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今年的進度表已經所剩無幾,是時候來複盤一把了。git
從 16 年初寫博客開始到如今我以爲寫年終總結的習慣不錯,畢竟每次看着去年的 flag
又能夠複製粘貼了。github
今年我會從工做、技術、身體等方面回顧,這幾塊也是今年變化最大的幾個點。web
先說工做吧,這個變化也貫穿了全年。redis
從今年年初開始,我從上一個技術團隊調到如今的部門;首先是組織結構上的變動,固然更主要的仍是角色的變化。微信
由一個開發人員轉變爲團隊的技術負責人,說實話剛開始是措手不及的。網絡
之前我只須要對我寫的代碼負責,如今不行了。得對整個團隊的產出負責;須要爲每個成員的質量、成長負責。框架
這對於一個剛入門的菜鳥來講挑戰無疑是巨大的。分佈式
並且整個研發團隊基本上是重頭組建,我這入職一年多的都成了司齡最大的老員工了😢。工具
隨着人員的增長,對個人要求也愈來愈高。在請教了老司機後也逐漸的走上正軌了,雖然中間也踩了很多坑。學習
總的來講:
之前只關注我代碼寫的 6 不 6;如今重點是整個團隊的研發進度、質量把控。這兩點是評估我工做好壞的直接因素。
要把這兩項搞好我不得不提升一些通用技能:包括溝通協調、需求判斷、排期風險、人員流動等。
明年的人數還會持續增長,要學的東西還有不少。
做爲一個代碼從業者,技術能力纔是個人本職工做。
隨着今年業務性質的變化,我所接觸的技術也略有不一樣。
前幾年打交道的主要是 web 相關的技術;大多數技術棧都是圍繞着它來展開的。
而今年不太同樣的是在 web 的基礎上,還須要涉及到網絡。主要是如今業務和物聯網相關,看平臺的還好最直接的就是能支持了多少鏈接。
這個就須要對物聯網特有的一些協議有所瞭解、應用。
因此今年惡補了 Netty
相關的知識,同時在平時的開發中進行了一些實踐發現想要作好網絡這種底層開發須要儲備的知識太多了。
什麼操做系統、IO
、TCP
都得掌握,正好也補習了這些短板。
GitHub 官方的年度報告能夠看出今年是開源大年。
從我今年的貢獻圖能夠看出也花了不少時間在這上面。
從註冊 GitHub 帳號算起每一年的提交量看起來今年確實是花了很多心思:
最顯著的體現就是 JCSprout 一年時間漲了 1W7 star
。
主要開源的有:
Java Core Sprout
:處於萌芽階段的 Java
核心知識庫。Netty
實現的快速、輕量級 HTTP
框架。netty
實戰相關案例,如今也正在修改成可水平擴展的 IM
即便通信系統;預計元旦後發佈。要感謝每一位給我提 issue、PR
的朋友,但願來年能把挖的坑填完😭。
從年初到如今一共擼了 49 篇博客,我還特地按照時間排序、閱讀量作了一個柱狀圖(數據來源爲我的博客:crossoverjie.top ):
統計了一下,整年這個博客的閱讀總數爲:22W,平均每篇差很少 4500 的閱讀;雖然說不能和一些大佬相比,但比去年可不知道高哪裏去了。
同時最高的有將近 2W 固然低的也有4 500的閱讀數,不過從這個圖中仍是能夠看出一些規律的。
好比閱讀量高的也是比較吸引眼球的,這不就是常說的「標題黨」嘛。
再來談談公衆號,如今作公衆號的技術人也愈來愈多;不過在今年申請的帳號已經沒有留言功能了,還好我申請的早,至少和讀者有一個交流的機會。
今年也是把公衆號從 0 作到了 1 ,也就是有了 1W+ 的關注數;不過說實話我確實沒有畫什麼心思運營,裏面的內容也都是同步於個人博客,除了幾篇翻譯以外能夠說是 100% 原創。
寫過技術文的應該都知道產出一篇文章並不輕鬆,因此爲了能正向激勵我也會適當的接一些廣告;這樣不論是對讀者仍是我都有好處。
中途也有一些朋友找我投稿,因爲目前不是定位於作一個自媒體;我我的也不能徹底對轉載的文章理解透徹,仍是但願作一個原創的技術號,因此抱歉都沒有轉載。
從前幾年的計劃表中都提到了身體,但實話說直到如今記性沒長只有體重長了。。。
本來熱愛的籃球也從每週一次調整爲一個月一次,曾經瀟灑的 crossover
也變爲鍵盤裏一個個的 Bug
。
從下面的視頻中能夠看得出來(須要 FQ 觀看):
第一段是五年前的,後面兩段爲最近的。
明年真得上心了,藉着搬家到新小區內的籃球場看可否拯救我這多年的鍵盤手。
回顧一下對於我我的的幾個大事件吧:
按照歷史傳統照例仍是寫個明年的 TODO-LIST
吧:
對來年寫總結的我誠懇的說一句:別在 Ctrl+C,Ctrl+V
了🙏。
你的點贊與分享是對我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