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者: 轉載自《每週電腦報》web
編者按:與三農問題相比,農業信息化彷佛微不足道。但咱們仍然認爲,農業信息化有朝一日將成爲提升農村競爭力的致勝砝碼,爲此,咱們組織了關於農業信息化的第三次專題報道。 網絡
雖然咱們已經欣喜地看到先富裕起來的農民藉助信息技術幫助本身更快地創造着財富、增長着收入,而且先行一步享受着信息技術帶來的全新物質和精神生活,可是,咱們又不得不面對一個沉重的現實:更多的農民所能考慮的不是如何享受「數字」生活,而是怎樣儘量地增長一點收入上的「數字」,讓日子寬裕些對他們纔是最重要的。由於八億農民當中的絕大部分手中沒有計算機,也沒有條件上網,常規的信息傳播也不是到處通暢,因爲「數字鴻溝」的阻隔,形成電腦、網絡、信息服務距離農民還差「最後一千米」,「數字鴻溝」依然在拉大。優化
表象背後的根源
其實,「數字鴻溝」只是一種表象,其背後的根源在於城鄉經濟發展水平的不平衡、在於「二元結構」的障礙。農村經濟上不發達,「數字鴻溝」差距就難以真正縮小。所以,僅僅就信息化講信息化是不夠的,咱們一方面應該竭盡全力地儘量調動和優化現有的資源潛力,以促進農村經濟的快速增加來填平「鴻溝」;另外一方面還要跳出農業領域,着力推進其餘方面的改革,避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儘管這項工做並非農業部門本身就能勝任的,可是咱們仍需擁有直面困難的勇氣。網站
「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做爲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之一,其中如何在農業領域貫徹實施該戰略、實現農業跨越式發展,這仍是一個沒有破解的課題。spa
勿庸置疑,農業信息化是推進農村社會和經濟發展的必要手段之一,是現代信息技術在農業領域應用的必然過程,同時又是現代科學技術和經濟社會發展、人類歷史進步的必然結果。可是咱們發現,信息化、信息網絡技術應用對於農民而言,不只僅是一個過程和手段,更是一種消費,它的必然性多少帶有一些苦澀和辛酸。就農業信息化自己而言,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其主體和客體是什麼?農民和涉農企業究竟須要什麼樣的信息化服務?政府職能部門和服務機構須要提供哪些服務?這一系列問題還都沒有答案。而另外一方面,在經濟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國農業發展戰略如何與其相吻合?在信息化推動過程當中,農業部門與其餘經濟部門以及政府部門應該如何交相輝映?農業信息化與農村信息化、農業現代化、農業電子政務、農村城鎮化等是什麼關係?衆多問題都須要咱們思索。由於理論問題不解決,咱們的行動就難以有明確方向,咱們的工做就難以是自覺的,每每所以而存在盲目性。orm
面對現實 謹慎前行
醞釀於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正式歸入規劃日程的「金農」工程到目前尚未啓動,可見,目前推動農業信息化還面臨着不少現實問題,好比:廣大農村的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問題、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問題、職能問題、隊伍問題、機制問題、心態問題甚至利益問題,還包括政策問題;再好比,目前中央政府有18個部門主管農業,這其中就涉及到一個優化資源配置、相互協做、整合信息資源的問題。農業信息化推動自己就是一個艱難的改革過程,「信息化是一把手工程」是最爲形象的歸納。htm
筆者認爲目前農業信息化存在的不盡如人意的地方還包括「信息孤島」以及「重複建設」,甚至有些信息內容都是重複的。你們都在創建門戶網站、都在進行信息服務,但是實際上就是彼此傳抄,致使內容都同樣,而對於農民或企業所急需的市場動態分析預警信息則比較缺少,信息化功能效應沒有有效發揮。爲何會出現這種局面呢?用當前講得比較多的話說,仍是要樹立「科學發展觀」、「正確的政績觀」。ci
