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取證核心原理與實踐(一)

1、常見的各類網絡設備:web

  1. 物理線纜:數據庫

    提供局域網中各臺主機與交換機之間、以及交換機與路由器之間的鏈接。通常是同軸的雙絞線(TP)或同軸電纜。瀏覽器

  2. 無線網絡空口:緩存

    相似於集線器,廣播全部收到的信號。服務器

  3. 交換機:網絡

    把局域網連在一塊兒的粘合劑,他們是多端口的網橋,能夠在物理上把多臺主機或網橋鏈接成局域網。性能

  4. 路由器:搜索引擎

    把不一樣的子網或網絡鏈接在一塊兒,並能便捷地在不一樣網段傳輸數據包。操作系統

  5. DHCP服務器:設計

    動態主機分配協議,是一種使用很是普遍的爲局域網中主機分配IP地址的機制,使主機能和局域網中的其餘主機通訊,同時也使得跨網絡的通訊成爲可能。

  6. 域名服務器:

    域名系統(DNS)能把IP地址與分配給系統和網絡的易於記憶的名字一一對應起來的機制。

  7. 登陸認證服務器:

    設計用來爲單位裏的員工提供集中式登陸認證服務,員工的帳號能夠在一個地方統一管理。

  8. 網絡入侵檢測/防護系統(NIDS)或網絡入侵防護系統(NIPS):

    實時監控網絡流量.

  9. 防火牆:

    一種特殊的路由器,對網絡流量進行更深刻的檢查,以便作出更智能的決定,容許哪些流量經過或阻止哪些流量不能經過。決定的依據不止源和目的IP地址,還包括數據包中的內容、端口號,以及封裝數據使用的協議等。現代防火牆有詳盡的日誌記錄功能,並且兼有基礎設置防禦設備和至關有用的IDS的功能。

    經過配置,防火牆能在阻止或放行流量、在系統配置發生變化、出錯和其餘許多事件產生時生成警告或日誌。

  10. web代理:

    首先,能經過在本地緩存web頁面來改善網絡性能;其次,能記錄、檢查、過濾(相關用戶)上網產生的流量。

  11. 應用服務器:

    常見:數據庫服務器、web服務器、電子郵件服務器、網絡聊天服務器、視頻郵件服務器。

  12. 中央日誌服務器:

    聚集了來自登陸認證服務器、web代理、防火牆等許多源的事件日誌。

 

2、利用OSI模型分析web衝浪場景:

web瀏覽器——應用層:在地址欄輸入URI敲擊回車之後,向本地DNS服務器發送DNS請求,以便把搜索引擎的URI轉化成一個IP地址。

 

得知源端IP地址後,本地計算機向指定的遠程web服務器的IP地址發送一個HTTP「GET」請求(第七層)。

爲了把這個請求發送給目標web服務器,此web服務器須要把第七層的請求傳遞給操做系統,操做系統會把這些數據分別放在幾個數據包裏,並加上TCP頭(第四層傳輸層)。TCP頭上包含了web客戶端必須提供的源端口、服務器監聽的目標端口TCP80,以及其餘實現第四層鏈接所必需的信息。

 

接下來,操做系統再加上一個IP頭(第三層網絡層),其中描述了源和目標端點的IP地址,這樣流量才能在互聯網各子網間被合理地路由和傳遞。以後每一個數據包都會被編爲攜帶802.11信息的幀,以便在無線局域網中傳輸(第二層數據鏈路層)。最後,整個幀都會被調製成無線電射頻信號RF(第一層物理層)發送出去。

 

本地無線接入點(WAP)接收到RF傳遞的信息後,去掉802.11頭,換成一個新的第二層頭,而後WAP將會經過線纜(第一層物理層),把整個幀傳送給下一個站點。下一個站點將會是一個路由器,還會替換第二層信息,而後繼續經過線纜把幀發送給它的下一跳。這一過程會一直重複下去,知道數據包到達它的終點——遠端web服務器

在目的端,處理的過程正好反過來。目標服務器經過線纜(第一層物理層)連上網,接收到的一系列電壓變化。

服務器上的網卡會把電壓變化解析成以太網幀(第二層數據鏈路層),在去掉第二層的頭部之後,把它發送給操做系統。

操做系統看到的是含有它自身IP地址的IP包(第三層網絡層),OS將會去掉IP包的包頭,並解析TCP包頭中的信息(第四層傳輸層)。

TCP包頭中包含了目標端口以及其餘的一些信息。而後OS會尋找是哪一個進程監聽了這個目標端口,當它發現是web服務器時,它就會去掉TCP包頭,並把載荷提交給目標web服務進程(第七層應用層)。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