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世界中的token到底是什麼?

Token到底是什麼?算法

token的概念很普遍,在計算機領域中,不管是基礎的網絡架構仍是服務系統的身份驗證等,都有涉及到token的概念,然而在這裏我想闡述的是在區塊鏈世界中的token是什麼。網絡

相信對區塊鏈有些瞭解的朋友,都或多或少的聽過或者看過關於token的描述,過去的兩年裏,被炒的轟轟烈烈的,經過I-C-O方式去募集的那些個玩意兒,都是指的一種token,有人翻譯爲數字代幣,有人稱之爲是通證,無論怎麼說,總之就是被很多人認爲是一種有價值的東西,不,應該說被認爲是一種有價格的東西。架構

回想長時間以來對於區塊鏈的概念闡述,都是基於技術角度的,總認爲這樣的闡述立場會更客觀一些,更樸素一些,對於看官或者讀者來講,可以排除其餘的主觀干擾或者排除一些別有用心的心理暗示。在以前所著的書籍《白話區塊鏈中》,絕大部分的文字也都是闡述技術概念,不多討論經濟學上的意義,或者在社會學、金融領域等的定義。分佈式

很顯然,若是說在技術上定義一下,區塊鏈系統中的token是什麼,那不過就是經過一段程序定義的符號或者說一個值。嗯?就這麼結束了?呵呵,固然不是,咱們能夠在軟件開發中經過程序定義各類值,難道那些都是能被稱爲token麼?即使是在區塊鏈軟件的開發中或者基於某個基礎鏈的智能合約開發中,隨便定義一組數字量,難道就是token了?區塊鏈

而這些定義程序不過就是寥寥數十行代碼,好比咱們經常使用的基於以太坊公鏈部署的token合約,最簡單的程序代碼,不過就十幾行,咱們來看一個例子:翻譯

 

如圖所示,就是一份最簡單的基於以太坊的token合約代碼,部署在以太坊上時,初始化一個期初總量,這個總量是能夠本身隨便定義的,一百、一千、一萬、一個億或者更多均可以。部署後,你就擁有了一個名字叫MyToken的token了,或者叫代幣,叫通證均可以。固然,這還只是區塊鏈系統中定義token的其中一種方式,token還能夠生成子token,能夠有變化,定義方法或者說玩法仍是挺多的。token

說到這,不少朋友可能會有些迷茫,總覺的這個什麼token的概念太虛了,真個是如夢幻泡影,如霧亦如電。其實否則,咱們來舉幾個例子,咱老百姓說話得接點地氣。開發

一、古代的時候,有些錢莊銀號,爲了讓客戶方便在各地的分號兌換銀兩,會給客戶開具帶有兌換效力的銀票,這個以銀票也是一種token;部署

二、 你們在商店買東西的時候,買完通常都會要求收取一張發票,這張發票是商家開具的,證實商品的銷售來源和價格的,這張發票就能夠算是一種token;自動化

三、 某個村子,全村人都姓王,家家戶戶的人口信息都會登記到一個冊子上,這個冊子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印發,四、工廠裏工人幹活,每一個人分配的工時會記錄在本子上,到了月底就會彙總,換算成酬勞,這個記在本子上的工時也是一種token;

五、 國家給每位公民都辦理了身份證,這個身份證也是一種token。

好了,讓咱們停一下,你們發現沒有,這裏被稱之爲是token的東東都有哪些共同點呢?

在考慮共同點的時候,咱們來看下這些token有什麼用。若是沒有沒有這些個發票、銀票或者工時記錄什麼的會怎麼樣?那就會在須要兌換某種權益的時候沒有對應的證實。是否是?

沒有發票的話,若是要去店裏退換貨或者返修,人家可能就不認了;沒有銀票,那些個銀號能給你兌錢麼;沒有工時記錄,到了月底拿什麼給你結算?

是的,咱們發現這些個東西都承載了某種權益,固然了,這些權益都是有歸屬的,誰擁有這些個token的全部權,誰就擁有這些token所表明的權益。

那麼,既然是一種權益,那天然也是能夠轉移嘍,固然現實生活中的一些token並不都是能經過交易來轉換全部者的,好比身份證就是不能隨便賣的。

 

如今讓咱們再來抽象一下,要說以上這些個token的概念,那仍是能理解的,畢竟表明了具體的一些權益的,但是創建在區塊鏈系統中的那些個所謂的token表明了什麼呢?好比我在以太坊上部署了一個token的合約程序,這表明了什麼具體的權益呢?就這麼數行數十行代碼寫的一段程序怎麼就是token了呢?它表明了什麼樣的價值或者說權益呢?

首先,這些token合約程序,是部署在區塊鏈系統之上的,區塊鏈系統是一種網絡系統,並且是一種分佈式點對點的網絡系統,在這樣的一個網絡系統中,存在着一種共識機制。

在這個網絡中,每條數據都是有全部權的,這個全部權經過一種叫私鑰的密鑰來識別,擁有私鑰的人就擁有對應數據的全部權。而整個全部權會經過共識機制讓全網來共同驗證。比特幣是這種機制,以太幣是這種機制,以太坊上的token也是這種機制,在這種機制中產生的帶有全部權的數據,就是一種token,它表明着什麼樣的權益呢?就是表明一種全部權,一種被網絡中大多數節點都驗證承認的全部權。

固然,區塊鏈系統爲了維持運轉,是須要一整套的運行機制的,好比比特幣系統、以太坊系統等,須要部署爲一個網絡,這個網絡要儘量的普遍,須要共識機制好比挖礦算法就是一種共識機制,固然也還有其餘類型的共識機制,還須要有腳本指令系統用於轉換全部權,以及等等。

在這樣的網絡系統中,不依賴於某一個權威者,而是經過既定的規則機制來進行這個全部權的自動化證實,所以能得到參與者的承認共識,經過共識保障了全部權。

可能有朋友會問,說我發現目前在一些交易系統中就有交易這些token,價格或高或低,問題是就這麼一個全部權,感受就是人爲製造出來的,也不對應什麼具體的實物權益,怎麼就有高高低低的價格呢?咱們知道,一個全部權,無論它是否用於交易,它都是存在的,至於說價格,那是一種市場行爲,或者說是炒做行爲,這裏面又有一番理論,就像黃金爲何會有價格,荷蘭鬱金香爲何會有價格,一套軟件爲何會有價格等等,價格或許是反應這個token的價值的,或者只是人爲炒做的,不用去管它,對於咱們來講,理解token是一種全部權就能夠了。

若是可以正確的使用token這個東西,那麼能夠設想在網絡系統中經過token來攜帶相應的價值,轉換相應的權益,能夠去實現相似智能合約這種應用以及等等,能夠去發揮一些創意,去對應現實生活中的一些需求,找到一些應用的點,將這個token與具體化的價值物鏈接起來,這樣才能發揮token的做用,不然光是token是沒有意義的,無論這個具體化的價值物是什麼,它得是對人們有用的,能知足一些需求的才行。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