綜觀各地狀況,咱們深深感到:在信息化的不一樣發展階段,因爲各個部門、地區的基礎不一樣、工做重點不一樣,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應用系統建設、人才與機制建設、信息資源開發等內容應分別有所側重,不一樣地區、部門、行政層級、機構應有不一樣的職責分工,履行不一樣的職能。這些問題都還有待於「摸着石頭過河」,在實踐中逐步探索解決。資源
雖然問題說了一大堆,可是咱們必須認識到,我國當前的農業信息化工做的注意力和重點仍是集中在抓好農村市場信息體系建設和信息服務工做上,各級農業部門以及一些涉農領域都在進行着積極探索,並取得了許多寶貴經驗,也摸索出了一些規律性的東西。另外,如今的農業信息服務,不管是農業部門仍是涉農部門、社會團體、企業,都把爲「三農」服務落在實處,「最後一千米」的問題正在逐步解決。但願社會各界可以給予農業信息化足夠的耐心,畢竟這是一項立足民生的大事。開發
在經濟薄弱的農村地區開展信息化建設 誰是第一推進力
我國社會發展到今天,城鄉之間的「數字鴻溝」已經確確實實地存在了。在我國這個農民人數佔全國總人口三分之二的國家,農民上網用戶卻僅僅只佔目前網民總數的2.3%。在實地走訪中記者就發現,當城市裏一個十幾歲的孩子都曾經升級過好幾臺最新款電腦的時候,許多人口數千的村莊裏那唯一一臺破舊的「586」仍然還在頑強地運轉着。
固然,這種差距並不僅是在信息化的領域,城鄉間人們的思想素質、認識水平、生活內涵等都存在着較大的差別。「生存情況決定人的行爲,而經濟條件則決定了人的生活質量」,實際上,若是挖掘最根本的緣由,全部這些差別都來源於一點——城鄉經濟水平的差距。同時,信息化的「放大效應」更讓城鄉間的差距越拉越大:經濟水平高的城市在信息化建設幫助下,提升工做效率,生產力水平進一步增加,經濟水平於是獲得進一步提高;經濟水平低的農村沒能力實施信息化建設,生產、貿易、銷售的信息流均不太順暢,經濟發展仍然只能依靠最原始的手工做業去緩慢推進。毫無疑問,有了信息化建設,城市經濟發展將進入一個良性循環,經濟與信息化之間實現了良好的互動;而不進行信息化建設,農村經濟發展則可能進入一個惡性循環,也喪失了最有效的推進力。
如何改變這種情況,拉近城鄉之間的距離?也就是說,在經濟基礎薄弱的農村地區,如何開展信息化建設?信息化並非一項形象工程,也不是一場「小成本電影」,在一個市場經濟的社會,像全部考慮投入產出比的工程同樣,沒有必定的前期投入,信息化也難以產生與其等量齊觀的效果。
誰是農村信息化的第一推進力?問題更直接一點,誰來爲農村信息化給出第一筆啓動資金,誰來普及廣大農民的信息化意識,誰來創建信息化應用的有效途徑?參照城市電子政務建設的經驗,要爲農村信息化建設找一個建設主體的話,當地政府成爲當仁不讓的第一選擇。就像許多城市紛紛投下「巨資」開展各類信息化工程同樣,基層政府一樣須要成爲農村信息化的主要「埋單者」。更有甚者,因爲目前農村信息化大部分都處於初期階段,基礎建設對於資金的要求更爲嚴重。因而,在許多經濟基礎薄弱的地區,若是沒有專項資金,信息化建設根本沒法運行,許多地方的信息化工做也所以而停滯不前。
「一個好漢三個幫」,儘管計劃經濟體制下國家包辦一切的思想在許多地方仍然濃重,可是面對信息化建設資金不足的現狀,基層政府尋求資金支持的需求依然很急迫。
企業的參與或許能解決這個問題。實際上,對於做爲供應商的IT企業來講,龐大的農村市場早已被其虎視眈眈,但因爲這一市場先天的缺陷卻讓他們始終裹足不前——農村經濟水平不高,企業投入以後收益難以肯定。很顯然,培育市場是一個漫長而艱難的過程,但正是這種困難的過程會造就根植於廣大民衆心中的企業形象。建設農村信息化是一個必然的趨勢,但在啓動之初也須要有一些特別的策略。例如,在我國社保信息化建設中已經獲得應用的BOT模式就是由企業和政府共同出資建設的例證,這些「公私合營」的模式在農村信息化中一樣有應用的空間。而面對農村信息化建設「收款難」的問題,目前在教育領域普遍使用的「租賃」模式一樣能夠被考慮。更多的是,在許多地區,只須要幾臺聯入網絡的電腦就能讓許多農戶得到必要的信息,並最簡便地實現與外界交流。一旦信息化的效果逐漸顯露出來,農民經濟水平逐步提升,在下一次較大規模的農村電腦採購中,企業的「先入效應」就將充分展現出來。「廣積糧,緩稱王」,從長遠發展來看,廣闊的農村將是將來企業爭雄的更大舞臺。
