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 創始人宣佈退居二線:我寫代碼只是爲了表達本身!

前幾日,Redis 創始人 Salvatore Sanfilippo 在他的我的博客(antirez.com/)上宣佈將結束本身的 Redis 之旅!redis

博客全文以下,原文地址:antirez.com/news/133學習

Salvatore Sanfilippo 的退出,並非對 Redis 自己的失望,而是因爲日復一日的開源維護工做,讓其感到疲憊與厭倦。對於 Redis 的後續維護工做將交給他的幾位同事負責,而本身準備退居二線,後續將成爲 Redis 實驗室的一員,爲 Redis 的將來提供創意與想法。而將來要作什麼,Salvatore Sanfilippo 表示還未有明確的規劃,但會用更多的時間去作本身真正想作的事,好比:寫技術博客或錄製視頻等。spa

其實對於,Salvatore Sanfilippo 的退出,可能並不意外。在一年以前,他就曾經在其我的博客中也發表過一篇《開源維護者的掙扎》一文(英文原文:antirez.com/news/129)。設計

在這篇文章中他就抱怨了在 Redis 變得流行起來之時,除了樂趣以外,也有消極的一面。好比這些讓其苦惱的問題:3d

  • 處理社區反饋必需要花費足夠的時間,不然只能「僞裝」項目沒有未解決的問題。爲開源項目的每一個子系統配備全職工做人員是奏效的,但很難實現。
  • Redis流行起來以後,更多的工做轉變爲了查看 PR 和 issue。這其中確實有些人會比我作得好,但大多數人的貢獻僅處於平均水平,只是解決給定問題罷了。
  • 時間壓力:在 Redis 以前,從未有過在每一個工做日都工做的經驗。老是幹一周,停兩週,接着再幹一個月,而後消失兩個月。作創造性工做須要充電,以得到新的能量和想法。但開始收到在 Redis 工做的報酬後,強迫本身按照正常的時間表工做。這對於他來講無比掙扎,跟公司申請回到原先的工做模式是無論用的,由於社區的運做方式如此。
  • 精神壓力:在同一個項目中進行大量工做也是一件複雜的事情。過去經常每六個月換一次項目,而現在十年來都在作同一個項目。試圖經過在 Redis 中部署子項目來留存創造力,前後作了 Cluster、HyerLogLogs 和一個已放棄的磁盤存儲項目,如今在作第四個。不過,最終仍是要回到 issue 和 PR 頁面,天天重複一樣的工做。
  • 恐懼:天天都在懼怕本身失去對 Redis 的技術領導力,不是由於我認爲本身在設計和發展 Redis 方面作得不夠好,而是由於個人方式與大多數用戶想要的,以及大多數 IT 人員對軟件的信仰不一致。
  • ...

關於這篇文章的更多內容可查看《開源維護者的掙扎》cdn

不少時候,每個開源項目的創造者,都渴望本身的做品被關注,被使用,被稱讚,在業界變得流行,由於這是你們對其做品的確定。但如 Redis 創始人說的那樣,流行度越高,各類個性化的需求就越多,隨之各類建議、加強PR接踵而至,然而一個產品永遠沒法知足全部人的需求,這就會帶來了摩擦以及其餘種種問題。本來按自我想法在把玩的東西,慢慢變的彷佛沒那麼好玩了。就如咱們寫技術教程同樣,老是有的人喜歡,而有的人不喜歡。若是不喜歡的看過翻篇還好,但隨着流量的增加,總有些不喜歡的人會來順帶問候一下家眷。惋惜不認識,否則也想問問,國外用戶是否是也有這樣的狀況?視頻

創始人不玩了,那 Redis還能用嗎?blog

這個問題多是不少國內開發者會問的,因此放在最後來講說。對於 Redis 這樣已經發展壯大,有完善團隊管理機制的開源項目來講,並不會由於創始人的離開,而致使他的中止運做。這和不少國內開源項目不一樣,像 Redis 這樣的成熟開源項目,除了擁有大量的貢獻者以外,其管理運做模式也是很是規範的,並不會由於創始人的離開,而致使整個項目的崩潰。典型例子就是咱們所熟知的Spring社區,在其創始人 Rod Johnson離開以後,依然仍是發育的很好。教程

但對於 Redis 的將來目標與走向,是否發生變化,這就很難說了,徹底取決於後續 Salvatore Sanfilippo 在 Redis Lab 是否還繼續全力輸出以及團隊是否還繼續支持他的意見。ip

那麼,對於 Redis 創始人的離開,你怎麼看呢?若是 Redis 是你的,你會由於天天處理 PR 而感受無趣嗎?

本文首發:Redis 創始人宣佈退居二線:我寫代碼只是爲了表達本身!,轉載請註明出處。 歡迎關注個人公衆號:程序猿DD,得到獨家整理的學習資源和平常乾貨推送。 若是您對個人其餘專題內容感興趣,直達個人我的博客:didispace.com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