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11 日,陌陌正式登錄納斯達克,這件事除了證實了移動互聯網「沒有什麼不可能以外」,對 BAT 而言,更大的意義在於須要時刻警戒還有沒有其它細分領域的公司可以在本身核心業務領域溜出來。算法
兩年前,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讓 BAT 紛紛驚出一身冷汗,而彼時微信的橫空出世一度被認爲是拿到了移動互聯網的第一張船票,伴隨而來的則是騰訊的市值快速超過 1500 億美圓。但兩年過去,拿到船票的騰訊還在緩慢的航行,但相似於陌陌這樣的快艇卻成功的「彎道超車」。瀏覽器
而在另外一方面,阿里經過大量的收購——雖然整個收購多到可能連阿里本身都不清楚在幹什麼,但依舊在不包含支付寶的狀況下,在美國完成上市,市值對騰訊實現逆轉;百度則經過收購 91,在最新一季度的財報中,移動流量也超過了 PC,在移動領域實現快速的發展,市值一度超過 800 億美圓。微信
陌陌的上市也給 BAT 們敲響了警鐘。接下來就讓咱們簡單盤點一下近兩年來 BAT 在各自的移動保衛戰中所得到的階段性「成績」。佈局
騰訊:一直在快速奔跑,卻錯過了隱藏的對手測試
做爲 BAT 裏第一個在本身核心領域受到衝擊的公司,騰訊這次所受到的打擊可想而知——可能實質上的打擊還未顯現,但內心上遭受的創傷估計一時之間難以平復,畢竟 YY 上市還能夠說是由於疏忽,而陌陌上市只用了 3 年的時間,實在不能忍。大數據
實際上,從實力上來看,騰訊仍舊是 BAT 裏移動資源最多的。擁有 QQ 和微信兩大超級戰艦,這是阿里和百度可望而不可及的。但騰訊最主要的問題在於,太執着於依靠「入口」鏈接一切,而忽略了本身自己的移動社交的佈局,或者說佈局過於緩慢。主要從三個方面來講:網站
第一,移動互聯網與傳統互聯網相比,最大的改變在於碎片化和用戶目的性增強。換言之,用戶在移動互聯網的需求再也不是但願一個「什麼均可以」的巨無霸入口,而是更多的但願我要的如今就要,可以在第一時間找到本身想要的內容。blog
而微信和 QQ 卻反其道而行之,但願經過這個入口能夠知足用戶大多數需求,這就最終形成了不少被吹上天的功能最後不了了之——最明顯的莫過於大衆點評和京東,就連這兩家都對外表示,騰訊入口流量沒有想象中的多。騰訊對於鏈接一切的執着使其本身一時收不回來——最起碼如今尚未看到。繼承
第二,移動互聯網使得在線社交須要高度細分,這也就意味着騰訊最覺得傲的社交關係鏈須要進行重構。騰訊一度經過重構 QQ 好友,讓微信快速騰飛,但在更爲細分的領域,騰訊要麼沒有動做,要麼選擇在微信或者 QQ 上增長,並無採起單獨 App 的模式。支付寶
曾幾什麼時候,騰訊一度以產品多而聞名,但在 3Q 大戰以後,騰訊開始採起了「開放戰略」,即將本來繁多的產品收回,採用精品策略,核心本身來作,更多經過開放平臺與外部合做。這一點本無可厚非,但騰訊用力過猛,在移動互聯網領域並無「百花齊放」,這也就間接的給陌陌提供了機會。試想一下,若是騰訊能有一個專門針對陌生人社交的單獨 App,經過 QQ 和微信的導量、帶動,而不是在 QQ 和微信上進行功能添加,陌陌還有機會麼?
