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聯網領域,各主流廠商都在不一樣的層面搶佔地盤。IBM 的 IBM Watson IoT Platform, 微軟的 Azure IoT Hub,華爲的 NB IoT 都在作着熱火朝天的自我炒做。html
今日關注了一下物聯網操做系統,對微軟的 Windows IoT Core 和華爲的 LiteOS 做了一些瞭解。windows
兩家的相關資料可參見以下地址:安全
http://www.huawei.com/minisite/iot/cn/liteos.html框架
https://developer.microsoft.com/en-us/windows/iot/Explore/IoTCore less
華爲的 LiteOS 以輕量級(內核小於10k)、低功耗(1節5號電池最多能夠工做5年),快速啓動,互聯互通,安全等關鍵能力,爲開發者提供 "一站式" 完整軟件平臺,有效下降開發門檻、縮短開發週期。ide
華爲提出 1+2+1戰略,即一個物聯網操做系統,兩種接入方式,一個平臺,從而實現其使能萬物智能的目標。其示意圖以下:操作系統
其操做系統特色及框架以下圖所示:3d
而微軟的物聯網操做系統,徹底是不一樣的打法。微軟更強調在 Windows 10 提出的 Windows One 策略,即但願一個Windows 適應全部的設備和屏幕。併爲用戶及開發人員提供一致的體驗。orm
這種方式使該系統具備強大的功能,可是,勢必致使其體量過大。(這裏還沒說起 Windows IoT Enterprise 和 Windows IoT Mobile 版本)htm
目前Windows IoT Core 提供兩個版本,分別針對有顯示屏和無顯示屏兩種場景(有頭和無頭模式 headed or headless mode)。無頭模式須要256MB內存和2GB存儲,有頭模式須要512MB內存和2GB存儲。目前在最新的黑莓派3上也提供了支持。
能夠想象,微軟的Windows IoT Core 永遠不可能達到華爲 LiteOS 的 一節電池用5年的目標。
我我的以爲,相對於華爲 LiteOS 講究 輕量級、低開銷、低功耗,微軟的 Windows IoT Core 倒是打算將統一 Windows 平臺放到小小的物聯網設備中。這讓我想起了當年多普達手機中的Windows Mobile 的策略。從這個角度,也許華爲更有前景,咱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