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連接:深刻理解 Linux Cgroup 系列(一):基本概念html
Cgroup
是 Linux kernel 的一項功能:它是在一個系統中運行的層級制進程組,你可對其進行資源分配(如 CPU 時間、系統內存、網絡帶寬或者這些資源的組合)。經過使用 cgroup,系統管理員在分配、排序、拒絕、管理和監控系統資源等方面,能夠進行精細化控制。硬件資源能夠在應用程序和用戶間智能分配,從而增長總體效率。linux
cgroup 和 namespace
相似,也是將進程進行分組,但它的目的和 namespace
不同,namespace
是爲了隔離進程組之間的資源,而 cgroup 是爲了對一組進程進行統一的資源監控和限制。segmentfault
cgroup 分 v1 和 v2 兩個版本,v1 實現較早,功能比較多,可是因爲它裏面的功能都是零零散散的實現的,因此規劃的不是很好,致使了一些使用和維護上的不便,v2 的出現就是爲了解決 v1 中這方面的問題,在最新的 4.5 內核中,cgroup v2 聲稱已經能夠用於生產環境了,但它所支持的功能還頗有限,隨着 v2 一塊兒引入內核的還有 cgroup namespace。v1 和 v2 能夠混合使用,可是這樣會更復雜,因此通常沒人會這樣用。bash
在 Linux 裏,一直以來就有對進程進行分組的概念和需求,好比 session group, progress group 等,後來隨着人們對這方面的需求愈來愈多,好比須要追蹤一組進程的內存和 IO 使用狀況等,因而出現了 cgroup,用來統一將進程進行分組,並在分組的基礎上對進程進行監控和資源控制管理等。網絡
術語 cgroup 在不一樣的上下文中表明不一樣的意思,能夠指整個 Linux 的 cgroup 技術,也能夠指一個具體進程組。session
cgroup 是 Linux 下的一種將進程按組進行管理的機制,在用戶層看來,cgroup 技術就是把系統中的全部進程組織成一顆一顆獨立的樹,每棵樹都包含系統的全部進程,樹的每一個節點是一個進程組,而每顆樹又和一個或者多個 subsystem
關聯,樹的做用是將進程分組,而 subsystem
的做用就是對這些組進行操做。cgroup 主要包括下面兩部分:ssh
resource controller
,由於它主要被用來調度或者限制每一個進程組的資源,可是這個說法不徹底準確,由於有時咱們將進程分組只是爲了作一些監控,觀察一下他們的狀態,好比 perf_event subsystem。到目前爲止,Linux 支持 12 種 subsystem,好比限制 CPU 的使用時間,限制使用的內存,統計 CPU 的使用狀況,凍結和恢復一組進程等,後續會對它們一一進行介紹。hierarchy
能夠理解爲一棵 cgroup 樹,樹的每一個節點就是一個進程組,每棵樹都會與零到多個 subsystem
關聯。在一顆樹裏面,會包含 Linux 系統中的全部進程,但每一個進程只能屬於一個節點(進程組)。系統中能夠有不少顆 cgroup 樹,每棵樹都和不一樣的 subsystem 關聯,一個進程能夠屬於多顆樹,即一個進程能夠屬於多個進程組,只是這些進程組和不一樣的 subsystem 關聯。目前 Linux 支持 12 種 subsystem,若是不考慮不與任何 subsystem 關聯的狀況(systemd 就屬於這種狀況),Linux 裏面最多能夠建 12 顆 cgroup 樹,每棵樹關聯一個 subsystem,固然也能夠只建一棵樹,而後讓這棵樹關聯全部的 subsystem。當一顆 cgroup 樹不和任何 subsystem 關聯的時候,意味着這棵樹只是將進程進行分組,至於要在分組的基礎上作些什麼,將由應用程序本身決定,systemd
就是一個這樣的例子。在 CentOS 7
系統中(包括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經過將 cgroup 層級系統與 systemd 單位樹捆綁,能夠把資源管理設置從進程級別移至應用程序級別。默認狀況下,systemd 會自動建立 slice
、scope
和 service
單位的層級(具體的意思稍後再解釋),來爲 cgroup 樹提供統一結構。能夠經過 systemctl
命令建立自定義 slice 進一步修改此結構。工具
若是咱們將系統的資源當作一塊餡餅,那麼全部資源默認會被劃分爲 3 個 cgroup:System
, User
和 Machine
。每個 cgroup 都是一個 slice
,每一個 slice 均可以有本身的子 slice,以下圖所示:post
下面咱們以 CPU 資源爲例,來解釋一下上圖中出現的一些關鍵詞。性能
如上圖所示,系統默認建立了 3 個頂級 slice
(System
, User
和 Machine
),每一個 slice 都會得到相同的 CPU 使用時間(僅在 CPU 繁忙時生效),若是 user.slice
想得到 100%
的 CPU 使用時間,而此時 CPU 比較空閒,那麼 user.slice
就可以如願以償。這三種頂級 slice 的含義以下:
控制 CPU 資源使用的其中一種方法是 shares
