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服務SaaS市場還有很大的增加空間。SaaS的鼻祖Salesforces今年5月邁上了千億美圓市值的門檻,再一次爲ToB市場注入了興奮劑。單單一個SaaS CRM,目前全球的市場規模就超過400億美圓。數據庫
國外還出現了多個估值超過10億美圓的獨角獸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最大玩家Workday估值超過了200億美圓,招聘管理Taleo和績效管理Successfactor的估值均達到幾十億美圓。安全
但在國內,企業服務SaaS還有更大的增加空間,由於目前的起步點並不高。儘管已有幾百家企業,可是廣泛規模偏小,都爲生存而戰。國內SaaS CRM市場的規模僅爲3億美圓左右。國內衆多HR SaaS服務商銷售額過億的沒有幾家。甚至2019年,企業服務領域SaaS發展進入「生死年」的說法甚囂塵上。前幾年涌現的大量企業服務SaaS已經渡過涉入期,開始面臨用戶需求和自身發展的升級與挑戰。架構
中國可否出現一個Salesforces同樣的CRM SaaS企業?可否出現像Workday這樣HR SaaS企業?可否知足數量上億的中國企業CRM、人力資源管理等的上雲難題呢?框架
從今年3月阿里雲智能總裁張建鋒發佈SaaS加速計劃、本身作SaaS以及被集成等開始,到如今不到半年時間,阿里雲正式發佈SaaS生態戰略。那麼,阿里雲SaaS生態戰略和加速可否破解中國SaaS市場小、難以出現巨頭企業的魔咒呢?工具
中國企業服務SaaS市場通過多年發展,到目前依然規模不大,增速減緩,行業巨頭缺失,產品服務競爭力弱,而資本投資更趨理性,用戶需求難以知足等。性能
是什麼緣由形成了中國企業服務SaaS發展舉步維艱?是產品服務問題,仍是技術能力問題?是應變問題,仍是獲客問題,抑或是用戶成長性問題?開發工具
能夠說,中國企業服務SaaS應用面臨了諸多難題,如下4個問題成爲行業之痛。大數據
從用戶的角度,市場裏存在着大量的定製和擴展需求,致使企業開發成本上升,企業難以盈利或毛利很低。SaaS是一個標準化的開箱即用的軟件服務,一般只能知足企業通用化需求,很難知足企業的個性化、定製化需求。企業應用包括HR、CRM、財務會計等都是一個複雜的業務體系,大多數企業的這類應用尚未像美國同樣標準化,很難用一套標準化的SaaS服務知足不一樣企業用戶的需求。阿里雲
從商業化角度,大部分企業缺少流量、渠道、品牌,致使獲客成本高,業務拓展難度大。不少企業服務SaaS提供商將用戶鎖定在個性化需求比較少的中小微企業。而中小微企業習慣使用免費產品,真正付費的用戶很難活得,既是付費,其續費率低,流失率高,直接影響企業服務SaaS服務商的發展,這也就是國內難以出現企業服務SaaS獨角獸企業的根本緣由。人工智能
從技術的角度,企業對底層平臺和架構投入研究不足,產品難以保證長久的穩定。北森雲紀偉國說,在國內只有擁有本身的PaaS平臺的SaaS服務商才能知足大中型客戶定製化、個性化的需求,同時又不影響其SaaS通用化的更新與發展。而目前擁有本身PaaS平臺的SaaS服務商少之又少,制約了其發展壯大。
從產品服務能力上講,大部分企業業務能力沉澱不足,很難從0到1完成業務產品化,從而爲客戶提供高品質的產品服務。一樣,PaaS平臺是解決產品服務同質化問題,提高服務在市場中突圍能力的關鍵,在因而否爲商業用戶開發了應用系統,並提供服務。藉助PaaS平臺的實時、海量和數據分析能力,能夠創建全流程跨應用的數據整合分析模型,每家企業均可以基於它構建本身的業務決策模型,同時落地更多的AI大數據業務場景,如績效表現、人崗匹配等。
面對這衆多問題,阿里雲SaaS生態戰略和SaaS加速可否化解矛盾,實現中國企業服務SaaS應用的高速增加呢?
