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Mac終於到貨了!anandtech最新M1芯片評測出爐 - 知乎

蘋果於北京時間 11 月 11 日發佈了 搭載自研 M1 芯片的三款 Mac 產品,也陸陸續續出現了針對這款芯片的測評。近日,國外知名硬件評測網站 anandtech 發佈了對 Mac Mini 2020 的詳細測試,結果顯示,在 CPU 性能測試中,M1 芯片的單線程和多線程都很優秀。在 GPU 性能測試中,M1 芯片在多個基準測試中超越了以前的 Mac 系列產品,在某些狀況下還能超越獨顯產品。

選自anandtech,機器之心編譯,機器之心編輯部。多線程

上週,蘋果發佈了自研的 M1 芯片以及搭載 M1 芯片的三款新 Mac 產品:MacBook Pro、MacBook Air 和 Mac Mini。這一舉動標誌着蘋果的 Mac 產品正式開啓從英特爾架構到 ARM 架構的過渡。架構

最近,隨着這一系列新產品的陸續解禁,各類圍繞 M1 芯片的測評結果也陸續出爐。國外知名硬件評測網站 anandtech 表示,他們已經拿到了 M1 版的新 Mac Mini 並進行了詳細測評。app

測評結果顯示,M1 的內存帶寬優於蘋果此前的 A14 芯片,CPU 單線程、多線程性能都很是優秀,GPU 足以稱霸集顯,甚至能夠媲美獨顯。性能

與 A14 的內存差別測試

在發佈會上,蘋果反覆強調新版 M1 芯片比以前的產品強多少倍,但卻沒有披露時鐘頻率、TDP 等具體數據。anandtech 表示,能夠肯定的是,在單線程工做負載中,蘋果 Firestorm 核的時鐘頻率是 3.2GHz,比蘋果 A14 的 3GHz 提升了 6.67%。只要有散熱空間,該時鐘頻率也適用於全核(all-core)負載。網站

除了 4 個高性能的 Firestorm 核之外,M1 還包含 4 個 Icestorm 高能效核,旨在下降閒置功率,並提升電池供電操做的電源效率。4 個高性能內核和 4 個高能效內核能夠同時使用,意味着這是一個 8 核 SoC,儘管全部內核的吞吐量並不一致。ui

在評測中,anandtech 首先比較了 M1 芯片與蘋果 A14 芯片的內存差別。雲計算

除了核心數量以外,M1 與 A14 的主要區別還在於它運行在 128 位的內存總線上,而不是移動的 64 位內存總線。在 8 個 16 位內存通道和 LPDDR4X-4266 級內存中,M1 達到了 68.25GB/s 的內存帶寬峯值。spa

與 A14 相比,M1 的內存延遲也有所減小。在 128MB 的徹底隨機測試下爲 96ns,而 A14 是 102ns。線程

在內存帶寬方面,M1 是具備突破性的。單個 Firestorm 能夠實現高達 58GB/s 的內存讀取速度,而內存寫入速度爲 33-36GB/s。

CPU 性能:單線程、多線程都很優秀

anandtech 用 CineBench、Geekbench 測試了 M1 版 Mac Mini 的單線程、多線程跑分數據。

Cinebench R23 上的跑分顯示,蘋果 M1 芯片的單核性能雖然輸給了 AMD 的 Zen 3 和英特爾的 Tiger Lake CPU,但跑分差異不大。並且,與以前使用英特爾芯片的蘋果產品線相比,M1 已經實現了大幅度提高。

爲了實現架構的順利過渡,蘋果在 M1 芯片中使用 Rosetta 2,將爲英特爾處理器編寫的指令「翻譯」爲 M1 芯片能夠理解的命令。這一操做會帶來一些性能損失,但 anandtech 在 CineBench 上的評測顯示,用上 Rosetta2 的 M1 芯片仍是戰勝了蘋果以前的 Mac 產品線。

在多線程 R23 測試中,M1 的跑分超過了以前英特爾版本的 Mac。

在 Geekbench 5 的評測中,M1 的表現很是驚豔,單線程性能位列第一。即便是在 x86 兼容模式下,M1 的單線程性能也能匹敵上一代高端 CPU,並大幅超越以前的 Mac Mini 和 MacBook 系列。

