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m更換國內源,yum下載rpm包,源碼包安裝

yum更換國內源

  • 從國外下載rpm包有時會很慢
  • 因此更改成國內的下載源會快不少
  • 進入 /etc/yum.repos.d 目錄
  • 使用 rm -f CentOS-Base.repo 刪除 CentOS-Base.repo 文件
  • curl -O http://mirrors.163.com/.help/CentOS7-Base-163.repo
  • 使用以上命名能夠下載 CentOS7-Base-163.repo 文件到當前目錄
  • 完成後使用ls命令查看是否下載該文件成功
  • 使用 wget 或者 curl 均可如下載163的源文件
  • 若是系統沒有安裝 wget 能夠先用 curl 下載
  • 下載完成後,能夠使用 yum repolist 或者 yum repolist all 查看可用的yum源
  • 如圖,能夠看到圖中三個源都是163.com的

yum下載rpm包

  • 以前更換的國內源是基礎的源
  • 包含的rpm包不夠多,有時候須要rpm包基礎源裏面沒有
  • 因此就須要增長擴展源,擴展源裏面有更多的rpm包能夠下載
  • 使用 yum install -y epel-release 安裝擴展源文件
  • 如圖,使用安裝命令後,會多出這兩個文件
  • epel.repo文件內有安裝源地址等信息
  • 如今使用 yum list 查看能夠安裝的包,就能夠看到許多來自epel源的包
  • 也能夠使用 yum list |grep epel 查看epel源的rpm包
  • 這條命令是把 yum list 的結果進行過濾,只列出epel源的包

  • 有時候須要下載rpm包,保存起來,等到須要的時候使用
  • 使用 yum install zsh --downloadonly 命令能夠只下載zsh包,可是不安裝
  • 看安裝信息能夠看到,安裝源是 base
  • 使用這個方法下載rpm包有一個前提,就是這個包尚未被安裝
  • 能夠使用 rpm -q zsh 查看zsh包是否已安裝
  • 在以上命令中 --downloadonly 參數就是能夠設置只下載不安裝的參數
  • 下載了安裝包後,默認的存放路徑,能夠查看 /var/cache/yum/x86_67/7 目錄
  • 該目錄下面有許多子目錄,這些子目錄實際上是根據安裝源命名的
  • 子目錄能夠看到有 base 目錄,epel 目錄等
  • 從上面的安裝信息能夠看到,安裝源是 base
  • 因此下載的rpm包應該在base目錄下面
  • 使用命令 ls /var/cache/yum/x86_67/7/base/packages
  • base 目錄裏面有一個子目錄叫作 packages
  • 下載回來的rpm包通常會在 packages 目錄裏面
  • 能夠看到 packages 目錄下面有一個 zsh 的rpm包

  • 除了存放默認目錄之外,還能夠指定存放路徑
  • 如圖,在原來的下載語句後面增長一個參數 --downloaddir=/tmp/
  • 這樣就把下載回來的rpm包的存放路徑指定在了 /tmp/ 目錄下面了
  • 使用 ls 命令查看 tmp 目錄內容
  • 如圖,能夠看到,zsh包文件以及存在於/tmp目錄下面了

  • 若是要下載一個已經安裝了的rpm包文件
  • 例如,系統已經安裝了 vim
  • 可是如今須要使用系統下載一個 vim 的rpm包文件
  • 那麼有兩種方法
  • 一種是先刪除vim,而後從新下載,可是這樣可能產生不少問題,影響使用
  • 第二種方法以下圖
  • 通常安裝包的時候使用 install ,如今從新下載就使用 reinstall
  • 使用 reinstall 就能夠從新下載已經安裝了的包文件

源碼包安裝

  • 首先指定一個專門存放源碼包的路徑
  • 之後所有源碼包都放裏面,方便管理
  • 這裏使用 /usr/local/src/ 這個目錄專門放源碼包
  • 使用 cd /usr/local/src/ 進入這個目錄
  • 輸入網址 r.aminglinux.com 打開這個網頁
  • 如圖,找到apache源碼包的下載地址
  • 使用 wget https://mirrors.tuna.tsinghua.edu.cn/apache/httpd/httpd-2.4.39.tar.gz
  • 就會把這個源碼包下載到當前目錄
  • 用ls查看當前目錄能夠看到httpd-2.4.39.tar.gz文件
  • 使用命令 tar -zxvf httpd-2.4.39.tar.gz 解壓縮該文件
  • 使用ls查看,能夠看到多出一個 httpd-2.4.39 的目錄,這就是解壓出來的目錄
  • ls 查看該目錄
  • 能夠看到目錄裏面不少文件,其中 README 是說明文檔
  • INSTALL 是安裝文檔
  • cd 進入 httpd-2.4.39 目錄
  • 使用這條命令將apache能夠指定安裝目錄爲 /usr/local/apache2
  • 而且會檢測須要的依賴包,檢測經過才能安裝
  • 檢測過程發現了一些錯誤
  • 使用 echo $? 能夠查看上一條命令執行是否出錯
  • 返回結果是 1 ,表明上一條命令出錯,若是是 0 就是沒出錯
  • 這裏出現的錯誤是,缺乏 apr 的支持
  • 安裝 apache 2.4 版本
  • 通常須要3個依賴包
  • 分別是 apr , apr-util , pcre
  • apr 的兩個包到 apache 官網下載
  • pcre 包就到它本身的官網下載
  • 下載到 /usr/local/src/ 目錄裏面
  • 而後把三個包解壓縮
  • 再把 apr和apr-util的解壓文件放到httpd目錄裏面
  • 如圖,把解壓的兩個目錄內的文件複製到這個目錄內
  • 如圖,兩個解壓縮的目錄就被複制到 srclib 目錄內了
  • 而後編譯 apr 文件
  • 須要進入 apr-1.7.0 目錄內
  • 而後使用命令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src/apr
  • 就是配置環境,根據須要指定路徑,配置依賴包之類的東西
  • 而後使用 make && make install
  • make 就是編譯源碼,若是make沒有發生錯誤
  • make install 就會把編譯好的文件安裝到以前指定的目錄
  • 而後是一樣的方法
  • 進入 apr-util 源碼文件目錄內
  • 執行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src/apr-util --with-apr=/usr/local/src/apr
  • 而後執行 make && make install
  • 這裏跟 apr 的配置有一些不一樣
  • 由於編譯 apr-util 須要依賴包 apr
  • 因此配置環境的時候,要把apr安裝路徑配置進去
  • 這樣才能成功編譯 apr-util
  • 使用一樣的方法進入 pcre 源碼文件內
  • 而後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src/pcre
  • 而後 make && make install
  • 這樣 /usr/local/src 目錄下面就有三個編譯好的依賴包文件目錄了
  • 如圖,三個目錄就是安裝好的依賴包
  • 而後配置 apache 的安裝環境
  • 執行命令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src/apache2 --with-apr=/usr/local/src/apr --with-apr-util=/usr/local/src/apr-util --with-pcre=/usr/local/src/pcre --enable-so --enable-modules=most
  • 以上命令首先配置的安裝目錄在 src/apache2 目錄內
  • 而後是三個依賴包的安裝路徑
  • 配置完成後,若是執行沒有問題
  • 再執行 make && make install
  • 沒有出錯的話就完成了,若是有錯誤,就看錯誤信息,網上搜索解決方案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