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到標題你們確定會聯想許多,到底怎樣算最美的代碼?先很少說,代碼先上:程序員
#include<stdio.h>#include編程
<graphics.h>#include <math.h>#include <conio.h>#define PI 3.1415926 //繪製心形線的函數void cardioid(int x, int y, int a)//x: x方編程語言
向上的偏移量//y: y方向上的偏移量//a: 縮放倍數函數
{ int x1, y1, x2, y2; double angle = 0; while (angle <= 2 * 學習
PI) { x1 = a * (2 * sin(angle) + sin(2 * angle)) + x; y1 = 設計
a * (2 * cos(angle) + cos(2 * angle)) + y; angle += (PI / 180); blog
x2 = a * (2 * sin(angle) + sin(2 * angle)) + x; 遊戲
y2 = a * (2 * cos(angle) + cos(2 * angle)) + y;開發
line(x1, y1, x2, y2); Sleep(5); }} int main(void)get
{ initgraph(960, 540); setlinecolor(RGB(255, 0, 0));
cardioid(480, 270, 50); int ret = getch(); closegraph(); return 0;}
有人會疑問了,這怎麼算最美代碼?其實,今天之因此寫這篇文章,要從下面提及,咱們慢慢道來。
它講的是咱們熟知的大名鼎鼎的數學家笛卡爾的故事。1650年的斯德哥爾摩街頭,52歲的笛卡爾邂逅了18歲瑞典公主克莉絲汀。
有一天,克莉絲汀的馬車路過街頭髮現了笛卡爾是在研究數學。公主便下車詢問,最後笛卡爾發現公主頗有數學天賦,作別後的幾天笛卡爾收到通知,國王要求他作克莉絲汀公主的數學老師,
其後幾年中相差34歲的笛卡爾和克莉絲汀相愛,國王發現並處死了笛卡爾。在最後笛卡爾寫給克莉絲汀的情書中出現了r=a(1-sinθ)的數學座標方程,
解出來是個心形圖案,就是著名的「心形線」,學太高數的應該對此有所瞭解。這封情書最後被收錄到歐洲笛卡爾博物館,故事浪漫而又悲慘,使人感嘆。
若是你也想成爲程序員,想要快速掌握編程,趕忙關注小編加入學習企鵝圈子吧!
裏面有資深專業軟件開發工程師,在線解答你的全部疑惑~編程語言入門「so easy」
資料包含:編程入門、遊戲編程、課程設計等。
免費學習書籍:
免費學習資料:
而咱們要說的就是這個著名的「心形線」:
心形線,是一個圓上的固定一點在它繞着與其相切且半徑相同的另一個圓周滾動時所造成的軌跡,因其形狀像心形而得名。下面是心形線的繪製動圖:
到這兒你們應該都明白了,上面的C代碼就是用來繪製r=a(1-sinθ)這個「心形線」的,這跟網上不少用大量printf獲得愛心圖案不同,
那些形狀比較隨意,而「心形線」有嚴格的幾何要求,因此相對來講複雜一點,用到了圖形化編程和數學庫函數,這就是開頭C代碼的由來了。
固然,咱們這裏講的美是蘊含在代碼背後的故事,而不是代碼自己,由於咱們一直說深層次的美才是真的美,也一直相信真的美必定是來源於生活的內在,就像笛卡爾浪漫而又悲慘的愛情故事同樣,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