在 GeekBench 多線程性能跑分中,M1 版的 Mac Mini 比一款 2017 年的 15 英寸 MacBook Pro 高出一倍還多,後者是 4 核 8 線程,搭載英特爾 i7-7820HQ 處理器。

GPU 性能:稱霸集顯,媲美獨顯

下面將着重解析 M1 芯片的 GPU 性能。首先,anandtech 使用到了 GFXBench 5.0 測試基準。

如下兩圖分別展現了 Normal 1080p 和 High 1440p 模式下 Aztec Ruins(阿茲特克廢墟)測試場景中的 GPU 性能對比。總的來講,M1 的 GPU 性能表現很是強大,在 Normal 和 High 設置下均領先於其餘全部集顯,甚至比獨顯 Radeon RX 560X 的表現更好。

具體來講,M1 與搭載英特爾芯片的 2018 款 Mac Mini 的對比尤其明顯。與 2018 款中的 Intel UHD graphics 集顯核心相比,M1 的性能提高了 6 倍。此外,M1 還輕鬆超越了搭載 Intel Iris 顯卡的 13 英寸 MacBook Pro 以及搭載 Ryzen 4700U 的 PC。

簡而言之,Mac Mini 2020 搭載的 M1 芯片可以提供媲美獨顯級別的性能。

Normal 1080p 模式。 High 1440p 模式。

Rosetta 的存在對 M1 GPU 的影響有多大呢?anandtech 進行了 x86 版本的測試。測試場景選擇了 Futuremark 開發的 3DMark Ice Storm Unlimited。

測試結果代表,搭載 M1 芯片的 Mac Mini 2020 的得分恰好超過了搭載 GTX 1650 的筆記本電腦(Acer Nitro 5 2020)。雖然這種狀況不常見,但足以說明 M1 的顯卡性能。

3DMark Ice Storm Unlimited 測試場景。

此外,anandtech 還使用了很是規的 BaseMark GPU 測試基準(1.2.1 版本)。

測試結果代表,Mac Mini 2020 的 GPU 性能遠遠超越了搭載英特爾芯片的 2018 款 Mac Mini,而且運行速度比搭載 Radeon Pro 560 的 2017 款 MacBook Pro 快了至少 50%。固然,新款 MacBook Pro 的性能會更好,但 M1 是集成顯卡,整個芯片的功率比 MacBook Pro 的 CPU 都低得多,更不用說獨顯了。

Medium 模式。 High 模式。

最後,anandtech 還測試了《古墓麗影:崛起》遊戲中的 GPU 性能差別。這款於 2015 年 12 月正式發行的遊戲具備合適的 Mac 端口和內置基準,因此可以進行 M1 芯片的遊戲性能測試並與其餘 Windows 系統的筆記本電腦進行比較。須要注意,這是一款 x86 版本的遊戲,尚未被遷移到 ARM 上,因此遊戲的 CPU 部分經過 Rosetta 軟件運行。

在 1366×768 的 Value 模式下,Mac Mini 2020 的每秒幀數超過了 60fps,遙遙領先於搭載英特爾芯片的 2018 款 Mac Mini 和該堆棧中其餘的集成顯卡,而且與搭載 Radeon 560X 的 Acer Nitro 5 2019 相差無幾。相比之下,搭載 Radeon Pro 560 的 2017 款 MacBook Pro 的幀數至少落後了 25%。

Value 模式。

在 1920×1080 的 Enthusiast 模式下,搭載 M1 芯片的 Mac Mini 的幀數不足 40fps,雖然仍比搭載 Radeon 560X 的 Acer Nitro 5 2019 高了至少 20%,但比搭載 GTX 1650 的 Acer Nitro 5 2020 低了很多。

當幀數爲 39.6fps 時,Mac Mini 2020 在 1920×1080 分辨率下運行良好,畫質也不錯。其實只要稍微下降分辨率或者畫質,Mac Mini 2020 就能夠恢復到 60fls 以上。全部這些都在一個集顯上完成。

Enthusiast 模式。

對於開發人員來講,蘋果的 M1 版 Mac 電腦表明了市場上首批成熟的 ARM 架構機器,而且幾乎沒有性能折衷。這將極大地推進蘋果自己以及更普遍的 ARM 生態系統和日漸增加的 ARM 雲計算業務。

原文連接 https://www.anandtech.com/show/16252/mac-mini-apple-m1-tested/3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