第三,爲兩大核心產品,騰訊一度擁有着其餘人豔羨的「幸福煩惱」,但隨着 QQ 和微信都發展壯大,二者在戰略發展方向上,目前仍然沒有一個特別好的規劃——二者類似的東西愈來愈多,重疊也愈來愈多,這就形成1+1<2 的結果——即沒能阻擊對手,又沒能將覆蓋範圍擴大。
相信很多人內心都有這樣一個疑問,若是微信有了 PC 版,咱們還用 QQ 麼?微信和 QQ 對於騰訊來講,應該有着不一樣的方向,讓騰訊產生更大的協力——雖然如今相似於手Q興趣號和微信訂閱號有了必定的差別,但這更可能是功能差別化而非定位差別化。幸福過去,煩惱已至,這個問題或許只有騰訊本身才能解決。
總體來講,騰訊雖然依舊保有船票,但如何讓船票價值真正展示,還須要時間的驗證,但另外一方面,騰訊更爲重要的是守好本身的核心領域,不要讓相似於陌陌的情況再次出現。
阿里:有錢任性,投資收購,但隱憂很多
阿里的上市能夠說讓全部阿里人長舒了一口氣,阿里可以在市值上實現對騰訊的反超,其中一個最大的緣由就是從去年開始的瘋狂收購,高德、UC 等等。阿里的上市,不只讓馬雲成爲中國首富,更多的在於讓本身有了更多帳面資金,能夠繼續的任性下去。
但縱觀阿里全部的投資收購,你會發現,阿里的橫向發展要多於縱向發展。這也就形成阿里在本身核心領域——電商,並無在原有的基礎之上獲得更多的補強。最終形成的結果就是,雖然目前尚未從阿里手下溜走而且成功上市的電商平臺,但相似於美麗說、蘑菇街、口袋購物等一大批企業已經整裝待發。一樣從三個角度分析:
第一,曾經在以前的文章中提到,目前美麗說、蘑菇街、口袋購物的移動購物比例在 7 成以上,這一數據遠遠超過了淘寶、京東等購物平臺。而它們之因此可以獲得快速發展,更多的緣由在於用戶消費習慣的改變,即在移動端有了更多「逛」的成份,這就要求網站的運營能力須要進一步劃分。
但這對於賣家超過 500 萬的淘寶而言,想要進一步精細化的運營彷佛有點強人所難,因此在細分領域,跳出來的兔子愈來愈多——即便在淘寶實行慘無人道的大面積封殺的背景下,美麗說、蘑菇街、口袋購物都得到了不錯的估值,甚至而且成功度過了從導購向自營的轉型。
第二,在互聯網行業流傳着一個段子,就是無論問京東什麼問題——「移動端發展策略」或者將來佈局,京東的回答永遠只有一個,「咱們有幾萬人的線下配送團隊,這些能夠保證用戶能夠快速收到貨,在什麼狀況下,配送是避免不了的環節」。做爲競爭對手,京東引覺得豪的地方正是阿里的痛點。
在面對競爭對手時,阿里目前仍然尚未一個很好的解決辦法,畢竟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想要在配送上超過京東不是短期就能夠作到的。但有一個好的消息是,京東目前在盈利方面尚未太大的突破,但壞的消息在於,若是京東完成了基礎佈局以後,利用「中央廚房」效應實現逆襲或許就是分分鐘的事情了。
不過,最近兩家相對和諧,在雙十二劍拔弩張之餘還進行了「貓狗大戰」,經過利用雙方的爭鬥成功的帶動起了雙十二話題的熱度。
第三,與騰訊同樣,阿里也有兩大法寶——天貓和淘寶,但與 QQ 和微信齊頭並進不一樣,阿里對於天貓和淘寶的戰略地位有了明確的定位區分——淘寶服務於中小賣家,而天貓則是大賣家活躍的舞臺。但也正是這一劃分,使得淘寶賣家不滿加重。
因爲小賣家過多,使得淘寶的流量難以平衡(還有不少是要給天貓的),因此淘寶小賣家造反不斷。而與此同時,相對小賣家過於高昂的營銷成本,使得很多淘寶小賣家選擇了從更便宜的渠道購買流量,也就是前文所提到的美麗說、蘑菇街、口袋購物。淘寶的一再封殺,沒有杜絕這類狀況,反而讓很多優質賣家轉向了本來導購網站的平臺,爲它們上市創造了條件。
