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公佈了《有關企業支持的產學合做協同育人項目申報指南(2018年第二批)的函》,課工場申報的「師資培訓」、「新工科建設」兩大類,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全棧開發、創意設計、互聯網營銷等六大方向的項目,通過層層的嚴格遴選,最終所有經過教育部評審。這次獲批便是對課工場長久以來堅持走校企合做之路的確定,也是課工場近年來積極探索產學研合做辦學的必然結果。參與這次評審還有BAT、華爲、360、IBM、谷歌、微軟、英特爾等知名互聯網科技企業。網絡
「產學合做協同育人項目」 是教育部爲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和《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精神,於2014年啓動實施,旨在以產業和技術發展的最新需求推進高校人才培養改革。佈局
課工場做爲北大校辦企業——北大青鳥集團旗下以大學生IT就業培訓爲主的教育機構,在開辦之初,便依託北大的師資資源以及在IT行業的積累,創建了龐大的大咖團,這些師資及教學資源,不只涵蓋了高校、知名企業,還有硅谷資深的IT專家,他們在業內均有着10餘年以上的經歷,即有着紮實的理論基礎,也有着一線的實踐經驗,對行業和技術的理解與應用走在時代前沿。他們幫助課工場創建起了完備的教學體系,教授內容除了理論知識外,真實的項目實踐大大提高了學員的實操能力和項目管理能力。這種經驗成功地幫助高校畢業生完成了從學校到職場的轉化。學習
爲更好地推進校企合做,課工場採用線下培訓原理與實操結合模式,線上資源分享模式,重點培養IT專業、面向全國高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網絡工程、電子商務、信息與計算科學、電子信息工程、計算機應用與維護、數字媒體等相關專業,針對各高校特點重點提供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全棧開發、創意設計、互聯網營銷等方向的培訓,經過創新型師資,提高師資實踐教學能力。大數據
同時,課工場積極響應國家新工科建設的號召。得益於雄厚的師資力量,對於將來產業亟需的尖端人才,課工場已經創建了成熟的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全棧開發、創意設計、互聯網營銷等新工科專業的課程體系、學習平臺、教材、實戰項目等。課工場將大力協助全國高校「新工科」人才培養,把更多教育優點協調共享,與高校共同研究與探索產學研合做辦學、合做育人新思路,完成新經濟特徵下高校科技創新體系和學科體系的優化佈局,以應對行業、社會的快速變化和將來不肯定的變革挑戰。優化
目前課工場已經爲社會輸送了一批又一批優秀人才。僅在今年,課工場北美大數據班、雲計算班的畢業學員已經成功就任於阿里巴巴、聯通等知名企業。雲計算
2019年,課工場將在教育部指導下繼續推動產學合做、協同育人教育改革,積極開展系列校企合做計劃,包括師資培訓、新工科建設項目。圍繞目前產業的熱點技術領域,增強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新工科項目建設,以多種模式,在多個方向上,協助高校培養適應將來產業的創新型、多元化人才,深刻推進校企雙方產學合做,協同育人。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