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用例的設計

作測試的應該都討厭寫用例。可是用例是一個記錄步驟和問題的好方式,因此仍是寫吧。回顧下測試用例的設計步驟和方法。正則表達式

測試用例的設計步驟:1.分析測試需求:進行需求分析,明確一個或多個測試用例對應一個測試需求測試

                                  2.分析業務流程:業務流程(主流程,條件備選流程,數據流向,關鍵的判斷條件)明確每一個功能 的業務處理流程,功能點業務的組合。設計

                                  3.設計測試用例:場景,功能點,原則-100%覆蓋需求文檔文檔

測試用例的設計方法:1.等價類劃分-有效等價類和無效等價類字符串

                                 2.正則表達式:對字符串進行操做的一種邏輯公式,用事先定義好的字符和字符組合,組成一個規則字符串。程序

                                 3.邊界值劃分:選擇等價類邊界,輸入條件邊界,輸出域邊界。範圍(剛達到值,剛超過值) 個數(最大,最小,比最小少一,比最大多一) 集合(第一個元素,最後一個元素)方法

                                 4.斷定表法:分析和表達多邏輯條件下執行不一樣操做狀況。條件樁:問題的全部條件 動做樁:問題規定可能採起的操做  條件項:列出針對條件的取值,全部可能狀況的真假值數據

                                                        動做項:列出在條件項的各類取值狀況下應該採起的動做集合

                                5.因果圖法:圖解法分析輸入的各類組合狀況,設計用例。適合檢查程序輸入條件的各類組合狀況字符

                                6.場景測試法:從系統分析的結果用例出發,經過對每一個用例的場景分析,逐步實現測試用例的構造

                                7.錯誤推斷法:列舉出程序全部可能有的錯誤和容易發生錯誤的特殊狀況。

                               8.大綱法:拆分業務模塊,將被測系統的每個業務流程中的每個頁面都拆分開來,列出大綱。

                               9.正交法:從大量的(實驗)數據(測試例)中挑選適量的,有表明性的點(例),從而合理地安排實驗(測試)正交表的表示形式: L行數(水平數因素數)

                                                行數:正交表中的行的個數,既試驗次數,也是經過正交實驗法設計的測試用例的個數

                                               因素數:正交表中列的個數,既要測試的功能點

                                               水平數:任何單個因素可以取得的值的最大個數,既要測試功能點的輸入值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