總體來看,做爲陌陌股東,雖然阿里有錢任性的投資讓其在與騰訊對抗中暫時取得先機,但在本身的核心電商領域,仍然須要找到一個好的解決辦法,要否則等到有多個美麗說們上市,那阿里將會處於特別被動的地位。
百度:默默耕耘,不顯山漏水,亟待爆發點
在 BAT 中,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對百度的衝擊能夠說是最大的,一度行業不少人將 BAT 中的B選擇性的忽略,將 BAT「三國爭霸」改變爲「兩馬相爭」。事實上,移動互聯網發展之初,百度確實是壓力最大的一個,最明顯的體如今於在移動互聯網下,用戶測試是否能上網,已經再也不是打開瀏覽器上一下百度,而是打開微信看一下是否處於鏈接狀態。
而從實際的發展來看,百度也是惟一一家在 BAT 中市值還沒能超過 1000 億的公司。甚至因爲「兩馬」這兩年的風頭太盛,讓你們已經忘記了百度曾經纔是中國互聯網市值最高的公司,李彥宏也曾是中國最有錢的人。百度在這場移動保衛戰中或許更爲艱辛,但也並非沒有收穫——市值增加迅猛。對於百度,依舊從三個層面分析:
第一,在最近一期百度財務報表中,百度移動端流量超越了 PC,標誌着在移動領域暫時護住了本身的地盤,也讓一度質疑搜索在移動領域是否還有存在必要的人閉上了嘴巴。實際上,不論如何,搜索在移動互聯網仍舊還有很高的價值。不知道有沒有人作過統計,每一個人手機上所安裝 App 的平均數量是多少個,這些 App 是否足以解決用戶的平常需求。
雖然如今沒有找到相關的結論,但從我本身來看,不少時候現有的手機按照 App 並不可以解決全部問題,不少時候依舊要求助於搜索。在移動領域,你們更提倡個性化推薦,依靠大數據判斷提供個性化的內容,但這些不少時候的推薦並非你所想要的,畢竟終結者的末日時代還沒到來,咱們依舊有個性化的需求是電腦算法沒法洞察的,這個時候,咱們就須要百度搜索做爲補充。可是,搜索做爲補充的時間可以持續多久,移動搜索的使用場景將來是增長仍是減小,對於百度來講是一個問題;
第二,雖然在最近一年,百度市值增加迅猛(從 400 多億到 700 多億美圓),但依舊沒能找到一個相似於微信之類的屬於本身的爆發點,讓本身可以脫穎而出。目前,百度在移動領域的收入主要仍是來源於搜索廣告和軟件分發,這些大多仍是屬於 PC 端的繼承,尚未找到真正的創新點。
不過好在,百度今年開始嘗試「谷歌」道路,在大數據和智能領域突破迅猛,一些高精尖的技術目前正在推動,這也就給百度提供了找到屬於本身「谷歌眼鏡」和安卓系統的可能性。在找到爆發點以後,百度相信會迎來一次較大的飛躍,但這個時間須要多久,目前還很差預測;
第三,百度在近兩年還有一個最大的成功就是打退了 360 的瘋狂進攻。周教主單點突破的威力相信很多業內人士都有所耳聞,曾經的 3Q 大戰,生生的讓當時的巨無霸騰訊掉了一層皮。但這次的 3B 大戰中,360 最終沒能佔到想要的便宜。
這其中最大的因素就在於百度的穩健,穩健在不少時候是防守的利器,但在進攻時卻會少一些靈氣。在 BAT 中,投資最少的應該就是百度了,百度在擴張時步伐顯得略有緩慢,這也是其一度讓人忽略的重要因素之一。將來,百度如何平衡穩健和突擊的節奏,也將會是一個重大的考驗。
總體來講,在 BAT 中技術最強的百度(騰訊產品、阿里運營)在本身的核心領域暫時並未受到衝擊,除了 360 以外,豌豆莢之類號稱從新定義移動搜索的公司並無鬧出太大的動靜——畢竟技術的門檻仍是高。但百度總體偏向保守,火力進攻不足,或許以後應該有更多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