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linux 5.4服務器,ORACLE 10.0.2.4數據庫linux
案情:上週某數據庫DBA作遷移操做時說忽然連不上了,向可能有ROOT權限的人確認是否忽然修改了密碼。可也太詭異了,這臺數據庫服務器所在的區域安全等級較高,並且運行了若干年歷來沒有任何問題。剛剛root放給新入職的DBA就出了問題。還好有堡壘主機,因而當即確認堡壘主機的動做,沒有發現有修改ROOT密碼的命令。驚了一聲冷汗,難不成被***了。數據庫
19:30,趕到IDC機房,用顯示器介入發現界面停留在RADHAT登陸界面,但輸入密碼均提示認證失敗;安全
19:45,嘗試軟關機,但長時間停留在一個界面上半個多小時不動;服務器
20:30,嘗試強制關機,重啓後系統初始化異常;ide
20:45,嘗試linux單用戶模式修改密碼,結果單用戶模式也進進不了系統,提示錯誤同上;spa
22:00,懷疑底層文件被刪除,要求二線準備LINUX5.4操做系統光盤趕往機房;操作系統
23:00,咱們安裝完一臺和故障機一樣操做系統和數據庫的虛擬機,以備萬一故障機恢復不了,咱們導出數據文件直接恢復數據庫;blog
02:00,經過光盤引導linux進入救援模式,咱們登陸系統後發現關鍵的數據庫文件目錄還在,頓時放心不少;get
02:30,咱們發現文件系統底層文件有被移動的跡象,經過堡壘主機的錄像分析瞬間得出結論,應該是操做員用FTP操做時不當心拖動了底層文件/lib64到/media目錄下,而因爲/sbin/init是動態連接的,形成的表面顯現是/sbin/init不存在;虛擬機
教訓:root權限必定要收緊,特別是對於新環境不熟悉的老手。
經驗:linux救援模式很重要,必要時能夠救人一命,你們要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