首先看看阿里雲SaaS生態戰略。該生態戰略計劃招募10家一級SaaS合做夥伴,經過SaaS加速爲合做夥伴提供應用開發、集成、上雲、售賣的全鏈路解決方案,提高開發效率和集成效率,縮短商業化的週期,用阿里雲的品牌、渠道、資本、方法論、技術加持夥伴,成就億級營收獨角獸。
而SaaS加速是SaaS生態的商業和技術平臺,爲阿里雲的「被集成」提供工具與售賣通路,是阿里雲SaaS生態戰略的具體落地體現。
做爲商業和技術平臺,SaaS加速將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技術能力集成爲模塊,ISV和開發者只要簡單拖拽,就能夠快速搭建SaaS應用,而且可以在雲市場、釘釘等多個市場發佈售賣。
SaaS加速計劃涵蓋了兩大平臺——商業平臺和技術平臺。商業平臺包括雲市場/阿里雲心選兩種模式;技術平臺能夠幫助ISV完成開發/集成/上雲,也是阿里巴巴商業、能力和技術的一次協力輸出:技術能力在這裏沉澱爲一個個模塊,ISV和開發者只要經過簡單的操做,寫不多的代碼、甚至不寫代碼,就能夠快速搭建一個SaaS應用,實現規模化、快速複製。
阿里雲資深技術專家黃省江說,阿里雲SaaS加速將以雲市場爲核心,解決合做夥伴規模化、商業化的難題;以PaaS技術爲核心,提供便捷式開發工具爲合做企業知足定製化服務開發提速;以上雲工具包服務「組合拳」的形式,爲生態夥伴提供阿里雲遷雲底層技術,保障夥伴應用上雲的安全、便捷和高效,並能顯著提高客戶應用的使用體驗。
3月阿里雲就明確不作SaaS,但會提供平臺的商業、技術和能力,幫助SaaS合做夥伴作企業應用和SaaS的生意,更好的鏈接阿里巴巴的商業能力。
100天后,阿里雲就交出「被集成」首期成績單:聯合上百傢伙伴,發佈了100多款聯合解決方案,覆蓋新零售、數字政府、新金融等20多個行業大類、1000多種應用場景。
黃省江說,阿里雲會爲夥伴提供了一個穩定強大的平臺支撐、出色的前臺提升開發定製效率,以及可沉澱和複用的中臺能力。藉助阿里巴巴的豐富生態,SaaS合做夥伴可以快速完成應用發佈,向目標用戶提供服務,造成從產品研發到部署交付的完整商業閉環。
那麼SaaS加速到底會對行業產生哪些影響?
第1、對於SaaS創新廠商,能夠不用專一底層技術,而是經過阿里巴巴的技術能力,包括PaaS、支付、地圖、中臺等能力,就能夠快速構建自已的業務,阿里雲也會藉助流量和品牌優點,爲ISV提供售賣服務,打通完整的生態閉環。
第2、對於有客羣的渠道夥伴,能夠利用阿里雲提供的業務生成能力,快速構建客戶羣需求的產品和行業解決方案。
第3、對於傳統管理軟件廠商而言,阿里雲SaaS戰略既是一個挑戰,也是一個機會。隨着被集成不斷深刻,西門子、SAP、金蝶、用友、明源等國際和國內頂級的ISV與阿里雲的合做也在不斷加深,全球最大CRM軟件服務提供商Salesforce宣佈將集成阿里雲向企業客戶提供服務和支持。
黃省江表示:「要作好企業應用,在專業領域作深作透,先作強,再作大。而這個階段充分利用雲的力量加速企業應用則很是關鍵。」
中國有1400萬家的小微企業。小微企業財務及管理服務提供商暢捷通的好會計、薪稅管家、易代帳等產品和服務馳名業界。以前暢捷通一直作分銷,在全國擁有2000多家的分銷合做夥伴。從去年開始,暢捷通與阿里雲實現了實質上的商業模式的融合和對接,不到一年時間就新增7000個客戶。
藉助阿里雲的力量,暢捷通快速實現了下沉,將業務擴展到縣一級。「阿里雲給咱們打開了新的一扇窗,看到了新的業務場景,找到了新的戰場。」
而成立已經20年的百勝軟件在新零售時代開始致力於爲中國零售企業提供全渠道數字零售解決方案,幫助客戶實現數字化轉型和商業創新。百勝軟件與阿里雲SaaS加速的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合做,開發新的SaaS應用。目前簽約新零售客戶數達到40家,意向客戶數超過400家,共開發了188+個新零售流程,基本覆蓋85%的新零售場景,使得企業的工做效率提高10倍。百勝得以藉助流程梳理,流程再造的方式實現了對新零售行業的進一步探索,實現了從傳統的零售行業的ERP管理軟件以及套裝軟件發展瓶頸的突破。
百勝軟件如今不用關注底層的技術,能夠直接採用阿里雲的PaaS平臺,包括數據庫、中間件等,讓百勝軟件專一於本身的業務軟件,把雲資源和軟件一塊兒售賣給客戶。
另外一個智慧醫療服務企業浙江谷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爲醫院提供一站式及SaaS+部署服務解決方案,服務醫院多達1000+家。以前因爲開發資源有限,醫院的個性化需求經常沒法很好知足。
基於阿里雲SaaS加速宜搭的零代碼和低代碼開發能力,開發者無需關注性能和產品底層框架設計,產品開發週期就從半年縮短到1個月,項目交付週期縮短了2/3,研發成本投入下降爲原來的1/10。醫院個性化需求的知足易如反掌。兩週時間就能接下了10餘家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如今,谷瞰經過宜搭已構建了在財務、總務、科研、醫務和質控領域多款產品,在客戶方面,達成意向的有100多家,並已成功服務數萬人。
全面上雲的拐點已到。上雲不只僅是企業基礎實施上雲,而是業務上雲,企業SaaS服務市場必將大幅增加。全球的SaaS市場800億美圓,中國目前的SaaS市場僅爲17億美圓,中國SaaS市場空間極大。
原文連接 本文爲雲棲社區原創內容,未經容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