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學 Python 爬蟲(3):前置準備(二)Linux基礎入門

人生苦短,我用 Pythonpython

前文傳送門:mysql

小白學 Python 爬蟲(1):開篇linux

小白學 Python 爬蟲(2):前置準備(一)基本類庫的安裝sql

Linux 基礎

CentOS 官網: https://www.centos.org/shell

CentOS 官方下載連接: https://www.centos.org/download/windows

Linux 目前在企業中普遍的應用於服務器系統,不管是寫好的代碼,仍是使用的第三方的開源的產品,絕大多數都是部署在 Linux 上面運行的。centos

可能不少同窗一提到 Linux 就慫了,黒糊糊的一篇,連個界面都沒有,滿屏幕都是神祕代碼,沒有一個看得懂的。服務器

表怕,本文就帶你入門 Linux 。運維

Linux 有不一樣的發行版本,而咱們在企業中通常使用的是 CentOS ,目前比較經常使用的版本已經到了 7.x 。ssh

因爲 Linux 是開源的,因此不一樣廠商之間提供的發行版會有很是多,比較常見的有 Ubuntu( 基於Debian的桌面版 ) 、Debian( 國際化組織的開源操做系統 ) 、 RedHat( 紅帽企業系統 ) 、 Fedora( 最初由紅帽公司發起的桌面版系統套件 ) 等等。

由於在企業中使用比較多的仍是 CentOS ,因此咱們仍是拿 CentOS 來介紹。

在 win 系統下的安裝可使用第三方廠商提供的 VMware 或者 win 自帶的 Hyper-V 構建一個虛擬機進行安裝,也可使用雲服務廠商提供的入門版的雲服務器(1H1G1M),通常新用戶首年價格都在100元之內。

安裝的過程我就不介紹了,百度一下大把。

安裝完成後,設置好 Linux root 用戶的密碼後,可使用 ssh 工具進行鏈接,這裏的工具能夠選擇 xshell (我的使用免費,就是官網屬實有點慢),打開 xshell 輸入 ip 、用戶名(root)、密碼後,應該能夠看到以下界面:

小編這裏使用的是京東雲的服務器,打碼部分涉及 IP 信息,因此隱藏掉了,屬實怕大神搞我。

由於咱們的目標不是 Linux 運維工程師,只須要能正常使用,一些簡單經常使用指令足夠咱們平常操做 Linux 了。

首先介紹一下 Linux 的目錄,由於是使用 root 帳號登陸的,因此咱們登陸後的目錄是在 /root ,查詢當前所在目錄可使用命令 pwd ,以下:

輸入命令 cd / ,進入根目錄,再輸出命令 ls ,查看根目錄下都有什麼目錄:

大體介紹下每一個目錄放的都是什麼東西:

目錄 簡介
/bin 經常使用命令通常在這個目錄。
/boot 存放用於系統引導時使用的各類文件。
/dev 用於存放設備文件。
/etc 通常用於存放系統的管理和配置文件。
/home 存放全部用戶文件的根目錄,是用戶主目錄的基點,好比用戶user的主目錄就是/home/user,能夠用~user表示。
/lib 存放跟文件系統中的程序運行所須要的共享庫及內核模塊。共享庫又叫動態連接共享庫,做用相似windows裏的.dll文件,存放了根文件系統程序運行所需的共享文件。
/usr 用於存放系統應用程序,比較重要的目錄/usr/local 本地系統管理員軟件安裝目錄(安裝系統級的應用)。這是最龐大的目錄,要用到的應用程序和文件幾乎都在這個目錄。
/opt 額外安裝的可選應用程序包所放置的位置。
/root 超級用戶(系統管理員)的主目錄。
/var 用於存放運行時須要改變數據的文件,也是某些大文件的溢出區,比方說各類服務的日誌文件(系統啓動日誌等)等。

不少都是系統使用的目錄,咱們無需關注,通常會使用到的目錄有 /etc (修改一些系統配置,如改host文件,系統環境變量等), /usr (這裏會安裝一些應用程序),/opt (這裏其實也是安裝一些應用程序)。

簡單介紹幾個命令,有了這幾個命令,基本上咱們就能夠愉快的操做起來了:

  1. cd:這個不用多講了吧,就是切換目錄。
  2. ls:這個是查看目錄內容。
  3. pwd:顯示當前工做目錄 。
  4. mkdir:建立目錄。
  5. vi:編輯文檔,這個命令稍微複雜一點
    1. vi 文件名 :進入通常模式(不能輸入)
    2. 按下 i 從通常模式,進入到插入模式,這時能夠修改文檔
    3. 按下esc從插入模式,退出到通常模式 ,這時沒法修改文檔
    4. 在通常模式下,輸入:wq ,保存退出編輯;或者還能夠輸入 !q 不保存編輯內容退出。
  6. ps: 查看任務管理器: ps -ef ,例如查看 mysql 的進程,ps -ef | grep mysql 。
  7. kill:這個就是殺進程,經常使用格式 kill -9 pid(進程編號),配合上面的 ps 命令一塊兒使用,殺掉你想殺的進程。
  8. tar:壓縮與解壓,經常使用解壓命令 tar -xvzf [需解壓的文件名] ,經常使用壓縮命令 tar -cvzf [壓縮後的文件名] [被壓縮的文件名] 。
  9. reboot:重啓
  10. halt:關機
  11. rm:刪除命令,經常使用核彈級命令 rm -rf / ;此命令禁止在任何地方嘗試,一旦執行,將沒法逆轉,含義是將跟目錄直接刪除。

下面咱們來演示下如何在 CentOS 上安裝 Python3 。

由於 CentOS 自己自帶 Python ,可是版本是 Python2.7 :

這裏咱們不去管它,首先去 Python 官網找到 Python 的下載地址:

Python 官網下載連接:https://www.python.org/downloads/source/

小編這裏選擇的是截止目前最新發布的 3.8.0 版本。

這時咱們切換到 xshell 的操做界面開始操做起來,首先切換至 /opt 目錄:

cd /opt

而後下載 Python3.8 的安裝包:

wget https://www.python.org/ftp/python/3.8.0/Python-3.8.0.tgz

這裏遇到新的命令 wget ,這個命令若是 CentOS 未提供,須要先進行安裝:

yum install wget

簡單介紹一下, yum 是在 Linux 中的一個包管理工具,能夠進行簡單的安裝操做。

等待進度條下載完,下載完成後直接解壓:

tar -xvzf Python-3.8.0.tgz

解壓後編譯安裝:

# 建立安裝目錄
mkdir /usr/local/python3
cd Python-3.8.0
# 檢查配置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python3
# 編譯、安裝
make && make install
# 建立軟鏈接
ln -s /usr/local/python3/bin/python3 /usr/bin/python3
ln -s /usr/local/python3/bin/pip3 /usr/bin/pip3

測試安裝結果:

# 輸入
python3 -V
# 輸出
Python 3.8.0
# 輸入
pip3 -V
# 輸出
pip 19.2.3 from /usr/local/python3/lib/python3.8/site-packages/pip (python 3.8)

由於 Linux 部分功能也是依賴 Python 的,咱們不覆蓋當前的 Python 命令的版本,直接建立一個新的 Python 命令 python3 。以及新的 pip 包管理命令 pip3

但願各位同窗能夠本身使用虛擬機安裝一個 CentOS 試試看,後續的部份內容將會涉及 Linux 。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