慮擴展,後面須要改造擴展時,問題一堆……


養碼人D:那好比,有個需求,要接入基金公司A,實現申購、贖回、對帳、清算等全部功能,都開發完成上線了。以後,老闆要求要再接入一家基金公司B,流程相似,這個時候是所有從新開發,仍是重構A的流程進行擴展呢?


養碼人E:這時候,必須重構。由於之後可能介入10多家,目前接入的成本是最低。


養碼人F:我我的感受,重構 不只要考慮擴展性,還要考慮維護性。即便只接入兩家,考慮重構也有好處的。能夠從流程角度抽象,流程能夠重用,實現模塊化贖回、買入、對帳、清算等功能。


養碼人G:開發操心啥上層的事情,不一樣位置,對接的資源,看到的東西都不同。


場主瞭解到,一個公司要重構產品,緣由不少總結以下:

  • 產品通過了一段時間的打磨、上市、再開發、再上市但任然不起效,須要從新定位;

  • 需重構的產品的團隊核心人物離職,產品靈魂與新負責人不符;

  • 產品面向市場發生轉變;

  • 產品功能太過複雜,已經失去用戶羣或引發用戶流失;


以上任何一種緣由均可能致使老的產品須要重構。


產品重構揹負着歷史遺留下來的包袱,以及負面的壓力,沒法像全新產品同樣輕裝上陣,這是爲何重構產品難度加大的緣由。


再分享一個公式:

重構的新後臺系統的價值=新系統後臺帶來的新亮點和新價值-重構先後用戶遷移成本。


若能站在老闆的角度去思考業務、商業模式,本身再落地去操做,那麼是否晉升只是時間問題。


不要僅僅把本身當作一位碼農。


樂觀鎖的用處


有養碼人好奇,樂觀鎖不能避免髒讀,有何使用場景嗎?


養碼人A:樂觀鎖主要是解決寫衝突。髒讀,數據庫默認的就能處理吧。通常作業務,寫衝突是常常發生的。髒讀這塊應該沒有,事務沒提交又讀不到。若是須要處理髒讀,設計成二次確認(2PC),而後把變動數據先存中間數據,最後再所有確認。

我的感受,在通常的業務場景下,髒讀和幻讀基本用不上。


養碼人B:其實,仍是性能和一致性的取捨。


養碼人C:髒讀,通常場景下不存的。其實,髒讀了也不要緊。由於最後寫的時候,再肯定讀的數據是否是老數據就好了。若是產生髒讀的數據,通常都是狀態數據等,最後仍是要回寫的。寫的時候作判斷,無非多作了一些計算,或者用二次確認方式   read  -> case  ->  悲觀鎖  ->not then break,這樣通常不會命中悲觀鎖,大機率是case直接分流掉了。


養碼人D:鎖不鎖,主要是爲了處理中數據不變動。這個抽象來看,業務處理就是輸入,業務處理,輸出。在輸入不變時,每次輸出同樣的。鎖解決是在處理時,輸入不變動,輸入指的是全部依賴數據的集合。其實,我我的很討厭這個實現,太噁心了。


樂觀鎖的意思是,回寫時原有輸入不變就好了。樂觀鎖不必定要版本號,我很討厭樂觀用版本號的方式。


養碼人E:大神啊。


區塊鏈的存在乎義


養碼人在社羣裏問:區塊鏈好火,會是下一個風口嗎?


很巧,這個問題是今天新華社三問區塊鏈之一:

一問:區塊鏈會成爲新風口麼?

二問:區塊鏈具備顛覆性麼?

三問:區塊鏈究竟和你我如何相關?


新華社這三問,問到了工信部信息中心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清華大學副研究員、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騰訊金融科技智庫首席研究員、螞蟻金服技術實驗室高級產品專家等人,讓你們真真實實看到了區塊鏈的顛覆性力量。


 一答: 

區塊鏈方興未艾,正獲得政府與市場、政策與資金等支持,也被一些業內人士稱做是新風口,但不少觀點也趨於一致:在其尚處發展早期的當前階段,一方面需以開放態度、發展眼光對待;一方面也須要警戒資本市場炒做。


 二答: 

區塊鏈技術能夠解決互聯網長期存在的數據無序傳播、真僞難辨、信任缺失等問題,但區塊鏈仍以互聯網爲基礎載體,是經過技術變革解決信用問題。經過「交易上鍊」,實現價值在互聯網上的高效傳遞。


所謂的顛覆是相對的,去中心化也是相對的,區塊鏈自帶去中心化、去中介等特徵,會給存在信任問題和信息篡改風險的物流、供應鏈、金融、追溯等領域帶來變革機會,會對一些第三方交易、信用、驗證等平臺產生影響,但即便在去中心化框架下,仍需實用的信用介質和載體去架設和豐富應用場景,下一步還要看區塊鏈各方面的應用和發展。


 三答: 

根據區塊鏈預期應用,帶來的將多是跨境購物更快速、交易風險大幅下降、盜版大幅減小、再也不須要一系列繁瑣的我的證實等,而區塊鏈與工業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等的融合將值得期待。


區塊鏈爲智能合約的實現創造了條件,好比根據協議,飛機延誤能夠得到賠償,但執行起來須要申請、審覈等繁瑣程序,而區塊鏈支持下的智能合約能夠實現一旦發生延誤即自動執行,這種效率提升可能完全改變不少領域合約執行現狀。


在這個未知大於已知的時代,每一個人都願意去直面將來。

而發問區塊鏈的過程就是了解區塊鏈的過程。


惋惜的是,場主沒有去參加今天的2018全球(杭州)區塊鏈高峯論壇,去聽螞蟻金服區塊鏈技術負責人張輝、中鈔區塊鏈技術研究院院長張一峯、巴比特和比原鏈創始人長鋏、火星財經發起人王峯、快的創始人陳偉星等技術人、創始人、資本方來說述他們內心的區塊鏈。


但正如長鋏所說,互聯網是區塊鏈的鏡像,區塊鏈是互聯網的平行世界。




 最後,提早預告下: 

本週,場主邀請到了原比原鏈技術負責人、現鏈池創始人及CTO郭光華本人,來養碼場社羣作技術分享,圍繞「如何學習區塊鏈技術」、「目前區塊鏈的創新應用場景」等話題,一一爲你們揭祕區塊鏈本質。


爲什麼邀請他前來分享區塊鏈技術?有以下幾點理由:

一、半路轉型區塊鏈,3年內快速學習底層技術,現已實現財富自由;

二、得到Cosmos第二屆全球區塊鏈黑客馬拉松二等獎,這是中國團隊在此項全球大賽中得到的最好名次;

三、僅用兩個月,就從不熟到精通GO,用此設計、架構了比原鏈,現Bytom比原鏈流程幣值排名第41名;

……

暫時先說這些~

有興趣可提早聯繫場主,報名參與社羣的線上分享哦~

 -END-


本週的一週播報就到這裏

感謝您的收看


往期一週播報回顧:

「養碼場」技術交流羣

 現有技術人30000+

覆蓋JAVA/PHP/IOS/測試等領域

80%級別在P6及以上,含P9技術大咖200人

技術總監CTO 500餘人


掃碼便可加入!

文章部分來源:人民日報

本文分享自微信公衆號 - 養碼場(yangmachang0)。
若有侵權,請聯繫 support@oschina.cn 刪除。
本文參與「OSC源創計劃」,歡迎正在閱讀的你也加入,一塊兒分享。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