。shares 用來設置 CPU 的相對值(你能夠理解爲權重),而且是針對全部的 CPU(內核),默認值是 1024。所以在上圖中,httpd, sshd, crond 和 gdm 的 CPU shares 均爲 1024
,System, User 和 Machine 的 CPU shares 也是 1024
。
假設該系統上運行了 4
個 service,登陸了兩個用戶,還運行了一個虛擬機。同時假設每一個進程都要求使用盡量多的 CPU 資源(每一個進程都很繁忙)。
system.slice
會得到 33.333%
的 CPU 使用時間,其中每一個 service 都會從 system.slice 分配的資源中得到 1/4
的 CPU 使用時間,即 8.25%
的 CPU 使用時間。user.slice
會得到 33.333%
的 CPU 使用時間,其中每一個登陸的用戶都會得到 16.5%
的 CPU 使用時間。假設有兩個用戶:tom
和 jack
,若是 tom 註銷登陸或者殺死該用戶會話下的全部進程,jack 就可以使用 33.333%
的 CPU 使用時間。machine.slice
會得到 33.333%
的 CPU 使用時間,若是虛擬機被關閉或處於 idle 狀態,那麼 system.slice 和 user.slice 就會從這 33.333%
的 CPU 資源裏分別得到 50%
的 CPU 資源,而後均分給它們的子 slice。若是想嚴格控制 CPU 資源,設置 CPU 資源的使用上限,即無論 CPU 是否繁忙,對 CPU 資源的使用都不能超過這個上限。能夠經過如下兩個參數來設置:
cpu.cfs_period_us = 統計CPU使用時間的週期,單位是微秒(us) cpu.cfs_quota_us = 週期內容許佔用的CPU時間(指單核的時間,多核則須要在設置時累加)
systemctl 能夠經過 CPUQuota
參數來設置 CPU 資源的使用上限。例如,若是你想將用戶 tom 的 CPU 資源使用上限設置爲 20%
,能夠執行如下命令:
$ systemctl set-property user-1000.slice CPUQuota=20%
在使用命令 systemctl set-property
時,可使用 tab 補全:
$ systemctl set-property user-1000.slice AccuracySec= CPUAccounting= Environment= LimitCPU= LimitNICE= LimitSIGPENDING= SendSIGKILL= BlockIOAccounting= CPUQuota= Group= LimitDATA= LimitNOFILE= LimitSTACK= User= BlockIODeviceWeight= CPUShares= KillMode= LimitFSIZE= LimitNPROC= MemoryAccounting= WakeSystem= BlockIOReadBandwidth= DefaultDependencies= KillSignal= LimitLOCKS= LimitRSS= MemoryLimit= BlockIOWeight= DeviceAllow= LimitAS= LimitMEMLOCK= LimitRTPRIO= Nice= BlockIOWriteBandwidth= DevicePolicy= LimitCORE= LimitMSGQUEUE= LimitRTTIME= SendSIGHUP=
這裏有不少屬性能夠設置,但並非全部的屬性都是用來設置 cgroup 的,咱們只須要關注 Block
, CPU
和 Memory
。
若是你想經過配置文件來設置 cgroup,service
能夠直接在 /etc/systemd/system/xxx.service.d
目錄下面建立相應的配置文件,slice
能夠直接在 /run/systemd/system/xxx.slice.d
目錄下面建立相應的配置文件。事實上經過 systemctl 命令行工具設置 cgroup 也會寫到該目錄下的配置文件中:
$ cat /run/systemd/system/user-1000.slice.d/50-CPUQuota.conf [Slice] CPUQuota=20%
查看對應的 cgroup 參數:
$ cat /sys/fs/cgroup/cpu,cpuacct/user.slice/user-1000.slice/cpu.cfs_period_us 100000 $ cat /sys/fs/cgroup/cpu,cpuacct/user.slice/user-1000.slice/cpu.cfs_quota_us 20000
這表示用戶 tom 在一個使用週期內(100
毫秒)可使用 20
毫秒的 CPU 時間。無論 CPU 是否空閒,該用戶使用的 CPU 資源都不會超過這個限制。
CPUQuota
的值能夠超過 100%,例如:若是系統的 CPU 是多核,且CPUQuota
的值爲200%
,那麼該 slice 就可以使用 2 核的 CPU 時間。
本文主要介紹了 cgroup 的一些基本概念,包括其在 CentOS 系統中的默認設置和控制工具,以 CPU 爲例闡述 cgroup 如何對資源進行控制。下一篇文章將會經過具體的示例來觀察不一樣的 cgroup 設置對性能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