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絡】第四章 網絡層(6)

九.Internet路由算法

1. AS內部路由協議(IGP安全

1)路由信息協議:RIP網絡

2)開放最短路徑優先:OSPF性能

3)內部網關路由協議:IGRPCisco私有協議)spa

2. RIP協議blog

1)距離向量路由算法接口

  ·距離度量:跳步數(max = 15 hops),每條鏈路一個跳步進程

  ·每隔30秒,鄰居之間交換一次DV,稱爲通告路由

  ·每次通告最多有25個目的子網(IP地址形式)基礎

2)舉例

 

(3)鏈路失效

  ·180秒沒有收到通告,判斷通過該鄰居的路由不可用

  ·從新計算路由並通告,若是轉發表改變,鄰居依次向外發送通告

  ·可能發生無窮計數問題,用毒性逆轉技術預防乒乓環路

(4)實現

  ·利用route-d應用層進程進行管理

  ·通告報文週期性地經過UDP數據報發送

3. OSPF協議

1)鏈路狀態路由算法

  ·構造LS分組進行擴散

  ·每一個路由器構造完整的網絡(AS)拓撲圖

  ·利用Dijkstra算法計算路由

2)通告

  ·每一個入口對應一個鄰居

  ·通告在整個AS範圍泛洪

  ·OSPF報文直接封裝到IP數據報中

(3)RIP不具有的優勢

  ·安全:全部OSPF報文能夠被認證,預防惡意入侵

  ·容許使用多條相同費用的路徑(RIP只選一條)

  ·對每條鏈路能夠針對不一樣的TOS設置多個不一樣的費用度量(如實時與盡力)

  ·集成單播路由與多播路由:多播OSPFMOSPF)與OSPF利用相同的網絡拓撲數據

  ·支持對大規模AS分層

(4)分層的OSPF 

 

 

4. BGP協議:邊界網關協議,事實上的標準域間路由協議

(1)AS提供手段

  ·eBGP:從鄰居AS獲取子網可達性信息

  ·iBGP:向全部AS內部路由器傳播子網可達性信息

  ·基於可達性信息與策略,肯定到達其餘網絡的好路徑

(2)BGP基礎

  ·BGP會話:兩個BGP路由器(Peers)交換BGP報文

    - 通告去往不一樣目的前綴的路徑

    - 報文交換基於半永久的TCP鏈接

  ·BGP報文

    - OPEN:與peer創建TCP鏈接,認證發送方

    - UPDATE:通告新路徑或撤銷原路徑

    - KEEPALIVE:無UPDATE時保活鏈接,也用於對OPEN的確認

    - NOTIFICATION:報告先前報文的差錯,也被用於關閉鏈接

 

  ·分發路徑信息

 

(3)路徑屬性

  ·通告的前綴信息包括BGP屬性:前綴 + 屬性 = 路由

  ·兩個重要屬性

    - AS-PATH:包含前綴通告所通過的AS序列

    - NEXT-HOP:開始下一個AS-PATH的路由器接口,指向下一跳AS

(4)BGP路由選擇

  ·網關路由器收到路由通告後,利用其輸入策略決策接受/拒絕該路由

  ·路由器可能獲知到達某目的AS的多條路由,基於如下準則選擇

    - 本地偏好值屬性:策略決策

    - 最短AS-PATH:沒有本地偏好值,採用最短路徑

    - 最近NEXT-HOP:熱土豆路由

    - 附加準則

  ·路由選擇策略

 

    - AB通告一條路徑AWBX通告路徑BAW

    - B毫不將其通告給C,指望只路由去往/來自客戶的流量

    - B強制C經過AW路由流量

(5)爲何採用不一樣的AS內與AS間路由協議

  ·策略

    - inter-AS:指望可以管理控制流量如何被路由,誰路由通過其網絡等

    - intra-AS:單一管理,無需策略決策

  ·規模

    - 層次路由節省路由表大小,減小路由更新流量

    - 適應大規模互聯網

  ·性能

    - inter-AS:策略主導

    - intra-AS:側重性能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