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輪起航,心懷詩和遠方的港口--爲何作Harbor開源企業級Registry?

不久前 VMware 開源了企業級 Registry 項目 Harbor,這是由咱們中國研發中心的 ATC 團隊發起,根據廣大中國用戶的需求而設計的容器鏡像管理項目。ATC 全稱是 Advanced Technology Center,主要負責雲原生領域的技術和產品研發推廣工做。git

Harbor 發佈以後,迅速獲得了國內外容器領域的普遍關注,僅僅2個多月的時間,在開源代碼網站 GitHub 得到了超過700個點讚的星星和160多個 forks,社區幫助增長了德文、俄文和日文的界面、Kubernetes的部署方式,完善了文檔。Harbor 有40%的貢獻者來自社區,許多用戶給了咱們良好的評價和許多建設性的反饋,有的用戶還直接幫咱們修復代碼裏面的bug,在此一併感謝。(項目地址:https://github.com/vmware/harborgithub

Harbor項目用戶接受度增加迅速微信

那麼,咱們爲何作這個Registry的項目呢?這主要是結合容器應用的特色、通過深思熟慮的決定。在過去的幾年裏,以微服務架構爲表明的雲原生應用風起雲涌,容器成爲微服務架構的最佳實現。容器技術的核心有兩項:一是靜態的鏡像,是應用構建、發佈和運行的基礎;二是動態的容器運行時間(Runtime),負責應用運行的狀態管理。這一靜一動相輔相成,互相配合,涉及到應用的開發和運維的各個方面。架構

容器領域近年一直處在雲計算資本的風口浪尖(甚至成了紅海),國內涌現了多家以容器技術爲主的創業公司(下圖),容器生態圈也一日千里的發展。筆者關注了不少容器領域的技術大會、沙龍、meetup 和線上社區,發現用戶都在各自想辦法來解決類似的鏡像管理問題,特別是私有鏡像管理的需求很大。社區實際上是能夠齊心合力去作一個方案,解決這些共性的問題。但是因爲利益競爭、開源文化等種種緣由,這股協力一直沒有造成。所以,咱們但願牽個頭,發起一個開源項目,聚集社區各方的力量,共同打造由社區維護的鏡像管理項目。運維

國內容器創業公司一覽,大多數和咱們創建了合做關係微服務

咱們首先基於調研狀況實現了 Harbor 的原型CRANE,由公司內部研發的團隊試用。經過早期的「狗糧」(dogfooding)用戶,咱們積累了一些實際的需求和反饋,而且作了很多改進。在開源以前,社區的朋友也協助測試了功能,提供了寶貴建議。測試

Harbor的原型「CRANE」的界面網站

在代碼正式開源以前,還有個很重要的步驟,就是梳理涉及到的第三方代碼的 license。搞軟件要彼此尊重知識產權(IP),公司裏法務部門協助審查了 Harbor 引用到其餘開源項目的 license。咱們得到經驗是:假如沒有必要,最好不要使用第三方的軟件包,以免潛在的 license 問題。換位思考,若是咱們開源一個項目,儘可能要使用寬鬆的軟件許可,以擴大項目的受衆範圍。雲計算


Harbor的新UI,可在github的issue中瀏覽和反饋意見spa

Harbor 的 roadmap 中,Q2計劃推出鏡像多實例的複製功能,同時,還設計了全新的用戶UI。更多功能需求,但願社區的朋友們多多提供建議。咱們的目標是「從用戶中來,到用戶中去」,和用戶共同打造優秀的開源項目。反饋意見可在 Github 的 roadmap 和 issue 中,也歡迎分享 Harbor 使用心得和經驗的文章投稿。微信用戶可申請加入「Harbor開源項目羣」,先關注公衆號「亨利筆記」,在後臺發送"入羣"信息便可。

巨輪已經起航,請和咱們一塊兒奔向遠方的Harbor!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