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touch: 修改文件的時間戳less
格式:touch [選項]... FILE...ide
經常使用選項:工具
-c, --no-create:不建立任何文件;spa
-a:僅修改文件的訪問時間戳;操作系統
-m:僅修改文件的修改時間戳;orm
-t STAMP:使用指定的STAMP替換文件的時間戳;遞歸
STAMP的格式爲:[[CC]YY]MMDDhhmm[.ss]ip
額外的,若是沒有指定-c選項,touch命令能夠建立出被指定爲參數且不存在的文件;文檔
2.stat:顯示文件或文件系統的狀態;字符串
格式:stat [選項]... FILE...
經常使用選項:
-c, --format=FORMAT:以指定的格式顯示文件的指定狀態屬性;
3.nano:文本模式下的全屏編輯工具;
格式:nano [OPTIONS] [[+LINE,COLUMN] FILE]...
^:脫字符,表示鍵盤上的Ctrl按鍵;
^+o:保存文檔內容;
^+x:退出編輯界面;
4.cat:鏈接文件並在標準輸出顯示
格式:cat [OPTION]... [FILE]...
經常使用選項:
-b, --number-nonblank:對非空白行進行編號輸出;
-n, --number:對全部行編號輸出;
-s, --squeeze-blank:合併連續的空白行;
-E, --show-ends:在行尾以$字符顯示;
tac - concatenate and print files in reverse
格式:tac [OPTION]... [FILE]...
注意:cat或tac命令,若是沒有給出參數,則全部的內容須要經過標準輸入(從鍵盤鍵入)完成;然後可使用"^+c"或者"^+d"退出便可;
5.head:輸出文件的起始部分;
格式:head [OPTION]... [FILE]...
經常使用選項:
-c, --bytes=[-]K:以字節爲單位顯示相應長度的內容;
-n, --lines=[-]K:以行爲單位顯示相應長度的內容;
可使用-#K方式替換-n #K;
注意:若是不使用任何選項,則默認顯示指定文件內容的前10行;若是文件中不足10行,則顯示所有內容;
6.tail:輸出文件的最終部分;
格式:tail [OPTION]... [FILE]...
經常使用選項:
-c, --bytes=[-]K:以字節爲單位顯示相應長度的內容;
-n, --lines=[-]K:以行爲單位顯示相應長度的內容;
可使用-#K方式替換-n #K;
-f, --follow[={name|descriptor}]:監控文件末尾的變化;
7.more:分頁顯示文檔內容,過濾;
格式:more [options] file [...]
交互式編輯方法:
可使用"/"根據後續給出的字符串組合進行查找過濾;
可使用"n"找到下一個匹配項;
使用"q"退出more模式;
使用Enter,能夠向下翻一行;
使用Space,能夠向下翻一頁;
8.less:less - opposite of more
格式:less [options] file [...]
交互式編輯方法:
可使用"/"或"?"根據後續給出的字符串組合進行查找過濾;
可使用"n"或"N"找到下一個匹配項;
使用"q"退出more模式;
使用Enter,能夠向下翻一行;
使用Space,能夠向下翻一頁;
日期和時間相關的命令:
9.date:操做系統時間,簡稱系統時間;使用軟件模式的時鐘記錄的時間;
格式:date [OPTION]... [+FORMAT]
date [-u|--utc|--universal] [MMDDhhmm[[CC]YY][.ss]]
經常使用選項:
-s, --set=STRING:設置系統時間爲指定的時間;
兩種格式:
1) MMDDHHmm[[CC]YY][.ss]
2) "CCYY-MM-DD HH:mm:ss"或"CCYY/MM/DD HH:mm:ss"
FORMAT:
%F:表示完整的年月日格式,即:YY-mm-dd
%T:表示完整的時分秒格式,及:HH:MM:SS
%Y:表示完全年份
%m:表示月份
%d:表示日期
%H:表示小時
%M:表示分鐘
%S:表示秒鐘
%s:時間戳,從1970-01-01 00:00:00到當前系統時間所經歷的秒數;
注意:1970年1月1日做爲Unix元年;
此時間戳是由32位二進制表示的,因此其表示的最大範圍0~4294967295;
10.clock/hwclock:hwclock - query or set the hardware clock (RTC)
格式:hwclock [function] [option...]
經常使用選項:
-s, --hctosys:根據硬件時鐘設置系統時間;
-w, --systohc:根據系統時間設置硬件時鐘;(不推薦)
11.cal:
與關機,重啓,註銷有關的命令:
關機:halt, poweroff, shutdown -h TIME, init 0;
重啓:reboot, shutdown -r TIME, init 6;
註銷:exit, logout, ^+d;
12.cp:cp - copy files and directories
格式:cp [OPTION]... [-T] SOURCE DEST:單源複製
cp [OPTION]... SOURCE... DIRECTORY:多源複製
注意:
1) cp命令至少要接兩個參數;
2) 最後一個參數,一般是這次複製的目標;
3) 若是在複製時給出的目標是目錄,則直接將文件複製到指定的目錄中,保留原文件名;若是在複製非目錄文件時,給出的目標時非目錄的文件,則這次操做時複製並更名;
經常使用選項:
-R, -r, --recursive:遞歸地複製目錄文件;
-d same as --no-dereference --preserve=links
複製的源文件是符號連接文件時,-d選項能夠保留該符號連接文件做爲這次的源文件被複制,而不會複製該符號連接文件所指向的那個文件;
-p same as --preserve=mode,ownership,timestamps
複製的源文件中的權限位、全部權及時間戳屬性會保留下來;
-a, --archive same as -dR --preserve=all
至關於-dpr的組合;
-f, --force:若是目標文件已經存在,則強制複製而且不提示;想要使該選項生效,執行cp命令時,須要在前面加上"\",即:# \cp Source_file Destination_file
13.mv:mv - move (rename) files
格式:mv [OPTION]... [-T] SOURCE DEST:單源移動
mv [OPTION]... SOURCE... DIRECTORY:多源移動
經常使用選項:
-f, --force:移動文件並強制覆蓋目標位置同名文件;不給提示;
-n, --no-clobber:移動文件時,若是源文件與目標位置中的文件重名,則不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