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百度百科的說法是:html
power designer是能進行數據庫設計的強大的軟件,是一款開發人員經常使用的數據庫建模工具。使用它能夠分別從概念數據模型(Conceptual Data Model)和物理數據模型(Physical Data Model)兩個層次對數據庫進行設計。在這裏,概念數據模型描述的是獨立於數據庫管理系統(DBMS)的實體定義和實體關係定義;物理數據模型是在概念數據模型的基礎上針對目標數據庫管理系統的具體化。數據庫
在這裏有必要強調下什麼是數據模型呢?併發
數據模型是現實世界中數據特徵的抽象。數據模型應該知足三個方面的要求:
1)可以比較真實地模擬現實世界
2)容易爲人所理解
3)便於計算機實現數據庫設計
恩?什麼鬼,仍是不懂~繼續看工具
概念數據模型也稱信息模型,它以實體-聯繫(Entity-RelationShip,簡稱E-R)理論爲基礎,並對這一理論進行了擴充。它從用戶的觀點出發對信息進行建模,主要用於數據庫的概念級設計。
一般人們先將現實世界抽象爲概念世界,而後再將概念世界轉爲機器世界。換句話說,就是先將現實世界中的客觀對象抽象爲實體(Entity)和聯繫(Relationship),它並不依賴於具體的計算機系統或某個DBMS系統,這種模型就是咱們所說的CDM;而後再將CDM轉換爲計算機上某個DBMS所支持的數據模型,這樣的模型就是物理數據模型,即PDMurl
㈠設計類圖spa
㈡使用PowerDesigner設計數據庫關係之後,能夠生成HTML,供團隊成員進行討論。設計
㈢使用PowerDesigner進行面向對象分析與UML建模
3d
動態模型code
動態圖包括:狀態圖(Statechart Diagram)、順序圖(Sequence Diagram)、協做圖(Collaboration Diagram)和活動圖(Activity Diagram)。
狀態圖:描述系統元素的狀態變化。
順序圖:描述按時間順序系統元素之間的交互。
協做圖:按時空的順序描述系統元素之間的交互和關係。
活動圖:描述系統元素的活動。
功能模型
五種視圖包括:用例視圖、結構模型(邏輯)視圖、行爲模型(併發)視圖、實現模型(組件)視圖和部署視圖。
用例視圖:從用戶角度表達系統功能(使用用例圖+活動圖)描述。
結構模型(邏輯)視圖:主要使用類圖和對象圖描述系統靜態結構,用狀態圖、順序圖、協做圖和活動圖描述對象間實現給定功能時的動態協做關係。
行爲模型(併發)視圖:展現系統動態行爲以及其併發性,用狀態圖、順序圖、協做圖、活動圖、組件圖和部署圖描述。
實現模型(組件)視圖:展現系統實現的結構和行爲描述,用組件圖描述。
部署視圖:展現系統的實現環境和組件是如何在物理結構中部署的,用部署圖描述。
注:
連接: http://pan.baidu.com/s/1cd1pjK 密碼: uea4
另:PowerDesigner是收費軟件,提倡小夥伴經過正規渠道購買正版版權使用(給個表情你應該知道我在說神馬 )
注:漢化版也是博園一位神奇的博主自主搗騰的,漢化參考博園地址:http://www.cnblogs.com/yeaicc/p/PowerDesigner16CN.html
部分漢化界面下圖:
①新建物理數據模型
②選擇新建物理數據對象模型
③點擊ok,進入物理對象模型編輯界面
④新建兩張表(Students,Class)並提供一個外鍵約束
具體步驟:
(1)點擊工具,新建兩張表
⑵雙擊新建好的表,進入table編輯界面,指定表名,字段等屬性
(3)同理的方法去操做Class表 。而後 增長外鍵,Students表的classId指向class表的id字段
物理數據模型導出建表Sql
㈠選擇要導出的數據
㈡
⑶點擊應用,點擊肯定,根據上面選擇的路徑,會彈框提示導出完成
PowerDesigner鏈接SqlServer數據庫導出表結構
①
②
③新建成功以後,點擊,配置鏈接,選擇須要鏈接的數據源.
④
⑤
⑥
⑦
⑻
⑨
⑾
⑿
⒀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