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宿主機操做系統是Widnows 7 ,使用的虛擬化軟件是Vmware Workstation 14,咱們使用Vmware來安裝個人實驗環境。linux
2.2.1 打開vmware 建立虛擬機,點擊自定義(高級)ios
2.2.2 由於我使用的虛擬機軟件是vmware 14,因此默認的硬件兼容性是workstation 14,單擊下一步windows
2.2.3 點擊稍後安裝操做系統,若是選擇的是:"安裝程序光盤映像文件"會馬上安裝選擇的鏡像文件,這裏我選擇"稍後安裝"bash
2.2.4 由於要建立的操做系統磁盤是"Centos 6.3",因此點擊"Linux",版本爲:"RedHat Linux 6 64 位",瞭解過Linux歷史的朋友應該知道,RedHat 和CentOS是同樣的系統只是圖標和名稱不同而已服務器
2.2.5 選擇輸入的虛擬的名稱和選擇虛擬機磁盤存放路徑網絡
2.2.6 選擇虛擬機的CPU的核數ide
2.2.7 選擇虛擬機的內存大小學習
2.2.8 選擇虛擬機的網卡類型,通常選擇NAT類型。測試
2.2.9 選擇磁盤類型爲SCSI,即安裝Linux操做系統時,磁盤名以sda命名;若是選擇的是IDE,則磁盤名爲hda命名,選擇默認就行優化
2.2.10 選擇建立一個新的虛擬磁盤
2.2.11 指定磁盤大小爲20G,選擇"將虛擬磁盤存儲爲單個文件"
2.2.12 輸入虛擬機磁盤名稱,默認就好
2.2.13 點擊"自定義硬件",點擊"CD-ROM",選擇安裝的ISO鏡像文件,"Centos 6.3....",點擊肯定,這樣就將一個虛擬機磁盤文件建立完畢,這樣就能夠安裝操做系統了
2.3.1 安裝Centos 6.3系統主界面解釋:
install or upgrade an existing system | 安裝或升級操做系統 |
install system with basic video driver | 使用簡單顯卡驅動安裝系統 |
Rescue installed system | 救援模式 |
Boot from local drive | 從硬盤中啓動 |
Memory test | 內存測試 |
2.3.2 選擇安裝方式,提示是否檢查光盤介質的完整性,<tab>鍵選中"skip"按鈕跳過檢查
2.3.3 選擇語言爲English便可
2.3.4 若是linux系統安裝在本機磁盤上,則選擇"Basic Storage Deveices"(基本存儲設備);若是選擇存儲設備爲SAN設備,則選擇"Specialized Storage Deveice" (特定的存儲設備)
2.3.5 輸入主機名
2.3.6 選擇UTC時間爲"Asia/shanghai"
2.3.7 輸入root的密碼
2.3.8 選擇自定義建立磁盤
2.3.9 選擇標準分區大小
2.3.10 選擇安裝服務器類型,並選擇如今定製
2.3.11 勾選"Base、Desktop Platfrom Development、Sever"
2.3.12 點擊「next」以後,系統開始安裝rpm包,而後重啓,系統就會安裝成功
2.4.1 打開虛擬機開始安裝redhat 7 系統,在安裝系統以前按<tab>鍵,輸入"net.ifnames=0 biosdevname=0",因爲在redhat 7系列以前網卡名都是以eth0爲第一塊網卡,7系列的系統網卡名默認是隨機的一串數字,因此在安裝系統以前進行更改(安裝以後也能夠更改網卡名,只不過比較麻煩)
2.4.2 選擇語言,英文
2.4.3 選擇時區
2.4.4 選擇安裝軟件包
2.4.5 安裝系統磁盤分區
2.4.6 更改主機名和開啓網卡
2.4.7 點擊開始安裝系統,設置root密碼
2.5.1 查看內核版本號
[root@ping ~]# uname -r 2.6.32-279.el6.x86_64 #linux 內核版本號(kenerl version) 分爲"2.6.32"三部分: #2:是主版本號 #6:是次版本號(奇數:開發版本,偶數:發行版本,通常在企業中使用次版本號爲偶數,系統穩定) #32:是修訂版本號(修訂次數)
2.5.2 查看系統發行版本
[root@ping ~]# cat /etc/issue #查看linux 發行版本(在系統管理員沒有更此文件,便可查看系統發行版本) [root@ping ~]# cat /etc/redhat-release #查看redhat 系列發行版本 [root@ping ~]# lsb_release -d #須要下載該命令的rpm包 Description: CentOS release 6.3 (Fi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