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者:楠渢安全
【IT戰略家】網絡
英特爾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芯片製造商,做爲PC時代的佼佼者,以Intel Inside開啓了一個時代。隨着移動互聯時代的到來,PC市場開始下滑,英特爾面臨着巨大的挑戰。智能+時代,PC早已不是惟一的設備端,物聯網像一張巨網撒下,只關注PC早已不是可行之道。一邊是支柱業務衰退,一邊是競爭對手頻頻發力,英特爾出手是被迫之舉仍是先機之行?框架
PC市場下滑,芯片廠商轉戰汽車市場ide
根據知名信息技術和顧問公司Gartner的最新預測,2016年第三季度,全球我的電腦(PC)的出貨量爲6890萬臺,較2015年第三季度下滑了5.7%。全球PC出貨量已連續八個季度下滑,創下業內最長記錄。受PC市場不景氣影響,芯片商們積極佈局汽車芯片領域,但願抓住新移動終端汽車市場迅速崛起的機會。工具
此前移動芯片巨頭高通(Qualcomm)斥資370億美圓,收購全球最大的汽車半導體公司NXP,成爲全球第一大汽車芯片供應商。而英特爾最大的競爭對手之一英偉達早在2015年初便開始佈局無人駕駛。佈局
2016年3月,英偉達推出了無人駕駛汽車專用的第二代產品——全新Drive PX 2無人駕駛平臺,並稱其爲「世界第一臺車載人工智能超級電腦。2016年9月,百度與英偉達宣佈達成合做,聯手打造一款「從雲到車」的完整無人駕駛系統。據悉,英偉達的無人駕駛系統已經得到超過50家汽車製造商的合同。學習
英特爾對物聯網市場虎視眈眈,天然也不會放過汽車電子市場。英特爾公司並非傳統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但近幾年在汽車領域卻表現異常突出。過去一年中,英特爾共與寶馬,勞斯萊斯,特斯拉等各大汽車公司簽署了近10億美圓的合做協議。大數據
無人駕駛是趨勢,數據成汽車「新石油」人工智能
無人駕駛技術已經成了全球各大科技公司追逐的新增加點,從互聯網巨頭到傳統車廠,從老牌企業再到創業公司,許多技術公司都已經在無人駕駛上發力。除去做爲交通工具的車自己,無人駕駛車還涉及物聯網、通訊、服務等產業,蘊含着巨大的商業價值。開發
汽車行業正處於顯著轉型期,對計算機、智能和互聯網的需求急速上升。而數據是無人駕駛將來發展的新動力,被稱爲汽車行業「新石油」。
油料是當前汽車行業得以存在的關鍵因素,但在將來的汽車和無人駕駛領域,數據則是關鍵。無人駕駛汽車會使用多種方式來收集數據,好比照相機、雷達、聲納、全球定位、激光探測與測量(LIDAR)等系統,汽車行業須要面對天天每輛汽車生成4TB的數據。爲了最大程度地利用這些數據,汽車產業必須有能力而且安全地處理規模龐大的數據集。
而英特爾也恰好具有了汽車製造商開發無人駕駛汽車所須要的的運算處理和大數據能力,故而根據自身的技術積累,英特爾正力圖在無人駕駛這個大蛋糕中分搶一些份額。
合做併購,走上無人駕駛佈局之路
無人駕駛汽車是這兩年的熱點,除了先行者特斯拉以外,其餘科技公司也紛紛投入了這個戰場。谷歌的無人駕駛汽車研發了幾年,百度也斥資進軍無人駕駛汽車,NVIDIA的車載駕駛平臺已經獲得了特斯拉的承認。
面對無人駕駛市場激烈的競爭,因特爾選擇了併購合做之路,試圖打造一個無人駕駛技術平臺,同時把平臺開放,其餘汽車廠商共享,實現IT和汽車雙方互補。
因特爾資本動態:
2015 年 6 月,英特爾以 167 億美圓收購FPGA製造商Altera,表示提高大數據中心和物聯網相關服務。
2016 年5月,英特爾收購計算視覺軟件公司Itseez。
2016年7月1日,英特爾與Mobileye和寶馬達成合做關係,已經開始介入無人駕駛領域。據介紹,三家公司的跨界合做中,從門鎖到數據中心,英特爾爲互聯汽車提供端到端的計算技術,Mobileye則提供世界領先的視覺分析,而寶馬提供終極駕駛體驗。
2016年8月9日,英特爾收購深度學習初創公司 Nervana Systems,交易金額據傳約爲 4.08 億美圓,Nervana 由原高通神經網絡研發負責人於 2014 年建立,擁有目前最快的深度學習框架,而且預計於明年推出深度學習專用芯片,號稱速度比 GPU 快10倍。
2016年9月6日,英特爾再次宣佈收購消息,此次收購的是機器視覺公司 Movidius。
從深度學習平臺到機器視覺,英特爾無人駕駛佈局之路逐漸明晰:經過收購,英特爾得到了深度學習和機器視覺方面技術的積累,而在商業應用上,英特爾也在經過積極地合做,逐漸進入市場。
©本文由【IT戰略家】原創,轉載請聯繫本公衆號得到受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