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對第一次—疫情統計可視化(原型設計)

#結對第一次—疫情統計可視化(原型設計) |這個做業屬於哪一個課程|2020 春福大軟工實踐 W 班| :---:|:---: |這個做業要求在哪裏|結對第一次—疫情統計可視化(原型設計)| |結對學號|221701425/221701428| |這個做業的目標|經過地圖的形式來直觀顯示疫情的大體分佈狀況,查看具體省份的疫情統計狀況| |做業正文|做業正文| |其餘參考文獻|... |html

##1 設計部分web

  • 1.1 原型開發工具 - Axure RP:一款專業的快速原型設計工具,讓負責定義需求和規格、設計功能和界面的專家可以快速建立應用軟件或Web網站的線框圖、流程圖、原型和規格說明文檔。
  • 1.2 疫情統計可視化原型 - 疫情統計可視化(原型設計)
  • 1.3 困難描述 - 一、疫情地圖中,鼠標懸停相應省份時,該省份高亮,該困難源於對軟件原型模型設計工具得不熟悉 - 二、疫情趨勢統計圖得實現難題,該困難源於軟件原型模型設計工具自己的功能限制 - 三、實現一個可展開行表格來展現全國的具體省市的疫情數據,可是Axure中沒有可展開的表格。
  • 1.4 困難解決 - 問題1已解決:咱們前後嘗試了兩個軟件原型模型設計工具--墨刀和Axure RP,通過自我學習後,發現Axure的功能更增強大,且更容易實現疫情地圖和解決省份高亮問題。在Axure中,可使用SVG地圖來實現疫情地圖,再經過交互事件,來解決省份高亮問題。 - 問題2已解決:咱們發現Axure基礎自帶的組件中沒有統計圖,一度想用截圖矇混過關,後來通過百度,瞭解到能夠在Axure Shop上下載到統計圖控件,以實現疫情趨勢統計圖。 - 問題3已解決:經過Axure自帶的樹組件,來實現可展開行表格。
  • 1.5收穫 - 本次原型設計做業經過學習相關技術知識,理解並消化客戶需求、提供給客戶可行的優化的使用建議,給出原型模型,並提供大概的解決方案預期規劃。 - 體會到學無止境,遇到難題及時自學或請教解決。

##2 NABCD模型使用微信

N/需求

  • 疫情統計可視化:能夠經過地圖的形式來直觀顯示疫情的大體分佈狀況,還能夠查看具體省份的疫情統計狀況。
  • 在全國地圖上使用不一樣的顏色表明大概確診人數區間 - 顏色的深淺表示疫情的嚴重程度,能夠直觀瞭解高危區域; - 鼠標移到每一個省份會高亮顯示; - 點擊鼠標會顯示該省具體疫情狀況
  • 點擊某個省份顯示該省疫情的具體狀況 - 顯示該省份對應的感染患者人數、疑似患者人數、治癒人數、死亡人數; - 鼠標移到每一個市會高亮顯示,而且顯示簡單的數據; - 該省份到目前爲止的新增確診趨勢、新增疑似趨勢、治癒趨勢和死亡趨勢

A/作法

  • 經過web平臺實現疫情統計可視化,藉助地圖/表格/折線圖清晰明確的展現了疫情變化過程
  • 功能實現
功能 詳細說明
全國疫情統計可視化地圖 根據左下角顏色區間表可直觀簡要瀏覽全國疫情分佈狀況(現有/累計)
全國疫情統計表格 表單元格中數據包含有全國現有確診、疑似,重症以及累計確診,治癒,死亡
全國疫情統計折線圖 折線圖中包含有全國新增(確診/疑似),現有(確診/疑似)以及累計(確診/治癒/死亡)趨勢折線
具體單個省份疫情統計可視化地圖 根據左下角顏色區間表可直觀簡要瀏覽具體省份疫情分佈狀況
具體單個省份疫情統計表格 表單元格中數據包含有具體省份現有確診以及累計確診,治癒,死亡
具體單個省份疫情統計折線圖 折線圖中包含有具體省份新增確診,累計確診以及累計治癒/死亡趨勢折線
省市疫情統計表格 表單元中數據包含有省份以及其所轄地級市的統計數據

B/好處

  • 直觀、具體顯示全以及具體各省份疫情的大體分佈狀況
  • 用戶對於可視化地圖顏色變化程度相應作好保護措施
  • 人機交互界面相對友好,知足用戶對疫情掌握相應基本狀況

C/競爭

  • 界面顯示清晰,簡潔,直觀爲用戶送上想知道的信息
  • 根據官方數據及時更新疫情數據統計狀況
  • 劣勢在於相關產品各平臺上衆多,開發成熟度高,自身產品開發週期短,功能相對少且可能存在成熟度不夠

D/推廣

  • 自身是大學生可經過校園平臺進行推廣,推廣至大學生後再經過大學生五湖四海的分散性推廣至更廣的範圍
  • 經過自身qq/微信朋友圈以及微博等途徑進行推廣

3 結對過程

  • 3.1 明確分工,自主學習相關原型開發工具以及相關技術,不斷探尋原型實現中的困難並不斷合做解決,最後根據原型實現設計完成博客。
  • 3.2 非擺拍結對照片

4 效能分析和PSP

  • 效能分析:原型設計任務整體完成還能夠,兩我的分工明確,發揮各自優點完成客戶所要求的需求的原型設計工具

  • PSP表格學習

PSP Personal Software Process Stages 預估耗時(分鐘) 實際耗時(分鐘)
Planning 計劃 60 60
Estimate 估計這個任務須要多少時間 10 15
Development 開發 760 800
Analysis 需求分析 (包括學習新技術) 180 150
Design Spec 生成設計文檔 20 30
Design Review 設計複審 10 15
Coding Standard 代碼規範 (爲目前的開發制定合適的規範) 40 30
Design 具體設計 60 50
Coding 具體編碼 300 300
Code Review 代碼複審 30 40
Test 測試(自我測試,修改代碼,提交修改) 120 110
Reporting 報告 90 100
Test Report 測試報告 15 20
Size Measurement 計算工做量 10 20
Postmortem & Process Improvement Plan 過後總結, 並提出過程改進計劃 45 30
合計 910 960

5 博客內容PDF

博客內容PDF開發工具

6 結對收穫

在這次結對過程當中,我收穫頗多,其中我認爲最重要的是團隊成員之間的互相協做可以使得工做的進行更加流暢,成員也更有活力。在協做的過程當中,還能夠互相學習,互相補足,完善自身的技能,同時也增強了溝通交流的能力。測試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