政府無疑是農村信息化的主要推進者,可是隻有政府的推進在許多地區倒是舉步唯艱,或者見效過程要緩慢得多。企業的參與則是一枚催化劑,經過資金問題的解決或緩解,信息化與經濟發展的互動鏈條就將開始啓動,農村信息化建設也將「加速」向前。
捷徑未必是通途——淺析農村「最後一千米」問題
前幾日爬香山,終於經受不住誘惑,像不少人同樣拋開大路不走而改抄小路,緣由很簡單,這樣走近嘛!豈知上船容易下船難,這條「捷徑」路也陡、彎也多,路上還滿是碎石子,選擇這條路的結果就是:累得半死,蓬頭垢面,只是比平時節省了10分鐘而已。我一面壓制住本身的呼哧帶喘,一面開始總結經驗教訓:看來捷徑並不前往通途啊。仔細想一想,這一結論拿到當前炒得很熱的農村「最後一千米」問題上依然說得通。
「最後一千米」是何時被提出的,怎麼就用在了農業信息化上,如今已經無從考證,我只知道,解決農村「最後一千米」問題已經成爲農民可否瞭解世界、改變人生的關鍵。的確,若是農民沒法享受到與城裏人同樣的信息服務,城鄉間的「數字鴻溝」就沒法從根本上被縮小,可是,有人認爲解決這一問題最便捷的手段就是依靠網絡,對此我不敢苟同。
一提到農村「最後一千米」問題,人們立刻給它打上了時代的「烙印」,信息時代嘛,一切問題依靠網絡就應該都能解決。正好目前的網絡鋪設已從農業部連向各省、市、縣、鄉,就差到村、到戶,網絡連到農民家了,「最後一千米」問題還能不解決?
表面看來,讓網絡進村入戶的確是爲農民提供信息服務的一條「捷徑」,畢竟互聯網可以提供的信息量無人能比,一個專門提供農業信息服務的公司負責人就曾經告訴我,他們公司研究出來的一套系統平均每30秒就能夠下載約10萬字的農業信息;並且互聯網還具備傳遞迅速、覆蓋範圍廣、使用靈活等優點。可是互聯網的到來可以代替傳統的電話、電視甚至廣播、報紙嗎?我以爲不能。
山東煙臺市農業信息中心負責人曾經表示,農村「最後一千米」的最終解決在我國至少須要5~10年的時間,貧困地區恐怕更長。做爲東部沿海地區的煙臺市,到2003年末,農業信息網絡建設將100%鋪設到涉農鄉鎮,而全市入戶的微機還不足2000臺,能上網的不到1000臺,網絡信息入戶數佔全市總戶數(165萬戶)不足千分之一。沿海發達地區如此,其它地區的狀況就可想而知了。
我認爲網絡進村入戶面臨的困難主要有三方面:首先,除去學生和年輕人以外,大多數農民的文化水平不高,很難掌握網絡技術和基本的電腦知識,我在採訪北京近郊一個「電腦村」時,曾經走進村支書的家,問起他會不會使用電腦?村支書說「只有娃會」;其次,近年來雖然農村經濟水平有所提升、農民生活逐漸富裕,可是即便讓他們花錢買一臺兩千元的電腦都會很困難,就算政府部門免費給農民提供,他們也支付不起每月的上網費;另外,農民居住比較分散,還有不少地區交通不便,這就致使網絡的鋪設以及維護都存在困難,有些山區除非依靠光纖,不然根本沒法聯網;最後,儘管互聯網上農民須要的信息浩如煙海,可是不少提供農業信息服務的網站都是互相轉載和抄襲,形成網上的信息過多重複,而且這些信息的有效性和真實性值得懷疑。我在採訪吉林省集安市蜂業公司信息化負責人時他就曾經告訴我,他在網上查到8家糖業公司的聯繫電話,但是真正有效的只有兩個。
若想解決農村「最後一千米」問題,決不能拋開傳統的媒介,廣播、電視、科技110電話在服務農民方面已經擁有了成熟的模式,而且創建了成熟的途徑,他們也大多摸索出了服務農民、服務農村的門道;而除此之外,新技術的使用也並不僅有網絡能夠藉助,難道咱們不能探索用手機短信進行信息服務的模式嗎?不能經過VOD點播爲信息服務錦上添花嗎?
若是這條大路要比網絡這條「捷徑」多花上幾年的時間,我以爲也沒有什麼不能夠的,不信聽聽農民的意見。
來源http://www.zdnet.com.cn/bizstrategy/eb/eg/story/0,3800029741,39336239,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